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永不再复的青春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说人世间有种病,叫做懒癌,许多人都病得不轻,比如我,已经被抬上了自责的手术台。之前一直说写点关于军校的东西,始终没有动笔。这些天来,随着毕业十周年日期的临近,期待的心情变得越发迫切,过往的片断如同电影般在脑海里循环播放……借着参加聚会的冲动,想一鼓作气写出来,但这股气却是再而衰三而竭。今天决定先跟错哥和韩雪承诺,这两天就写,周一就往同学圈的群里发,不给自己留退路。
  关于青春,谁都有些面红耳赤或难于启齿的东西,毕业整10年,许多画面和瞬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淡忘,沉淀下来的都是铭刻在心底的难忘记忆。
  如同豪杰起于垅间,我们的相识则始于三号院——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的军事训练基地。来校之后就听说了,我们部队生要担任地方生学员的军训任务。尽管当了几年兵,但是从没有带过兵,在领导别人方面,自然是个不小的短板。掂量自己也不是当官的那块料儿,血液里根本没有那种八面玲珑和精明,骨子里也没有,作为一个没有带过兵的头领,要带好这些地方学员和肩扛着中尉军衔的“兵”,谈何容易?
  这时,大家都汇集在了三号院。对于带兵,我们都感到压力山大,想想看,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那可就臭名昭著了。不会队列指挥,口号喊得没底气,条令也不熟……唯一的强项是整理内务,能在瞬间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每天起床后,我们就在宿舍前猛练口号,其中数老谭练得最带劲,嗓子都喊哑了。好在汤泉镇的中心小学利用暑期搞军训,让我们给小学生担任教官,算是一次热身。先练了练手,哼哼,人生中当的第一个“官”,居然是率领这群祖国的花朵。一试,发现当“官”的感觉还不错,那种一呼百应的阵势,让你内心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爽!
  但也有不爽的,那时候白天的太阳火辣辣的,我们还要参加队列训练,要么就是拔草、清理垃圾、出公差,常常累得苦不堪言。所以,我们最期待周末夜晚的来临。当时有个来自上海分院的队干部,也不知他在哪里找来一个渔网,每到周末,早上起得很早就去撒网,晚上收操后再去收网。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然后交给食堂犒劳犒劳我们,这是我们一周中最幸福的时光。
  当然聚餐时也不光是吃饭,印象最深的是组织唱歌,一来活跃气氛,二来增进了解。那天大家围坐之后,队干部让我们唱唱家乡的歌曲。哲君很专业,看来这小子是练过的,他亮开嗓子,用极具美声的军旅歌曲把大家镇住了。接下来戴老板唱了一首富有陕北特色的民歌,里面有一句歌词“这么漂亮的嘎妹子,把哥哥骗俺了”,至今记忆犹新,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笑得脸都变了型。来自空军的累鱼是沈阳人,他唱了一首东北二人转,“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雷倒全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样来自东北的澄子、老姚笑得最夸张,他们说这是东北还是民间的跳大神唱法,用来驱灾辟邪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跳大神,只是觉得很新鲜,便一个劲地鼓掌傻笑。
  记得刚到校那会儿,来自广西边防的梯田带来了很多当地产的芒果和龙眼,分给大家吃。我从没见过龙眼,感觉好像是桂圆,便说谢谢你的桂圆。他白了我一眼说:“这是龙眼,你懂不懂!”我感觉到很不好意思,这才知道桂圆和龙眼的区别。得知他来自广西,我便和他聊起来:“你们广西的省会是南宁吧?”没想到他立即正色道:“自治区的政治中心不叫省会,而叫首府。你懂不懂?”梯田为人耿直,不喜欢拐弯抹角,他本名叫周凌辉,因为理了个颇有层次感的发型,有同学说看起来像梯田,从此“梯田”的雅号不胫而走。我对梯田的第一印象是他见多识广。其实,跟这帮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在一起,不长见识才怪。
  从三号院返回后,晰铭去市区买了双头很尖的皮鞋,好像是鳄鱼皮的,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潮的装扮,可惜刚穿的当天就出了状况。在三楼的平台上集合时,被眼尖的田队长一脚踩住皮鞋头。后来的事我们不知道了,反正他下午就改穿三接头了,而且那双尖头皮鞋从此就在江湖上没有踪影。哈哈……
  最有相声潜质的要数戴老板,他长得就像个相声演员,甚至有点像会说话的汤姆猫,身材胖乎乎的,而且有一双忽闪忽闪的眼睛,报到的时候比我们来得晚,那天正赶上队伍集合,慌乱间他把贝雷帽戴得像个僧人,现场气氛极为严肃,可他的表情极为滑稽,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立在那儿!让人不免联想到猴子请来的逗比,若不是在那种严肃的场合,我真的无法自制,但我也不得不佩服自己,不笑出声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
  我们是03级新闻专业学员,也是南政新闻系历史上最后一批专科生,打那以后学院再也没招过专科生,我们都牛逼地以“专科关门弟子”自称。学员之间不比颜值、不比身高,就看专业素质过不过硬。大专生虽然学历低,但普遍有部队经历,而且专业能力颇强,历届大专班学员凭着过人的专业素质,在队干部和教员眼中从来都是牛逼得不行不行的,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到了我们这一届,却是队干部眼中“最差的一届”。可就是这“最差的一届”也实现了咸鱼翻身,我们用努力和拼搏向大家宣告:学历低专业能力不能低,我们要用成绩为自己正名,荣获集体三等功就是最好的注脚。
  同学们50多人,有现役的,有非现役的;有来自地方的,有来自部队的;部队的有义务兵,也有的是士官……真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又禀赋各异、卧虎藏龙!
  那一年,我们编排的军旅时装秀震撼全院。韩雪第一个亮相,hold住全场,墨儿、维亚把蚊帐穿出了时装范,秦佳能把牙刷做成服饰,还能在舞台上掀起一阵旋风。如果说磊磊的出场是帅呆了的话,那贾晗的出场绝对是酷毙了,他不仅装扮酷气十足,玩枪的动作令人叫绝,我看周润发演电影时耍枪也不过如此。曹磊则是潮版“大衣哥”,朱之文看了简直弱爆了……
  学院举行运动会,运动场是同学们展现英姿的舞台,观众席是大家呐喊的场地,除此之外,我们还负责出版《校运快报》,当天的校运赛事,晚上的报纸就印出来了,等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发下来,而且质量还不低,这让兄弟队的那些本科学员直呼“没想到”!院系的领导和教员们也对我们刮目相看!
  同学们各显所能,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与天赋。对于读报评报,我还有一些个人情结在里面的,毕竟还算是评报小组的头儿。头儿有头儿的烦恼,也有头儿的乐趣,参与其中,更多的是感到快乐。张敏的积极性很高,每次都能按要求写完。但很多同学惰性强,要在反复催促下才能完成。张敏是小组长,每次我催她,她就再去催别人,那种认真的态度至今想来心里还暖暖的!帅帅的晓龙平时不露声色,印象中他经常拿个滑板在篮球场上耍酷,直到他写的那篇《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战友报》发表,诧异之余才感到他其实很有潜力!冉冉也是才子一个,经常在军报和军兵种报露个脸,发表了不少重量级佳作。哲君除了声乐方面的才能,据说英语方面也下了功夫,他可是同学当中唯一一个后来考上研究生的,当时真没发现他是块爱学习的料儿,不能怪我们观察不细致,只能怪这小子藏得太深!   走在任何地方,都会与人擦肩而过,别人也可能会撞到你。在军校与之相遇的,正是整天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一群人。而关系较好的朋友,平时互相调侃,喜欢斗斗嘴,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也能挺身而出。虎哥口才不错,喜欢演讲与辩论,还代表系里参加了学院的辩论赛,但生活中也爱抬杠,自然跟他少不了争执,但是一有情况绝对够哥们!
  有次我因胃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轮流去陪护,那天轮到虎哥去看我,中午他请我吃饭,桌上点了一盘辣炒大肠,他说:“老胡,这是猪肠,你肠胃不好,吃了正好补补!”我纳闷地看着他,敢情吃了猪肠就能长出人肠?尽管当时听起来别扭,可今天回想起来感到特亲切。
  十年就这样转瞬过去了,没有作丝毫的停留。时间,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
  印象中,队里总有几个不顾一切开怀大笑的疯子,我们班有,别的班也有,我们每次都想骂他们,因为他们身上存有我从未具备的东西。感觉新闻12队,既是一个成长成才的摇篮,又是一个盛产奇葩的沃土,有几个同学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斯斯文文的,熟了之后就不知道是哪个精神病院放出来的。
  军校三年,我们就这样且唱且吟、恣意欢歌,友谊与欢乐始终是主旋律,但不能说没有遗憾。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员,获得解放军报奖学金是衡量学员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志),这是我最在意的一个奖项,主要评价依据是学员刊发新闻作品的数质量,在这方面我还是信心满满的,但评选的时候有个硬标准,其他各门主课必须合格。在英语考试的时候,我因大意失荆州,结果只考了56分,正是这4分之差,使我差点与解放军报奖学金失之交臂!后来,系里又专门为我的事跟军报申请,最终追加了个名额,补评了一个二等奖。
  说到英语的学习,在校几年,没有好好学习也算是青春一大憾事。我是从部队来的,深知英语在部队真用不上,但若考研英语又是必修课。想到以后也没有机会考研,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殊不知,机会到来的时候,你根本没有能力抓住。毕业后几年,考研的机会是有的,但是由于准备不足,这些机会都一一错过了。后来也有一些调动的机会,却因学历都被挡在大门之外,这时更加强烈感到世上真的没有后悔药。
  在民间,学院还流传着“军中伊甸园”的说法,军校女生不少,当然有潜水谈恋爱的,军校三年,我在恋爱中交了白卷,从没有追过女生,更没有被追过。也许是由于自己不够自信的缘故,遇到了心仪的女生,也不敢表达,害怕被拒绝,于是赶紧把自己敏感而脆弱的心保护起来。现在想想其实没有必要,都是老百姓家的孩子,一般人不会一眼就看上你,也不会看一眼就讨厌你,你不主动是根本没有机会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比那时更勇敢,哪怕是一次失败的经历!
  如果说谈恋爱、钻专业、学英语日后可以完成的话,有些遗憾则是无法弥补的,比如青春,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它的永不重回。怀念是生命中最无能为力的事情,并且卑微!
  但话又说回来,这也许便是人生,在这场单程的旅行中,试问,谁的青春没有浅浅的瘀青?谁又不是从青涩不断走向成熟呢?
  总以为毕业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慢慢挪动,然而,毕业却在不知不觉中呼啸而至。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扯了一下,感到真的要告别学生时代了,告别同学们了!
  就在那个夏天,许多同学都陆陆续续地被我们送走了,接下来我也将被其他同学送着离开。
  回望曾经的教室,曾经的校园,想着过不了几个月,教室又会坐满,校园依旧喧嚣,可惜主角再也不是我们了,内心充满了抱怨和感慨,还有满腔的留恋和不舍。从前同学们一起放假,相约一起到外地玩玩,玩够了再回家,可现在大家连放假的时间都不一样了。
  我怎能忘记,毕业聚会把酒言欢的场面。临近卷铺盖走人,队里怕出什么乱子,三令五申不准我们喝酒,我们都觉得,同学一场,不喝一场酒不足以表达我们此时心情,趁着托运的机会,我们悄悄去订好餐,又在学院宣布毕业后摇晃着身体走出校门,喝得酩酊大醉之后再摇晃着去KTV唱歌唱得天荒地老。
  我怎能忘记,桂花树下奔跑的嬉笑打闹,周末冲到网吧泡上一天的畅快淋漓,模拟法庭上与干部学员唇枪舌剑的激情,还有三号院饭堂飘出的歌声,雨花台祭奠英烈时的肃穆,扬州瘦西湖上的点点泛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上空嘹亮的军号……这一切的一切,都已随风飘散,飘进我们的记忆深处。
  我又怎能忘记,离开南京的那一天错哥送我的情景,他是南京本地人,送了一批又一批,他从学校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到了车站又送到火车上,火车开动了,我见他在车窗外挥着眼泪,追着火车跑!我自认为是个泪点高的人,原本以为自己会微笑着滚蛋,想不到我们竟都是如此泪奔!
  再见,错哥!再见,同学们!再见,南京!
  可我的青春,那闪着金色光芒的军校岁月,再也无法相见!
其他文献
飞蓬连翩跹  一路秋瑟  自问此生  无缘锦色腥膻  也莫叹铁血英雄事  一简行装  穿墨色  看朝晖霞韵  清明路上千里客  卧素榻 坐听风雪  几盏烛台扑朔  迷离了几曲孤烟  夜光杯里盛新愁  滴滴莹露 一沾便醉  望断天涯  弯月新上弦  寂静处  回头是故乡
期刊
在外漂泊多年  我住过各式各样的宾馆  有豪华的,也有简陋的  有昂贵的,也有廉价的  但更多的时候,我住过  或十几个人挤一间的大通铺  或四处漏风、顶上淋雨的帐篷  或羊粪味、羊膻味弥散的羊圈  这些于我的军旅中  已经是最好的。但令人难以忘怀的  是在寒风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三两个战士挤在一起,或相互取暖  或坐拥篝火,等待天明  在星子的明灭中,  我经常念想老家的祖屋,以及  那暖
期刊
新兵刘黎已经想好了,如果今天晚上熄灯后,靠在炊事班后面那堵墙上的梯子还在,那他铁定要做一名逃兵了。  刘黎不得不承认,踏出青春稚嫩区的头一脚,是让人失望的。这话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他在高考完那个失眠的晚上,随手从一本杂志上看来的。那会儿的他已经对上大学不抱任何希望了。其实无论成绩高低,糊弄着上一个杂七杂八的学校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刘黎觉得没意思。刘黎宅在家里,哪里都不想去。  再后来,刘黎在微信里看到
期刊
东武望余杭,  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  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无需诉离肠,  痛饮从来别有殇,  今夜送归灯火冷,  无妨,  堕泪诸公将远航!
期刊
白天,我把思念变成石头  夜晚,将自己种植在它旁边  以星星的姿势  遥望着你  白天,看的是山  沉寂的群山间  人的颜色,地的颜色  你的颜色,我最了解  夜晚,枕的是牵挂  无尽的牵挂里  草的信息,树的信息  你的信息,我最关注  思绪四季如歌  解读和抚摸春夏秋冬  我以永恒守候着当初的承诺  就为此刻  我的守候,你的等待
期刊
阳台上那盆葱绿的老山兰,是我离开老山时特意带来的。离开老山前线已是二十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那令人怀念的老山兰。  老山兰,我心中的花。一首《我爱老山兰》把你唱成驰誉全国的“花中之王”。你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生命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前线战士的喜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战火硝烟里,你经受风吹雨打,备受摧残。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你那长长的茎、绿绿的叶。蔚蓝色的花朵,微风轻拂像姑娘绽开的笑靥,那层层的花瓣
期刊
我向来是路痴,总怕走错了路,每次面对路口我都在万分纠结、担心着急。坐在副驾驶的我,通常会全身紧绷,每一个细胞都紧张起来,总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得帮驾驶员提神,跟他聊天,还得“帮忙”认路,虽然我并不认路。  只有一次我的担心不是庸人自扰。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拐错了弯,我提醒时也没人相信,谁会相信一个路痴的感觉?后来越走风景越美丽,我就越疑惑,去济南的路走了好几次了,怎么没发现路两侧有这么壮观美丽的山峰?
期刊
一  请问你说什么?让我重新选择一次?人生没有回头路,这可能吗?  其实你不问我,我也考虑过多次。假如有来生,让我重新选择一次,那肯定是自主择业,或者干脆混满三十年军龄,退休之后无官一身轻地加入到英雄山下泉城广场大明湖畔那一堆又一堆悠闲自得或打“够级”或砌“长城”的老头、老太太队伍中去,放任自流无话不说,也无话不敢说。  我这人说话,一直都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当然
期刊
罗平,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东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广西百色市隔河相望,素有“滇黔锁钥” “入滇门户”之称。  离罗平县城不远有一个美丽的村寨,名叫青草塘。1927年腊月十五,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这天,寨子里朱姓大户人家降生了一名男婴。尽管已有了两个儿子,但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还是给这个家带来莫大欢喜,父亲给他起名开富,开始富裕的意思。  “四月里来豆花
期刊
如今社会上不少的人怕谈死亡。有一个故事:某君听说老友得病住院,便到医院看望。见老友病床空,便问,他哪去了?同室病友答,他走了。意思是,他出院了。可是某君却按如今的俗说,把“走了”理解成“死了”。于是,他回家后闹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来。  一个人降生之后就伴随着死亡。即使是活过了耄耋之年,也总有死亡那一天。这种谁也绕不过去的生命终点,都知道谁也要去。可是如今人们变得避谈死亡,净说些故意让人肉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