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对其实也很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0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对,是对联形式的一种。它是指联句中大部分或部分对好了的对子,宽到了最大限度,就是半对半不对。这种对联,是基本合格或勉强够格的。
   在对联创作中,人们往往要求工对或严对,强调对仗工整、讲究声律,认为只有工对才能出精品。其实不然,与工对而言的宽对同样可以出精品,非工整的宽对也很美。现采撷几则,与之共赏。
  
   一.姜昆写对联
  
   上联:我能够办的我不去办,我不够意思;
   下联:我不能办的你偏让办,你不够朋友。
   横批:你看着办
   这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姜昆贴在自己门上的一副带横批的对联。他为此对联特意写了一个小注:“有感于朋友求我办事太多而书”。
   姜昆的这副对联,既尽到了礼数,又不伤彼此之间的和气,达到了让对方能够接受的效果。
  
   二.郭沫若为鲁迅撰写的挽联
  
   上联: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下联: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这是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撰写的挽联。此联是为了寄托对鲁迅的哀思。
   鲁迅曾说过: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上联嵌孔子之名,正切此意。下联嵌鲁迅之名,与上联词语重复、交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不是孔子,却胜过孔子。
   所谓“鲁迅之前,无一鲁迅”是指鲁迅具有空前的历史地位,是古人无可比拟的。而“鲁迅之后,无数鲁迅”可以借用郭沫若演讲中的内容来理解:“鲁迅所播下的种子已经发了芽,而且开了花,可惜他自己不及亲见,早在一年前死了。但是鲁迅果真死了吗?我敢说,鲁迅没有死。目前在前线上作战的武装同志,可以说个个都是鲁迅。目前在后方献身于救亡运动的人,也可说人人都是鲁迅。”所以,他强调说鲁迅已经“复数化”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第四个“鲁迅”理解得不那么具体,这样就更具艺术概括力。
  
   三.数字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二四七三。
   古时,某县令很贪,大肆搜油刮脂,使家家户户穷得揭不开锅。春节某家贴出此联,倾诉心里苦楚。这副对联的上下联与吕蒙正联的上下联写法及用意类似,只是数字叠用,亦谓缺“一(衣)”少“十(食)”。横批略有差异。横批“二四七三”运用谐音,即“二(儿)四(死)七(妻)三(散)”。从整联看,与吕蒙正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联中“双壁”。
  
   四.招牌联
  
   上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长长长长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横批 Chǎng zhǎng zhǎng cháng
   这是豆芽铺的招牌联,应该是借鉴了山海关的楹联后,再出新而来。此联将一个商人内心的希望、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五.“行”与“不行”联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这副对联被广泛用来批评领导的官僚主义作风,用人根据个人喜恶,而不是根据人的实际能力。特别用于讽刺行政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个别管理者,再形象不过了。
  
   六.自创对联
  
   上联:八百年风雨谱写博爱中山文明城乡再展宏图不走回头路
   下联:六十个春秋描绘和谐社会适宜家园重铸辉煌敢为天下先
   横批:绿水青山
   2009年年底,《中山日报》刊登一则为市府征集一副春联的启事,创作内容要求以“文明、博爱、和谐、适宜居住”等为主题。于是,自己创作了此联。虽然未被征用,但自己还是得意了一阵子。原因是那天我去中山三乡,在三岔路口前的一个大碑上,书写着邓小平的“不走回头路”几个大字。这正是当年他在此地视察时,与工作人员谈话的一个重要内容。
   据载: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广东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分别为两个经济特区题字,为外界争议不断的特区叫好。他在中山三乡温泉宾馆住下时,与杨尚昆、王震会见了宾馆的投资者、港澳著名爱国人士霍英东和马万祺,再次阐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
   1月30日上午,邓小平到宾馆后面的罗三妹山散步。当时年届八旬的小平,稳健走上山顶观看了中山的新景象后,引路的同志正要沿原路返回,小平这时说了那句意味深长的名言:“我不走回头路。”当时,改革开放首先在广东实行,人们对一些全新的做法免不了有些疑虑。邓小平这句短短的话,一语双关,对担心改革开放政策有变的海外人士以及国内群众来说,犹如一颗“定心丸”,充分显示出他坚持改革的决心。
   今天,所有享受到改革开放恩泽的人们,都应该永远记住“我不走回头路”这句充满力量又耐人寻味的话。由此又联想到茫茫的旧中国,无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不懈地追求、奋斗,特别是孙中山先生的“敢为天下先”与“博爱”精神,让人激动不已;再想到中山市建制有80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山历届领导薪火相传,文明博爱,和谐发展,“三个适宜”等无数感人事迹,于是一副征联就这样自然地草创出来了。陋是陋了一些,但联中所蕴涵的信息量却是蛮丰富的,是来自肺腑的声音,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七、网络联
  
   例1“李刚是我爸”联
   曾经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联)
   而今李刚是我爸,走遍天下我怕啥。(下联)
   保定团圆(横批)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0年10月16日21时40分许,李启铭(又名李一帆)酒后驾驶黑色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位于保定市北市区)生活区,将女生陈晓凤、张晶晶撞伤,陈晓凤因抢救无效死亡。由于目击学生称李启铭在撞倒人之后,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保定市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此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于是有网友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曾经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下联是“而今李刚是我爸,走遍天下我怕啥”,横批是:“保定团圆”。多么形象,却又多么无奈和耐人寻味。
   例2“移动”“联通”联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感情不能再充电;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缘分不在服务区。
   横批:爱若移动,心无联通
   这是一则网络语言,自己稍加修改而成的一副情感对联。此联对一些在感情上不够专一,朝秦暮楚的人有一个规劝、警示的作用。联中没有说教、训斥,只有调侃、风趣,让人在一笑中得到某种感悟。
   例3 学校生活联
   上联: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难进;
   下联:昨日、今日、明日,日日困熬。
   横批:学校生活
   这则对联是某校学生作的。从内容上看,是消极了一些,当不可取。但它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学校餐饮部门一定要把食堂饭菜搞好;学校管理者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此联不乏幽默、诙谐,是学生对现状不满的一种比较文明的发泄。
   八.“对不住”联
   上联:袁世凯千古;
   下联:中华民国万年。
   祸国殃民的袁世凯死后,有人送去特制大花圈,且附上了这一联。
   这是对联吗?稍稍有点儿对联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显不是:上下句字数都不等。但是,它是被当作对联贴上去的啊。仔细一看,“千古”对“万年”,很工整呀!唯“袁世凯”对“中华民国”没对上。高超的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对联中称这种情况为“对不起”或“对不住”。现在一读:哦!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呀!很美吧?这句话今天我们可以随便说,但当时能够巧妙地说出来的实在没有几个人。
  事实上,在众多的对联中,宽对还是占大多数的。有些名家作的对联,也有不少是宽对。有些意境高妙的宽对,也是脍炙人口之作。至于工对,也不一定都是精品。例如,骂学堂的一则对联:
  教育真乃教育;(上联)
  学生是在学生。(下联)
  横批是:如此学校
  相传清末年间,开始废科举而办新学堂。这是中国走向近代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必然的一步,可是就有人对这一点看不惯:好好的科举不考,办什么洋学堂?当时,一家男女同校的学堂出了点问题: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相好,生下了一个小孩。这可不得了,本来就反对办新式学堂的保守派们,在弹冠相庆的同时,就开始写对联了:教育真乃教育,学生是在学生。横批是:如此学校。这是个所谓的“双关对”:上联的意思是,这号称教育机构的学校真是在“教育”——“教”学生如何生“育”;下联的意思是:这里的学生也的确是在“学生”——“学习”怎样生“孩子”。真是一竹竿扫落一船人!
  不过,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保守派们的对联作得再好,也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用!
  再如:从前有个学生拘守呆法,字字死抠,当老师出“白鹭引鸥游浅水”上联要他对时,他对以“黄牛骑马上高山”。从形上看,下联的字词、平仄对得确实工整,但从内容上看,却是荒谬的。所以,我们不能不顾思想内容而对声律形式片面求工,不应以词害意或以声害义。
  综上所述:工对也不一定都是精品,宽对也不一定都是次品。好的宽对同样魅力四射,美丽动人,流传百世。
  
  肖木贵,广东中山市技师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类高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生管理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以人为本,加强
《英语学习》线上系列讨论的第九期的话题是“分层教学”。微信群的专家、老师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如何理解分层教学?英语教学是否需要分层教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目前分层教学实施的经验与教训有哪些?讨论从分层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解出发,一直深入到具体的实施方法与问题,可谓是精彩纷呈。我们撷取了部分内容,分享给广大读者。  扈华唯:“分层教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盛行的,以“能力分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必要性,并从着眼学生实际,优化信息教学的角度出发,全面地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期刊
中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学生怕,很多老师也怕。说到底,是因为存在下述一些问题。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文言文的教学也就不是问题了。     一.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方式的误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灌输式,把“教学”当成“教书”,课堂上仅仅是粗略点拨,然后让学生对照翻译自己学习,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词汇属于英语教学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基础保障.在小学阶段,词汇的重要性更是极为突出,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基于词汇的特点,帮助学生完成相
期刊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特有的花期.有的很快就绽放笑颜,有的默默生长.其实无论快慢,种子总会发芽、开花.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rn
器材:镊子、解剖剪、解剖针、解剖盘、滴管、盖玻片、载玻片、碘液、甲基蓝溶液、09%生理盐水、1%醋酸溶液、吸水纸、活青蛙、猪脊骨一段。制作过程:1 上皮组织装片的制作11
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历年的中考中都能在全市名列前茅,特别在今年的中考中以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市教育局评为“金牌备课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组教师扎实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业务水平。     一.营造教研氛围,培养青年教师     我们学校的教研教改氛围很浓,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一教学环节,他们对备课组长的选拔任用很慎重,把那些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选拔出来担任备课组长。
《英语学习》第10期线上讨论的主题是“课堂与家庭英语阅读”,主持人和几位嘉宾分解了主题的核心词,并就“阅读”是什么、家庭阅读与课堂阅读的区别、开展家庭阅读的原因、课堂阅读的引导作用、父母如何在家陪孩子开展英语阅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此分享给各位读者。  “课堂与家庭英语阅读”的核心词  曹文:本次我们讨论的是“课堂与家庭英语阅读”。让我们先拆分一下讨论的核心词,请大家谈谈你理解的核心词,每个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但同时单词学习也是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