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先天的情感因素、后天的语言开发机智、还有自身的兴趣爱好、环境的熏陶等。虽然不能妄断语文教师的能力与作用,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多读,重视朗读训练……要想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要想语文课堂真正高效,就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高实效 过程探析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不好教,也很难出实效。有调查研究表明:没有语文老师,学生成绩反而更高;图书管理员当语文教师,语文成绩飞速提高;每天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师,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这真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汗颜啊!如何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如何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当推“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
首先,“先学”《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会的不要去教,“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只好先学了。“先学”取缔了教师的天花乱坠、夸夸其谈的先入为主,“先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听来的不如看来的,看来的不如做来的”,人们又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先学”环节,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引出思考。
“后教”是照顾全体。《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后教要根据学生“自下而上”的交流汇报进行总结。所谓“自下而上”,教师先请差生汇报,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如果出现错误,则先由中等生进行纠正,中等生如果纠正得还不对,或不完整,优秀生再行纠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样一个过程,照顾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每个同学都得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话,仔细思考是否正确,这时课堂就是紧张高效的。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操作细节,灵活运用。
一、“单刀直入”展目标。教师导入省去了挖空心思的告白,省去了花里胡哨的图片课件展示等,直接告知学生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比如有教师在教学《马说》时的导入“在唐朝末年,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甚至埋没摧残人才,韩愈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下了名篇《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人的思想总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教师这样一导入,于是就牵住了学生的鼻子,左右了学生的思想,懒惰了学生的思维。展示课时目标,它起到了一个指示作用,它意在告诉学生本课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同时也是检测学生本课时学习的标准,学习目标是展示给学生看的,所以就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涵盖笼统甚至模棱两可。《马说》中一个学习目标是“积累本课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教师应该写出哪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目标,或者自己就提出了,这样就达到了语文教学高层次的境界。
二、“具体明确”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要出示自学指导。首先,问题要问得具体明确,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方法要明确,怎么做;时间要明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才有紧迫感。其次,教师角色定位明确。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督促学生自学,了解学生的自学差异,迅速掌握学情。自学指导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三、“自下而上”来交流。教师什么时候来教、怎么教、教什么?教师切不可心急,心里老想着“该我讲了吧?”就心急火燎的登台表演,夸夸其谈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把学生学习思考的权利夺了过来。教师什么时候讲?当然是“该出手时才出手”!你没有询问,就说明你没有了解学情。只有当优秀生(即全班同学)都不会时,他们热切地盼望得到真知,他们的脸上写满疑惑,这时你才出场。怎么教?当然要“对症下药”,教师要知道学生为何不会,由此引导。教什么呢?凡学生会的不教,可以引导理解的,可以课外搜集、可以讨论得到的等不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交给他方法而他就能得到知识的不教,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语文常识性的东西要教。比如像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常识、议论文常识、文言文特殊句式、重点字词的特殊意义等,教师是不得不教的。
四、“从容和蔼”显魅力。教师的教态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情绪饱满。“微笑”。教师微笑应该时刻挂在脸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微笑能拉近人与人心的距离,它给予学生的信息是“老师很相信我,我绝对行!”在这种状态中,学生学习的情绪就是积极向上的。其次,作为语文教师,语言应该简洁明白,在课堂上,要拒绝集体回答,杜绝“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第三,不要急于“表态”。当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他总是习惯于看看老师的脸,捕捉老师的眼神,想要得到一种肯定或否定。在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充分讨论思考时,教师要继续引导深入,而不要急于表态。第四,充满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的答案不正确、不完全,教师不要予以冷场,表扬别人而忽视冷落他,如果完全错误,也要肯定他敢于回答的勇气,声音洪亮、语义比较连贯等,尽量发现优点再让其他学生补充。
五、“当堂检测”促成果。语文课堂诸多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语文检测没有跟上。孩子学习,当然以兴趣为前提,但如果失去兴趣,就不妨施加点压力作为动力。当孩子知道每节语文课都要“考试”(即检测),他必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堂检测”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来检测,因为有了开篇的“展标”,才有了结束的“测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讲可谓是“精讲”;自学指导习题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可谓是“精练”;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先生评,再师评,教师的评可谓是“精评”。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就是高效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天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标新探》《(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高实效 过程探析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不好教,也很难出实效。有调查研究表明:没有语文老师,学生成绩反而更高;图书管理员当语文教师,语文成绩飞速提高;每天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师,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这真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汗颜啊!如何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如何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当推“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
首先,“先学”《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会的不要去教,“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只好先学了。“先学”取缔了教师的天花乱坠、夸夸其谈的先入为主,“先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听来的不如看来的,看来的不如做来的”,人们又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先学”环节,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引出思考。
“后教”是照顾全体。《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后教要根据学生“自下而上”的交流汇报进行总结。所谓“自下而上”,教师先请差生汇报,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如果出现错误,则先由中等生进行纠正,中等生如果纠正得还不对,或不完整,优秀生再行纠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总结。这样一个过程,照顾到了不同层面的学生,每个同学的学习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每个同学都得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话,仔细思考是否正确,这时课堂就是紧张高效的。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操作细节,灵活运用。
一、“单刀直入”展目标。教师导入省去了挖空心思的告白,省去了花里胡哨的图片课件展示等,直接告知学生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比如有教师在教学《马说》时的导入“在唐朝末年,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甚至埋没摧残人才,韩愈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下了名篇《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人的思想总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教师这样一导入,于是就牵住了学生的鼻子,左右了学生的思想,懒惰了学生的思维。展示课时目标,它起到了一个指示作用,它意在告诉学生本课时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了方向,有了目的,同时也是检测学生本课时学习的标准,学习目标是展示给学生看的,所以就一定要具体明确,不能涵盖笼统甚至模棱两可。《马说》中一个学习目标是“积累本课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教师应该写出哪些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目标,或者自己就提出了,这样就达到了语文教学高层次的境界。
二、“具体明确”是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要出示自学指导。首先,问题要问得具体明确,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方法要明确,怎么做;时间要明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才有紧迫感。其次,教师角色定位明确。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督促学生自学,了解学生的自学差异,迅速掌握学情。自学指导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决问题,“不憤不启不悱不发”。
三、“自下而上”来交流。教师什么时候来教、怎么教、教什么?教师切不可心急,心里老想着“该我讲了吧?”就心急火燎的登台表演,夸夸其谈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把学生学习思考的权利夺了过来。教师什么时候讲?当然是“该出手时才出手”!你没有询问,就说明你没有了解学情。只有当优秀生(即全班同学)都不会时,他们热切地盼望得到真知,他们的脸上写满疑惑,这时你才出场。怎么教?当然要“对症下药”,教师要知道学生为何不会,由此引导。教什么呢?凡学生会的不教,可以引导理解的,可以课外搜集、可以讨论得到的等不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交给他方法而他就能得到知识的不教,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语文常识性的东西要教。比如像学生初次接触说明文常识、议论文常识、文言文特殊句式、重点字词的特殊意义等,教师是不得不教的。
四、“从容和蔼”显魅力。教师的教态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情绪饱满。“微笑”。教师微笑应该时刻挂在脸上,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微笑能拉近人与人心的距离,它给予学生的信息是“老师很相信我,我绝对行!”在这种状态中,学生学习的情绪就是积极向上的。其次,作为语文教师,语言应该简洁明白,在课堂上,要拒绝集体回答,杜绝“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第三,不要急于“表态”。当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他总是习惯于看看老师的脸,捕捉老师的眼神,想要得到一种肯定或否定。在学生没有充分交流,充分讨论思考时,教师要继续引导深入,而不要急于表态。第四,充满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的答案不正确、不完全,教师不要予以冷场,表扬别人而忽视冷落他,如果完全错误,也要肯定他敢于回答的勇气,声音洪亮、语义比较连贯等,尽量发现优点再让其他学生补充。
五、“当堂检测”促成果。语文课堂诸多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语文检测没有跟上。孩子学习,当然以兴趣为前提,但如果失去兴趣,就不妨施加点压力作为动力。当孩子知道每节语文课都要“考试”(即检测),他必定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堂检测”应该围绕学习目标来检测,因为有了开篇的“展标”,才有了结束的“测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讲可谓是“精讲”;自学指导习题围绕重点难点设计,可谓是“精练”;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先生评,再师评,教师的评可谓是“精评”。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就是高效的。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天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标新探》《(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