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落实和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所谓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教师只有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受传统教育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当前高中教师缺乏正确的德育观念和方法,导致班级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与探究高中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有效;德育工作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已经被广泛的开展,同时社会的主要需求也是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在社会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中教师要认清并重视,在开展其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敢于探索,对空洞的说教进行减少,并对教育工作的魅力进行不断增强,让学生在无意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为未来社会需要人才时,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简析德育失效的原因
1、学生思维的迅速发展与德育发展不协调
随着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并且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各种思潮,同时也包括高中生在内。此外,作为一个“00后”的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他们的前辈要高很多。在多元价值观的触动下,这些高中生对一些“认同”的新观念以及新看法很容易接受。与此相反,现如今,我国的高中德育仍处于传统德育阶段,例如将讲学、言语教育、宣传教育作为主体教育,这与高中生的思想发展迅速不协调。
2、学校教育管理不同步德育工作效果
从理论方面出发,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德育与学校管理共同进步。然而,实际上有的高中教师弄混了学校管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所以经常关注管理,而忽视德育工作。这些教师只看到管理的直接效果和德育的缓慢效果的表面,潜移默化的弱化了管理的前提和标准是德育的主要事实。在这种误解下,部分高中必然会将德育教育抛之脑后,导致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所下降。
3、教育者在认识德育工作方面具有很大误差
在高中学习是头等大事,上到校级领导,下到学生自身都将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鉴于学习的光环,部分教师都将德育教育看成“虚拟的、无形的、虚无缥缈的”,甚至还认为高中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会被耽误。有的教师还将德育教育时间进行缩减,甚至对一些专门的德育教育专题班会不再进行开展。这种轻视德育教育的教学态度和思维,是导致当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亟待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中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首先,我国政府要从传统道德: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构建新时期我国的道德体系,形成新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观(现在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认为应当把新的价值观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用一定的礼仪和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体现出来。让全社会都形成人人信仰、人人遵守、人人践行的社会道德氛围,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其次,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多与社会上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人物交流接触,在他们的带领与感染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在社会中尊公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勇于奉献、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的感染和熏陶下。同时让他们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大型纪念活动,青年志愿者、表彰奖励、学雷锋等活动。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在活动中成长,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发挥好家庭的启蒙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家庭环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环境,是其成长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家长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感染和影响。我们平常批判的“贵族的儿子是贵族;贫民的子女是平民;律师的、大夫的子女是律师和大夫;厨师、屠夫的子女是厨师、屠夫”的观点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努力构建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奋努力,和谐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发挥好家庭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让孩子受到启蒙和熏陶。经常用先进事件先进人物教育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同時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受到体验和锻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
3、发挥好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1)以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人培养人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广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高中学校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知识面广、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相对较差实际和特点,结合国家的要求、结合时代的特点创建积极向上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育人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完善的制度下师生按学校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从事学习生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健康的成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人。学校需要开展各种蕴含着德育价值观的活动,如: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进行传统教育、爱国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利用开学典礼、感恩教育、成人礼活动、志愿者活动、升国旗、入团、入党宣誓、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品德养成教育;利用田径、球类运动会、文化艺术节、集体主义、综合能力教育。总之,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下、影响和感染下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发挥好任课教师的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高中教师不能只盯着高考升学率,只教书,不育人。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不道德的行为及时的加以制止和纠正,使学生择其善者,改善品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综合的能力、文明的言行影响学生,更要在教书中及时利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社会上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件,抓住有利时机渗透德育的内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好教师的育人作用。
(3)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培育人
学校中相对于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最长,交流沟通的次数最多,对学生教育影响最大,因此,发挥好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文明的言行、综合的能力感染学生。用博爱、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看待每个学生,关心帮助每个学生,用各种方法激励每个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配合社会、学校、年级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还要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如:评选学习之星、特长之星、主题班会;替社会、学校、班级、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第三,时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动向,及时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和‘感动中国’等社会上的德育资源教育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要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以德育人才能够落实和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够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因此高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全体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有效提升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能够实现道德素养的发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海兰.剖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J].学周刊,2019(03):171-172.
[2] 王志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2018(22):78.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衡水实验中学)
关键词:高中;有效;德育工作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已经被广泛的开展,同时社会的主要需求也是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在社会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中教师要认清并重视,在开展其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敢于探索,对空洞的说教进行减少,并对教育工作的魅力进行不断增强,让学生在无意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为未来社会需要人才时,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简析德育失效的原因
1、学生思维的迅速发展与德育发展不协调
随着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潮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并且每一个人都能接触到各种思潮,同时也包括高中生在内。此外,作为一个“00后”的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他们的前辈要高很多。在多元价值观的触动下,这些高中生对一些“认同”的新观念以及新看法很容易接受。与此相反,现如今,我国的高中德育仍处于传统德育阶段,例如将讲学、言语教育、宣传教育作为主体教育,这与高中生的思想发展迅速不协调。
2、学校教育管理不同步德育工作效果
从理论方面出发,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是德育与学校管理共同进步。然而,实际上有的高中教师弄混了学校管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所以经常关注管理,而忽视德育工作。这些教师只看到管理的直接效果和德育的缓慢效果的表面,潜移默化的弱化了管理的前提和标准是德育的主要事实。在这种误解下,部分高中必然会将德育教育抛之脑后,导致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所下降。
3、教育者在认识德育工作方面具有很大误差
在高中学习是头等大事,上到校级领导,下到学生自身都将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鉴于学习的光环,部分教师都将德育教育看成“虚拟的、无形的、虚无缥缈的”,甚至还认为高中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会被耽误。有的教师还将德育教育时间进行缩减,甚至对一些专门的德育教育专题班会不再进行开展。这种轻视德育教育的教学态度和思维,是导致当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亟待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高中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首先,我国政府要从传统道德: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中汲取营养,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构建新时期我国的道德体系,形成新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观(现在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认为应当把新的价值观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用一定的礼仪和形式把它固定下来,体现出来。让全社会都形成人人信仰、人人遵守、人人践行的社会道德氛围,为每一个人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其次,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多与社会上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人物交流接触,在他们的带领与感染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在社会中尊公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奋工作、艰苦创业、勇于奉献、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的感染和熏陶下。同时让他们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大型纪念活动,青年志愿者、表彰奖励、学雷锋等活动。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在活动中成长,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发挥好家庭的启蒙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家庭环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孩子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环境,是其成长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家长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感染和影响。我们平常批判的“贵族的儿子是贵族;贫民的子女是平民;律师的、大夫的子女是律师和大夫;厨师、屠夫的子女是厨师、屠夫”的观点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努力构建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奋努力,和谐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发挥好家庭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让孩子受到启蒙和熏陶。经常用先进事件先进人物教育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同時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受到体验和锻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
3、发挥好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1)以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人培养人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广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高中学校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知识面广、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相对较差实际和特点,结合国家的要求、结合时代的特点创建积极向上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育人并具有一定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师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完善的制度下师生按学校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从事学习生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健康的成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人。学校需要开展各种蕴含着德育价值观的活动,如: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进行传统教育、爱国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利用开学典礼、感恩教育、成人礼活动、志愿者活动、升国旗、入团、入党宣誓、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品德养成教育;利用田径、球类运动会、文化艺术节、集体主义、综合能力教育。总之,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下、影响和感染下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发挥好任课教师的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高中教师不能只盯着高考升学率,只教书,不育人。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不道德的行为及时的加以制止和纠正,使学生择其善者,改善品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综合的能力、文明的言行影响学生,更要在教书中及时利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社会上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件,抓住有利时机渗透德育的内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好教师的育人作用。
(3)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培育人
学校中相对于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最长,交流沟通的次数最多,对学生教育影响最大,因此,发挥好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文明的言行、综合的能力感染学生。用博爱、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看待每个学生,关心帮助每个学生,用各种方法激励每个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配合社会、学校、年级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还要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如:评选学习之星、特长之星、主题班会;替社会、学校、班级、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第三,时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动向,及时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和‘感动中国’等社会上的德育资源教育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要作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以德育人才能够落实和发展素质教育,才能够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进一步开展。因此高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全体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有效提升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能够实现道德素养的发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海兰.剖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J].学周刊,2019(03):171-172.
[2] 王志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2018(22):78.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衡水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