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付诸实践。目前,我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反思型教师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有其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反思 反思型教师 反思特征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8-01
反思性教学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教学专业化运动”,新的教师的理想形象试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由此出现了对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要求,更强调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反思及反思型教师
(一)什么是反思
反思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行为主体立足于自身之外用批判的方法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及自己当下所处情境的能力称之为反思。反思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教师的反思则是教师基于教学,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表现行为以及其行为依据,从而给予一定的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是教师个体哲学建构的一个方面。
(二)教师为什么要反思
教师的课堂决策与对课堂问题的处理方式直接受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的影响。从教师对于师生主体关系的认识方面来看,一个将教学看成是向儿童展示信息的教师同一个将教学看成是与儿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师对教学的处理会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可能会更多地采用讲授与论证的方法,让儿童听或观察他的教,而后者可能会采用谈话与对话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所以,如果倡导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话,教师就必须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三)反思型教师特征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概括起来,反思型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反思型教师的反思是一种主动反思而不是被动反思,教学生活中的反思应是教师的一种内化行为;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具有非定势、非终极性,反思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相对灵活的。同时反思应该是教师追求的长期过程而不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搞的形式;从纵向看,存在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反思型教师具有经验反思和文献批判的工作方法特征,反思型教师在对其自身经验反思的同时也存在对教育教学文献的批判与反思。
二、培养反思型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滞力有碍于反思型教师的养成
传统文化与教学文化是相辅相承的,有着必然的联系。传统文化强调集权主义,由此就造成了控制型和规范型教学文化制约着反思。反思需要反思者以事实为依据和准绳,是在尊重事实基础上建立批判性思考,反思一定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同时需要反思者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行动的起点,检讨观念、行为与效果之间不一致的复杂关系。换言之,反思型教师培养的顺利进行以反思型文化的形成为基础,又以反思型文化的形成为目标指向。
(二)在反思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欠缺
反思不是盲目的反思,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的。合理地利用一些科学的反思方法,可以避免犯错误的机率,少走弯路。反思不只是反想,不纯粹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活动,它不但要探讨是什么(what),更追求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这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缺少反思方法的主要表现为: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质量偏低;千人一面,写作形式单一;只关注教学现象描述,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由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欠缺而引起的。
(三)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
学校是教师思想生成的基地,同时也是反思型教师培养的基层社会系统,而学校能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反思氛围对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学校在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上只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搞短期突击行为、急功近利搞教育科研的做法,无法形成鼓励教师反思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也很难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反思。更多的教师只能在这种学校管理模式下保持沉默,而他们的思想于此,逐渐减少他们试图提出批判性问题的任何冲动。
(四)反思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反思经验的推广和学习
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个人的反思不能成为群体的反思,但是群体的反思必将影响个人的反思。一些致力于成为研究型的专家教师的一线工作者,无论是在反思的经验还是方法上,都注意学习和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些已经成功的案例如果能为其他老师所汲取,不仅可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还可能形成榜样效应。但是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完善,也没有相应的评价和组织措施,所以在反思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收效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6.
[2]杜聪.论反思型教师的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3]李纯.从适应维持型文化到批判反思型文化——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0,(5).
[4]田杰.反思型教师与行为特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关键词]反思 反思型教师 反思特征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8-01
反思性教学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教学专业化运动”,新的教师的理想形象试求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标,由此出现了对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要求,更强调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反思及反思型教师
(一)什么是反思
反思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行为主体立足于自身之外用批判的方法来考察自己的行为及自己当下所处情境的能力称之为反思。反思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教师的反思则是教师基于教学,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批判地考察自我的表现行为以及其行为依据,从而给予一定的反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是教师个体哲学建构的一个方面。
(二)教师为什么要反思
教师的课堂决策与对课堂问题的处理方式直接受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的影响。从教师对于师生主体关系的认识方面来看,一个将教学看成是向儿童展示信息的教师同一个将教学看成是与儿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师对教学的处理会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可能会更多地采用讲授与论证的方法,让儿童听或观察他的教,而后者可能会采用谈话与对话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所以,如果倡导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话,教师就必须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三)反思型教师特征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概括起来,反思型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反思型教师的反思是一种主动反思而不是被动反思,教学生活中的反思应是教师的一种内化行为;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具有非定势、非终极性,反思没有固定的模式,是相对灵活的。同时反思应该是教师追求的长期过程而不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搞的形式;从纵向看,存在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反思型教师具有经验反思和文献批判的工作方法特征,反思型教师在对其自身经验反思的同时也存在对教育教学文献的批判与反思。
二、培养反思型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滞力有碍于反思型教师的养成
传统文化与教学文化是相辅相承的,有着必然的联系。传统文化强调集权主义,由此就造成了控制型和规范型教学文化制约着反思。反思需要反思者以事实为依据和准绳,是在尊重事实基础上建立批判性思考,反思一定要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同时需要反思者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行动的起点,检讨观念、行为与效果之间不一致的复杂关系。换言之,反思型教师培养的顺利进行以反思型文化的形成为基础,又以反思型文化的形成为目标指向。
(二)在反思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欠缺
反思不是盲目的反思,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持的。合理地利用一些科学的反思方法,可以避免犯错误的机率,少走弯路。反思不只是反想,不纯粹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活动,它不但要探讨是什么(what),更追求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这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缺少反思方法的主要表现为: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质量偏低;千人一面,写作形式单一;只关注教学现象描述,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由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欠缺而引起的。
(三)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够
学校是教师思想生成的基地,同时也是反思型教师培养的基层社会系统,而学校能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反思氛围对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学校在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上只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搞短期突击行为、急功近利搞教育科研的做法,无法形成鼓励教师反思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教师也很难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反思。更多的教师只能在这种学校管理模式下保持沉默,而他们的思想于此,逐渐减少他们试图提出批判性问题的任何冲动。
(四)反思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反思经验的推广和学习
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个人的反思不能成为群体的反思,但是群体的反思必将影响个人的反思。一些致力于成为研究型的专家教师的一线工作者,无论是在反思的经验还是方法上,都注意学习和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些已经成功的案例如果能为其他老师所汲取,不仅可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还可能形成榜样效应。但是目前这种机制还不完善,也没有相应的评价和组织措施,所以在反思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收效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6.
[2]杜聪.论反思型教师的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3]李纯.从适应维持型文化到批判反思型文化——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文化的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0,(5).
[4]田杰.反思型教师与行为特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