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对法学专业学生素养的培育作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拟联合国”与《国际法》课堂的结合对法学专业学生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按照联合国会议的真实程序和规则为学生设计国际法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分析问题思路的多样化发展、加强学习中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包括信息搜集和分析、语言能力提升和时间管理能力增加等,更是打破了大家对国际法课程传统的刻板和枯燥的印象,突出了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使学生高度参与该课程,并通过这种外向型的学习方式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关键词:“模拟联合国”;模联会议;专业素养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以下简称模联UN)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 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而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 代表们遵守联合国大会规则,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演讲阐述所代表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辩论、游说。他们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冲突,他们讨论决议草案,促进国际合作。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用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形式对国际法课程进行改革对法学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早在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公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指出“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所以,将“模拟联合国”与国际法课程结合在一起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也符合培养高端的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法学专业学生素养培育的基础和重要模式。
  一、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
  将模联方式引入国际法课程则会有很大改观,首先教师将学生分组成为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课前与学生共同确定议题——一般是将发生在国际舞台的真实事件当作背景;然后根据背景资料分析议题,将每次课程设置为一次模联会议,课堂中采取模联的基本议事规则和程序进行,不同的国家代表站在本国立场表达观点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最后形成会议草案并表决通过达成决议,至此构成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重要步骤为:课前预习:分组国家代表、确定议题和背景资料写作;课前作业:立场文件的写作、代表国家的演讲稿;课堂学习:模联议事程序和规则、国际法课程内容、演讲、辩论;课堂总结:草案写作、表决及最终议案的形成;课后复习:背景材料、立场文件、议案的写作。
  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必须阐明立场,寻找国家联盟并通过游说使最终的草案成为决议,整个过程紧凑、内容生动并对学生的表现造成一定的压力,促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提高,这相对传统授课方式对师生都是有益的转变。
  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思路的多样化发展
  法学专业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特有思路,辩论和演讲是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演讲是“演说,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模联则使通过代表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的演讲、辩论和协商达成国家间对某项问题的一致意见和看法,以下是三者的对比分析:
  这三种方式各有千秋,但是模联形式的课堂教学则能使学生突破传统单一演讲的陈述方式和避免辩论中出现尖锐的对抗性,将二者综合运用在寻找盟友支持,从而达到对问题的一致理解并求同存异的状态,使学生意识到解决国际法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综合技巧的运用,并寻求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提高分析能力,更好地面对这个多样化的世界。
  三、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
  1.信息搜集和分析
  对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面对繁多的法律条文还是法律案例,选择实用的数据库定位准确的资料是一项挑战。教师将模联引入国际法课程后,每次课堂教学之前都会布置会议主题,并要求学生完成背景资料和立场文件的写作。要完成这两个法律文件的写作,学生必须查询大量的背景资料,包括主题所产生的原因和渊源及所代表国家的法律、政治、经济、哲学、地理、历史等信息,鼓励他们开始注重平时忽略的信息搜集和分析方法,所以模联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在此技能上的发展和进步。
  2.研究和问题分析能力
  国际法课程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较远,对于首次学习的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有些困难。首先,学生亲身参与模联会议的机会很少,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经验;其次,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泛,理解不易且相关知识的运用难度很大,必须要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选择适合的背景材料后,找出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可以借助假设、演绎和推理的方式,同时借鉴和参考前人和当代人们总结的先进经验,探寻解决会议议题及延伸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3.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国际法课程传统授课语言是中文,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活动愈加频繁,为了更好地与他国交流,很多国内的法学院采取了中文和英文的双语授课方式,少数也尝试了全英文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课堂使用的语言。中文作为学生母语能够运用自如,但需要锻炼的是对法律语言的准确使用,避免日常用语和含糊的语言概念使用,加强学生对出席正式场合中的语言意识转换和运用;若英文基础好的学生较多,可以安排工作语言为英文的模联会议,学生要用英文写作完成背景资料、立场文件和会议草案,在课堂上代表本国发言,这将对学生的英文提说读写能力有极大促进,同时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运用外语的成就感。
  4.时间管理能力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经说过“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善加管理,否则一事无成”。很多学生因为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出现了浪费时间、效率低下或者学习内容主次不分的情形等,单纯讲授时间管理的理论是不够的,实践经验更有助于学生纠正自己的方向,模联会议在课堂上的引入就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一个简化的模联会议将占用一个早上四节课时间,大约为四个小时,相对于正式的模联会议时间大为缩短在课前,学生需要对代表国家的观点进行总结,在规定的有限时间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立场;而在课堂时间尤其注意辩论阶段要确保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发言时间,最后还要在会场中及休息期间及时与其他国家沟通协商,寻找同盟,争取草案投票中的支持率,演讲、辩论、协商和谈判等技巧的运用都需要学生在最短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果。除此之外,课前和课后的背景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法律文件的写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保证才能完成,考虑自己的时间管理问题就迫在眉睫。
  教师在学生进行准备工作时阐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鼓励代表不同国家和承担不同任务的学生展开良性竞争,通过课堂上的表现就可以体现出实施时间管理计划的学生与未认真做好规划学生的区别,平时成绩也可以此为区分度的指标。
  四、课程的实践性特色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授法学理论知识的方法已经被现实的需要突破,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实践锻炼,教学则需要在日常的授课环节中体现其实践性。“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了法学教育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将模联引入课堂的形式正好切合了教育部的要求和法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参与程度高
  模联方式的采用可以将全部的学生融入其中,笔者每次上课前为学生分组时,如果采用双人代表制的话,国家数目控制在30个之内,有时候出现国家空缺时,现有国家代表还要兼任空缺国家;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大量工作都需要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完成,所以主动的学生更加主动,被动的学生有着压力也需积极配合他人,加上有平时成绩的考核要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认真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
  2.外向型学习方式的融入
  美国的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阶段教育,许多学生本科已经取得一个学士学位,所在课堂讨论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思想火花碰撞,使得学生可以得到多方位、多层次思维方式的启发。我国法学本科专业课程的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本班的全体专业学生,学生的知识背景比较单一,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启发是具有挑战性的考验。
  笔者在将模联会议方式引入课堂后,联系了本校的模拟联合国协会的会员同学,请他们在课堂上或担任会议主席,或者也代表不同国家参与会议讨论。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本专业学生尽快掌握模联会议的基本议事规则和程序,更加可以借助来自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议题展示观点和看法来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的认真思考和回应。于是在课堂上促进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另一种实践模式——邀请非专业学生进入课堂与学生互动学习则能更有效地体现实践教学的目标,也能从另一个实践教学层面满足学生和课堂的需要。
  3.通过第二课堂巩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它的学习空间范围不仅局限于学校,更多是通过校外和社会的实践活动达到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
  笔者作为曾经带队参加不同校际的本校模联指导教师,深刻体会到带领学生去现场观摩会议的重要性,学生结合自己上课的经历,通过与外校同学共同切磋交流经验,不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更能看到外校同学与自身相对比的效果,引发良性的竞争,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本校,也在更大范围内注重自己的综合素质如何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新的挑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其他文献
生物学课程标准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六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最终在自主活动设计方面,有自己一点独特的想法和做法。  一、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  “声”即语言,教师上课时从课程讲授、提问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都要注意,既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有美好的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授诗词的舞台,是学生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基地。因此,课堂的有效性是诗词教学的生命。本文从诗词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尝试从课前预设、课堂生成及课后拓展几个方面谈几点关于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希望这些对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诗词;灵活有趣;有效教学  现在,诗词教学的过程大都变成了教师介绍作者生平、解析词句意思和学生背诵默写的过程,课堂成了一潭没有审美情趣和创新涟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是一个信息化教育时代,“空间教学”就是利用网络空间,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空间教学”的概念,并以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这种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空间;空间教学;改革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 is an information ages,“space teach
期刊
2015年浙江省高考深化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化学学科的知识要求与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减少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两个模块,对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前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的非选择题次序基本为: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有机化学,而今年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顺序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实验。但命题者还是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思路。因此对高中阶段教学(特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在制定学习课程时,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目前有较多的高职高专严重忽视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使得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师仅仅将体育作为成绩考核标准,没有使学生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本文对俱乐部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实施该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终身锻炼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包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大于3的自然数分成5个部分,对每一部分的N给出了构造N皇后问题特解的一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模式都给出了描述公式,以方便计算机上的编程实现。  关键词:8皇后;特解;N皇后  一、引言  8皇后问题是数学家Gauss在1850年提出来的。人们使用回溯的方法在计算机上求出了该问题的全部92种解。  N皇后问题是从8皇后问题引申而来的。8皇后问题要求在国际象棋88的棋盘上放置8个皇后,使得任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具体实际,研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应用KM教学法的思路,使教学内容由抽象、繁琐变得立体化、结构化、层次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员的教学质量与学员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KM教学法;知识逻辑结构图;思维导图。  一、KM教学法  KM教学法是杨炳儒教授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于2012年提出的教学方法论,它是指将宏观结构下的“知识逻辑结构”(Knowledge
期刊
摘 要:“教育+互联网”的脚步袭来,学校教研组的建设也有了新的载体——虚拟学习社区。本文简要阐述了易于中小学师生使用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原则、功能及一般特点。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教研;设计  教研组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的集体组织存在,其主要方式是在同一时间、地点,所有成员集中备课、听课、评课、研课等,并有专人记录其过程,形式单一,缺乏活力。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平板、手机等网络终端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如何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数学;独立学院  一、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是独立学院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然而,现阶段在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本课时采用的是上海版牛津英语3AM2U3 Families的第一课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本套教材从视听说入手,注重培养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本单元围绕“家庭”这个主题展开,以描述和介绍为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技巧,逐个介绍家庭成员,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  关键词:学以致用;听说技巧;优化课堂  Step 1:Warm up  T:Good morn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