极真的情感 极淡的语言 极纯净的内心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小说叙写了一对多子的贫穷父母在三天中,送子、换子,最后终于割舍不了亲情,毁约索子的故事。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却具有极为动人的力量。
  父母的心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但是,表现爱子之心,父亲完全可以在女佣初提酬谢时断然拒绝,为什么小说却反复写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送子、换子、再换子?其实这样貌似啰嗦的情节本身就是矛盾内心的体现,越啰唆越能表现父母内心的挣扎痛苦。这种叙事方式叫繁笔。鲁迅的《社戏》中这样写看社戏的热切盼望:“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繁笔传递了那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情。这种纠结的心情在文中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十分犹豫”“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在尖锐曲折的冲突中,父母内心的痛苦达到顶峰,无以复加。
  小说始终没有写另一个地点——父母舱房里发生的事。这三天中,他们每一次回去后会怎么商量这件事呢?送谁?谁送?找什么理由要回?是不停地争论争吵,还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或是蜷缩在角落里,在黑暗中无声地哭泣?小说不着一字,一波三折的故事背后有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挣扎,平铺直叙的讲述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同蒲松龄《促织》中儿子死后,夫妻俩“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真是把那份失子的酸楚、疼痛,难割难舍,心如刀绞,无限悲哀,直至无话可说的情状写到了极致。小说写极真的情感,繁笔叙事,简笔留白。
  通过对故事背后故事的想象,我们感受到父母内心的挣扎、痛苦的煎熬,可是用来表现爱心之“浓”的语言却非常平实直白,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这淡淡的语言中感受到动人的力量。小说的语言值得玩味。第四小节父亲说:“谢谢!……话虽这么说,但是不会把他们扔了。为了孩子们,我一家六口正要去北海道找活干呢。”这是父亲不知情时对女佣的诚挚回答,话语之间隐隐透出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些许梦想,也暗示了他们最终团聚的结局。送长子的时候,他们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这里用的称呼是“小家伙”而不是“孩子”,无限的怜爱、不舍,便不言而喻了。第15小节中“把这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这是无力的绝望的哀鸣,他们一家宁可与所谓的“生活的梦想”失之交臂,也一定要在一起!
  这是父母的语言,那么孩子的语言呢?送走孩子时,文中却没有写到孩子嚎啕大哭,撕心裂肺,文中孩子“长相聪明可爱”,为什么作者却不给予他们片言只语?沉默是最好的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无闻的孩子更让父母割舍不下。
  故事的结局只有一句话:“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读到此,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庆幸这一家人的团聚。可是未来,这样的贫穷,这样的艰难,他们的生活会在北海道发生转机吗?“终于”背后的酸楚、苦涩之感挥之不去。
  川端康成就是这样用最淡的语言传递最真的情感、最婉曲的心情,这种“淡淡的哀怨”是他一贯的文风。他的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这样写一对恋人的告别:“她依然紧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舷边的绳梯,回过头去,她似乎想说‘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这种“最淡”极为动人。因为这种“淡淡的哀怨”,人们称他为“淡紫色的川端康成”。“淡淡的哀怨”是川端康成的美学风格,而他作品的价值又不限于此。
  小说除了写到夫妇一家,还写到了财主夫人。财主夫人“风度极佳”,“唤过一名女佣,低声吩咐”,没有一丝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换子的过程中,从“高高兴兴地同意”到“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再到他们痛哭失声时的赶忙询问,一直到最后含着热泪说:“孩子还给你们,钱呢,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财主夫人渐渐感受、体谅、理解了父母之心,这位无子的夫人同样有父母之心,她的内心同样是极纯净的。
  再看小说的这一个片段:“可是,当天晚上,孩子母亲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说:‘简直没法跟您说,今天早晨给您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门,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不好受……’”这一段提及二儿子“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以此作为换子的理由。传统的日本人的道德感、孝道、重视承诺可见一斑。孝老和爱子从来都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打动财主夫人的原因。
  用极朴实的语言,写极纯净的内心,这是日本文学的主旋律。中学教材中入选的另一篇日本小说《一碗阳春面》同样如此。
  作者为什么对纯净的亲情有如此深刻的体悟呢?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在大阪,1901年父逝,1902年母逝,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逝世,姐姐也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他把自己坎坷经历的不幸以及对亲情之爱的渴望融入到作品中,其温度和厚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塑造了最具民族性的日本灵魂”。
  极真的情感,极淡的语言,极纯净的心灵,这就是小说《父母的心》所传达的,这就是永远的川端康成!
  (江苏省常州市新桥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它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老师为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而烦恼;学生也为自己兴趣低、不会写而苦恼。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技术改变学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引入技术是突破现在作文
期刊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课改以来很纠结的问题。理想的语文教学路径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设计个性化。”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是该体系中的后两个环节:“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设计个性化”。其实质就是“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因此,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聚焦“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的提升,这是实施语文课程新理念
期刊
往最简单处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一届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情况可能有些微差别,一辈辈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内容本身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什么变化——除非课程标准有所变动。这些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的主渠道自然是课堂,而课堂的本质就是把课前精心准备好的特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并被学生内化。  那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呈现?有
期刊
教学实录  一、因人入文  师:巴金回忆一位曾经患难与共的挚友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为了朋友甚至于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他就是陆蠡。今天我们就一起研读他的文章《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陆蠡的“蠡”字有点难写,你们预习中是否注意?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生将“蠡”准确书写在黑板上)  二、缘“囚”披文  师:汉
期刊
《三颗枸杞豆》是当代作家程海先生的一篇小说,虽不是讲读教学篇目,但因叙事内容的生活化、形象描摹的个性化、哲思挖掘的深邃化,一直深得教者和学生的青睐。我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在把握“三叔”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汲取人生的哲理呢?查阅各种教学资料后,我想这既然是一篇自读课文,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探讨,去总结。于是,介绍这篇课文时,我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写下“一声叹息
期刊
课改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先学后教”“学生主体”等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我们也发现,有的学校把某种教学模式框得过死,存在课堂预设性、教师主导性过强的问题;有的学校又矫枉过正,存在课堂上表面热闹却不切实际的问题。而特级教师李仁甫倡导的“生成课堂”,既不是对学生进行过强的预设性牵制,也不是毫无章法的放任自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课堂”。尤其是他独特的“预学”要求、“
期刊
广东地方大师 张子麟(1988年镇江市“联谊杯”第五名,1997年江苏省老年象棋赛团体冠军,2000年江苏省老干部象棋赛第四名,2014年广东省首届教师象棋赛退休组第五名)  第七类  黑方不让红方 形成敢死炮布局  对于红方首着走巡河炮炮二进二,黑方如应以右中炮炮2平5,则给红方提供炮八平二形成敢死炮布局的机会。但黑方有多种办法不让红方形成这一布局,例如应以左中炮、屏风马进7卒、屏风马进3卒、左
期刊
这两年,每有人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我都会不遗余力地介绍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  这部回忆录,是王鼎钧的个人史,但其价值超越了个人,指向了历史。《关山夺路》的后记中,王鼎钧写道:“多少人都写自传,因为人最关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读者并不爱看别人的自传,因为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他自己。”但他的写作目的“不是写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他希望读者由此能了解与关心那个时代,因为那是中国人
期刊
在《管仲列传》的课堂教学中,文本结尾的论赞部分成为学生阅读的难点和讨论的焦点,学生提出凭借管仲之才不去辅佐齐桓公实现王道,而是仅仅帮助其实行霸道,实在是大材小用,这体现了管仲对世俗的一种妥协的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管仲与被孔子痛斥为“不修尔道而求为容”的子贡并无二致,因此管仲还值得我们尊敬吗?  管仲是否依旧值得尊敬?这个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准确把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所寄寓的情感态度问题,更牵涉到通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十余年来基础课程改革的巨大收获。但进入语文课堂,仍可以发现部分教学行为与这样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很多时候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非教师认识不到位,而是操作层面缺少践行理念的有效方法。尽管理念上充分认可“以学生为本”,充分认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但由于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仍然会出现教得很有逻辑,学得一盘散沙的状况。教学的出发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