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是德 抒真情是美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78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语句表达不清,使有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说话的真实性、写作的独创性、抒发的情感性等受到压抑,其情感更无法谈起,所以,课堂上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结果是光阴虚度、一文无成。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新观念、激活思维,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只有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一、留心观察生活的瞬间
  “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的基本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话与文都是不可以造作的,有几分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句话,写几分文,不会打折扣。”作为学生,写好一篇成功的作文,确实不容易,但写出真实有情感的文章更难。所以,我在写《母亲——我想对你说》的作文时,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日记,查阅或者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生活片段,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的记录,是自己留心观察、日积月累的材料,在其心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然后在班内交流,哪些是可取之材,即“择其善者而从之”,之后,扣住相关的生活片段,对母亲诉说真情,那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感言,是真情实感。叶老的忠告可谓是“一针见血”,我们要把它铭记在心。因而,我们在作文中要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力求在“真”字上下功夫,在生活中去体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选取生活中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
  学生写作不只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发挥、创新的过程,无论是怎样的题目,只有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才能唤起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即使有情感,那也是肤浅的,如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古今中外的一些写作能手无一不置身于生活之中,他们的文章无一不是心灵的迸发。“诗圣”杜甫正是目睹了“安史之乱”这一事实,深入了解人民疾苦,触动了自己的心灵,由衷地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所以,其诗被称为“诗史”。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正是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事例举不胜举,足以说明只有深入生活、品味生活,才能写出有激情的文章,才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我在让学生写《留在我记忆深处》一文时,指导学生采取回忆电视剧等方式,对细节展开回想,那些生动的画面中,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中,那些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中,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用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班内交流。在交流中,那些真情实感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在心灵中激发,在写作中就会自然流露。所以,只有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去体味自己的真实生活,写身边的事,写最打动人心的事,从中提炼出生活的闪光点、感情的触发点,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抒写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感受,切切实实做到“用我手写我心”,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学生的美德也会得到净化。
  三、让情感净化心灵
  要使写作有创新,表达真情实感,不能空谈,文章要有感而发,才能以神传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对中学生来说,感情是非常纯真的,但因为羞涩,感情的心扉没有完全敞开。所以,教师要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体验生活、评价生活,写出的文章反映生活,在生活中融入情感、表达情感,大胆地吐露自己的真情,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把美好的感情寄托在美丽的事物上,慢慢摆脱只喊口号、说空话的毛病,使自己的文章表现出自身的个性。这样,把美好的感情和美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文章,才能奏出情感的乐章。因为抒发情感是语言的流露,所以,真情实感的语言可使学生为之震撼,激发情感,净化心灵。
  我在让学生写《皇帝的新装》读后感时,先引导学生从语言上感悟和体会,分析大臣、皇帝等虚伪的人物:他们为什么不说真话,而是抒发“太美了”、“真是美极了”等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吗?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吗?而一个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你学后应怎样做?然后分组讨论。之后,再写文章,他们一定是有感而发,写出的一定会真情,它在无形中就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美德。
  总之,指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是树,生活是沃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之树是否茂盛,这就要看树之根扎入生活的深浅。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热爱充满养料的生活沃土。要观察生活,融入生活中,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只要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的人,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触动的心灵,一定能够写出至善至美、至真至情的文章。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由于对学习的预期、对学习目标和方式的理解、对课堂生态中某一因素的不认同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不和谐、不同步的现象,甚至出现矛盾,这就是师生冲突。由于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沟通无法实现,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精彩的课堂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达成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
期刊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开心果”,学生乐在其中;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创造坊”,学生学在其中。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让其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殿堂?关键在于学生能否产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构建一个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的课堂,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基本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老师认为课后有效作业即上完课后去练习,实际上这种“讲”与“练”的脱节,会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课后有效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  1、用作课前预习的依据。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用课后有效作业作为预习思考题,例如《月光启蒙》课后第2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
期刊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才可能具备灵活的驾驭能力。这无疑会促进教师的发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   一、开放教学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它更多地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须通过传统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根植于生活这片沃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期刊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方向,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的教育。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创新素质的准备。所谓观察是指运用感觉器官,对物理现象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
期刊
“换位思考”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生活中便少了许多责骂、埋怨和勾心斗角。如今很多老师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 让孩子设想自己是作者或文中的某一人物,以此“角色”来想象、推断事物的发展或表达个人情感,从教学效果来看都是非常好的。现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换位思考”的一些看法。  一、“
期刊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
期刊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凡是有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都有着无以伦比的创造力,也有着对发明创造的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激发力。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没有兴趣,发展能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悬念激趣法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领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俗话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又让数学精彩纷呈、绚丽多姿,多彩的世界就是数学教学的世界。《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可是现实中许多教师脱离了生活教数学,使数学失去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课堂失去了师生互动的灵思和创新,降低了学习的效益。面对新课改,我们该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