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构成,以及一生中的发展走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传统语文的教学,却往往流于形式,未触及本质,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感悟、质疑、导引这一具有实际创意的三段教学模式,以期能对语文教学能有实际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质疑;导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8-02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语文是一门主要学科。这一学科的教学,对学生一生知识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构成,以及一生中的发展走向,都有着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孔子到魏书生,从苏格拉底到陶行之,古今中外,无数的先驱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无数的思考和尝试,他们的经验教训,无疑有待我们去鉴别吸取,其成败得失,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更是需要我们进行扬弃。这里无意对前辈们的探索作任何评价,只是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作一点尝试性的探究。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自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其他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的语文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扭曲,与语文学习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并有日趋走向其反面之势。语文教育有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辯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于,它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教师对文章字词句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事务。关于教师教学这一面,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颇多,方法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就学生接受学习这一面,就目前所知,研究者不是很多,且研究多停留在外表层面,多是一些外科医生所作的手术,无非是如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运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动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能力的培养。至于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就是自身的素养方面,却很少有人去进行研究。对于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就是学生自身的素养方面,却极少有人去关注。没做,很少做,或者只是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学生。实际上,这是打着“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旗号,却在操作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一点来说,是不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自五四以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对外国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中国的白话文教学,甚至于文言文教学,大致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即认字,释词,造句,讲篇,后来为了提起学生兴趣而兴起一个牵强附会的导入。教师讲课,总是从文章标题开始,介绍作者,思考问题,强化练习,一篇文章,教什么,讲什么,说什么,全凭教师的主观臆断,全然不顾学生感受,毫无尊重或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可言。这是一种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最终导致的是没有语文味的教学。真正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着想的教学,应该由如下的方式构成,那就是:得由学生悟,惑由学生提,导由教师引。
一、学生感悟
悟即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它是指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和创新。[1]和数学类等理科学习不同,作为母语,语文的学习决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取知识,它更多的是以一篇篇活色生香的文章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和营造一定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感悟,品味和咀嚼,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和运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涵养文明性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理念核心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及其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品质以及人格的养成。由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感悟最为重要。懂得重视感悟,就是懂得了语文教学的秘诀。可以说,悟是开启学生心智之门、进入语文学习殿堂的钥匙。作为文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学习和教授方法自然和理科不同。抽象而言,理科学习,一般按照记忆、理解到运用的步骤,而文科类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则有其自身独特的认识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认识—领悟—内化”。实践证明,这一公式应该是符合文科,尤其是语文的学习规律的。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言语实践活动。[2]同样地,和理科一章一节的学习不同,和记忆、背诵公式定理再理解运用不一样,文科类的学习是将文本内容熟悉领悟后,再融会贯通,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显于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于文章的感悟,举例来说,由于学生各自年龄、性别、民族、风俗习惯、生活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在其心中留下的印象,刻下的烙印自然也不相同,由此也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师教学中的兴趣点不一样。文本中的情节、人物、事件、景物、表达的方式、写作的手法、修辞,甚至于段落的排列、特殊的语句、一字、一词、一标点等,如果教师善于引导,都会成为各个不同学生的兴奋点,或称为兴趣关注点。古人早就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譬如,同是斜阳映照,王之焕眼里是“白日依山尽”,一派苍茫,孟浩然则“日暮客新愁”,愁肠百结,陶渊明却是“山气日夕佳”,一脸悠然。这都是因为所感不同,所悟各异。学习语文亦是同理。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尤其是要有意识地想到,学生将会有,一定会有这些发现,这是第一遍学习课文。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表达看过文章后的第一感想,不要对学生有任何暗示(有的教师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有意无意的要让学生去往自己划定的套路上去思考,这样得来的结果注定不会真实),这个时候学生说出来的必定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他们会从惬意的阅读体味中,从教育意义,感官体验上,得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展开丰富生动的联想。如此的感悟还可进行第三遍,通过学生自带工具书,自己尝试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信马由缰地在文本中寻找自己所关注的一切。
二、学生质疑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方法,总是教师或教参设计者一厢情愿地设置许多所谓的问题,诱使,说具体点就是迫使学生去解决,其结果是这些不切实际而又索然无味的问题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大减,望而生畏。我们要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3]。人不同,思想想法也必定不一样,因而在教学中,最好的作法是,让学生根据文章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形式方面的,要么是内容方面的,要么是语言方面的,要么是语句方面的,要么是修辞方面的,要么是字词方面的,要么是情节方面的,要么是标点符号方面的,要么是文章结构方面的,要么是有关人物方面的,要么是有关事件方面的,要么什么方面的都不是,或者什么方面的都是,只是由本篇文章所联想到的!作为教师,对于学生读了课文会提出的任何问题,千万不要怕,也不要烦,更不用担心回答不了,学生肯提问是好事,说明他动脑筋了,学习主动,信任老师了。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知。”真正擅长教学的教师不是自己问,学生答,而是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去引导学生解决。自然,学生提问会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在上课之前作好充分准备,注重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问题的解答,作为教师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做到大胆宽容。教学相长嘛,艺术点处理,也没什么丢面子的,相反,学生还会对你产生亲近感,教师也是常人,学生会这样想,我现在当好学生,兴许将来也能当老师,或许还能当比我们的老师更好的老师呢。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三、教师引导
如果以为语文教学就是由学生去感悟,质疑,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就能教好学生,这种想法肯定不切实际。首先,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差,其见解,看法,主张,自然要教师去进行悉心的引导。其次,各年级,各单元也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地,尤为需要教师去理性的进行讲解传授,这样才是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学会以真心诚心去跟文本、跟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和热情去与作者和学生作真诚和坦诚的交流[4]。如在教學《乌鸦喝水》一文时,有意识时地让学生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时,心情会怎样?再如在教学《阳光》一文时,文中有这么一句:“……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对这一“跳”字,学生很难正确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我们都知道小兔可以跳,小狗可以跳,那阳光并没有腿,它怎么可以跳?”这样一问学生就会马上醒悟,从而意识到一个“跳”表明阳光像小动物一样活泼可爱[5]。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内修,所以学生的主动是关键,俗话说,牵马河边易,使马饮水难,只有学生对学习主动的感兴趣,其他相关问题都好解决。诗歌要朗读,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的良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充分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
不急功近利,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感悟,质疑,引导这一宏观教学模式,上出原汁原味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应该不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沈月红.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感悟[J].中等职业教育,2008,(20):52-53.
[2]左昌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重四个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01,(8):20-21.
[3]陈慧.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8):9-10.
[4]陈驰.还我语文课堂——本色[J].华商,2008,(18):24-25.
[5]曾腊红.感悟朗读?摇体验情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方法[J].教学广场,2006,(3):35-36.
作者简介:朱明顺(1964-),男,讲师,教育硕士,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余年,现为贵州省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质疑;导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48-02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语文是一门主要学科。这一学科的教学,对学生一生知识的形成,人文素养的构成,以及一生中的发展走向,都有着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孔子到魏书生,从苏格拉底到陶行之,古今中外,无数的先驱者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无数的思考和尝试,他们的经验教训,无疑有待我们去鉴别吸取,其成败得失,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更是需要我们进行扬弃。这里无意对前辈们的探索作任何评价,只是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理解,作一点尝试性的探究。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自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其他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的语文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扭曲,与语文学习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并有日趋走向其反面之势。语文教育有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辯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于,它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教师对文章字词句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事务。关于教师教学这一面,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都颇多,方法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就学生接受学习这一面,就目前所知,研究者不是很多,且研究多停留在外表层面,多是一些外科医生所作的手术,无非是如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运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动地运用这些知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能力的培养。至于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就是自身的素养方面,却很少有人去进行研究。对于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就是学生自身的素养方面,却极少有人去关注。没做,很少做,或者只是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学生。实际上,这是打着“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旗号,却在操作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一点来说,是不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自五四以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对外国特别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盲目模仿,中国的白话文教学,甚至于文言文教学,大致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即认字,释词,造句,讲篇,后来为了提起学生兴趣而兴起一个牵强附会的导入。教师讲课,总是从文章标题开始,介绍作者,思考问题,强化练习,一篇文章,教什么,讲什么,说什么,全凭教师的主观臆断,全然不顾学生感受,毫无尊重或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可言。这是一种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最终导致的是没有语文味的教学。真正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着想的教学,应该由如下的方式构成,那就是:得由学生悟,惑由学生提,导由教师引。
一、学生感悟
悟即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它是指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和创新。[1]和数学类等理科学习不同,作为母语,语文的学习决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取知识,它更多的是以一篇篇活色生香的文章作为范本,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和营造一定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感悟,品味和咀嚼,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和运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完美人格,涵养文明性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理念核心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及其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品质以及人格的养成。由此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中,感悟最为重要。懂得重视感悟,就是懂得了语文教学的秘诀。可以说,悟是开启学生心智之门、进入语文学习殿堂的钥匙。作为文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学习和教授方法自然和理科不同。抽象而言,理科学习,一般按照记忆、理解到运用的步骤,而文科类的学习,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则有其自身独特的认识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认识—领悟—内化”。实践证明,这一公式应该是符合文科,尤其是语文的学习规律的。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是一种阅读心理活动,是一种言语实践活动。[2]同样地,和理科一章一节的学习不同,和记忆、背诵公式定理再理解运用不一样,文科类的学习是将文本内容熟悉领悟后,再融会贯通,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外显于自己的行为举止。对于文章的感悟,举例来说,由于学生各自年龄、性别、民族、风俗习惯、生活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在其心中留下的印象,刻下的烙印自然也不相同,由此也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师教学中的兴趣点不一样。文本中的情节、人物、事件、景物、表达的方式、写作的手法、修辞,甚至于段落的排列、特殊的语句、一字、一词、一标点等,如果教师善于引导,都会成为各个不同学生的兴奋点,或称为兴趣关注点。古人早就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譬如,同是斜阳映照,王之焕眼里是“白日依山尽”,一派苍茫,孟浩然则“日暮客新愁”,愁肠百结,陶渊明却是“山气日夕佳”,一脸悠然。这都是因为所感不同,所悟各异。学习语文亦是同理。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发现,尤其是要有意识地想到,学生将会有,一定会有这些发现,这是第一遍学习课文。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表达看过文章后的第一感想,不要对学生有任何暗示(有的教师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有意无意的要让学生去往自己划定的套路上去思考,这样得来的结果注定不会真实),这个时候学生说出来的必定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他们会从惬意的阅读体味中,从教育意义,感官体验上,得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展开丰富生动的联想。如此的感悟还可进行第三遍,通过学生自带工具书,自己尝试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信马由缰地在文本中寻找自己所关注的一切。
二、学生质疑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方法,总是教师或教参设计者一厢情愿地设置许多所谓的问题,诱使,说具体点就是迫使学生去解决,其结果是这些不切实际而又索然无味的问题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大减,望而生畏。我们要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3]。人不同,思想想法也必定不一样,因而在教学中,最好的作法是,让学生根据文章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形式方面的,要么是内容方面的,要么是语言方面的,要么是语句方面的,要么是修辞方面的,要么是字词方面的,要么是情节方面的,要么是标点符号方面的,要么是文章结构方面的,要么是有关人物方面的,要么是有关事件方面的,要么什么方面的都不是,或者什么方面的都是,只是由本篇文章所联想到的!作为教师,对于学生读了课文会提出的任何问题,千万不要怕,也不要烦,更不用担心回答不了,学生肯提问是好事,说明他动脑筋了,学习主动,信任老师了。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知。”真正擅长教学的教师不是自己问,学生答,而是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去引导学生解决。自然,学生提问会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在上课之前作好充分准备,注重积累必要的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问题的解答,作为教师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做到大胆宽容。教学相长嘛,艺术点处理,也没什么丢面子的,相反,学生还会对你产生亲近感,教师也是常人,学生会这样想,我现在当好学生,兴许将来也能当老师,或许还能当比我们的老师更好的老师呢。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三、教师引导
如果以为语文教学就是由学生去感悟,质疑,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就能教好学生,这种想法肯定不切实际。首先,中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见识差,其见解,看法,主张,自然要教师去进行悉心的引导。其次,各年级,各单元也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地,尤为需要教师去理性的进行讲解传授,这样才是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学会以真心诚心去跟文本、跟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和热情去与作者和学生作真诚和坦诚的交流[4]。如在教學《乌鸦喝水》一文时,有意识时地让学生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时,心情会怎样?再如在教学《阳光》一文时,文中有这么一句:“……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对这一“跳”字,学生很难正确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我们都知道小兔可以跳,小狗可以跳,那阳光并没有腿,它怎么可以跳?”这样一问学生就会马上醒悟,从而意识到一个“跳”表明阳光像小动物一样活泼可爱[5]。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内修,所以学生的主动是关键,俗话说,牵马河边易,使马饮水难,只有学生对学习主动的感兴趣,其他相关问题都好解决。诗歌要朗读,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的良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充分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
不急功近利,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感悟,质疑,引导这一宏观教学模式,上出原汁原味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应该不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沈月红.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感悟[J].中等职业教育,2008,(20):52-53.
[2]左昌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应注重四个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01,(8):20-21.
[3]陈慧.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8):9-10.
[4]陈驰.还我语文课堂——本色[J].华商,2008,(18):24-25.
[5]曾腊红.感悟朗读?摇体验情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方法[J].教学广场,2006,(3):35-36.
作者简介:朱明顺(1964-),男,讲师,教育硕士,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余年,现为贵州省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