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优化课堂德育情境,使课堂情境成为道德的存在,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笔者策划编写了一套具有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校本教材。那如何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呢?如何让校本资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资源呢?
一、深度分析教材,结合契机,适时教学
我校的《养成教育读本》(以下称《读本》)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认知水平,而编写出来的一到六年级的校本教材。书中以故事、小诗、歌曲、图片等形式呈现一些浅显易懂道理,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及参考的范例。虽然教材的内容非常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但要把教材发挥出最大的用处,还需要结合教育的契机,不一定要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墨守成规地对学生开展教育。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我把玩具留在家》,如果在第一学期,学生有带玩具回学校玩的现象,那老师就可以把这一课的内容移到第一学期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此,作为执教者,无论使用什么教材,特别是道德教育类的课本,首先就要通读教材,纵向分析教材内容,老师要有敏锐的触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教育的细微处,适时教学,教育自然就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二、结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丰富情境创设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情境,学生就更容易与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产生共鸣,感悟就更深。德育要回归生活。为此,当学生参与教师创设的实际生活情境,或者实际生活中碰到模拟情境的事情,那自然就会在实践中体验课堂上接受的道德品质教育,理论就会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品质。当一种行为有了乐趣就会重复,重复后就会内化,最后演变成习惯,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成功了。可见德育情境是对德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构成一定的德育意义。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课堂中需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得内容更感兴趣,教育的效果会更为明显。而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有:①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l岁);②摆弄实物活动(l~3岁);③游戏活动(3~7岁);④基础学习活动(7~11岁);⑤社会组织活动(11~15岁);⑥专业学习活动(15~17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又能专于基础学习活动的特点,根据《读本》的内容,我们创设了丰富的德育情境。如,针对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的特点,我们通常采用歌曲、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议”、“演”“读”、“评”等形式创设情境,把游戏结合在行为的学习、体验、感悟、训练当中,并通过形象的“卡通笑脸”对学习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进行评价。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对相应的行为都愿意去做,容易形成学生自觉的规范行为。二年级的学生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們除了采用“听”、“议”、“演”“读”、“评”外,还增加了“比”(比赛)和“唱”环节。在比赛或是演唱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活跃、喜怒哀乐分明,更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均在游戏、比赛、歌唱中得以深化。三年级的孩子什么事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但是又缺乏耐心。为此,我们就增加了“练一练”情境题。针对每课的大主题产生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去说说,做做,并进行现场采访,然后再全班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操作,给学生提供听说和做的平台,让学生在情境中,知情意行达到统一。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说”和“做”经常会不一样,会替自己辩解,是培养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在“听”后,强调“想”和“练”,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名词概念性进行解释。比如,在四年级的《遵守公共秩序》中,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场所”;什么是“公共秩序”。通过“谈论”身边公共场所的一些所见所闻,进行“练”——情境题,模拟情境,进行采访,全部交流后,再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最后提出“做一做”。让学生不是空洞的说,空白地了解,而是把遵守公共秩序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之成为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五六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独立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也不断增强。因此,需要增加一些名人故事、学习感悟、奋斗的方向等正面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故事的大情景下,产生联想,让他们通过情景的体验,情感得到深化,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并在生活实际中进行运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道德情境创设的切入点需要反映儿童阶段真实的道德状况
道德情境的创设除了形式需要多样,创设情境的切入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反映儿童阶段真实的道德状况。因此,在一二年级的情境创设中,要注重以游戏活动为主,以游戏为切入点,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扮演相关的角色,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有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老师就要注意观察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话题为切入点,用典型说话,展示一些案例,用鲜活的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给予恰当的引导,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独立思想,一般的情境不能感动他们。而他们往往对一些真实的生活经验与道德之间差异产生疑惑,例如,老师教育他们要热心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而家长基于社会发展的复杂,经常强调,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讲话,甚至经常看到乞讨的人,路人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现象。这些经常出现在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中的事件,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带来很大的冲击。究竟该怎样做才对呢?因此老师就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以道德事件为切入点,模拟一些真确的道德事件诱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因为真正的道德冲突激能发学生真切的道德体验。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道德成长与进步就能得以实现。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了培养儿童的课前学习好习惯,我们通过“我准备好了”的游戏,先让学生扮演铃声响后争先恐后进教室、追逐、大声说话、桌上不放学习用品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这样做好不好?怎样做更好?为什么?当学生通过游戏的体验后,再进行正面的游戏——“我已经准备好了”。学生在游戏中边做,边说:“铃声响,把嘴闭。快步走到座位上;腰挺直,手扶膝,两脚平平放在地;向前看,头抬起,看谁坐得最神气;书与笔,放桌上,等待老师把课上,我是课前好孩子,我最棒!”把游戏与顺口溜结合起来,把说和做融合一起,做到知行统一,良好的课前习惯就此形成。又如,在针对独生子女只知道“接受、被疼爱”,不懂得“付出、感恩”的情况,三年级《母亲节和父亲节》一课中,通过让学生听故事: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在被歹徒打劫时拼命保住她袋子里的6块5毛钱,结果拇指折断。原来她是要用这6块5毛钱为她早逝的孩子买完好的水果,因为孩子去世时最大的心愿是没吃过完好的水果。故事中孩子早逝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及母爱的伟大、深沉深深地触动了同学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谈感受、说做法,同学们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学会了珍惜亲情、表达爱心,用实际行动感恩亲人、孝顺父母、报答亲人的决心。又如,在六年级第一册《发扬传统,尊重长辈》一课中,通过“读一读”同学们感受了空巢老人的无奈。然后通过“议一议”,加深了对空巢老人孤独的感受。接着同学们在“记一记”中学习从古至今孝顺老人的名言名句。最后通过“演一演”进行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中,同学们培养了关爱老人、孝顺父母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同学们在公共汽车上能主动为老人让座。部分学生还想去老人院为老爷爷、老奶奶们献爱心,他们说要让温暖之心填满老人孤独的心,让关爱之花开遍增城每一家。可见,抓好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学生便能从情境体验中进入现实生活,并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道德行为得到了内化,形成了宝贵的个人品质。
四、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受到的道德教育内化为道德修养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越有意义,越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取得的道德教育实效就越强。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和挖掘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就越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更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如在“幸福广东第一棒,用好压岁钱”捐款活动中,学校利用多媒体组织各班同学观看了各地政府单位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捐款的感人场景,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心,大家纷纷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在这样良好道德环境的熏陶下,同学们还自主地把自己心爱的学习用品、书籍、衣服捐出来,送给学校里的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并在每年的中秋节之时为他们献上自己的爱心月饼,给贫困儿童、留守儿童送去自己的关爱之心。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同学们得知学校里有两位同学得了白血病后,大家纷纷解囊,共为他们筹得捐款4万多元,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尽管有一位学生最终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但所有的同学在这次真实的献爱心活动中,一直地在感受着“被关爱”和“奉献爱”,道德品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校还举办了美德少年评比活动,美德少年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先进行演说,并通过自己的才艺表演:讲故事、情境剧、小品、歌曲、舞蹈等表达自己的优良品质。通过活动,同学们都立志将美德少年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把自己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富有活力,有社会责任感、文明行为习惯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因此,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道德行为通过分析和判断,也实现了自我完善的过程。
总而言之,学校编印有德育特色的校本教材,可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而巧用校本资源,就更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13—16.
2.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3..学生性格特点分析http://wenku.baidu.com/view/e27426c689eb172ded63b765.html
一、深度分析教材,结合契机,适时教学
我校的《养成教育读本》(以下称《读本》)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认知水平,而编写出来的一到六年级的校本教材。书中以故事、小诗、歌曲、图片等形式呈现一些浅显易懂道理,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及参考的范例。虽然教材的内容非常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但要把教材发挥出最大的用处,还需要结合教育的契机,不一定要按教材的编排顺序,墨守成规地对学生开展教育。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我把玩具留在家》,如果在第一学期,学生有带玩具回学校玩的现象,那老师就可以把这一课的内容移到第一学期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抓住教育的契机,适时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此,作为执教者,无论使用什么教材,特别是道德教育类的课本,首先就要通读教材,纵向分析教材内容,老师要有敏锐的触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教育的细微处,适时教学,教育自然就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二、结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丰富情境创设的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情境,学生就更容易与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产生共鸣,感悟就更深。德育要回归生活。为此,当学生参与教师创设的实际生活情境,或者实际生活中碰到模拟情境的事情,那自然就会在实践中体验课堂上接受的道德品质教育,理论就会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品质。当一种行为有了乐趣就会重复,重复后就会内化,最后演变成习惯,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成功了。可见德育情境是对德育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构成一定的德育意义。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课堂中需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得内容更感兴趣,教育的效果会更为明显。而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有:①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l岁);②摆弄实物活动(l~3岁);③游戏活动(3~7岁);④基础学习活动(7~11岁);⑤社会组织活动(11~15岁);⑥专业学习活动(15~17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又能专于基础学习活动的特点,根据《读本》的内容,我们创设了丰富的德育情境。如,针对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的特点,我们通常采用歌曲、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议”、“演”“读”、“评”等形式创设情境,把游戏结合在行为的学习、体验、感悟、训练当中,并通过形象的“卡通笑脸”对学习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进行评价。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对相应的行为都愿意去做,容易形成学生自觉的规范行为。二年级的学生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們除了采用“听”、“议”、“演”“读”、“评”外,还增加了“比”(比赛)和“唱”环节。在比赛或是演唱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活跃、喜怒哀乐分明,更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均在游戏、比赛、歌唱中得以深化。三年级的孩子什么事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但是又缺乏耐心。为此,我们就增加了“练一练”情境题。针对每课的大主题产生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去说说,做做,并进行现场采访,然后再全班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操作,给学生提供听说和做的平台,让学生在情境中,知情意行达到统一。四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说”和“做”经常会不一样,会替自己辩解,是培养和塑造性格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在“听”后,强调“想”和“练”,引导学生对相应的名词概念性进行解释。比如,在四年级的《遵守公共秩序》中,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场所”;什么是“公共秩序”。通过“谈论”身边公共场所的一些所见所闻,进行“练”——情境题,模拟情境,进行采访,全部交流后,再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最后提出“做一做”。让学生不是空洞的说,空白地了解,而是把遵守公共秩序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之成为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五六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独立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也不断增强。因此,需要增加一些名人故事、学习感悟、奋斗的方向等正面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故事的大情景下,产生联想,让他们通过情景的体验,情感得到深化,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并在生活实际中进行运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道德情境创设的切入点需要反映儿童阶段真实的道德状况
道德情境的创设除了形式需要多样,创设情境的切入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反映儿童阶段真实的道德状况。因此,在一二年级的情境创设中,要注重以游戏活动为主,以游戏为切入点,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扮演相关的角色,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有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老师就要注意观察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话题为切入点,用典型说话,展示一些案例,用鲜活的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老师给予恰当的引导,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独立思想,一般的情境不能感动他们。而他们往往对一些真实的生活经验与道德之间差异产生疑惑,例如,老师教育他们要热心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而家长基于社会发展的复杂,经常强调,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讲话,甚至经常看到乞讨的人,路人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现象。这些经常出现在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中的事件,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带来很大的冲击。究竟该怎样做才对呢?因此老师就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以道德事件为切入点,模拟一些真确的道德事件诱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因为真正的道德冲突激能发学生真切的道德体验。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道德成长与进步就能得以实现。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了培养儿童的课前学习好习惯,我们通过“我准备好了”的游戏,先让学生扮演铃声响后争先恐后进教室、追逐、大声说话、桌上不放学习用品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这样做好不好?怎样做更好?为什么?当学生通过游戏的体验后,再进行正面的游戏——“我已经准备好了”。学生在游戏中边做,边说:“铃声响,把嘴闭。快步走到座位上;腰挺直,手扶膝,两脚平平放在地;向前看,头抬起,看谁坐得最神气;书与笔,放桌上,等待老师把课上,我是课前好孩子,我最棒!”把游戏与顺口溜结合起来,把说和做融合一起,做到知行统一,良好的课前习惯就此形成。又如,在针对独生子女只知道“接受、被疼爱”,不懂得“付出、感恩”的情况,三年级《母亲节和父亲节》一课中,通过让学生听故事:一个捡破烂的妇女在被歹徒打劫时拼命保住她袋子里的6块5毛钱,结果拇指折断。原来她是要用这6块5毛钱为她早逝的孩子买完好的水果,因为孩子去世时最大的心愿是没吃过完好的水果。故事中孩子早逝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及母爱的伟大、深沉深深地触动了同学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谈感受、说做法,同学们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学会了珍惜亲情、表达爱心,用实际行动感恩亲人、孝顺父母、报答亲人的决心。又如,在六年级第一册《发扬传统,尊重长辈》一课中,通过“读一读”同学们感受了空巢老人的无奈。然后通过“议一议”,加深了对空巢老人孤独的感受。接着同学们在“记一记”中学习从古至今孝顺老人的名言名句。最后通过“演一演”进行实践、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中,同学们培养了关爱老人、孝顺父母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同学们在公共汽车上能主动为老人让座。部分学生还想去老人院为老爷爷、老奶奶们献爱心,他们说要让温暖之心填满老人孤独的心,让关爱之花开遍增城每一家。可见,抓好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学生便能从情境体验中进入现实生活,并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道德行为得到了内化,形成了宝贵的个人品质。
四、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受到的道德教育内化为道德修养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越有意义,越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取得的道德教育实效就越强。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和挖掘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就越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更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如在“幸福广东第一棒,用好压岁钱”捐款活动中,学校利用多媒体组织各班同学观看了各地政府单位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捐款的感人场景,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心,大家纷纷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在这样良好道德环境的熏陶下,同学们还自主地把自己心爱的学习用品、书籍、衣服捐出来,送给学校里的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并在每年的中秋节之时为他们献上自己的爱心月饼,给贫困儿童、留守儿童送去自己的关爱之心。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同学们得知学校里有两位同学得了白血病后,大家纷纷解囊,共为他们筹得捐款4万多元,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尽管有一位学生最终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但所有的同学在这次真实的献爱心活动中,一直地在感受着“被关爱”和“奉献爱”,道德品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校学生的道德修养,学校还举办了美德少年评比活动,美德少年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先进行演说,并通过自己的才艺表演:讲故事、情境剧、小品、歌曲、舞蹈等表达自己的优良品质。通过活动,同学们都立志将美德少年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把自己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富有活力,有社会责任感、文明行为习惯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因此,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得到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道德行为通过分析和判断,也实现了自我完善的过程。
总而言之,学校编印有德育特色的校本教材,可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而巧用校本资源,就更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13—16.
2.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3..学生性格特点分析http://wenku.baidu.com/view/e27426c689eb172ded63b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