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回忆在瑞典一年的留学生活时,孙海燕的眼睛里闪烁着甜蜜的光芒,她用一种感恩的心来描述在异乡度过的这段宁静却并不孤单的日子。看得出来,她非常喜欢瑞典,她已经深深被北欧文化所影响了。
那天早上朦胧中听见有人在唱歌,我一直以为是在做梦,直到我睁开眼睛,发现房东的女儿穿着雪白的长裙,头上戴着蜡烛做的皇冠,像仙女一样,就站在我面前,旁边房东和房东太太也是一身节日打扮。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是瑞典的传统节日圣露西亚节。露西亚是光明之神,这一天年轻的女孩们都喜欢装扮成她的样子,人们喜欢在这个节日里唱歌,在这天早晨被邻居的歌声唤醒,是件幸福的事情。”
当回忆在瑞典一年的留学生活时,孙海燕的眼睛里闪烁着甜蜜的光芒,她用一种感恩的心来描述在异乡度过的这段宁静却并不孤单的日子。看得出来,她非常喜欢瑞典,她已经深深被北欧文化所影响了。
心中的天堂
2002年8月,孙海燕在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后,欣然赶赴瑞典攻读MBA。那时的她26岁,之前是香港TVB在上海的节目制作部主任。做电视非常辛苦,直到飞机起飞的前24个小时,她还在办公室里编节目,几乎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任何准备。所以,当她到达瑞典小城卡尔马的学校报到时,学校宿舍已经人满为患了。她只好暂住一天的青年旅馆,把一大箱行李寄存在中央车站。
在离学校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叫öland,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岛,上面只有几千户居民。这是瑞典最小的一个省,却是瑞典人夏日避暑的最佳去处,到了旺季,遍布在岛上的除了各式各样的风车,就是大小不一的帐篷。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则住在附近的另一座岛上。
öland有一座家庭旅馆,在旅游旺季时接待各地游客,平时也接受一些留学生。通过学校的热心介绍,孙海燕联系上了家庭旅馆的房东,房东开着一辆大车笑呵呵地从岛上赶到中央车站,接上孙海燕和她笨重的行李。房东年轻的时候和他的妻子环游欧洲,就是开着这辆车,他们的女儿当时还是个婴儿。
其实,孙海燕刚到瑞典时还是有落差的,在上海一起准备出国的很多同学都到了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她却“流落”到卡尔马这个小城。从上海一路过来,一时之间并不能适应这么“荒芜”的环境。可是,当房东带着她穿过曾经一度是世界最长的桥,从小城来到这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当来到坐落在森林深处背靠大海的低矮的红房子时,她心情突然豁然开朗起来。用她的话说,“这就是从小到大一直梦想的‘童话森林’。”
孙海燕就在这座童话城市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文化上的碰撞,因为班里40几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芬兰、墨西哥、立陶宛、哥伦比亚等等。而心里一直崇尚自然的她,一到了卡尔马就如鱼得水。她也很喜欢北欧人万事不张扬、始终强调平等以及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性格。而瑞典给她印象最深的,则是当地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
“与我们现在过于商业化的节日不一样,瑞典的节日都是真正遵循当地传统的。有时,瑞典人会在城堡里形成一个传统的集市,把自己在家里做的腊肠、蜂蜜等小东西拿出来卖。他们并不是为了赚钱,这些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就是要享受这种乐趣。他们觉得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手工的一些东西已经渐渐消亡,但是手工艺品的精神是不会泯灭的,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纪念。在‘南瓜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摆满了南瓜,到了晚上,每个人都开放自己的家给邻居或是游人,卖一些自己画的画或者是木制品,而他们本身并不是画家或者木匠,完全是出于个人的爱好,他们把这个晚上叫做‘艺术之夜’。半夜里,人们聚集在教堂门前放热气球。我身在其中,就像爱丽丝夜游仙境一样。”
说到节日,孙海燕又陷入了往日美好的回忆中,包括在圣露西亚节上被美丽的房东女儿唤醒的事。在她看来,瑞典人这种发自肺腑的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这种仪式感的东西,恰恰是中国现在所缺失的,一切节日的内涵都被商家的包装所掩盖,空洞而徒有其表。瑞典人对于这些节日的精心准备,体现了这个民族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特性。
从童话到现实
刚刚从宁静的北欧回到上海,同许多人一样,孙海燕一时并不适应。在那边大家都谈文学、谈电影、谈人生,怎么一回到国内,所有人都在谈房子、谈工作。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曾经一度短暂迷茫过。但是后来她慢慢想通了。
“大家发展的阶段不一样,对于成功的定义不一样,自然价值观就不同。在瑞典,大家崇拜一个人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再大的企业家在路上也是开着一辆普普通通的小车。而在中国,大家关注的还只是福布斯榜。这是没有办法的。不过,中国却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瑞典已经发展过了,中国却能有无限可能。上海嘈杂,却很有活力。我依然愿意在这边发展。”
不只是孙海燕选择了回国发展,她在瑞典读书实习期间,结识了她现在的先生。做建筑设计的先生愿意随孙海燕回中国发展,看着自己设计的楼能很快出现在苏州的街道上,未尝不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有成就感的事。
孙海燕在复旦大学攻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几年后进了TVB做电视,从瑞典回来后,她想去企业试试。去了英孚教育做了一阵校长和市场经理之后,她还是觉得,媒体的工作更加适合她,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以及有趣。
《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在策划一个国外的特约报道,没来多久的她感觉到,与其约当地的记者采访报道,不如通过媒体自己的策划,主动去走访每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报道,她的想法与同事不谋而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他们成功做了一期关于新加坡城市规划的话题,从此她便一直致力于“国家穿越”这个栏目,2年后到《东方企业家》杂志,则继续做定位相似的“大图景”栏目,期间到过埃及、日本、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等很多有趣的国家,最初她能做这样的项目是因为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以及语言优势,而她到每一个国家都能用心去体会每一处文化。
虽然在瑞典只生活了一年,但是在那里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记得到家庭旅馆的第一天,房东就把她领进了厨房,给她看不同的箱子,里面放着不同的废物。这就是垃圾分类!现在大家都开始谈环保了,可是在当时,中国几乎没人知道这个概念,可在瑞典已经是家家户户习以为常的做法了。有了这样的归类,来自各国的学生们也都愿意配合去做,氛围就特别好。所以现在孙海燕对绿色环保方面的话题一直很有兴趣,也立志做一个报道绿色经济的记者,现在正在策划写一本这方面的书,向更多的人普及绿色经济的相关知识。
在瑞典发生的另一件事让她更加懂得如何去成功地做成项目。
一天她在跟导师吃饭的时候,无意中聊到自己之前的从业经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拍一部短片,展现班里同学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导师于是马上带她去见新闻学院的院长,院长听说了之后,也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将所有相关的设备免费提供给她一学期。技术上她不懂的问题,有新闻学院的学生来教她,拍摄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出乎意料地感兴趣,为她当主持人,为她扛摄像机,为她重现初入学的情景。原本觉得是一个很难做的项目,也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而且学校在这方面给了她令人感动的支持,最后还在多功能厅里为她举办了一个首映礼。
“这件事影响了我的工作方法。我以前总是要等自己各方面成熟了,才敢去策划一件事情。后来我明白了,你要去调配资源,去主动获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一件事。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所以孙海燕选择了媒体,因为媒体是一个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在短时间内成功运作了那么多专题采访项目,是因为她懂得如何去灵动地调配资源。
在上海茂名路上的家里接受采访时,孙海燕坐在阳台上享受着早晨的阳光,听着李宗盛的老歌,手里捧着一杯昨天从宜家买来的自调的蓝莓汁。所以即使她身在喧嚣的上海,却丝毫没有浮躁的情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从小城来到这个
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当来到坐落在
森林深处背靠大海的低矮的红房子时,她心情突然
豁然开朗起来。
那天早上朦胧中听见有人在唱歌,我一直以为是在做梦,直到我睁开眼睛,发现房东的女儿穿着雪白的长裙,头上戴着蜡烛做的皇冠,像仙女一样,就站在我面前,旁边房东和房东太太也是一身节日打扮。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是瑞典的传统节日圣露西亚节。露西亚是光明之神,这一天年轻的女孩们都喜欢装扮成她的样子,人们喜欢在这个节日里唱歌,在这天早晨被邻居的歌声唤醒,是件幸福的事情。”
当回忆在瑞典一年的留学生活时,孙海燕的眼睛里闪烁着甜蜜的光芒,她用一种感恩的心来描述在异乡度过的这段宁静却并不孤单的日子。看得出来,她非常喜欢瑞典,她已经深深被北欧文化所影响了。
心中的天堂
2002年8月,孙海燕在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后,欣然赶赴瑞典攻读MBA。那时的她26岁,之前是香港TVB在上海的节目制作部主任。做电视非常辛苦,直到飞机起飞的前24个小时,她还在办公室里编节目,几乎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任何准备。所以,当她到达瑞典小城卡尔马的学校报到时,学校宿舍已经人满为患了。她只好暂住一天的青年旅馆,把一大箱行李寄存在中央车站。
在离学校不远处,有一座小岛叫öland,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岛,上面只有几千户居民。这是瑞典最小的一个省,却是瑞典人夏日避暑的最佳去处,到了旺季,遍布在岛上的除了各式各样的风车,就是大小不一的帐篷。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则住在附近的另一座岛上。
öland有一座家庭旅馆,在旅游旺季时接待各地游客,平时也接受一些留学生。通过学校的热心介绍,孙海燕联系上了家庭旅馆的房东,房东开着一辆大车笑呵呵地从岛上赶到中央车站,接上孙海燕和她笨重的行李。房东年轻的时候和他的妻子环游欧洲,就是开着这辆车,他们的女儿当时还是个婴儿。
其实,孙海燕刚到瑞典时还是有落差的,在上海一起准备出国的很多同学都到了哥德堡,瑞典的第二大城市。她却“流落”到卡尔马这个小城。从上海一路过来,一时之间并不能适应这么“荒芜”的环境。可是,当房东带着她穿过曾经一度是世界最长的桥,从小城来到这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当来到坐落在森林深处背靠大海的低矮的红房子时,她心情突然豁然开朗起来。用她的话说,“这就是从小到大一直梦想的‘童话森林’。”
孙海燕就在这座童话城市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文化上的碰撞,因为班里40几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芬兰、墨西哥、立陶宛、哥伦比亚等等。而心里一直崇尚自然的她,一到了卡尔马就如鱼得水。她也很喜欢北欧人万事不张扬、始终强调平等以及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性格。而瑞典给她印象最深的,则是当地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
“与我们现在过于商业化的节日不一样,瑞典的节日都是真正遵循当地传统的。有时,瑞典人会在城堡里形成一个传统的集市,把自己在家里做的腊肠、蜂蜜等小东西拿出来卖。他们并不是为了赚钱,这些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就是要享受这种乐趣。他们觉得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手工的一些东西已经渐渐消亡,但是手工艺品的精神是不会泯灭的,他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纪念。在‘南瓜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摆满了南瓜,到了晚上,每个人都开放自己的家给邻居或是游人,卖一些自己画的画或者是木制品,而他们本身并不是画家或者木匠,完全是出于个人的爱好,他们把这个晚上叫做‘艺术之夜’。半夜里,人们聚集在教堂门前放热气球。我身在其中,就像爱丽丝夜游仙境一样。”
说到节日,孙海燕又陷入了往日美好的回忆中,包括在圣露西亚节上被美丽的房东女儿唤醒的事。在她看来,瑞典人这种发自肺腑的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这种仪式感的东西,恰恰是中国现在所缺失的,一切节日的内涵都被商家的包装所掩盖,空洞而徒有其表。瑞典人对于这些节日的精心准备,体现了这个民族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特性。
从童话到现实
刚刚从宁静的北欧回到上海,同许多人一样,孙海燕一时并不适应。在那边大家都谈文学、谈电影、谈人生,怎么一回到国内,所有人都在谈房子、谈工作。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曾经一度短暂迷茫过。但是后来她慢慢想通了。
“大家发展的阶段不一样,对于成功的定义不一样,自然价值观就不同。在瑞典,大家崇拜一个人是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再大的企业家在路上也是开着一辆普普通通的小车。而在中国,大家关注的还只是福布斯榜。这是没有办法的。不过,中国却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瑞典已经发展过了,中国却能有无限可能。上海嘈杂,却很有活力。我依然愿意在这边发展。”
不只是孙海燕选择了回国发展,她在瑞典读书实习期间,结识了她现在的先生。做建筑设计的先生愿意随孙海燕回中国发展,看着自己设计的楼能很快出现在苏州的街道上,未尝不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有成就感的事。
孙海燕在复旦大学攻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几年后进了TVB做电视,从瑞典回来后,她想去企业试试。去了英孚教育做了一阵校长和市场经理之后,她还是觉得,媒体的工作更加适合她,相对来说,更加自由,以及有趣。
《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在策划一个国外的特约报道,没来多久的她感觉到,与其约当地的记者采访报道,不如通过媒体自己的策划,主动去走访每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的报道,她的想法与同事不谋而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他们成功做了一期关于新加坡城市规划的话题,从此她便一直致力于“国家穿越”这个栏目,2年后到《东方企业家》杂志,则继续做定位相似的“大图景”栏目,期间到过埃及、日本、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新西兰、澳大利亚、丹麦等很多有趣的国家,最初她能做这样的项目是因为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以及语言优势,而她到每一个国家都能用心去体会每一处文化。
虽然在瑞典只生活了一年,但是在那里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她记得到家庭旅馆的第一天,房东就把她领进了厨房,给她看不同的箱子,里面放着不同的废物。这就是垃圾分类!现在大家都开始谈环保了,可是在当时,中国几乎没人知道这个概念,可在瑞典已经是家家户户习以为常的做法了。有了这样的归类,来自各国的学生们也都愿意配合去做,氛围就特别好。所以现在孙海燕对绿色环保方面的话题一直很有兴趣,也立志做一个报道绿色经济的记者,现在正在策划写一本这方面的书,向更多的人普及绿色经济的相关知识。
在瑞典发生的另一件事让她更加懂得如何去成功地做成项目。
一天她在跟导师吃饭的时候,无意中聊到自己之前的从业经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拍一部短片,展现班里同学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导师于是马上带她去见新闻学院的院长,院长听说了之后,也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将所有相关的设备免费提供给她一学期。技术上她不懂的问题,有新闻学院的学生来教她,拍摄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出乎意料地感兴趣,为她当主持人,为她扛摄像机,为她重现初入学的情景。原本觉得是一个很难做的项目,也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而且学校在这方面给了她令人感动的支持,最后还在多功能厅里为她举办了一个首映礼。
“这件事影响了我的工作方法。我以前总是要等自己各方面成熟了,才敢去策划一件事情。后来我明白了,你要去调配资源,去主动获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一件事。这是一种思路的转变。”所以孙海燕选择了媒体,因为媒体是一个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她在短时间内成功运作了那么多专题采访项目,是因为她懂得如何去灵动地调配资源。
在上海茂名路上的家里接受采访时,孙海燕坐在阳台上享受着早晨的阳光,听着李宗盛的老歌,手里捧着一杯昨天从宜家买来的自调的蓝莓汁。所以即使她身在喧嚣的上海,却丝毫没有浮躁的情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从小城来到这个
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当来到坐落在
森林深处背靠大海的低矮的红房子时,她心情突然
豁然开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