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是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甚至以教代学。加上考试形式大多以死记硬背为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要转变这种让学生政治敏锐性、政治思维创新意识“窒息”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组织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情景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尽量多的体验机会。比如,结合传统的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道德故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和困惑等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提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在《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中,我们可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们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畅所欲言,这种体验、讨论、争辩的过程,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注重学科渗透,开发探究性学习
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各学科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摒弃过去过于强调本科教学的做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开展纵横驰骋的联系,把政治科目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惊异中求取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历史事实、数字对比等资料: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已达第二位;中国在建国后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英国100年的路程等事实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正在崛起,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观点的理解。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可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有关的语文科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比如在教学财产继承问题时,我把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引进课堂,告诉学生于勒的兄嫂对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起因在于勒占用其兄嫂的遗产,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已经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让学生们讨论回答。事实表明,这样把政治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既有利于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又使教学生动有趣,既拓宽了教学的知识性,又增强了教学科目的联系性。
三、精心设计导语,引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引趣教学就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如用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变通教材中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因此,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就会自然而然提高。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方法指导和自觉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学生记录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把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局,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三先三后”的学习习惯。一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预习时要求“三出来”:即重点内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找出的问题,写小条夹在书里,然后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是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前,要看一遍书,想一遍书,写一遍要点,要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后提问,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先生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最可怕的是“习惯”二字。“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学习也如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编织成网,把知识“并联”在一起,互为因果、顺理成章地“串联”起来,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这样,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海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了。让学生编织知识网,及时查漏补缺,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完成学习过程中“由厚变薄”的飞跃。
五、将课堂生活化,丰富学生情感
很长时间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单调”、“乏味”,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抽象、难懂,上政治课时毫无兴趣、激情,甚至谈“政治课而色变”,不乐意去学。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把自己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就知识记知识,就教科书说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空间小,知识面窄,技能单一。面对性格善变的学生群体,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突破教材,通过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实例,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扩展学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事实证明,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真实的实例教学,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如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青少年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可举这样一个实例:一天晚上,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强,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突然,一个小偷翻越阳台准备入室抢劫行凶时被小强发现了,小强佯装镇静,若无其事地对着客厅大声说:“爸爸,你该到公安局去值夜班了,否则就要迟到啦。”小偷听到这话马上离开。几分钟后,小强发现窃贼还在小区里转悠,小强在记住他的体貌特征、衣服颜色、款式等外部特征后迅速拨打110报警。警察赶到后按小强的描述很快就将窃贼抓获。事后通告窃贼竟是潜逃多年的通缉犯,为此小强受到了表彰。通过这个现实事例,学生可深受启示,很快从理论上明白了面对犯罪分子,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他们作斗争,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内化,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思考。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根据教材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可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
七、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创造无穷韵味
对一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是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情绪需要调节”的结尾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情绪树”,并声情并茂地说:你们真像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幼苗,浑身洋溢着活力与希望!那么,怎样才能成长为这样健康挺拔、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参天大树呢?请仔细观察这棵常青树,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画面的理解。这样,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人生的高度反思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及方法,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做准备。
(责任编辑袁妮)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情景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尽量多的体验机会。比如,结合传统的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道德故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和困惑等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提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在《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中,我们可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们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畅所欲言,这种体验、讨论、争辩的过程,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注重学科渗透,开发探究性学习
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各学科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摒弃过去过于强调本科教学的做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开展纵横驰骋的联系,把政治科目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惊异中求取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历史事实、数字对比等资料: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已达第二位;中国在建国后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英国100年的路程等事实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正在崛起,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观点的理解。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可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有关的语文科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比如在教学财产继承问题时,我把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引进课堂,告诉学生于勒的兄嫂对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起因在于勒占用其兄嫂的遗产,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已经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让学生们讨论回答。事实表明,这样把政治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既有利于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又使教学生动有趣,既拓宽了教学的知识性,又增强了教学科目的联系性。
三、精心设计导语,引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引趣教学就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如用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变通教材中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因此,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就会自然而然提高。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方法指导和自觉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学生记录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把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局,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三先三后”的学习习惯。一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预习时要求“三出来”:即重点内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找出的问题,写小条夹在书里,然后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是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前,要看一遍书,想一遍书,写一遍要点,要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后提问,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先生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最可怕的是“习惯”二字。“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学习也如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编织成网,把知识“并联”在一起,互为因果、顺理成章地“串联”起来,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这样,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海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了。让学生编织知识网,及时查漏补缺,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完成学习过程中“由厚变薄”的飞跃。
五、将课堂生活化,丰富学生情感
很长时间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单调”、“乏味”,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抽象、难懂,上政治课时毫无兴趣、激情,甚至谈“政治课而色变”,不乐意去学。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把自己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就知识记知识,就教科书说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空间小,知识面窄,技能单一。面对性格善变的学生群体,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突破教材,通过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关注生活中的实例,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扩展学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事实证明,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真实的实例教学,说服力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如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解“青少年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可举这样一个实例:一天晚上,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强,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突然,一个小偷翻越阳台准备入室抢劫行凶时被小强发现了,小强佯装镇静,若无其事地对着客厅大声说:“爸爸,你该到公安局去值夜班了,否则就要迟到啦。”小偷听到这话马上离开。几分钟后,小强发现窃贼还在小区里转悠,小强在记住他的体貌特征、衣服颜色、款式等外部特征后迅速拨打110报警。警察赶到后按小强的描述很快就将窃贼抓获。事后通告窃贼竟是潜逃多年的通缉犯,为此小强受到了表彰。通过这个现实事例,学生可深受启示,很快从理论上明白了面对犯罪分子,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他们作斗争,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内化,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思考。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根据教材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可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
七、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创造无穷韵味
对一节课所讲的知识进行总结是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情绪需要调节”的结尾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情绪树”,并声情并茂地说:你们真像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幼苗,浑身洋溢着活力与希望!那么,怎样才能成长为这样健康挺拔、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参天大树呢?请仔细观察这棵常青树,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画面的理解。这样,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人生的高度反思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及方法,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做准备。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