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在屈原和渔父之间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楚辞·渔父》,问及文中两个形象屈原与渔父的关系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渔父是襯托屈原的。苏教版必修五《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渔父》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如果要说对比,恐怕也不是没有的。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现实处境下,政治上遭受巨大挫折的屈原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无法适应,选择了“重己而不贵生”的态度,而渔父与环境做了调和,选择了“贵生而不重己”的态度,两者的确是不同的。
  然而,渔父因“贵生”而“折节”了吗?
  我们看文末渔父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莞尔而笑,敲打船桨而去。渔父认为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应出仕有所作为,在乱世昏暗之时应毫不犹豫地隐遁而去,这种“君子有道行其志,无道全己身,道异则不相与谋”的态度与孔子提倡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其实也是一致的。当邦无道的时候,选择离去,选择给当局者一个决绝的洒脱的背影,这其实何尝是同流合污?何尝不是一种反抗?又怎是一种“折节”?
  与苏秦、张仪之流不同,其实渔父身上也有与屈原一样的对本心的坚守,只是这种为坚守而做出的抗争没有屈原那样激烈。在文学史上,衍生出很多渔父,比如柳宗元笔下“独钓寒江雪”的渔父,比如张志和笔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父,比如陆游笔下“举网无鱼亦浩歌”的渔父等,他们以旷达超然的态度排遣愤懑,对待现实。但内心对家国有炽热的情怀,对于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坚守,其思想的精髓在某种程度上与屈原是同质的。
  如果说渔父身上有屈原的影子,那么,屈原的心中可曾停留过渔父的身影?
  选自《楚辞》的《渔父》到底是不是屈原所作,历来是有争议的,在目前无法确切考证除屈原外还有其他具体的作者的情况下,我们不妨认为作者就是屈原。庄子曾经也写过一篇《渔父》,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庄子》中的渔父对孔子说:“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摆脱影子的最好办法是停下脚步,更换一个环境,孔子听了渔父的一席言论后感到自己是幸运地遇上了圣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比庄子晚出生约三十年的屈原是否看到过这篇文章?他在《渔父》篇中采用的对话形式是不是也受了庄子的影响?渔父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有没有在他心头泛起波澜?要说屈原彻底无动于衷,应该是没有道理的,不然,为什么此文将题目取为《渔父》?为什么在文中如此详细地描写了渔父的神态语言?至此,我们是不是认为渔父形象的出现,除了在某个方面跟屈原的形象构成对比外,还借两种不同观念的冲突来表现屈原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是进还是退?是去还是留?是生还是死?屈原应该也有过困惑和纠结吧?这样说来,渔父与屈原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就不只是简单的衬托了,而是通过渔父形象的设置,塑造了一个更为真实、全面也更为丰满的屈原形象了。至于渔父,也许确有其人,也许正是屈原塑造的一个人物。南宋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写道:“《卜居》《渔父》,皆假设问答以寄意耳。”他认为是作者有意借问答来寄托自己的情意。这样看来,所谓的“渔父”,就是另一个屈原了。这种创作的形式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读苏轼的《赤壁赋》,与苏轼对话的“客”也可能就是另一个苏轼,通过对话,更深层次地窥视剖析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抒发极为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去理解,也许我们才能更接近屈原、苏轼,也更能明白他们的精神困境和走出困境的艰难不易。
  然而,即使屈原读过《庄子》的文章,即使明了渔父的劝导,即使知道人生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使有矛盾有困惑,但他还是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苟合、不妥协”的态度,他回答渔父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正是屈原之所以是屈原之所在了,以个体的消亡来对抗强权和不公,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惨重,这也正是屈原为后世敬仰原因之所在。闻一多先生认为屈原这样一个具有法家思想的热烈的政治改革家,是无法一下子跨越到庄周的思想境界的。先生认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战国时代的悲剧,但是他依然夸赞屈原刚毅的意志。的确,其为理想抱负的实现而矢志不移的坚定意志,诚如司马迁所赞“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课堂的最后,问及学生是赞同屈原的态度还是渔父的态度,全班学生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后者,有学生说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渔父的境界高于屈原。看来,是生存还是死亡,是壮烈地死,还是勇敢地生抑或超然地活,的确是一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生与死的抉择,鲁迅先生说:“直面人生。”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苏教版必修五也把“直面人生”作为《渔父》所在的这个专题的标题,这个专题的导言中写道:“我们常常惊叹前贤对人生认识的深刻,却可能忽略其背后的东西。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会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如此,才算是真正的阅读。
  也正因为两个“屈原”的存在,课堂上的思辨性阅读才有了丰富的空间。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往最简单处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一届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情况可能有些微差别,一辈辈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内容本身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什么变化——除非课程标准有所变动。这些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的主渠道自然是课堂,而课堂的本质就是把课前精心准备好的特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并被学生内化。  那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呈现?有
期刊
教学实录  一、因人入文  师:巴金回忆一位曾经患难与共的挚友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为了朋友甚至于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他就是陆蠡。今天我们就一起研读他的文章《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陆蠡的“蠡”字有点难写,你们预习中是否注意?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生将“蠡”准确书写在黑板上)  二、缘“囚”披文  师:汉
期刊
《三颗枸杞豆》是当代作家程海先生的一篇小说,虽不是讲读教学篇目,但因叙事内容的生活化、形象描摹的个性化、哲思挖掘的深邃化,一直深得教者和学生的青睐。我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在把握“三叔”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汲取人生的哲理呢?查阅各种教学资料后,我想这既然是一篇自读课文,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探讨,去总结。于是,介绍这篇课文时,我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写下“一声叹息
期刊
课改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先学后教”“学生主体”等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我们也发现,有的学校把某种教学模式框得过死,存在课堂预设性、教师主导性过强的问题;有的学校又矫枉过正,存在课堂上表面热闹却不切实际的问题。而特级教师李仁甫倡导的“生成课堂”,既不是对学生进行过强的预设性牵制,也不是毫无章法的放任自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课堂”。尤其是他独特的“预学”要求、“
期刊
广东地方大师 张子麟(1988年镇江市“联谊杯”第五名,1997年江苏省老年象棋赛团体冠军,2000年江苏省老干部象棋赛第四名,2014年广东省首届教师象棋赛退休组第五名)  第七类  黑方不让红方 形成敢死炮布局  对于红方首着走巡河炮炮二进二,黑方如应以右中炮炮2平5,则给红方提供炮八平二形成敢死炮布局的机会。但黑方有多种办法不让红方形成这一布局,例如应以左中炮、屏风马进7卒、屏风马进3卒、左
期刊
这两年,每有人问我有什么好书推荐,我都会不遗余力地介绍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  这部回忆录,是王鼎钧的个人史,但其价值超越了个人,指向了历史。《关山夺路》的后记中,王鼎钧写道:“多少人都写自传,因为人最关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读者并不爱看别人的自传,因为读者最关心的也是他自己。”但他的写作目的“不是写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识,反映一代众生的存在”。他希望读者由此能了解与关心那个时代,因为那是中国人
期刊
在《管仲列传》的课堂教学中,文本结尾的论赞部分成为学生阅读的难点和讨论的焦点,学生提出凭借管仲之才不去辅佐齐桓公实现王道,而是仅仅帮助其实行霸道,实在是大材小用,这体现了管仲对世俗的一种妥协的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管仲与被孔子痛斥为“不修尔道而求为容”的子贡并无二致,因此管仲还值得我们尊敬吗?  管仲是否依旧值得尊敬?这个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准确把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所寄寓的情感态度问题,更牵涉到通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十余年来基础课程改革的巨大收获。但进入语文课堂,仍可以发现部分教学行为与这样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很多时候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非教师认识不到位,而是操作层面缺少践行理念的有效方法。尽管理念上充分认可“以学生为本”,充分认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但由于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仍然会出现教得很有逻辑,学得一盘散沙的状况。教学的出发点
期刊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小说叙写了一对多子的贫穷父母在三天中,送子、换子,最后终于割舍不了亲情,毁约索子的故事。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却具有极为动人的力量。  父母的心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但是,表现爱子之心,父亲完全可以在女佣初提酬谢时断然拒绝,为什么小说却反复写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送子、换子、再换子?其实这样貌似啰嗦的情节本身就是矛盾内心的体现,越啰唆越能表现父母内
期刊
必须得承认,我买书还是有点“颜控”的。网店上浏览图书时,首先是被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暗赭的底色,沉稳厚重;竖排的书名题签是古朴的颜体字,旁边还有书法家林曦的落款钤印,雅致中透着拙趣;此外就只有书名下编著者的姓名和页脚处出版社的标名了——整体上简洁朴素、端庄大气,是我喜欢的风格。  书归属于“小书馆”丛书,一个陌生的名字,却很容易让人想起三联书店的“中学图书馆”文丛和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