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体育的有效性教学探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程是职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健学生的体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中体育 课程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20
  在职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一方面是通过该门课程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自学自练的运动能力,同时在运动中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和督促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体育课程中,积极的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强健自身的体魄、放松精神,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课程学习需要,从而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职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使学生爱上体育课程,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还应该以体育课程为切入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的辅助条件。
  在改进职中体育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转变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自身所占据的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化为课堂的引导者。在传统的职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体育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组织和安排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将学生一味的放在一种附属的位置上,盲目的跟随教师的安排来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乐趣,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疲惫麻木的学习心理,使学生习惯于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懒得进行关于课程学习方面的思考,影响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质量。
  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是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锻炼和提升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对于自我身体素质的一种锻造和建构,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过程。因此,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所包含的各项具体的运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对于繁重的学科学习的一种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同时还是对于自身意志力和整体素质的一种塑造和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继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班级体育课程的学习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尊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差异性,突出体育课程教学的个性化。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避免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统一的、批量式的课程教学,而是应该针对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和体育运动能力,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防止学生在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中出现意外或者是损伤。
  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时,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将不同运动强度和难度的运动项目进行有机的筛选和组合,使一堂体育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运动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体育学习需要自主进行选择,使体质较差的同学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身体素质较好,运动能力较高的同学,也可以通过一堂课程的学习,使自身的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学有所得,实现体育课程的有效教学。
  最后,教师还应该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水平。在很多学生看来体育只不过是一门以进行运动为主的课程,实践性的内容较多,理论知识方面涉及的较少,这也就造成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一种狭隘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学生切实有效的展开体育课程的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在注重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设计和编排之外,适当的穿插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解读,将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理论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肢体方面的接触和碰撞,同时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运动原理,以及令人振奋的体育运动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解析和挖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智育”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向学生播放各种体育赛事和相关体育视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进行体育方面的学习,了解更多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规则,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除了多媒体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户外运动,例如爬山等,通过采取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的局限,了解到体育运动不仅仅是各种球类等运动方式,更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各种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学生能够爱上体育运动,树立起终身运动的意识。
  体育作为职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意志力的增强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切实提升职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是我国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教学早就已经渗透到初中教学的各个学科,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2001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方面
突厥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其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兴起于今新疆东北部。势力扩大到漠北、漠南压中亚一带,衰于八世纪中叶。本文综述阿尔泰以东的突厥即传统上所说的
民族自决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民族国家中,曾经并正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在新时期
【摘 要】体育作为高中阶段一项基础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影响。高中教学一直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体育不仅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科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兴趣发展 学科结合 室内教学 专项教学 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经验,正是由于现代的人们善于总结前人的思想以及前人留下的经验,现代发展才能如此迅速。而历史的学习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初中历史,是学生刚开始真正接触历史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学习兴趣,现代的教育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知识框架 史料呈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宗族救助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宗族是以九族为限,上至高祖,下至玄孙,所有的社会成员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宗族网络之中。宗族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