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新时期国防生的特点和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建立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指导思想、档案内容、档案管理及工作要求,并对如何发挥个人成长档案对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国防生;依托培养;成长档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99-02
自国家实施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战略决策以来,与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的地方高校2010年增至117所。每年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军队干部要达到成长干部总数的60%以上。因此,国防生培养在我国强军战略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防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提高依托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期国防生培养对象,催生成长档案体系建立
国防生具有普通大学生和未来军官的双重身份,虽然在高校中接受准军事化训练,但是作为在校大学生,“80末、90后”已成为国防生的主体,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趋利化、主体意识个性化、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特点,生活能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叛逆性强、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较弱等特性或多或少对国防生产生着影响,也给依托培养高校的国防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防生依托培养院校应当关注培养对象的需要,把握当前国防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国防生树立和实现军旅生涯目标,并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载体,配套相应的机制,找到服务国防生成长成才的抓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依托培养海军国防生十年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海军国防生培养模式,打造了我校海军国防生的品牌。同时,多年的国防生培养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国防生培养面临的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个人成长目标模糊,缺乏生涯规划。国防生入校便与校方、军方签订三方协议,毕业以后,从军入伍,授予副连职中尉军衔,成为一名军人,并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由于找不到自己的明确定位,导致部分国防生在大学四年缺乏指导个人成长的奋斗目标,丧失学习、训练动力,没有正确引导自身成才的军人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不强。新时期大学生共同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强、个性独立、叛逆性强,但是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国防生面临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大学相对宽松、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迷失自我,奋斗目标也日渐模糊。
(二)依托培养高校层面
1.依托高校对国防生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目前各个依托培养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不尽相同,尽管部分高校成立了独立学院,建章立制,对国防生进行正规化管理,包括集中住宿、规范一日生活制度、模拟营连(中队、区队)管理、规范化早操、规范化内务、建立学生组织提高国防生管理能力,等等。但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应当与普通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区别开来,从国防生这一群体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手段。
2.对学生综合军政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指导。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军政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使国防生进入部队以后能够迈好第一步,成为摆在依托培养高校的首要任务。但是各依托高校缺乏权威的指导国防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综合方法。
3.没有为部队提供全面、充分的人才的选拔依据。依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将国防生作为产品被输送到部队。但是高校在位部队提供人才的同时,只提供了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学生档案,并没有为用人单位提供系统、详实的人才第一手资料,来介绍本校毕业国防生的成长情况,为部队提供可靠的用人依据。
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及国防生培养工作面临的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参考一些高校针对大学生制定的“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决定为国防生制定“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我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提高我校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下面介绍一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体系建立的一些初步思考。
二、制定国防生成长档案的指导思想
1.内容详实、角度多元。针对我校提出的“五、三、一”国防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防生学习创新、队列指挥、组织协调、沟通交流、文字写作五种能力,思想、心理、身体三个素质和培养一个特长),合理设置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应反映国防生成长过程中多角度、多层面的变化与成绩。
2.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制定,要体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内容既要体现共性规定的内容,又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记录国防生个人突出能力。
3.互动交流、讲求实效。首先要促进档案评价与学生个体的反馈互动,真正体现按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其次要促进成长档案与部队需求的互动,真正符合普对用人需求,充分体现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时效性。
4.抓住主线、体现军味。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设置,必须以国防生军人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充分体现国防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开发适合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的记录体系。
三、国防生成长档案的内容设置
我校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的设置,以学校国防生“五、三、一”培养目标相结合,清晰地体现我校国防生依托培养阶段学习、创新、军政训练、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成长轨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部分、综合能力部分、身体素质部分、总结部分共五大部分。分别设计了《国防生学习成绩汇总表》《国防生学习成绩发展趋势图》《国防生参加社会工作情况鉴定表》《国防生体能测试成绩汇总表》《国防生暑期军政训练成绩汇总表》《学年总结》《国防生早操出勤记录汇总表》《国防生内务卫生检查记录表》《国防生荣誉、奖励记录》《国防生违纪记录》和《国防生成长鉴定表》等十一项国防生成长记录表格。以《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为指导,给国防生的自我学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并全方位反应国防生在思念培养过程中队列指挥、组织协调、学习创新、沟通交流和文字写作等方便能力的提高过程。
四、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实施细则》规范我校国防生成长档案工作,学生作为档案材料收集的主体,模拟区队干部进行档案整理的指导与督促,专职国防生辅导员负责定期对学生做出评价与考核,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成长档案工作的牵头与内容的核实工作。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周期性的国防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和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录入结束之后,成长档案统一由学院档案室管理。
其次,要定期公示,形成闭环。进一步加强国防生个成长档案内容的定期公示,并建立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制度,真正对学生产生触动、并与家长形成双重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地反馈机制,使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工作形成闭环。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首先要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改进形式,充实内涵,注重与学生和部队的沟通,及时更新档案形式,适应新时期部队需求,切实发挥“成长档案”在国防生人才培养使用上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周期性评价工作,发挥“成长档案”的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国防生认清作为一名后备军官的职责和义务,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国防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国防生在成长过程中边学边干、锻炼成长,努力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第三、要在积极促进“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根据国防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长效机制,激励广大国防生自觉提高自身第一任职能力,服务部队基层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敢新,杜俊容.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
[2]焦建军.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学理论,2010(14):222.
[3]马博慧.浅论高校国防生的教育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20):274.
[4]王凯.浅谈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J].贵州档案,2003(6):20.
[5]刘莉娟.大学生成长档案构建探究[J].陕西档案,2009(2):22.
[6]章大良,陈浚,陈侃翔,陈皓.80后学生成长成才载体的创新——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61.
关键词:国防生;依托培养;成长档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99-02
自国家实施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战略决策以来,与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的地方高校2010年增至117所。每年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军队干部要达到成长干部总数的60%以上。因此,国防生培养在我国强军战略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防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成为提高依托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期国防生培养对象,催生成长档案体系建立
国防生具有普通大学生和未来军官的双重身份,虽然在高校中接受准军事化训练,但是作为在校大学生,“80末、90后”已成为国防生的主体,新时期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趋利化、主体意识个性化、心理素质脆弱化等特点,生活能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独立、叛逆性强、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较弱等特性或多或少对国防生产生着影响,也给依托培养高校的国防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防生依托培养院校应当关注培养对象的需要,把握当前国防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国防生树立和实现军旅生涯目标,并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载体,配套相应的机制,找到服务国防生成长成才的抓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依托培养海军国防生十年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海军国防生培养模式,打造了我校海军国防生的品牌。同时,多年的国防生培养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国防生培养面临的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个人成长目标模糊,缺乏生涯规划。国防生入校便与校方、军方签订三方协议,毕业以后,从军入伍,授予副连职中尉军衔,成为一名军人,并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由于找不到自己的明确定位,导致部分国防生在大学四年缺乏指导个人成长的奋斗目标,丧失学习、训练动力,没有正确引导自身成才的军人职业生涯规划。
2.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不强。新时期大学生共同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强、个性独立、叛逆性强,但是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国防生面临同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大学相对宽松、自主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迷失自我,奋斗目标也日渐模糊。
(二)依托培养高校层面
1.依托高校对国防生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目前各个依托培养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不尽相同,尽管部分高校成立了独立学院,建章立制,对国防生进行正规化管理,包括集中住宿、规范一日生活制度、模拟营连(中队、区队)管理、规范化早操、规范化内务、建立学生组织提高国防生管理能力,等等。但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应当与普通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区别开来,从国防生这一群体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手段。
2.对学生综合军政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指导。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军政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使国防生进入部队以后能够迈好第一步,成为摆在依托培养高校的首要任务。但是各依托高校缺乏权威的指导国防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综合方法。
3.没有为部队提供全面、充分的人才的选拔依据。依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将国防生作为产品被输送到部队。但是高校在位部队提供人才的同时,只提供了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学生档案,并没有为用人单位提供系统、详实的人才第一手资料,来介绍本校毕业国防生的成长情况,为部队提供可靠的用人依据。
针对国防生的特点及国防生培养工作面临的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参考一些高校针对大学生制定的“大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决定为国防生制定“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我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提高我校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下面介绍一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体系建立的一些初步思考。
二、制定国防生成长档案的指导思想
1.内容详实、角度多元。针对我校提出的“五、三、一”国防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防生学习创新、队列指挥、组织协调、沟通交流、文字写作五种能力,思想、心理、身体三个素质和培养一个特长),合理设置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应反映国防生成长过程中多角度、多层面的变化与成绩。
2.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制定,要体现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内容既要体现共性规定的内容,又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记录国防生个人突出能力。
3.互动交流、讲求实效。首先要促进档案评价与学生个体的反馈互动,真正体现按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其次要促进成长档案与部队需求的互动,真正符合普对用人需求,充分体现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时效性。
4.抓住主线、体现军味。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设置,必须以国防生军人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充分体现国防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开发适合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的记录体系。
三、国防生成长档案的内容设置
我校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的设置,以学校国防生“五、三、一”培养目标相结合,清晰地体现我校国防生依托培养阶段学习、创新、军政训练、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成长轨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部分、综合能力部分、身体素质部分、总结部分共五大部分。分别设计了《国防生学习成绩汇总表》《国防生学习成绩发展趋势图》《国防生参加社会工作情况鉴定表》《国防生体能测试成绩汇总表》《国防生暑期军政训练成绩汇总表》《学年总结》《国防生早操出勤记录汇总表》《国防生内务卫生检查记录表》《国防生荣誉、奖励记录》《国防生违纪记录》和《国防生成长鉴定表》等十一项国防生成长记录表格。以《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为指导,给国防生的自我学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并全方位反应国防生在思念培养过程中队列指挥、组织协调、学习创新、沟通交流和文字写作等方便能力的提高过程。
四、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实施细则》规范我校国防生成长档案工作,学生作为档案材料收集的主体,模拟区队干部进行档案整理的指导与督促,专职国防生辅导员负责定期对学生做出评价与考核,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成长档案工作的牵头与内容的核实工作。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周期性的国防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和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内容录入结束之后,成长档案统一由学院档案室管理。
其次,要定期公示,形成闭环。进一步加强国防生个成长档案内容的定期公示,并建立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制度,真正对学生产生触动、并与家长形成双重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地反馈机制,使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工作形成闭环。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首先要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改进形式,充实内涵,注重与学生和部队的沟通,及时更新档案形式,适应新时期部队需求,切实发挥“成长档案”在国防生人才培养使用上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周期性评价工作,发挥“成长档案”的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国防生认清作为一名后备军官的职责和义务,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国防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国防生在成长过程中边学边干、锻炼成长,努力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第三、要在积极促进“国防生个人成长档案”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完善。根据国防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长效机制,激励广大国防生自觉提高自身第一任职能力,服务部队基层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敢新,杜俊容.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
[2]焦建军.普通高等院校国防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学理论,2010(14):222.
[3]马博慧.浅论高校国防生的教育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20):274.
[4]王凯.浅谈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J].贵州档案,2003(6):20.
[5]刘莉娟.大学生成长档案构建探究[J].陕西档案,2009(2):22.
[6]章大良,陈浚,陈侃翔,陈皓.80后学生成长成才载体的创新——建立大学生《成长档案》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