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中间要充实,结尾要有力。如果说,通过多年来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第一课时已经基本形成“导入—初读—写字”模式的话,那么,“导入”就是“凤头”;“初读”就是“猪肚”;“写字”就是“豹尾”,三个阶段若分别做到“精彩”“充实”“有力”,那么,第一课时的教学就会有效、高效!
一、导入——精彩的凤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的开头也一样。每当一篇新的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这篇文章写什么呀?有趣吗?老师会怎么教,我们该怎么学呀……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状况,灵活运用有效的导入方法,定会“吊足学生胃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整个导入环节就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
那么,如何让导入环节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呢?课改以来,许多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展示了数不胜数的成功范例。
创设情境。按照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雾凇》一课,板书、朗读、释义后,播放录像,屏幕呈现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吉林雾凇,学生惊叹不已,“课文怎样描写雾凇的呢?雾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快快读书吧!”学生兴奋的捧起了课本。
设疑激趣。导入课文时设置疑问,让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主动走进文本。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板书“盗”字,让学生组词:偷盗、盗窃、盗贼——再板书题目,朗读题目,“挑拨”学生,普罗米修斯是个好神,是大英雄,怎么做处偷盗的行为呢?学生面面相觑,怎么回事?于是教室里读书声响起。
二、初读——充实的猪肚
猪肚大,能容许多实物,很充实。初读,是第一课时的主要环节,要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与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初读是精读的基础,它至少要符合以下三条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规律:
一是“读通—读懂”的规律。教师在第一课时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顺句子、段落、全篇,第二课时才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试想,生字不认识,课文读不顺,还怎么读懂课文岂。
二是“整体—部分”的规律。阅读与阅读教学按照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展开。初读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等,第二课时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行部分的研读。试想,没有整体把握,何谈局部分析?
三是“浅—深”的规律。第一课时一般只要求理解词句表层意义,第二课时则要求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深层意义。试想,如果表层意思不明了,深层意义又如何挖掘?
可见,第一课时的初读是第二课时精读的“奠基工程”,有效组织初读活动要做到:
读通课文——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学生初读课文,必然要按照读准生字、读准新词、读准段落、读准全篇的顺序展开。初读阶段,教师不能吝惜时间,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正确读流利。
理解字词——要从行之有效的方法入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理解词语固有的意义,至少挑选文中重要的词语理解。可以运用理解词素、找近义词、实物展示、多媒體演示、简笔画、肢体、声音模拟等方法。
整体感知——要从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出发。教师常忽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有的干脆没有这一环节,成为第二课时效率低下的“瓶颈”!整体把握课文就是着眼于整体,感知课文的体裁、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文章主旨等。它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语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据此,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运用各种方法整体把握课文。
从题目入手,提出一些问题,通过默读找到答案,进而把握文章内容。从课后问题入手,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从中心入手,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从抓住地点的变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书写顺序。从心理变化入手,理出线索,抓住内容。从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入手,整体把握课文。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入手,将段落大意连接起来,课文内容十分清楚。
三、写字——有力的豹尾
写字教学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的巩固、汉字文化的传承等意义十分重大。反观当前语文教学,对写字环节不够重视,有的甚至省去了这一环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尾声,5分钟左右的写字教学环节必须要像豹尾一样有力。
习惯养成——贵在坚持。语文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之成为习惯,终身受益。
文化传承——在于渲染。语文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汉字知识,并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进行渲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写好文字——坚持训练。语文教师要懂得汉字结构规律,懂得硬笔书法艺术,指导学生把汉字写端正、写漂亮。
一、导入——精彩的凤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的开头也一样。每当一篇新的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这篇文章写什么呀?有趣吗?老师会怎么教,我们该怎么学呀……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状况,灵活运用有效的导入方法,定会“吊足学生胃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整个导入环节就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
那么,如何让导入环节像“凤头”一样精彩亮丽呢?课改以来,许多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展示了数不胜数的成功范例。
创设情境。按照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雾凇》一课,板书、朗读、释义后,播放录像,屏幕呈现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吉林雾凇,学生惊叹不已,“课文怎样描写雾凇的呢?雾凇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快快读书吧!”学生兴奋的捧起了课本。
设疑激趣。导入课文时设置疑问,让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主动走进文本。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板书“盗”字,让学生组词:偷盗、盗窃、盗贼——再板书题目,朗读题目,“挑拨”学生,普罗米修斯是个好神,是大英雄,怎么做处偷盗的行为呢?学生面面相觑,怎么回事?于是教室里读书声响起。
二、初读——充实的猪肚
猪肚大,能容许多实物,很充实。初读,是第一课时的主要环节,要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与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初读是精读的基础,它至少要符合以下三条阅读与阅读教学的规律:
一是“读通—读懂”的规律。教师在第一课时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顺句子、段落、全篇,第二课时才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试想,生字不认识,课文读不顺,还怎么读懂课文岂。
二是“整体—部分”的规律。阅读与阅读教学按照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展开。初读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包括文章的内容、结构、主旨等,第二课时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进行部分的研读。试想,没有整体把握,何谈局部分析?
三是“浅—深”的规律。第一课时一般只要求理解词句表层意义,第二课时则要求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深层意义。试想,如果表层意思不明了,深层意义又如何挖掘?
可见,第一课时的初读是第二课时精读的“奠基工程”,有效组织初读活动要做到:
读通课文——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学生初读课文,必然要按照读准生字、读准新词、读准段落、读准全篇的顺序展开。初读阶段,教师不能吝惜时间,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正确读流利。
理解字词——要从行之有效的方法入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理解词语固有的意义,至少挑选文中重要的词语理解。可以运用理解词素、找近义词、实物展示、多媒體演示、简笔画、肢体、声音模拟等方法。
整体感知——要从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出发。教师常忽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有的干脆没有这一环节,成为第二课时效率低下的“瓶颈”!整体把握课文就是着眼于整体,感知课文的体裁、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文章主旨等。它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语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据此,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运用各种方法整体把握课文。
从题目入手,提出一些问题,通过默读找到答案,进而把握文章内容。从课后问题入手,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从中心入手,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从抓住地点的变换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书写顺序。从心理变化入手,理出线索,抓住内容。从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入手,整体把握课文。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入手,将段落大意连接起来,课文内容十分清楚。
三、写字——有力的豹尾
写字教学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的巩固、汉字文化的传承等意义十分重大。反观当前语文教学,对写字环节不够重视,有的甚至省去了这一环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尾声,5分钟左右的写字教学环节必须要像豹尾一样有力。
习惯养成——贵在坚持。语文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之成为习惯,终身受益。
文化传承——在于渲染。语文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汉字知识,并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进行渲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写好文字——坚持训练。语文教师要懂得汉字结构规律,懂得硬笔书法艺术,指导学生把汉字写端正、写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