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后,问题意识对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鼓励质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由此可见数学是教学的灵魂,有了问题的指引,思维才会有方向。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对学习的知识有这样那样的疑问,面对问题的难度和不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态的变化,學生产生各种焦虑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去思考探究的意识。将问题贯穿课堂,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学生具有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
一、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逐渐养成提问的习惯。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的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这种意识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创新教育的起点,这个过程有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手段
(1)营造问题意识环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和认知活动,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应该首先建立合力的教室环境,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和弱合理搭配,形成学习小组,教师尽量避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但应基于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合作伙伴进入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近,增加了学生的勇气,使他们敢于提出了一些过去不敢问,不想提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关心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犯错和争论。教师应该改变所谓的“严师出高徒”的陈旧观念,给教室带来微笑,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的一对多、灌输知识式的被动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带动课堂的活力。另外,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无法及时了解。新课标要求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尤其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堂授课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互动。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对数学问题存在很多不解,由于胆怯不敢主动咨询老师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重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减少学生的紧张感,充分让学生散发性思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3)积极培养对问题的认识
指导与培养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遇到问题。这是怎么回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要做到“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里的榜样不是要去老师也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例如,学生学习乘法时,老师可以把乘法口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是3×3=9,原来是因为三个3相加的和是9,所以4×4=16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极思考,不仅能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另一个例子是:当学生们在学习找规律的话题时,这个话题是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意识的最好方法,面对这个话题的学生自然倾向于质疑“什么是规律?”当学生发现规律时,正确的答案是给予学生最好的鼓励,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是鼓励质疑
质疑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要大胆地给学生质疑的空间,提供质疑的机会,让每一种可能性都蹦出火花。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想包袱,比如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受批评等,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果课堂氛围仍如传统课堂般沉闷压抑,学生是不可能敢大胆提问质疑的。其次是要为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拦路虎”。即使他们的提问质疑与教学主题不相符,教师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勇气和大胆猜测,要对他们的积极思维进行表扬,之后再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主题中。再次就是要启发学生不断提问题,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从最基础的培养着手。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疑问,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氛围,适当地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创造力才得以激发,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思考能力俱佳,减少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老师减少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问题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鼓励质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由此可见数学是教学的灵魂,有了问题的指引,思维才会有方向。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对学习的知识有这样那样的疑问,面对问题的难度和不解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态的变化,學生产生各种焦虑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主动去思考探究的意识。将问题贯穿课堂,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学生具有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过程,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
一、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是教师工作细心的一种素养。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时,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逐渐养成提问的习惯。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的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这种意识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创新教育的起点,这个过程有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种手段
(1)营造问题意识环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和认知活动,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应该首先建立合力的教室环境,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和弱合理搭配,形成学习小组,教师尽量避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但应基于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合作伙伴进入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近,增加了学生的勇气,使他们敢于提出了一些过去不敢问,不想提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关心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让学生犯错和争论。教师应该改变所谓的“严师出高徒”的陈旧观念,给教室带来微笑,用丰富的教学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的一对多、灌输知识式的被动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难以带动课堂的活力。另外,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无法及时了解。新课标要求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尤其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堂授课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互动。小学生对教师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对数学问题存在很多不解,由于胆怯不敢主动咨询老师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注重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减少学生的紧张感,充分让学生散发性思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3)积极培养对问题的认识
指导与培养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遇到问题。这是怎么回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要做到“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里的榜样不是要去老师也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例如,学生学习乘法时,老师可以把乘法口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是3×3=9,原来是因为三个3相加的和是9,所以4×4=16也是如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积极思考,不仅能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另一个例子是:当学生们在学习找规律的话题时,这个话题是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意识的最好方法,面对这个话题的学生自然倾向于质疑“什么是规律?”当学生发现规律时,正确的答案是给予学生最好的鼓励,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4)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是鼓励质疑
质疑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要大胆地给学生质疑的空间,提供质疑的机会,让每一种可能性都蹦出火花。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想包袱,比如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受批评等,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果课堂氛围仍如传统课堂般沉闷压抑,学生是不可能敢大胆提问质疑的。其次是要为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拦路虎”。即使他们的提问质疑与教学主题不相符,教师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勇气和大胆猜测,要对他们的积极思维进行表扬,之后再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主题中。再次就是要启发学生不断提问题,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从最基础的培养着手。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疑问,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氛围,适当地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创造力才得以激发,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思考能力俱佳,减少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老师减少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问题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军朋.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2):200.
[2]李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