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出现了大量出现了升仙祥瑞、日月星辰等神仙题材图像,这些图像一定意义上展现出汉代先民的社会信仰特点,对中国绘画的审美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汉画像石;神仙题材;图像;社会信仰
南阳汉画像石是全国出土较为集中,且馆藏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是汉代神仙题材较为突出。为此,这样可以从中窥见出汉代的社会信仰特征及审美取向,也对于我们通过汉画像石图像加深认识和理解社会信仰与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仙题材分析
(一)神仙人物图像
神仙人物是南阳汉画神仙图像上多见的题材,在葬墓建造物中描绘这种类型的图像,重点是为了求得神仙的庇护,驱除不祥,死后得道升天。最常出现的神仙人物图像有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
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形象通常被放置在画像石墓、祠堂壁面或者是立柱的最高位置上,它们两边有小神仙侍候,还有九尾狐、三青鸟等在旁边。人类心驰神往的仙丹不死药,由玉兔和蟾蜍捣制着。故而能够看出,那时候的人们美妙的遐想和对升仙的信仰[1] (p84)。
伏羲和女娲的图像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屡见不鲜,女娲伏羲的形象大部分都是人头龙躯,伏羲是男性,女娲是女性,头戴冠,手上拿灵芝,下身有一条长尾巴。有关女娲、伏羲的神话传说,在《独异志》中曾说:“昔宇宙初开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2] (p11)。”可以看出,汉画神仙图像中诸种女娲、伏羲交尾画像都应该是女娲、伏羲兄妹婚配故事的生动图示,这些汉画神仙图像的认定,更加明确了女娲、伏羲的始祖神的地位,始祖神交尾的图像显示出的文化涵义就是生殖信仰,它包含了汉代人民祈祷祖先子嗣繁昌的美好愿望。
(二)祥瑞之物图像
南阳汉画像石中关于日月星辰的图形较为多见。如南阳汉画像石《羲和主日》:羲和上身为人首人臂,下身为龙躯龙爪,身后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手上托举着太阳。再如在南阳汉画像《阳乌载日》中,阳乌的腹背为圆形,它身上的圆轮象征太阳,这也是太阳鸟与一般鸟区别的标志性特征。所谓的“阳乌”,即运载太阳的交通工具是一只乌鸦。这种神化形象的出现应该是古老的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观念相互结合的结果。他们认为只有鸟类才能在天上飞翔,所以,在古代人民的想象下,太阳只有在鸟类的驮负之下才能运行,因此,便出现了太阳鸟的神话传说,这种阳乌载日的神话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太阳运行动力的来源的一种探索精神。
因此,祥瑞之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不再仅仅是敬天、畏天,而是强调“天人一也”,人与自然在古代社会的一种天地人神共存的和谐。
(三)仙人生活图像
仙人生活图像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也比较常见,如河伯出行、风伯雨师等。
在南阳出土的“河伯出行”的汉画像石中,刻画的河伯坐车出行,他端坐于车舆之内,前面是鱼类拉着车前行,车轮是团涡状,是“龙蛇作回旋状”而成。李善注曰:“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3] (p83)。”这也是对“河伯出行”的描述,因为这类图像特点比较明显,人们很容易就能辨认出其所要表达的内容。
南阳市王庄画像石墓中的《风雨图》也是仙人生活图像:图像刻画有三人合理拉引一辆神车,车上前面刻画一挽缰的驭者,后一神人端坐在车上。神车车轮五星联线。车下部有四神人,均披发抱罐,罐口朝下似倾倒雨水,此四人应为雨师,车后跪一巨人,面车张口吹气,即风伯[4] (p83)。
汉代人在艺术图像中去勾画神灵,获得永生。在汉画神仙图像中大量出现的仙人生活的题材内容,表达的是汉代人强烈的升仙愿望,这种愿望不是虚无缥缈的,在汉代人看来,这是极可能实现的,只是需要用各种技术手段,一步步去达成。
二、汉画神仙图像所呈现的汉代社会信仰特点
(一)神仙崇拜
整个汉代是神仙崇拜盛行的时期,汉代人民在“天人感应”的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天神控制着整个世界,天神对万事万物实行着强大的统治,维持着世界的正常的运行秩序。生活在凡间的人类,用死亡的形式不得不脱离现实世界,因此寄希望于死后可以获得天神的垂怜,从而获得升仙的资格,可以到仙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汉画神仙图像体现的是當时社会的理想,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他们就会祈祷祭祀各种神仙,这种神仙崇拜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它充满了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二)人神和平共处
人们相信死后也有一个世界,生界和死界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因此在汉代的墓葬中,其大量的随葬品和画像的目的就是为死去的人建造一个死后的“理想家园”,这种“理想家园”往往是对“现实家园”的模拟和美化,“现实家园”属于阳间,“理想家园”属于阴间,二者属于人鬼殊途,有一种对称式的非连接的关系。所以在汉代人们的心目中,“天堂”或者“仙界”属于现实世界的延伸。
在汉代,乐舞、六博、都卢寻橦以及跳丸剑都是世俗之人的娱乐活动,而画像设计者把这些都加入到仙界之中,并且让这些成为了仙界的一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人神和平共处的画面,这些现象说明了,在古代人民的神仙信仰中,神仙世界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延续世俗享受的空间。
(三)庇佑升仙观念盛行
古代人民为了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幻想出一种不死的信仰,这就是升仙。在汉画神仙图像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神仙和升仙的图像[5] (p52)。人们通过将自己的生命力外化,建立了一种“万物皆有灵”的世界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于是,天就转化成了“天帝”或“天神”,在人类的信仰中得到祭祀。在两汉时期的信仰中,追求得道升仙的不仅是封建统治者和豪门的追求目标,也成为了百姓们的美好愿望。
西汉初期,汉武帝的求仙方式对升仙思想的传扬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到了西汉后期以后,升仙思想渗入到了民间,信仰的群体得到扩展,人们都比较相信,死后的魂如果可以得到引导的话,就可以很顺利升到极乐世界,得到快乐和幸福。
东汉中晚期,升仙思想愈演愈烈,在这个时期的汉画神仙图像中,庄严肃穆的神仙世界的生活开始变得生趣盎然,越来越多的来自世俗的娱乐方式出现在其中,仙界成为汉画神仙图像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空间。
三、结语
汉画神仙图像作为社会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汉代民众生活中十分普遍,由于当时社会厚葬之风的发展和谶纬思想的盛行,使神化题材汉画艺术更加盛行。从汉代时期以来,中国的社会信仰虽然一直在演变、创新,但是人们的心中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社会信仰,他们追求祥瑞的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对汉画神仙图像这种形象比较直观的资料中所展现的社会信仰特点做研究,对认识中国社会信仰特点以及中国美术的审美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江风.汉画与民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 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河南省博物院. 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4]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王庄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5(3).
[5] 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基金项目:
南阳师范学院STP项目“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特点及成因研究”(编号:STP2019027)。
作者简介:
刘飞凤(1998.7-),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与汉画研究;吴莎(1998.12-),江西抚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与汉画研究。
(作者单位:1南阳师范学院;2南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汉画像石;神仙题材;图像;社会信仰
南阳汉画像石是全国出土较为集中,且馆藏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其是汉代神仙题材较为突出。为此,这样可以从中窥见出汉代的社会信仰特征及审美取向,也对于我们通过汉画像石图像加深认识和理解社会信仰与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仙题材分析
(一)神仙人物图像
神仙人物是南阳汉画神仙图像上多见的题材,在葬墓建造物中描绘这种类型的图像,重点是为了求得神仙的庇护,驱除不祥,死后得道升天。最常出现的神仙人物图像有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
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形象通常被放置在画像石墓、祠堂壁面或者是立柱的最高位置上,它们两边有小神仙侍候,还有九尾狐、三青鸟等在旁边。人类心驰神往的仙丹不死药,由玉兔和蟾蜍捣制着。故而能够看出,那时候的人们美妙的遐想和对升仙的信仰[1] (p84)。
伏羲和女娲的图像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屡见不鲜,女娲伏羲的形象大部分都是人头龙躯,伏羲是男性,女娲是女性,头戴冠,手上拿灵芝,下身有一条长尾巴。有关女娲、伏羲的神话传说,在《独异志》中曾说:“昔宇宙初开之时,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2] (p11)。”可以看出,汉画神仙图像中诸种女娲、伏羲交尾画像都应该是女娲、伏羲兄妹婚配故事的生动图示,这些汉画神仙图像的认定,更加明确了女娲、伏羲的始祖神的地位,始祖神交尾的图像显示出的文化涵义就是生殖信仰,它包含了汉代人民祈祷祖先子嗣繁昌的美好愿望。
(二)祥瑞之物图像
南阳汉画像石中关于日月星辰的图形较为多见。如南阳汉画像石《羲和主日》:羲和上身为人首人臂,下身为龙躯龙爪,身后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手上托举着太阳。再如在南阳汉画像《阳乌载日》中,阳乌的腹背为圆形,它身上的圆轮象征太阳,这也是太阳鸟与一般鸟区别的标志性特征。所谓的“阳乌”,即运载太阳的交通工具是一只乌鸦。这种神化形象的出现应该是古老的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观念相互结合的结果。他们认为只有鸟类才能在天上飞翔,所以,在古代人民的想象下,太阳只有在鸟类的驮负之下才能运行,因此,便出现了太阳鸟的神话传说,这种阳乌载日的神话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太阳运行动力的来源的一种探索精神。
因此,祥瑞之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不再仅仅是敬天、畏天,而是强调“天人一也”,人与自然在古代社会的一种天地人神共存的和谐。
(三)仙人生活图像
仙人生活图像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也比较常见,如河伯出行、风伯雨师等。
在南阳出土的“河伯出行”的汉画像石中,刻画的河伯坐车出行,他端坐于车舆之内,前面是鱼类拉着车前行,车轮是团涡状,是“龙蛇作回旋状”而成。李善注曰:“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3] (p83)。”这也是对“河伯出行”的描述,因为这类图像特点比较明显,人们很容易就能辨认出其所要表达的内容。
南阳市王庄画像石墓中的《风雨图》也是仙人生活图像:图像刻画有三人合理拉引一辆神车,车上前面刻画一挽缰的驭者,后一神人端坐在车上。神车车轮五星联线。车下部有四神人,均披发抱罐,罐口朝下似倾倒雨水,此四人应为雨师,车后跪一巨人,面车张口吹气,即风伯[4] (p83)。
汉代人在艺术图像中去勾画神灵,获得永生。在汉画神仙图像中大量出现的仙人生活的题材内容,表达的是汉代人强烈的升仙愿望,这种愿望不是虚无缥缈的,在汉代人看来,这是极可能实现的,只是需要用各种技术手段,一步步去达成。
二、汉画神仙图像所呈现的汉代社会信仰特点
(一)神仙崇拜
整个汉代是神仙崇拜盛行的时期,汉代人民在“天人感应”的观念的影响下,认为天神控制着整个世界,天神对万事万物实行着强大的统治,维持着世界的正常的运行秩序。生活在凡间的人类,用死亡的形式不得不脱离现实世界,因此寄希望于死后可以获得天神的垂怜,从而获得升仙的资格,可以到仙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汉画神仙图像体现的是當时社会的理想,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他们就会祈祷祭祀各种神仙,这种神仙崇拜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意识,它充满了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二)人神和平共处
人们相信死后也有一个世界,生界和死界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因此在汉代的墓葬中,其大量的随葬品和画像的目的就是为死去的人建造一个死后的“理想家园”,这种“理想家园”往往是对“现实家园”的模拟和美化,“现实家园”属于阳间,“理想家园”属于阴间,二者属于人鬼殊途,有一种对称式的非连接的关系。所以在汉代人们的心目中,“天堂”或者“仙界”属于现实世界的延伸。
在汉代,乐舞、六博、都卢寻橦以及跳丸剑都是世俗之人的娱乐活动,而画像设计者把这些都加入到仙界之中,并且让这些成为了仙界的一种生活方式,展现了人神和平共处的画面,这些现象说明了,在古代人民的神仙信仰中,神仙世界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延续世俗享受的空间。
(三)庇佑升仙观念盛行
古代人民为了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幻想出一种不死的信仰,这就是升仙。在汉画神仙图像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神仙和升仙的图像[5] (p52)。人们通过将自己的生命力外化,建立了一种“万物皆有灵”的世界观,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于是,天就转化成了“天帝”或“天神”,在人类的信仰中得到祭祀。在两汉时期的信仰中,追求得道升仙的不仅是封建统治者和豪门的追求目标,也成为了百姓们的美好愿望。
西汉初期,汉武帝的求仙方式对升仙思想的传扬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到了西汉后期以后,升仙思想渗入到了民间,信仰的群体得到扩展,人们都比较相信,死后的魂如果可以得到引导的话,就可以很顺利升到极乐世界,得到快乐和幸福。
东汉中晚期,升仙思想愈演愈烈,在这个时期的汉画神仙图像中,庄严肃穆的神仙世界的生活开始变得生趣盎然,越来越多的来自世俗的娱乐方式出现在其中,仙界成为汉画神仙图像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空间。
三、结语
汉画神仙图像作为社会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汉代民众生活中十分普遍,由于当时社会厚葬之风的发展和谶纬思想的盛行,使神化题材汉画艺术更加盛行。从汉代时期以来,中国的社会信仰虽然一直在演变、创新,但是人们的心中仍然有一种强烈的社会信仰,他们追求祥瑞的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对汉画神仙图像这种形象比较直观的资料中所展现的社会信仰特点做研究,对认识中国社会信仰特点以及中国美术的审美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江风.汉画与民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 金爱秀.汉画神灵图像考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河南省博物院. 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4] 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王庄汉画像石墓[J].中原文物,1985(3).
[5] 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基金项目:
南阳师范学院STP项目“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特点及成因研究”(编号:STP2019027)。
作者简介:
刘飞凤(1998.7-),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与汉画研究;吴莎(1998.12-),江西抚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与汉画研究。
(作者单位:1南阳师范学院;2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