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显露出种种问题,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生难以整合思想政治学科中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科学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无疑是对这一矛盾的有效化解。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至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结合点,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
结合初一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对待挫折和成功的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结合初二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知法、守法、护法,培养学生增强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
结合初三政治教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自觉把祖国的前途命运、人类的幸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三、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原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2、研究性学习。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以灌输、塑造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方法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入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分析、解决问题。
3、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完善评价方式,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发挥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只是老师的惟一权力,我们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体现全面性。学习成绩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3、尊重差异性。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速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对一些认识事物较慢的同学,要注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争取达到基本要求,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平时多留心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合格的各具所长的有用之材。
4、重视实践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只有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但这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评价中反复感知、理解、实践之后,才能很好地去把握新形势下初中生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律性。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至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结合点,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
结合初一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对待挫折和成功的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结合初二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知法、守法、护法,培养学生增强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
结合初三政治教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自觉把祖国的前途命运、人类的幸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三、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原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2、研究性学习。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以灌输、塑造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方法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入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分析、解决问题。
3、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完善评价方式,保证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发挥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只是老师的惟一权力,我们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体现全面性。学习成绩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3、尊重差异性。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速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对一些认识事物较慢的同学,要注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争取达到基本要求,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平时多留心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合格的各具所长的有用之材。
4、重视实践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只有参与学习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但这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评价中反复感知、理解、实践之后,才能很好地去把握新形势下初中生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