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1. 问题意识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对问题产生的不同类型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问题的产生按情况分为三大类: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①呈现型问题情境:是将一个现成的问题提供给解决者去考虑。这是学校中典型的问题情境,它是物理教师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它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②发现型问题情境:问题是自己发现的,由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的。高层次的发现型问题能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它能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特别要关注此类问题的出现。③创造型问题情境:即问题在人们发明、创造它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未来将成为创造型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我们的教育有责任给予学生这样的眼界和高度。
2. 当前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及成因
(1)不敢于提出问题。
(2)不善于提出问题。
造成学生问题意识薄弱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宏观教育上看,应试教育和传统的灌渝式教学模式不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很多人失去问题意识。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物理教师、教材编写者、命题者等)所提出的问题,一味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巩固这些知识,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不能自我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传统教育产生了大量“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为此,要摆脱“教育危机”,顺应未来世纪全球战略竞,争新形势的需要,就得主动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把通过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视为国家兴亡之关键所在。
3. 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把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正确时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表面的“创新”而进行问题讨论,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即可展开讨论;在小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带到较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学生不易发现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铺垫,分层次地引导思考和质疑。教师要努力避免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前过早地主动发问、超前解答。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也不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体验与把握。
(2)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
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物理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3)倡导多向提问,鼓励发散思维。
一个好的问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多人参与,集思广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让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多向提问,多向思考,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強学生的问题意识。
(4)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没有科学探究就不会有物理学,所以物理课堂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提高。
提出新问题,改变旧思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怀疑。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倡导不迷信权威、不死守成规、不害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对教材、复习资料及老师授课中的疑点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增强问题意识:①无疑生疑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深处隐而不见的疑点,通过“激疑——引疑——设疑——解疑——存疑”等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②课堂辩论法,由物理教师提出一个观点,要求学生当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反驳,与物理教师展开面对面的思想交锋。内容可以涉及当前的社会热点,或是学生中的思想问题,还可以是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等。③问题探索法,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问题意识的主要方法,注重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某一点思维出现困难或停滞时,物理教师应加以引导,提供相关线索,使学生对问题有新的认识,感到对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从而更有兴趣继续钻研。这种探索性引导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问题探索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一反过去学生总是被动地等待物理教师出题的做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中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1. 问题意识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对问题产生的不同类型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问题的产生按情况分为三大类: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①呈现型问题情境:是将一个现成的问题提供给解决者去考虑。这是学校中典型的问题情境,它是物理教师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它所提供的创造性思维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②发现型问题情境:问题是自己发现的,由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的。高层次的发现型问题能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它能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特别要关注此类问题的出现。③创造型问题情境:即问题在人们发明、创造它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未来将成为创造型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我们的教育有责任给予学生这样的眼界和高度。
2. 当前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及成因
(1)不敢于提出问题。
(2)不善于提出问题。
造成学生问题意识薄弱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宏观教育上看,应试教育和传统的灌渝式教学模式不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很多人失去问题意识。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他人(物理教师、教材编写者、命题者等)所提出的问题,一味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巩固这些知识,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不能自我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传统教育产生了大量“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为此,要摆脱“教育危机”,顺应未来世纪全球战略竞,争新形势的需要,就得主动积极地调整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把通过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视为国家兴亡之关键所在。
3. 物理教学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把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正确时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表面的“创新”而进行问题讨论,要注意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即可展开讨论;在小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带到较大范围内进行讨论;学生不易发现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铺垫,分层次地引导思考和质疑。教师要努力避免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前过早地主动发问、超前解答。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时机也不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体验与把握。
(2)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
目前,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学生还普遍习惯于围绕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因此,物理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3)倡导多向提问,鼓励发散思维。
一个好的问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还可以多人参与,集思广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让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展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多向提问,多向思考,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強学生的问题意识。
(4)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
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没有科学探究就不会有物理学,所以物理课堂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由问题或任务出发,展开学生自己的活动,在学生自主归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各种能力获得提高。
提出新问题,改变旧思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怀疑。物理教学中要大力倡导不迷信权威、不死守成规、不害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对教材、复习资料及老师授课中的疑点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增强问题意识:①无疑生疑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深处隐而不见的疑点,通过“激疑——引疑——设疑——解疑——存疑”等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②课堂辩论法,由物理教师提出一个观点,要求学生当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反驳,与物理教师展开面对面的思想交锋。内容可以涉及当前的社会热点,或是学生中的思想问题,还可以是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等。③问题探索法,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问题意识的主要方法,注重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索学习活动,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某一点思维出现困难或停滞时,物理教师应加以引导,提供相关线索,使学生对问题有新的认识,感到对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从而更有兴趣继续钻研。这种探索性引导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问题探索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一反过去学生总是被动地等待物理教师出题的做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中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