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语文和外语教学中,早已为很多教师认同并予应用,但在历史教学中却常常被老师忽视。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仍然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每堂课的45分钟常常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努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其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不胜其烦,学生听得不厌其烦,效果却并不是太好。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读”,能够方便、直接地起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通过读教材能够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思考的内容,才可能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历史课堂也充满“读”的快乐。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读”这一环节,却有许多可供探讨的问题,现在就我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1 在历史课堂上读什么内容
1.1 读课文提示。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以课的形式编制,在每课正文之前均有一段课文提示,它是每课内容的概括和导引。教师应在每堂课开始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让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5课《奴隶制发展的西周》的课文提示是这样写的;“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正义战争。在此以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奴隶制度进一步发展。分封制和宗法制究竟是什么意思?西周又为什么会衰亡下去?什么叫国人暴动?下面课文都将给你明确的回答。”学生一读,便清楚本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这些知识要点以三个连问的形式出现,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奋起来,调动了学生对课文正文部分的学习热情。
1.2 读正文。开课学习之初,如果先让学生读一读正文内容,再与学生相互沟通,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精讲,对于学生对正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第6课《西安事变》一节,该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之前,让学生读一读整节内容,在学生对该节的整体知识结构有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然后以简单的提问方式进行双边交流,学生很容易便能掌握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要素。但教师会发现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可能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教师就应在学生读出疑问的这个问题上展开精讲,达到帮助学生突破并掌握这一难点的目的。
1.3 读扩展和说明。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除正文部分外,还编有较大篇幅的小字内容,它们是对正文内容的扩展和说明,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供学生课外阅读使用的,对学生理解正文内容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1.4 读图、读表、读历史材料。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2课《三国鼎立》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导学生读好它,便能对三国鼎立之“鼎”有较为形象的认识,对于加深学生记忆,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有着十分独到的作用。
2 在历史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读
2.1 教师范读。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某些重要或精彩的内容进行有感情色彩的范读,起到烘托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的作用。例如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7课中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描述,由教师充满情感地朗读,将给学生展现一幅血雨腥风的悲壮画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清蒋介石的反革命罪恶。
2.2 学生齐读。在课堂中,适当地让全体同学齐声朗读某些内容,通过每个学生自身的参与,特别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还可通过集体的读书活动,增强同学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3 分组读。在有些课堂上,把不同的子目分给不同的组读,或在同一子目内让学生分组读某些特定的内容。让同学们以小集体的形式展开竞赛,对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教师再用三言两语进行点评,则效果更好,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6课中“元朝四等人的划分”,分别由四个组的同学来读,就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2.4 学生个人朗读。在课堂上,由个别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的朗读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读书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乐学,达到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
2.5 默读。默读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进行一定量的默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并应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默读份量。
3 “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读”的历史学科性。在历史学科中,“读”的目的性应是十分明确的,即对文字间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的认知。
3.2 注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之前,教师一定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至于漫无目的,而是充分地开动思维的机器,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3.3 注意“读”与“讲”的关系。“读”不过是“讲”的铺垫,是为“讲”作准备。所以,“读”的内容和分量应适当,它应与“讲”结合起来,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1 在历史课堂上读什么内容
1.1 读课文提示。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以课的形式编制,在每课正文之前均有一段课文提示,它是每课内容的概括和导引。教师应在每堂课开始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提示,让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5课《奴隶制发展的西周》的课文提示是这样写的;“武王伐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正义战争。在此以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奴隶制度进一步发展。分封制和宗法制究竟是什么意思?西周又为什么会衰亡下去?什么叫国人暴动?下面课文都将给你明确的回答。”学生一读,便清楚本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这些知识要点以三个连问的形式出现,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兴奋起来,调动了学生对课文正文部分的学习热情。
1.2 读正文。开课学习之初,如果先让学生读一读正文内容,再与学生相互沟通,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精讲,对于学生对正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第6课《西安事变》一节,该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之前,让学生读一读整节内容,在学生对该节的整体知识结构有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然后以简单的提问方式进行双边交流,学生很容易便能掌握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要素。但教师会发现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可能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教师就应在学生读出疑问的这个问题上展开精讲,达到帮助学生突破并掌握这一难点的目的。
1.3 读扩展和说明。现行初中历史教材除正文部分外,还编有较大篇幅的小字内容,它们是对正文内容的扩展和说明,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供学生课外阅读使用的,对学生理解正文内容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1.4 读图、读表、读历史材料。例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2课《三国鼎立》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导学生读好它,便能对三国鼎立之“鼎”有较为形象的认识,对于加深学生记忆,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有着十分独到的作用。
2 在历史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读
2.1 教师范读。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某些重要或精彩的内容进行有感情色彩的范读,起到烘托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的作用。例如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7课中关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描述,由教师充满情感地朗读,将给学生展现一幅血雨腥风的悲壮画面,让学生更深刻地认清蒋介石的反革命罪恶。
2.2 学生齐读。在课堂中,适当地让全体同学齐声朗读某些内容,通过每个学生自身的参与,特别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还可通过集体的读书活动,增强同学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2.3 分组读。在有些课堂上,把不同的子目分给不同的组读,或在同一子目内让学生分组读某些特定的内容。让同学们以小集体的形式展开竞赛,对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教师再用三言两语进行点评,则效果更好,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6课中“元朝四等人的划分”,分别由四个组的同学来读,就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2.4 学生个人朗读。在课堂上,由个别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的朗读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读书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乐学,达到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
2.5 默读。默读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进行一定量的默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并应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默读份量。
3 “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意“读”的历史学科性。在历史学科中,“读”的目的性应是十分明确的,即对文字间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的认知。
3.2 注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之前,教师一定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至于漫无目的,而是充分地开动思维的机器,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3.3 注意“读”与“讲”的关系。“读”不过是“讲”的铺垫,是为“讲”作准备。所以,“读”的内容和分量应适当,它应与“讲”结合起来,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