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最初“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如今国内的就业形势不再乐观,海归就业态势疯狂而复杂。
当跨国公司尚未走出裁员大潮、国企难以入“门”、公务员考试成为“第一难的大考”,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吸纳劳动力的方式。对于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独立意识偏强的海归人士来讲,自主创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变成财富。
事实证明,海归参与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主流。
一方面海归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IT、通讯、咨询、传媒,这些在西方已经成熟的行业,由海归创业者将其引入中国。海归不仅仅带回各种专业知识或技能,更多的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体现的一系列价值观。现代价值观正在从深远处对中国发生影响。
“如果你后悔10年前没有回国创业,现在回来,以免10年后你再后悔。”曾任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鹰说。
我们试图通过近年海归创业的行业分布,为您呈现海归人才流向信息,条分缕析背后,是海归就业的的新趋势。
中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映衬出海归群体强烈意志的喷溅,这是他们卓越天赋和历史使命结合的一种必然。
而越来越多的归国者,深切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现实情境。这个群体需要成为灵活善变和极端坚韧清晰的结合体,需要逼迫自己拥有极强适应性,还有不管不顾的坚定。
新生,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降低标准。或许,下一个新生力量,就是你!
电子信息:让海归“归有所为”
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信息业的兴起与当时持“产业报国理想”的海归群体密不可分。
1999年,在观摩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后,邓中翰回国在中关村创办了中兴微电子公司。一个由硅谷顶尖科技人才组成的团队掀起了中国IT科技最疯狂的创业潮。
同年3月,田溯宁走马上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裁,至此开拓了国人与宽带生活的亲密接触。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北京中关村,出现了2000多家留学生企业,他们依托产业园区的构造,结合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科研优势,称为中国科技最先活跃的部分。
如今,国内各省市都兴建了留学生创业园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成了新的招商引资的对象。
在《2008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报告》中,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电子信息类企业已经占企业总数的52.3%,选择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有许多都加入了电子信息市场的博弈。纵观留学人员创办的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信息设备部件的研发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支持方案的提供是两大的主要形式。
在2009海归发展趋势中:信息服务类企业的脱颖而出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有关专家的“服务业行业知识增长、海外学习和经历的相关、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以及对国内市场状况的了解,服务业行业将会增多的”的观点预示着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电子信息企业的高速增长机遇期的到来。
52.3%
曾经在中国风险投资峰会上获得年度创业之星荣誉的中宽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宽带语音市场的领跑者,作为语音增值服务的提供商,2008年初与通商网络的重组被认为是掀开了融合通信业务的新篇章。
重组后的中宽网信在技术、营销、产品、服务等方面趋于完善。目前中宽网信不仅提供网通116114业务平台、IP呼叫中心接入,而且业内一流的SubCentrex运营级软交换系统也称为该公司的口碑产品。
电子商务 国际化的网络巨人
1996年春,在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突然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竖广告牌的张树新和她的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瀛海威因此创造了历史。尽管后来该公司出现巨大亏损、集体辞职等动荡,但中国互联网开始有了新路标。“海归、互联网、新经济”开始越来越多吸引国人的眼球,尽管互联网泡沫已破,但因此而起的归国潮至今热度不减,撇去浮华的海归价值得到了最切实的承认。
海归创业者大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自身企业营销的扩大,而非专一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然而在电子商务领域也不乏海归创办的企业。当当网经历了10年发展,在库图书超过40万种,超过4000万的注册用户让其成为C2C网站领跑者,2008年图书销售超过12亿元。阿里巴巴已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国际化价值。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王汝林在“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研讨会上”,概括出了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所呈现的趋势:电子商务网站呈国际化、主流化;电子商务出现以展示旅游资源为特征的创新发展趋势,展示旅游资源的网站、移动电子导游等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态势;移动商务发展将呈现步入快车道趋势以及绿色商务和绿色营销成为新营销趋势。
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说:“很多企业和个体为了降低成本,将首选网络采购,这样客户就会大量集中于网络,相应的生产型企业也会紧跟客户步伐,加入到网络销售中来,新一年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率将大幅提升。”
截至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
金融危机下,降低成本的需要让中小企业纷纷热衷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海归将不再是看客,而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
咨询业: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商务调查
在互联网经济趋于平稳之后,大批的新经济人才聚集到管理咨询方面寻找机会。有人把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的迅猛发展归功于新经济,如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总经理赵民所说:“新经济在红火了网络公司之后,正在点燃中国的管理咨询业。”不过,从更深层次的意义去分析,中国广大企业发展的需求拉动了咨询业的发展。这种转变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更好发展的选择。每个企业都需要企业医生、教练、培训师,或者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推动公司内部的变革。
在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市场化的今天,管理咨询的需求会越发明显,而管理咨询的更大发展,有赖于大量的海归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最初,一部分国内管理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汉普管理咨询、远卓战略、博峰营销、锡恩顾问、博通经维等。这些公司的从创始人到业务骨干,基本上都是海归人士。中国的咨询业正在跨越点子大王时代,正在从个体咨询转为团队咨询,正在从杂家向训练有素的专家过渡,正在让本地化的思维与国际化的思维接轨,而这不断增强的咨询实力和海归人士的加入,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据业内专家分析,到2010年,国内市场对咨询业的有效需求将达100亿美元。
“海归人才专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将使以前创业海归由主要为技术类型的人才,变得日益多元化。服务业行业知识增长、海外学习和相关经历、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对国内市场状况的了解,服务业行业将会增多,信息服务、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型企业也将脱颖而出。”
以上海市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归人员在沪创办了3800余家企业,投资总额近4.7亿元。在海归人员创办的企业中,咨询业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3.8%。
52.3%
中国咨询业中,零点调查机构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他的创办者:袁岳,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是将科学的专业技术手段运用到中国民意调查中先行者的代表。
旗下的“零点调查”、“前进策略”等咨询服务已经为业内所共知。摩托罗拉、微软、保洁等国际企业以及和记黄埔、中国联通等国内企业都是零点调查机构的长期客户,业务涉及公共事务、IT、金融、娱乐等行业的零点调查机构继续发挥其在研究咨询模型和实战经验方面的优势,扩展其营销疆界。
生物医药:生命纪元
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约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据《商业周刊》报道,从1970年代起,美国各大学快速成长的生物技术院系开始川流不息地涌进来自中国的学者。到今天,全美研究型大学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职员中至少有2500名华裔人士。
“中美生物技术与制药协会”(SABPA)副会长沈竹说,全美国从事该项专业的华裔专家估计有7万人。仅圣地亚哥一地,中国新移民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有很多处。
目前,越来越多的华裔专家带领自己的留学生团队归国创业。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2008 China 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疗领域,被参会的创投精英一致看好。以北京市为例,占全部留学人员企业20%是生物医药公司,成为与电子信息并列的两大海归热门创业领域。
我国生物药市场增长迅速,其年复合增长率在15~30%左右。相对于传统医药行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更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对于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表示:“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到30000亿元,占GDP的7%至8%。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建立一支以200名学科带头人、两万名科研骨干、5万名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队伍。要培养2000名高级科技管理人才和5000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并计划从海外引进一批高端人才。”
而计划引进的2000名海外相关领域的人才就会从国外10万名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留学生中产生。
新能源: “施正荣们”的新时代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出台两年,国家发改委和业内专家早已形成了“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应考虑改变能源消费的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的共识。
德国凭借可再生能源降低5%补贴措施的实行,使得我国相关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2008年我国太阳能产品领域中的企业开始加大对薄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研制的投入,以成本优势取胜。
在新能源市场博弈的不仅仅有本土企业,近两年从各种创新大赛上都能看到海外归国创业者也开始把目光瞄向这个市场,并且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是留学生施正荣创办的老牌新能源技术企业。
2001年,“在澳洲混得不错”的施正荣,在无锡政府的力邀之下,回国进入高新创业园区。在政府的极力撮合下,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当地企业出手,融资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技术的一盏明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尚德电力的杰作。
太阳能之外,一些风能、生物能为主导产品的新能源企业正在崛起。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近期表示,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电,加快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推进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除水电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6%以上。据透露,在风电发展上,我国将尽快形成每年1000万千瓦以上的自主装备能力,力争在2010年前后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亿千瓦。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更像释放创业机会的信号,施正荣们在市场中的博弈就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
公关传播:文化融通创造价值
“在公关行业,海归派特别需要承担责任”,北京前门23号公关经理范舒爽说。
这位曾在英国攻读国际关系与传媒专业的年轻人,一直都在思考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具备特色的市场环境?如何令国际公关理念和本土国情人事最佳融合?服务跨国公司的经验如何嫁接到为中国企业服务上?又怎样为同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与利益关系作最好的融通?
这也是以范舒爽为代表的海归公关群体一直探寻的工作内容。与许多海归不同,她在加入前门23号之后,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不是改变什么,而是保留什么。
前门23号地方不大,却有很大的“玄机”。曾是美国驻清朝使馆,如今变成京城一个文化、餐饮和艺术的顶级国际会馆。范舒爽形容自己的这份工作:不算一个大企业,却融合了世界上文化能力的极致。地点的历史感、同样因为地点而产生的诸多禁忌、完全国际化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多元语言背景的文化沟通模式,都不亚于面对一个大型的企业。
范舒爽在英国曾在国际公益组织工作过两年,语言沟通能力是天然的优势。而对于和她一样的归国群体,因国内快速发展而产生的陌生感和抽离感往往成为困境。
海归们必须考虑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落地问题。
第一步就是以全球化的视角来虚心学习。作为公关活动营销的专注者,范舒爽意识到,中国本土的活动营销业务至今未能明确化概念化,定位还远未清晰。
留学经历对于自己的创新还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回来后只是一味模仿国外已有的理念及技术,全盘移植或者复制,而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积极性,或者对其加盟企业大肆改变,希图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刀阔斧地“整容”成优秀大企业的模样,都会影响到企业自己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发展。
2008年度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年营业额超过140亿人民币,在国际大牌公关公司之外,本土公关公司正以绝对的速度发展,更多的海归公关者希望自身能够作为融合中的本土公关人员的先行者,努力令本土公关的活动营销水准真正和世界接轨,并最终发展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体系。
海归人才稀缺行业
科技新农业:一号文件,一等关注
“超级稻”、“地膜覆盖技术”,你是否听说过这些专业词汇?这与你的吃饭问题息息相关。这些海归们创业兴起的新名字,使得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盘点2008年中国新闻的时候,媒体将“海归到农村创业,从事农业科技”与“奥运抗震”、“海归公务员热”、“金融风暴爆发留学生归国潮”并列为海归四件大事,并将海归热衷农业科技形容为:“春江水暖鸭先知。”
本土化浓重的科技农业其实早已被海归的创业眼光聚焦:第十一届广州留交会上举行的“春晖杯”创业大赛上就有“功能性营养米乳”等一批科技农业项目脱颖而出。
中国第一家农业公司奥瑞金也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董事长韩庚辰同样拥有海归背景。
瑞雪环球就是留学人员创办的较成功的农业科技企业,温室涂料、生物杀虫产品等都已成为其王牌产品,在科技园艺方面更是行业的领跑者。
在当代高新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至关重要的前沿学科,而农业领域中的高新技术是生物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及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将有大量采用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品问世。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展望2009年农业科技时强调:“今后将推进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就是海归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科技农业正当时。
文化产业: 创意抵御寒冬
当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著名学者理查·佛罗里达在为此专门著成《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他认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或)新的创造性内容。”
文化创意,在这个西学东渐的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2.52%,总量大约为7600亿元。
尽管全球经济黯淡,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2008年的网络游戏、影视文化等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却逆势而上,分别保持了19%、20%、22%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速,令人在经济严冬感受到希望之火。
“中国去年做了13万分钟的动漫节目,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但更大的发展应该是在2009年,‘井喷’会出现在2010年。”提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胸有成竹。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与发展,作为抵御和战胜金融危机的一个手段。” 仿佛,经济危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兴旺的黄金时期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的动漫与电影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贴牌”。动画《功夫熊猫》、《人猿泰山》等大量动画片的制作都在深圳完成的,虽然带动了部分就业,但带来的价值很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原创。
文化创意产业瓶颈是人才匮乏,这似乎已众所周知。
早在2006年的第九届广州留交会上,广州市副市长甘新就曾经表示:“广州大力发展软件和动漫产业,人才需求非常巨大,海外留学人员将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同样在2006年,中关村数字娱乐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专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动漫产业渐成海外归国创业的热门行业。
SJS动漫公司是进驻上海张江高薪技术产业园区的第一家动漫企业,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在基本确立了商业模式之后,SJS开始立足本土,采用原创加联合制片的方式,制作了《超级青蛙战士》以及《少林小子》等动画作品,受到了迪斯尼、福克斯、德国国家广播公司、法国电视三台等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动漫产业进行整合并形成产业链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主任薛云祥认为。人才的缺乏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不够紧密是业内对动漫现状的普遍共识。
“绿色产业”的称号是文化创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力,大量的人才缺口和市场缺口给拥有技术优势的海归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
公益群落:
让慈善更有力量
公益事业与海归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观念超前,然他们容易接受公益理念;国际背景,使他们更善于沟通,更易获得国际资助与支持;视野开阔的同时,他们崇尚管理科学,强调运作的专业性。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瑞典皇家理工微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半年斯坦福大学全球企业家培训”,这样的简历,很难让人产生公益先锋的概念,相反,一路的铺垫像是要奔向商业前线。
“公益群体中的海归,都在归国前,参与或从事过公益组织的活动,因为在国外,这十分普遍,公益运作已经有专业的体系,但国内这项事业还刚刚起步。”
这也是大多海归投身公益事业的原因。
在瑞典读书期间,陶泽到巴西做公益志愿者。“住在贫民窟,完全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亲身体验巨大贫富差距下的底层生活,也真实感受到公益组织能够给这些人带来什么。”
回国后,机缘巧合,陶泽加入“NPP”,这是一个依托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部分基金会提供公益服务的NGO组织。
在NPP,陶泽负责IPO伙伴关系以及志愿者服务。在试图将国外公益模式历复制的过程中,他发现,这样的做法在中国会走很多弯路。
陶泽说,归根结底,公益组织是要做成共享资源与公信力的平台。
2008年底,中国注册的NGO已经达到40万家。而“中国不缺乏有慈悲心肠的人,也不缺少投入公益事业的资金,缺乏的是企业运作方式和专业化的人才。”
清华大学公益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说:“目前,在国内做公益工作的海归在总的公益组织成员中比例并不大。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如果该组织是商业注册,它就不能免税。海归公益组织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在海外,捐助中的一部分要用来缴税,这就让很多境外人士望而止步,削弱了组织筹集资金的能力,使本来经费就很紧张的公益组织更加困难。”
“如果将公益组织做成一份事业,就必须不断地吸引高素质人才。首先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还要给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这些都是需要经费的,然而这最重要的一点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很难形成服务社会的持续力量。”
陶泽更大的期望是:“海归的语言优势和更高的国际化程度,使他们在职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成长中的中国公益组织需要这样的人,希望会有更多专业并热爱公益的人加入这个群体。”
海归的创业选择能够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计算机、通信电子两大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黄金产业;服务业作为包容最广泛的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吸引劳动力的主力产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海归选择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文化和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前途一片“朝阳”。
毋庸置疑,与前辈相比,新时期留学归国的学子最大的不同是在创业方面的突出作用。我们期待的是,海归创业不仅体现在创建高科技企业,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体现在通过创业促进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管理方式、融资模式和发展理念,最终带动和提升中国的创业文化。
当跨国公司尚未走出裁员大潮、国企难以入“门”、公务员考试成为“第一难的大考”,自主创业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吸纳劳动力的方式。对于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独立意识偏强的海归人士来讲,自主创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变成财富。
事实证明,海归参与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产业的主流。
一方面海归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IT、通讯、咨询、传媒,这些在西方已经成熟的行业,由海归创业者将其引入中国。海归不仅仅带回各种专业知识或技能,更多的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以及因此体现的一系列价值观。现代价值观正在从深远处对中国发生影响。
“如果你后悔10年前没有回国创业,现在回来,以免10年后你再后悔。”曾任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吴鹰说。
我们试图通过近年海归创业的行业分布,为您呈现海归人才流向信息,条分缕析背后,是海归就业的的新趋势。
中国30年经济高速发展,映衬出海归群体强烈意志的喷溅,这是他们卓越天赋和历史使命结合的一种必然。
而越来越多的归国者,深切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现实情境。这个群体需要成为灵活善变和极端坚韧清晰的结合体,需要逼迫自己拥有极强适应性,还有不管不顾的坚定。
新生,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降低标准。或许,下一个新生力量,就是你!
电子信息:让海归“归有所为”
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信息业的兴起与当时持“产业报国理想”的海归群体密不可分。
1999年,在观摩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后,邓中翰回国在中关村创办了中兴微电子公司。一个由硅谷顶尖科技人才组成的团队掀起了中国IT科技最疯狂的创业潮。
同年3月,田溯宁走马上任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裁,至此开拓了国人与宽带生活的亲密接触。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北京中关村,出现了2000多家留学生企业,他们依托产业园区的构造,结合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科研优势,称为中国科技最先活跃的部分。
如今,国内各省市都兴建了留学生创业园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成了新的招商引资的对象。
在《2008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报告》中,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电子信息类企业已经占企业总数的52.3%,选择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有许多都加入了电子信息市场的博弈。纵观留学人员创办的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信息设备部件的研发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支持方案的提供是两大的主要形式。
在2009海归发展趋势中:信息服务类企业的脱颖而出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有关专家的“服务业行业知识增长、海外学习和经历的相关、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以及对国内市场状况的了解,服务业行业将会增多的”的观点预示着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电子信息企业的高速增长机遇期的到来。
52.3%
曾经在中国风险投资峰会上获得年度创业之星荣誉的中宽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宽带语音市场的领跑者,作为语音增值服务的提供商,2008年初与通商网络的重组被认为是掀开了融合通信业务的新篇章。
重组后的中宽网信在技术、营销、产品、服务等方面趋于完善。目前中宽网信不仅提供网通116114业务平台、IP呼叫中心接入,而且业内一流的SubCentrex运营级软交换系统也称为该公司的口碑产品。
电子商务 国际化的网络巨人
1996年春,在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南大门零公里处突然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竖广告牌的张树新和她的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瀛海威因此创造了历史。尽管后来该公司出现巨大亏损、集体辞职等动荡,但中国互联网开始有了新路标。“海归、互联网、新经济”开始越来越多吸引国人的眼球,尽管互联网泡沫已破,但因此而起的归国潮至今热度不减,撇去浮华的海归价值得到了最切实的承认。
海归创业者大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实现自身企业营销的扩大,而非专一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然而在电子商务领域也不乏海归创办的企业。当当网经历了10年发展,在库图书超过40万种,超过4000万的注册用户让其成为C2C网站领跑者,2008年图书销售超过12亿元。阿里巴巴已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国际化价值。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王汝林在“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研讨会上”,概括出了国内电子商务领域所呈现的趋势:电子商务网站呈国际化、主流化;电子商务出现以展示旅游资源为特征的创新发展趋势,展示旅游资源的网站、移动电子导游等将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农业电子商务呈现多样化快速发展态势;移动商务发展将呈现步入快车道趋势以及绿色商务和绿色营销成为新营销趋势。
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主任胡延平说:“很多企业和个体为了降低成本,将首选网络采购,这样客户就会大量集中于网络,相应的生产型企业也会紧跟客户步伐,加入到网络销售中来,新一年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率将大幅提升。”
截至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
金融危机下,降低成本的需要让中小企业纷纷热衷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海归将不再是看客,而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
咨询业: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商务调查
在互联网经济趋于平稳之后,大批的新经济人才聚集到管理咨询方面寻找机会。有人把国内管理咨询公司的迅猛发展归功于新经济,如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总经理赵民所说:“新经济在红火了网络公司之后,正在点燃中国的管理咨询业。”不过,从更深层次的意义去分析,中国广大企业发展的需求拉动了咨询业的发展。这种转变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更好发展的选择。每个企业都需要企业医生、教练、培训师,或者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推动公司内部的变革。
在中国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市场化的今天,管理咨询的需求会越发明显,而管理咨询的更大发展,有赖于大量的海归源源不断地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最初,一部分国内管理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如汉普管理咨询、远卓战略、博峰营销、锡恩顾问、博通经维等。这些公司的从创始人到业务骨干,基本上都是海归人士。中国的咨询业正在跨越点子大王时代,正在从个体咨询转为团队咨询,正在从杂家向训练有素的专家过渡,正在让本地化的思维与国际化的思维接轨,而这不断增强的咨询实力和海归人士的加入,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据业内专家分析,到2010年,国内市场对咨询业的有效需求将达100亿美元。
“海归人才专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将使以前创业海归由主要为技术类型的人才,变得日益多元化。服务业行业知识增长、海外学习和相关经历、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对国内市场状况的了解,服务业行业将会增多,信息服务、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型企业也将脱颖而出。”
以上海市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归人员在沪创办了3800余家企业,投资总额近4.7亿元。在海归人员创办的企业中,咨询业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3.8%。
52.3%
中国咨询业中,零点调查机构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他的创办者:袁岳,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是将科学的专业技术手段运用到中国民意调查中先行者的代表。
旗下的“零点调查”、“前进策略”等咨询服务已经为业内所共知。摩托罗拉、微软、保洁等国际企业以及和记黄埔、中国联通等国内企业都是零点调查机构的长期客户,业务涉及公共事务、IT、金融、娱乐等行业的零点调查机构继续发挥其在研究咨询模型和实战经验方面的优势,扩展其营销疆界。
生物医药:生命纪元
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约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据《商业周刊》报道,从1970年代起,美国各大学快速成长的生物技术院系开始川流不息地涌进来自中国的学者。到今天,全美研究型大学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职员中至少有2500名华裔人士。
“中美生物技术与制药协会”(SABPA)副会长沈竹说,全美国从事该项专业的华裔专家估计有7万人。仅圣地亚哥一地,中国新移民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就有很多处。
目前,越来越多的华裔专家带领自己的留学生团队归国创业。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2008 China 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疗领域,被参会的创投精英一致看好。以北京市为例,占全部留学人员企业20%是生物医药公司,成为与电子信息并列的两大海归热门创业领域。
我国生物药市场增长迅速,其年复合增长率在15~30%左右。相对于传统医药行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更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对于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表示:“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到30000亿元,占GDP的7%至8%。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建立一支以200名学科带头人、两万名科研骨干、5万名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队伍。要培养2000名高级科技管理人才和5000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并计划从海外引进一批高端人才。”
而计划引进的2000名海外相关领域的人才就会从国外10万名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留学生中产生。
新能源: “施正荣们”的新时代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出台两年,国家发改委和业内专家早已形成了“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应考虑改变能源消费的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的共识。
德国凭借可再生能源降低5%补贴措施的实行,使得我国相关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2008年我国太阳能产品领域中的企业开始加大对薄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研制的投入,以成本优势取胜。
在新能源市场博弈的不仅仅有本土企业,近两年从各种创新大赛上都能看到海外归国创业者也开始把目光瞄向这个市场,并且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是留学生施正荣创办的老牌新能源技术企业。
2001年,“在澳洲混得不错”的施正荣,在无锡政府的力邀之下,回国进入高新创业园区。在政府的极力撮合下,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当地企业出手,融资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能源技术的一盏明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尚德电力的杰作。
太阳能之外,一些风能、生物能为主导产品的新能源企业正在崛起。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近期表示,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加快发展风电,加快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推进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除水电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6%以上。据透露,在风电发展上,我国将尽快形成每年1000万千瓦以上的自主装备能力,力争在2010年前后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亿千瓦。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更像释放创业机会的信号,施正荣们在市场中的博弈就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
公关传播:文化融通创造价值
“在公关行业,海归派特别需要承担责任”,北京前门23号公关经理范舒爽说。
这位曾在英国攻读国际关系与传媒专业的年轻人,一直都在思考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具备特色的市场环境?如何令国际公关理念和本土国情人事最佳融合?服务跨国公司的经验如何嫁接到为中国企业服务上?又怎样为同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与利益关系作最好的融通?
这也是以范舒爽为代表的海归公关群体一直探寻的工作内容。与许多海归不同,她在加入前门23号之后,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不是改变什么,而是保留什么。
前门23号地方不大,却有很大的“玄机”。曾是美国驻清朝使馆,如今变成京城一个文化、餐饮和艺术的顶级国际会馆。范舒爽形容自己的这份工作:不算一个大企业,却融合了世界上文化能力的极致。地点的历史感、同样因为地点而产生的诸多禁忌、完全国际化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多元语言背景的文化沟通模式,都不亚于面对一个大型的企业。
范舒爽在英国曾在国际公益组织工作过两年,语言沟通能力是天然的优势。而对于和她一样的归国群体,因国内快速发展而产生的陌生感和抽离感往往成为困境。
海归们必须考虑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落地问题。
第一步就是以全球化的视角来虚心学习。作为公关活动营销的专注者,范舒爽意识到,中国本土的活动营销业务至今未能明确化概念化,定位还远未清晰。
留学经历对于自己的创新还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回来后只是一味模仿国外已有的理念及技术,全盘移植或者复制,而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积极性,或者对其加盟企业大肆改变,希图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刀阔斧地“整容”成优秀大企业的模样,都会影响到企业自己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发展。
2008年度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年营业额超过140亿人民币,在国际大牌公关公司之外,本土公关公司正以绝对的速度发展,更多的海归公关者希望自身能够作为融合中的本土公关人员的先行者,努力令本土公关的活动营销水准真正和世界接轨,并最终发展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体系。
海归人才稀缺行业
科技新农业:一号文件,一等关注
“超级稻”、“地膜覆盖技术”,你是否听说过这些专业词汇?这与你的吃饭问题息息相关。这些海归们创业兴起的新名字,使得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盘点2008年中国新闻的时候,媒体将“海归到农村创业,从事农业科技”与“奥运抗震”、“海归公务员热”、“金融风暴爆发留学生归国潮”并列为海归四件大事,并将海归热衷农业科技形容为:“春江水暖鸭先知。”
本土化浓重的科技农业其实早已被海归的创业眼光聚焦:第十一届广州留交会上举行的“春晖杯”创业大赛上就有“功能性营养米乳”等一批科技农业项目脱颖而出。
中国第一家农业公司奥瑞金也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董事长韩庚辰同样拥有海归背景。
瑞雪环球就是留学人员创办的较成功的农业科技企业,温室涂料、生物杀虫产品等都已成为其王牌产品,在科技园艺方面更是行业的领跑者。
在当代高新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至关重要的前沿学科,而农业领域中的高新技术是生物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及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将有大量采用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品问世。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在展望2009年农业科技时强调:“今后将推进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整体提升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高度关注就是海归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科技农业正当时。
文化产业: 创意抵御寒冬
当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著名学者理查·佛罗里达在为此专门著成《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他认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或)新的创造性内容。”
文化创意,在这个西学东渐的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
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2.52%,总量大约为7600亿元。
尽管全球经济黯淡,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2008年的网络游戏、影视文化等文化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却逆势而上,分别保持了19%、20%、22%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速,令人在经济严冬感受到希望之火。
“中国去年做了13万分钟的动漫节目,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但更大的发展应该是在2009年,‘井喷’会出现在2010年。”提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胸有成竹。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与发展,作为抵御和战胜金融危机的一个手段。” 仿佛,经济危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兴旺的黄金时期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的动漫与电影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贴牌”。动画《功夫熊猫》、《人猿泰山》等大量动画片的制作都在深圳完成的,虽然带动了部分就业,但带来的价值很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原创。
文化创意产业瓶颈是人才匮乏,这似乎已众所周知。
早在2006年的第九届广州留交会上,广州市副市长甘新就曾经表示:“广州大力发展软件和动漫产业,人才需求非常巨大,海外留学人员将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同样在2006年,中关村数字娱乐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专注于数字娱乐产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动漫产业渐成海外归国创业的热门行业。
SJS动漫公司是进驻上海张江高薪技术产业园区的第一家动漫企业,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在基本确立了商业模式之后,SJS开始立足本土,采用原创加联合制片的方式,制作了《超级青蛙战士》以及《少林小子》等动画作品,受到了迪斯尼、福克斯、德国国家广播公司、法国电视三台等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动漫产业进行整合并形成产业链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主任薛云祥认为。人才的缺乏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不够紧密是业内对动漫现状的普遍共识。
“绿色产业”的称号是文化创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力,大量的人才缺口和市场缺口给拥有技术优势的海归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
公益群落:
让慈善更有力量
公益事业与海归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观念超前,然他们容易接受公益理念;国际背景,使他们更善于沟通,更易获得国际资助与支持;视野开阔的同时,他们崇尚管理科学,强调运作的专业性。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瑞典皇家理工微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半年斯坦福大学全球企业家培训”,这样的简历,很难让人产生公益先锋的概念,相反,一路的铺垫像是要奔向商业前线。
“公益群体中的海归,都在归国前,参与或从事过公益组织的活动,因为在国外,这十分普遍,公益运作已经有专业的体系,但国内这项事业还刚刚起步。”
这也是大多海归投身公益事业的原因。
在瑞典读书期间,陶泽到巴西做公益志愿者。“住在贫民窟,完全通过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亲身体验巨大贫富差距下的底层生活,也真实感受到公益组织能够给这些人带来什么。”
回国后,机缘巧合,陶泽加入“NPP”,这是一个依托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部分基金会提供公益服务的NGO组织。
在NPP,陶泽负责IPO伙伴关系以及志愿者服务。在试图将国外公益模式历复制的过程中,他发现,这样的做法在中国会走很多弯路。
陶泽说,归根结底,公益组织是要做成共享资源与公信力的平台。
2008年底,中国注册的NGO已经达到40万家。而“中国不缺乏有慈悲心肠的人,也不缺少投入公益事业的资金,缺乏的是企业运作方式和专业化的人才。”
清华大学公益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说:“目前,在国内做公益工作的海归在总的公益组织成员中比例并不大。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如果该组织是商业注册,它就不能免税。海归公益组织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在海外,捐助中的一部分要用来缴税,这就让很多境外人士望而止步,削弱了组织筹集资金的能力,使本来经费就很紧张的公益组织更加困难。”
“如果将公益组织做成一份事业,就必须不断地吸引高素质人才。首先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还要给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这些都是需要经费的,然而这最重要的一点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很难形成服务社会的持续力量。”
陶泽更大的期望是:“海归的语言优势和更高的国际化程度,使他们在职场有较强的竞争力。成长中的中国公益组织需要这样的人,希望会有更多专业并热爱公益的人加入这个群体。”
海归的创业选择能够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计算机、通信电子两大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黄金产业;服务业作为包容最广泛的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吸引劳动力的主力产业;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海归选择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环保等新兴产业,文化和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前途一片“朝阳”。
毋庸置疑,与前辈相比,新时期留学归国的学子最大的不同是在创业方面的突出作用。我们期待的是,海归创业不仅体现在创建高科技企业,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体现在通过创业促进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管理方式、融资模式和发展理念,最终带动和提升中国的创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