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教学的制高点在于“画理”与“画法”的高度统一。既通过对中国画理论和中国画技法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艺术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深入改革“画室制”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此,中国画的“画室制”教学,必须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统一,尊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以及课时安排的内在的逻辑规律,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必须注重理论和创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必须注重对区域性主题创作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完善中国画“画室制” 特色办学的课程建设,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画的精髓的原则来开展教学。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构成要素 培养机制 延伸模式定位 人才质量定位
中国画教学问题,是在全国各美术院校教学中探讨最多、争论也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一个课题。因为,由于近百年来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似乎背离了中国画学习创作的规律,背离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极为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模式,有悖于中国画的发展。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的构成要素、培养机制、延伸模式、人才质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以此适应现代中国画教育的需要。这种改变至少包括:一是立足于高起点,在理论高层次的关照中传授中国画技法,并起着现代艺术观念的疏导和更新的作用;二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和知识结构特征来实施教学,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三是需要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四是打破常规办学。这四个方面既是为了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潜能的关键问题,也是促进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换位来讲,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不同类型的高校,它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定位与思路都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因为州市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提高社会地位和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的具体体现。客观来讲,艺术教育的深度关键在于艺术样式和艺术的语言的建立,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达到对艺术样式和艺术的语言的熟练运用,需要通过大量的哲学、美学理论、绘画理论、文学、文艺学、文史、古文字学、书画鉴定等等课程为基础,才能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画艺术人才。同时,只有不断加强对当代性的认识,倡导正确的当代性观念,州市中国画艺术教育和创作才能健康发展。总之,高校如何在课程结构上进行调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中国画教学的构成要素、培养机制、延伸模式定位、人才质量定位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州市院校能否高质量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一、州市高校中国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即片面地重视美术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理论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美学理论、画论的忽视。
第二、不同观点的教师同堂授课,带来的是在观念上是互相排斥的,或者至少有不相融的部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另外,还存在着教师之间则互相“礼让”,实质上是互相推脱责任。
第三、由于缺乏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能否为社会输送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时代精英,是州市高校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关键;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精英意识,没有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素质不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忽视艺术创作的当代性。对当代性的误导与认识上的误区,致使中国画艺术创作和教育陷入很大的盲目性。因此缺失了对中国文化精神与造型审美观念的全面认识,从而使中国特有的造型规律、美学原则、艺术风格深入艺术思维得不到落实。
第五、在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学习中国画,学生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念导致了学生观念上的混乱而无所适从。西画对我们中国画艺术创作起什么作用?现在的国画教学,无疑更多是在西方的教育体系框架之下的教学体系的影响。
第六、对于很多高校的学生来讲,实践也许被考试、课堂教学所掩盖,实践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复。
第七、缺失人才培养的当代意识,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缺乏特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不完善。目前在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重复,学时设置不合理,各学科之间教学衔接不上,课程重点和难点不明确,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与现代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相差甚远。
二、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的独特意义
在州市高校推行“画室制”的意义:推行“画室制”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术专长,能构使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解、传承某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艺术流派或某种艺术理念;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较深入开发与拓展。择取富于区域特色的并可实施的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承担各类大型社会公共艺术建设项目,诸诸如区域主题性创作和民族民俗题材的创作,并由此逐渐形成“教、学、研、用”的有机互动。有益于中国画的整体传承和发展;有益于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益于突显州市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三、在州市高校中推行中国画“画室制”教学的总体思路
中国画教学的制高点在于“画理”与“画法”的高度统一。既通过对中国画理论和中国画技法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艺术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深入改革“画室制”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此,中国画的“画室制”教学,必须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统一,尊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以及课时安排的内在的逻辑规律,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必须注重理论和创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必须注重对区域性主题创作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完善中国画“画室制”特色办学的课程建设,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画的精髓的原则。
四、州市高校“画室制”教学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重点
(一)难点:
第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我们再不能只重视技法,应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相当的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并可以与其他人文知识的渗透,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
第二、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等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为社会服务,这三个功能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如何提高质量、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第三、调整中国画课程结构。加强哲学、美学理论、审美理论、文学、文艺学、文史、古文字学、书法鉴定、篆刻、禅宗、佛教、道教、周易等课程结构比例,建立对中国文化精神与造型审美观念的审美意识,对中国特有的造型规律、美学原则、艺术风格深入思考,减少素描、色彩课程比例。
第四、突出区域优势。就保山学院而言,特殊的区域优势,诸如在历史题材、滇西抗战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宗教题材、民间艺术题材等的开发和利用上的特殊优势,使保山学院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示出广阔良好的前景。我们应依托滇西抗战题材主题创作和高黎贡山区域元素中国画研究来开展特色教学。
第五、强调特色教育。各地州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思想和传统。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增加到基础课和必修课中。一个学校要有自己发展的轨迹,就要有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特色。新的传统和特色包括:1、云南青铜文化研究进课堂;2、民族民间艺术研究进课堂;3、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研究进课堂;4、滇西抗战题材研究进课堂5、中国雕塑进课堂;6、书法、篆刻作为必修课;7、当代艺术研究进课堂,而这种传统和特色需要通过有序的长期的积累。
第六、注重审美个性和文化传承。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精神,增强其艺术判断力,应成为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重点:
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来考虑设置重点课程。
五、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的定位分析
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是“画室制”改革的基本点,其教学理念及改革思路,离不开专业方向的实践定位,离不开建立画室的专家本人的学术导向,更不能脱离开学院整体的办学特色。改革的核心是切实推进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并行,纯艺术和实用美术并进,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并举,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并重的美术教学体系。概括来,画室制教学需要有三个根本支撑点:一是需要建立一支与教学相配合的教师队伍,这是为了对中国艺术之精神在理论高层上加以认识、把握,并起着观念疏导更新的作用;二是需要教师知识的全面性。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已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可以说,二者在教学架构中,实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它是直接关联到对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能否落实教学架构,使教和学的关系达到和谐效果的关键所在;三是“求真务实,内涵发展”。“求真务实”是秉持科学精神,“内涵发展”就是不做表面文章,追求深度和质量。这三个根本支撑点的作用在画室制教学中是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因为它能导出教学基本原则、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形成有着自身系统性与自身特色性的教学架构。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好内涵建设就是构筑人才高地,就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高校中国画教育应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三个层面整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教学特点。
总之,可以从建立“画室制”入手开展工作,而就对中国画发展规律和教学研究而言,其画室分类可按以下几种方式来考虑不同画室的设置。
(一)第一种是按分学科来设置,如按人物、花鸟、山水、动物、草虫、走兽、翎毛等来分别设置画室。由有经验的有影响的教师担任画室的主导教师。并以学科分类来命名画室。
例如:1、中国画人物画画室
2、中国画花鸟画室
3、中国画山水画室
4、书法工作室,等等以此类推。
(二)第二种是按中国画的不同技法来划分,如按工笔、写意来设置画室。
1、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画室
2、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画室
3、中国画工笔花鸟画画室
4、中国画写意花鸟画画室
5、中国画写意山水画画室,等等以此类推。
(三)针对区域文化特征或主题创作需要,可设置专门艺术工作室。
例如:(1)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室
(2)少数民族民俗宗教题材中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室。
(四)延伸模式定位
例如:(1)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2)农民画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3)民族民俗、宗教题材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4)中国画展示馆
(五)精品课程:
(1)主题性创作。
(2)少数民族民俗宗教题材创作。
六、对当代中国画教学体系构架的分析
总体来看,州市中国画“画室制”教学,可以针对中国画教学体系、教学建制,结构布局,在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课时比例是否合理等等问题上,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中国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较多。从教学内容来看,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书法、现代试验性水墨、水墨装置艺术;从技法、形式上分,有工笔、写意两大类;从艺术修养上来看,它包括对老庄哲学、朱程理学、儒学、禅宗和道教文化、美学、心理学、文艺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学习;从理论上来看,它包括对绘画理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点、线、面构成、书法理论以及对技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从技法特征上讲,它还包括对笔法、墨法、色法、水法的运用等等。试以工笔重彩、水墨构成、线性造型为中国画教学的三大基石;以绘画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为基本功;以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为综合能力测试的最高点。总之,艺术的发展是在继乘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
当代中国画的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侧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特别注重绘画基础和文化的教育;二是要深挖学生艺术创造潜能。围绕这两个原则,基础教育应从两条线来展开:一条是以线性造型为主进行研究,包括对白描、书法、篆刻艺术的学习;另一条是对水墨构成和色彩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三是对点、线、面构成以及绘画等理论的系统学习;四是要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有选择地学习。
七、人才质量定位
(一)掌握中国画的知识结构
中国画的知识结构: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绘画学、技法理论、线性造型、现代水墨构成等;(1)构图学包括——传统章法论、西方构图论、现代构成理论;(2)色彩学包括——传统丹青(大青绿、小青绿)、传统墨法(墨分五色)、现代水墨构成、西方色彩学、中国画色彩学体系;(3)透视学包括——焦点、散点透视;(4)解剖学包括——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的内部结构规律和生长规律的认知;(5)绘画学包括---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古代画论;(6)线性造型包括—-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7)技法理论则包括 —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生长规律和内部结构规律的认知,以及对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色彩、透视、解剖理论的系统习。
(二)掌握中国画的能力结构
中国画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1)对毛笔、宣纸、绢、墨、砚、胶矾等工具和材料性能和特点的认知和掌握;(2)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色彩、透视、解剖和写创作技法学习的能力的养成。
总之,当代中国画教学应以知识结构为核心,其内涵还应概包括对哲学、美学、心理学、诗词、艺术批评以及其它姊妹艺术的学习和借鉴。
(三)掌握学位课程的能力结构
当代中国画教学的本、硕学位课程,理论上讲,它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三是创作方法和创作成果。
1、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是知识结构因包括:(1)中国美术史。(2)中国美学史。(3)中华思想简史。(4)中国绘画史。(5)中国画鉴赏(含现代主义美术)。(6)古代诗词鉴赏。(7)书法。(8)篆刻。(9)美术技法理论(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工笔重彩、水墨)。(10)创作。
2、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能力结构的问题。能力结构至少包括:对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绘画学、技法理论、线性造型、现代水墨构成等的应用能力等等。
3、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及研究方法问题。学习及研究方法包括:(1)动手学习:临摹、默写、写生、创作能力等;(2)视听学习:欣赏、鉴赏、阅读、听课能力等.(3)研究:习作、论文、创作能力等的系统考察。
(四)其它课程能力结构(此处略)。
七、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的培养机制既具体内容与措施
(一)总体策略: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的关键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画室制”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凸显州市院校的办学特点。
(二)具体内容与措施
1、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教学可采取两种方式:1、4年一贯制。
2、1+3模式两种办学形式。前者适合于非师范类,可按中国画分类招生,采用“画室制”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适合精英拔尖人才培养。后者则针对师范类,既在在统招的前提下,学生入学后进入基础部学习一年,第二年按志愿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由学生(申请)自选专业画室,师生互动互选的方法,按排学生进入各专业画室进行系统学习,适合普及性教育。
3、专业画室从开始建立起,必须着手教材资料的准备工作,逐步使专业画室成为这一专业的尽可能完善的研究场所。同时设立专业资料陈列室,进行资料分档管理。
4、“画室制”采取讲授、实践、论文和创作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目的是出教学和创作成果。
5、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可由有经验、有影响的教师担任画室的主导教师。各画室协同一至二名教师担任该画室的教学工作,每一个教师可兼职其它研究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各画室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6、本科一年级放在线造型与素描、中国画色彩与西方色彩学的研究学习上。二、三、四年级则进入到画室学习。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与本科的侧重点不同。
7、中国画系推行“画室制”教学,专业画室可实行学分制。
8、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机动调整周学时。因为只有充分保障课时分配比例和有效课时安排,才能行之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9、专业画室实行主修、选修结合,选修可以补充主修专业的不足。
以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要用现代观点来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形成当代新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当代中国画教育人和才培养以及当代社会的需求。(2)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突出素质的培养。着重传授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的专业内容,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因材施教,确立学生中心地位,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整体发展。(4)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画室的风格和特点的传承和发展,又要考虑各画室之间的默契配合;既要注重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助教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才能。
总之,中国画“画室制”教学,应坚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具有内在的逻辑,形成有机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以科学精神组织教学,使之程序化、规范化。比如对于书法、篆刻、鉴赏、概论课程系列的课时比重应该相应增加,另外,利用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室,拓展学科领域的学习与研究,逐渐形成中国画“画室制”教学特色课程建设。
结语:
本科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校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画室制”改革的核心是切实推进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并行,纯艺术和实用美术并进,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并举,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并重的中国画教学体系,有益于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换句话说,只有一流的培养机制和一流的人才质量定位和评估,才能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一流的大学。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要注重优化组合课程,要强化中国画绘画基础、中国画理论基础、书法基础、中国画创作基础、区域性主题创作教育;要注重中国画专业方向教学实践和创作理论的研究,加强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理念的融合;更要注重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以此来拓展州市院校中国画教学的课程建设。同时,立足传统,面向时代。力求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基点上,以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观指导办学,逐步实施与中国画教学相关的延伸模式,并以此来逐步构建州市院校的特色办学体系,实现特色教育目标,提升品牌教育内涵。总之,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秉持科学精神,才能将真正推进才培养质量的深度和广度,也才能真正培养出真正的“通识人才”与“精英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绘画思想史》郑乔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8,ISBN7-221-05569-6.
[2]《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
[3]《我国地方特色高校的一种发展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地方大学办学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构成要素 培养机制 延伸模式定位 人才质量定位
中国画教学问题,是在全国各美术院校教学中探讨最多、争论也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一个课题。因为,由于近百年来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似乎背离了中国画学习创作的规律,背离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极为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模式,有悖于中国画的发展。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的构成要素、培养机制、延伸模式、人才质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以此适应现代中国画教育的需要。这种改变至少包括:一是立足于高起点,在理论高层次的关照中传授中国画技法,并起着现代艺术观念的疏导和更新的作用;二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和知识结构特征来实施教学,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三是需要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四是打破常规办学。这四个方面既是为了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潜能的关键问题,也是促进教与学,达到和谐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换位来讲,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不同类型的高校,它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定位与思路都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因为州市高校的办学特色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提高社会地位和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的具体体现。客观来讲,艺术教育的深度关键在于艺术样式和艺术的语言的建立,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达到对艺术样式和艺术的语言的熟练运用,需要通过大量的哲学、美学理论、绘画理论、文学、文艺学、文史、古文字学、书画鉴定等等课程为基础,才能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中国画艺术人才。同时,只有不断加强对当代性的认识,倡导正确的当代性观念,州市中国画艺术教育和创作才能健康发展。总之,高校如何在课程结构上进行调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中国画教学的构成要素、培养机制、延伸模式定位、人才质量定位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州市院校能否高质量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一、州市高校中国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即片面地重视美术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学生理论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美学理论、画论的忽视。
第二、不同观点的教师同堂授课,带来的是在观念上是互相排斥的,或者至少有不相融的部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另外,还存在着教师之间则互相“礼让”,实质上是互相推脱责任。
第三、由于缺乏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能否为社会输送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时代精英,是州市高校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关键;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精英意识,没有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素质不高,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第四、忽视艺术创作的当代性。对当代性的误导与认识上的误区,致使中国画艺术创作和教育陷入很大的盲目性。因此缺失了对中国文化精神与造型审美观念的全面认识,从而使中国特有的造型规律、美学原则、艺术风格深入艺术思维得不到落实。
第五、在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学习中国画,学生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观念导致了学生观念上的混乱而无所适从。西画对我们中国画艺术创作起什么作用?现在的国画教学,无疑更多是在西方的教育体系框架之下的教学体系的影响。
第六、对于很多高校的学生来讲,实践也许被考试、课堂教学所掩盖,实践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复。
第七、缺失人才培养的当代意识,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缺乏特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不完善。目前在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重复,学时设置不合理,各学科之间教学衔接不上,课程重点和难点不明确,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与现代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相差甚远。
二、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的独特意义
在州市高校推行“画室制”的意义:推行“画室制”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术专长,能构使学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系统、深入地学习、理解、传承某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艺术流派或某种艺术理念;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较深入开发与拓展。择取富于区域特色的并可实施的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承担各类大型社会公共艺术建设项目,诸诸如区域主题性创作和民族民俗题材的创作,并由此逐渐形成“教、学、研、用”的有机互动。有益于中国画的整体传承和发展;有益于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益于突显州市院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三、在州市高校中推行中国画“画室制”教学的总体思路
中国画教学的制高点在于“画理”与“画法”的高度统一。既通过对中国画理论和中国画技法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认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以及艺术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深入改革“画室制”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此,中国画的“画室制”教学,必须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统一,尊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以及课时安排的内在的逻辑规律,逐步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融合;必须注重理论和创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必须注重对区域性主题创作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完善中国画“画室制”特色办学的课程建设,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画的精髓的原则。
四、州市高校“画室制”教学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重点
(一)难点:
第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我们再不能只重视技法,应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相当的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并可以与其他人文知识的渗透,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
第二、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等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为社会服务,这三个功能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如何提高质量、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第三、调整中国画课程结构。加强哲学、美学理论、审美理论、文学、文艺学、文史、古文字学、书法鉴定、篆刻、禅宗、佛教、道教、周易等课程结构比例,建立对中国文化精神与造型审美观念的审美意识,对中国特有的造型规律、美学原则、艺术风格深入思考,减少素描、色彩课程比例。
第四、突出区域优势。就保山学院而言,特殊的区域优势,诸如在历史题材、滇西抗战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宗教题材、民间艺术题材等的开发和利用上的特殊优势,使保山学院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示出广阔良好的前景。我们应依托滇西抗战题材主题创作和高黎贡山区域元素中国画研究来开展特色教学。
第五、强调特色教育。各地州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思想和传统。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增加到基础课和必修课中。一个学校要有自己发展的轨迹,就要有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特色。新的传统和特色包括:1、云南青铜文化研究进课堂;2、民族民间艺术研究进课堂;3、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研究进课堂;4、滇西抗战题材研究进课堂5、中国雕塑进课堂;6、书法、篆刻作为必修课;7、当代艺术研究进课堂,而这种传统和特色需要通过有序的长期的积累。
第六、注重审美个性和文化传承。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创新精神,增强其艺术判断力,应成为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重点:
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来考虑设置重点课程。
五、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的定位分析
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是“画室制”改革的基本点,其教学理念及改革思路,离不开专业方向的实践定位,离不开建立画室的专家本人的学术导向,更不能脱离开学院整体的办学特色。改革的核心是切实推进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并行,纯艺术和实用美术并进,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并举,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并重的美术教学体系。概括来,画室制教学需要有三个根本支撑点:一是需要建立一支与教学相配合的教师队伍,这是为了对中国艺术之精神在理论高层上加以认识、把握,并起着观念疏导更新的作用;二是需要教师知识的全面性。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已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可以说,二者在教学架构中,实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它是直接关联到对学生培养的质量和能否落实教学架构,使教和学的关系达到和谐效果的关键所在;三是“求真务实,内涵发展”。“求真务实”是秉持科学精神,“内涵发展”就是不做表面文章,追求深度和质量。这三个根本支撑点的作用在画室制教学中是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因为它能导出教学基本原则、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形成有着自身系统性与自身特色性的教学架构。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抓好内涵建设就是构筑人才高地,就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高校中国画教育应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三个层面整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教学特点。
总之,可以从建立“画室制”入手开展工作,而就对中国画发展规律和教学研究而言,其画室分类可按以下几种方式来考虑不同画室的设置。
(一)第一种是按分学科来设置,如按人物、花鸟、山水、动物、草虫、走兽、翎毛等来分别设置画室。由有经验的有影响的教师担任画室的主导教师。并以学科分类来命名画室。
例如:1、中国画人物画画室
2、中国画花鸟画室
3、中国画山水画室
4、书法工作室,等等以此类推。
(二)第二种是按中国画的不同技法来划分,如按工笔、写意来设置画室。
1、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画室
2、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画室
3、中国画工笔花鸟画画室
4、中国画写意花鸟画画室
5、中国画写意山水画画室,等等以此类推。
(三)针对区域文化特征或主题创作需要,可设置专门艺术工作室。
例如:(1)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室
(2)少数民族民俗宗教题材中国画创作研究工作室。
(四)延伸模式定位
例如:(1)民间剪纸艺术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2)农民画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3)民族民俗、宗教题材与中国画研究工作室
(4)中国画展示馆
(五)精品课程:
(1)主题性创作。
(2)少数民族民俗宗教题材创作。
六、对当代中国画教学体系构架的分析
总体来看,州市中国画“画室制”教学,可以针对中国画教学体系、教学建制,结构布局,在教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课时比例是否合理等等问题上,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中国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较多。从教学内容来看,有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书法、现代试验性水墨、水墨装置艺术;从技法、形式上分,有工笔、写意两大类;从艺术修养上来看,它包括对老庄哲学、朱程理学、儒学、禅宗和道教文化、美学、心理学、文艺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学习;从理论上来看,它包括对绘画理论、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点、线、面构成、书法理论以及对技法理论的系统学习;从技法特征上讲,它还包括对笔法、墨法、色法、水法的运用等等。试以工笔重彩、水墨构成、线性造型为中国画教学的三大基石;以绘画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为基本功;以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为综合能力测试的最高点。总之,艺术的发展是在继乘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
当代中国画的新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侧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特别注重绘画基础和文化的教育;二是要深挖学生艺术创造潜能。围绕这两个原则,基础教育应从两条线来展开:一条是以线性造型为主进行研究,包括对白描、书法、篆刻艺术的学习;另一条是对水墨构成和色彩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三是对点、线、面构成以及绘画等理论的系统学习;四是要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有选择地学习。
七、人才质量定位
(一)掌握中国画的知识结构
中国画的知识结构: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绘画学、技法理论、线性造型、现代水墨构成等;(1)构图学包括——传统章法论、西方构图论、现代构成理论;(2)色彩学包括——传统丹青(大青绿、小青绿)、传统墨法(墨分五色)、现代水墨构成、西方色彩学、中国画色彩学体系;(3)透视学包括——焦点、散点透视;(4)解剖学包括——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的内部结构规律和生长规律的认知;(5)绘画学包括---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古代画论;(6)线性造型包括—-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7)技法理论则包括 —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生长规律和内部结构规律的认知,以及对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色彩、透视、解剖理论的系统习。
(二)掌握中国画的能力结构
中国画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1)对毛笔、宣纸、绢、墨、砚、胶矾等工具和材料性能和特点的认知和掌握;(2)对人物、动、植物、翎羽、点、线、面构成、白描、书法、篆刻、西方素描(线性造型部分)、构图、色彩、透视、解剖和写创作技法学习的能力的养成。
总之,当代中国画教学应以知识结构为核心,其内涵还应概包括对哲学、美学、心理学、诗词、艺术批评以及其它姊妹艺术的学习和借鉴。
(三)掌握学位课程的能力结构
当代中国画教学的本、硕学位课程,理论上讲,它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三是创作方法和创作成果。
1、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是知识结构因包括:(1)中国美术史。(2)中国美学史。(3)中华思想简史。(4)中国绘画史。(5)中国画鉴赏(含现代主义美术)。(6)古代诗词鉴赏。(7)书法。(8)篆刻。(9)美术技法理论(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工笔重彩、水墨)。(10)创作。
2、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能力结构的问题。能力结构至少包括:对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绘画学、技法理论、线性造型、现代水墨构成等的应用能力等等。
3、学位课程主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及研究方法问题。学习及研究方法包括:(1)动手学习:临摹、默写、写生、创作能力等;(2)视听学习:欣赏、鉴赏、阅读、听课能力等.(3)研究:习作、论文、创作能力等的系统考察。
(四)其它课程能力结构(此处略)。
七、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的培养机制既具体内容与措施
(一)总体策略: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的关键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画室制”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凸显州市院校的办学特点。
(二)具体内容与措施
1、在州市院校推行“画室制”教学可采取两种方式:1、4年一贯制。
2、1+3模式两种办学形式。前者适合于非师范类,可按中国画分类招生,采用“画室制”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教学,适合精英拔尖人才培养。后者则针对师范类,既在在统招的前提下,学生入学后进入基础部学习一年,第二年按志愿与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由学生(申请)自选专业画室,师生互动互选的方法,按排学生进入各专业画室进行系统学习,适合普及性教育。
3、专业画室从开始建立起,必须着手教材资料的准备工作,逐步使专业画室成为这一专业的尽可能完善的研究场所。同时设立专业资料陈列室,进行资料分档管理。
4、“画室制”采取讲授、实践、论文和创作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目的是出教学和创作成果。
5、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可由有经验、有影响的教师担任画室的主导教师。各画室协同一至二名教师担任该画室的教学工作,每一个教师可兼职其它研究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各画室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6、本科一年级放在线造型与素描、中国画色彩与西方色彩学的研究学习上。二、三、四年级则进入到画室学习。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与本科的侧重点不同。
7、中国画系推行“画室制”教学,专业画室可实行学分制。
8、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机动调整周学时。因为只有充分保障课时分配比例和有效课时安排,才能行之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9、专业画室实行主修、选修结合,选修可以补充主修专业的不足。
以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要用现代观点来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形成当代新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当代中国画教育人和才培养以及当代社会的需求。(2)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突出素质的培养。着重传授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的专业内容,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因材施教,确立学生中心地位,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的整体发展。(4)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画室的风格和特点的传承和发展,又要考虑各画室之间的默契配合;既要注重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助教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才能。
总之,中国画“画室制”教学,应坚持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统一,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安排具有内在的逻辑,形成有机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以科学精神组织教学,使之程序化、规范化。比如对于书法、篆刻、鉴赏、概论课程系列的课时比重应该相应增加,另外,利用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室,拓展学科领域的学习与研究,逐渐形成中国画“画室制”教学特色课程建设。
结语:
本科大学生、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校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画室制”改革的核心是切实推进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并行,纯艺术和实用美术并进,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并举,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并重的中国画教学体系,有益于传统文化和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换句话说,只有一流的培养机制和一流的人才质量定位和评估,才能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一流的大学。在州市高校中推行“画室制”教学,要注重优化组合课程,要强化中国画绘画基础、中国画理论基础、书法基础、中国画创作基础、区域性主题创作教育;要注重中国画专业方向教学实践和创作理论的研究,加强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理念的融合;更要注重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以此来拓展州市院校中国画教学的课程建设。同时,立足传统,面向时代。力求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基点上,以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观指导办学,逐步实施与中国画教学相关的延伸模式,并以此来逐步构建州市院校的特色办学体系,实现特色教育目标,提升品牌教育内涵。总之,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秉持科学精神,才能将真正推进才培养质量的深度和广度,也才能真正培养出真正的“通识人才”与“精英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绘画思想史》郑乔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8,ISBN7-221-05569-6.
[2]《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
[3]《我国地方特色高校的一种发展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地方大学办学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