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这样的发源时间可谓极早了。从上古至五代,戏剧一直处于发展中,但为何没有像楚辞、汉赋、唐诗那样早早地成为一代之文学呢?每一代之文学,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土壤,而戏曲之所以能在宋元时期发展兴盛,跟它所在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一代文学终将衰落,清中叶的戏剧创作陷入衰退状态,其原因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探究了戏曲盛衰的原因。
一、戏曲在元大盛的原因
戏曲之所以在宋元发展迅速并在元代成为一代之文学,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二是戏曲自身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因素
1.政治方面
古代,政治力量是牵动社会变革的最大力量,统治者对于文化的走向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权。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它所带来的游牧民族文化跟中原汉文化发生冲突、融合。蒙古族爱好音乐舞蹈,文化管制较为宽松。最重要的是,元朝统治者并没有打压、禁止戏曲这种娱乐方式,甚至王公贵族也颇喜爱戏曲。南宋孟珙《蒙鞑备录》记载:“国王出师,亦从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官乐,四拍子为节,甚低,其舞甚异。”统治者连出征都要带上舞女、乐人,可见统治阶层对于歌舞的喜爱。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接触杂剧这种表演艺术时,其态度就不言而喻了。
2.经济方面
元代的城市文明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元代的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以及海运和漕运都相当发达,当时的元大都已成为东方的商业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給戏剧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和表演者。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娱乐上的享受,集市上的勾栏、瓦肆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3.思想文化方面
元代有着相对宽松的思想管制,程朱理学的影响下降,各种教派在中原地区得到发展。重要的是,元代长期废止科举制。《宋元戏曲史》记载:“余则谓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科举的长期废止直接导致文人满腹才华的“无所用”,转而投身杂剧事业。这直接造成杂剧文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另外,元朝将百姓分为四个阶层,汉人遭到歧视,致使文人墨客无处施展抱负,于是寄情文章故事,故而此时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出现。加之市民的兴趣及生活方式、审美要求的变化等原因,这些因素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戏曲之所以能够在元代大盛的重要原因。
(二)戏曲自身的发展
文化思想和文学发展的本身规律是戏剧在元代大盛的内在因素。《宋元戏曲史》第八章元杂剧之渊源说:“由前数章之说,则宋金之所谓杂剧院本者,其中有滑稽戏,有正杂剧,有艳段,有杂班,又有种种技艺游戏。其所用之曲,有大曲,有法曲,有诸宫调,有词,其名虽同,而其实颇异。至成一定之体段,用一定之曲调,而百余年间无敢逾越者,则元杂剧是也。”由上文可知,戏曲之始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从不成片段到故事完整,从叙事体变为代言体,从字数极少且重复到长篇大论,文本的发展逐渐成熟。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即现代意义的歌词,戏曲也是被传唱的,故而从开始的无章法的唱发展到有规律的唱和,从单调到曲牌连套,在音律方面,戏曲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传踏(缠达)、缠令、大曲都是一折,或是多折重复,及至诸宫调,曲牌连套,始有规模章法。发展至元杂剧,则更为完备成熟。
二、由杂剧到传奇
(一)杂剧衰微的原因
从元代开始,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便成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正是因为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才有着不同戏曲样式的不断出现。杂剧衰落了,传奇兴盛了,传奇衰落了,花部兴盛了,花部衰落了,现代戏剧兴盛了,当戏剧衰落时,取而代之的便是另一种舞台表演艺术。
从外因看,政治上,元朝的政权得以巩固之后便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管制,改变了前期放任的局面。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用戏剧这一文化形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尤其是在皇庆、延佑年间,统治者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尊儒家大学士。《元史·仁宗纪》记载:“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这体现了统治者对于儒学的重视。此时的统治阶层对于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予以严密的控制。文化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民族矛盾得以缓和。知识分子的亡国之痛得到缓和,不满情绪逐渐消失,科举制的恢复使得一批文人重燃进阶之心,转而攻读科举,埋头儒家经典。他们不再到社会底层去汲取素材,不再呼喊出下层人民的心声,这不仅直接导致优秀剧作的减少,更是元剧后期作品不比前期的重要原因。社会方面看,杂剧中心南移,脱离了它土生土长的环境,打破了原来杂剧作家作品比较集中的优势,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杂剧的衰落与杂剧自身的体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体制上的缺陷也是导致它衰微的重要原因。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使得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限制了舞台表现力。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使得文本篇幅短小,也限制了作家的发挥。与此同时,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适合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吸收了杂剧的优点,也就自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逐渐成为剧坛的主流。
(二)南戏兴盛的原因
元后期是戏曲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发展起来的杂剧与南戏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对于杂剧来说,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发展的限制,其发展也在经历过高潮后趋于衰微。而这一时期的南戏则处于积累阶段,由于文化重心的南移带来了优秀的剧作家,新的剧目不断涌现,进入发展高峰。
戏文又称为“永嘉杂剧”“永嘉戏曲”,后简称为南戏。南戏产生时间,早于北曲杂剧,“宣和年间(1119-1125)”“南渡(1127)之际”已经成为滥觞。但为何没有像杂剧般在元代就发展成盛呢?笔者以为,一方面,南戏的发展囿于江南地区,始终在它产生的温州地区附近发展;另一方面,南戏的发展始终停留在下层人民的圈子里,在文人上层社会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它的这种局限性也正是它发展的优势。正是因为南戏的民间性,南戏在杂剧的压制下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就南戏而言,其创作主体是民间艺人,作者多是市民阶层。南戏多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内容上,从现存曲目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的部分,很多曲目取材于民间,南戏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根植于广大市民阶层,也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
元后期,南戏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上层文人的普遍关注,高明的《琵琶记》便是文人参与南戏创作的代表作。高明的贡献便是用文人之辞去改善南戏民间性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南戏的艺术性,进而提高南戏的地位。经过文人参与后,曲词、音律方面,艺术性也大大加强,是南戏兴盛的重要保障。
(三)传奇兴盛的原因
从南戏到传奇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期和繁荣期。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参与传奇创作与演出的人数逐渐增加,创作者的增加必然导致作品数量的增加。而演员数量的增加也是演出数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传奇在明代得以兴盛,与卓有成效的戏曲批评分不开,汤沈之争几乎涉及传奇创作的各个方面,这无疑有助于传奇的发展。
戏曲由元发展至明末,一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因民间而生,隨着时代的变迁时而繁盛,时而衰落,在此过程中不断变化与进步。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戏曲以不同的形态繁荣于元明两代,并且在清代持续发展,在元明清三代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戏曲衰落的原因
一代文学终将衰落,清中叶的戏剧创作已陷入了衰退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剧本赖以上演的昆曲雅化甚至僵化而失去观众,使剧作成为纯粹的案头化读物。就文学发展的规律而言,当一种表演形态经典化、雅化、案头化、格律化之后,就会有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取代它。戏曲发展到后期,已变为文人与高雅之士的玩物,和诗词是同流的东西,离民间原来越远,这也是它衰落的重要原因。
戏曲是典型的俗文学,所谓的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句话说,所谓的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首先,戏曲从一开始便是为了娱乐而生,从上古时期的娱神到汉时的俳优娱人,再到滑稽戏、小说、影戏,最后演变为成熟的有丰富故事情节的戏曲,它的目的从未变过,那就是娱乐。它产生于民间,兴盛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雅化便意味着脱离人民群众,通俗地说,就是它不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变得只有高雅的人在创作与欣赏。
其次,案头化意味着脱离了音乐。中国文学的发达、变迁是随着音乐的变迁而进行的。汉代古诗歌谣皆被归于乐府。至唐,乐府亡,而歌诗乃兴;晚唐又因音乐的变迁,而有长短句的歌法。至宋则倚声制词之风大盛。金元以后,南北曲盛行,由此可看出中国文学的变迁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试看古歌谣、《三百篇》、汉乐府、唐近体诗,哪一种好的文艺不是与音乐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案头化的文学作品意味着只有作者和少数人看见,而不是被谱了曲后唱出来,没有了街头巷尾的传唱,自然失了其生命力。
关于格律化,笔者以为与词的发展与衰落情况相似。词发于晚唐,兴于宋,词与曲一样是产生于民间,传唱于民间。在词大盛的宋代,很多词作家深谙文学与乐理,故而很多作家的创作都是自度曲,制词与乐协应。且有很多作者作新曲,任人填词,任人传唱,词以大兴。但词发展到后期,自度曲者少填词多,文人只看词文不闻曲调,音乐文学失去了新鲜的音乐因素,只能面临衰落。
戏曲发展至元末明初,曲坛出现了刘东生、贾仲名、汤舜民等人,虽然在当时给曲坛带来了一些活力,但他们与戏曲兴盛时的名家相差甚远,失去了本色当行,多是其他诗词里的句子。出色当行的具有民间作风的曲子,在明代几乎少之又少。此时的作品,一方面,文人按谱填制,以案头化的方式照搬元曲旧套;另一方面,在元曲联套中加入南曲曲牌,将元曲曲体相对凝固化的体式打破。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戏曲不同时期兴盛和衰落的原因,旨在深入了解戏曲这一舞台表演艺术。这不仅有助于学习和把握戏曲这一舞台艺术的价值,也有助于人们把握整个文学史的方向。
(扬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庞霖杰(1993-),女,河南博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一、戏曲在元大盛的原因
戏曲之所以在宋元发展迅速并在元代成为一代之文学,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二是戏曲自身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因素
1.政治方面
古代,政治力量是牵动社会变革的最大力量,统治者对于文化的走向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权。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它所带来的游牧民族文化跟中原汉文化发生冲突、融合。蒙古族爱好音乐舞蹈,文化管制较为宽松。最重要的是,元朝统治者并没有打压、禁止戏曲这种娱乐方式,甚至王公贵族也颇喜爱戏曲。南宋孟珙《蒙鞑备录》记载:“国王出师,亦从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等弹大官乐,四拍子为节,甚低,其舞甚异。”统治者连出征都要带上舞女、乐人,可见统治阶层对于歌舞的喜爱。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接触杂剧这种表演艺术时,其态度就不言而喻了。
2.经济方面
元代的城市文明在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元代的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以及海运和漕运都相当发达,当时的元大都已成为东方的商业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給戏剧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和表演者。伴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娱乐上的享受,集市上的勾栏、瓦肆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3.思想文化方面
元代有着相对宽松的思想管制,程朱理学的影响下降,各种教派在中原地区得到发展。重要的是,元代长期废止科举制。《宋元戏曲史》记载:“余则谓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科举的长期废止直接导致文人满腹才华的“无所用”,转而投身杂剧事业。这直接造成杂剧文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另外,元朝将百姓分为四个阶层,汉人遭到歧视,致使文人墨客无处施展抱负,于是寄情文章故事,故而此时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出现。加之市民的兴趣及生活方式、审美要求的变化等原因,这些因素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戏曲之所以能够在元代大盛的重要原因。
(二)戏曲自身的发展
文化思想和文学发展的本身规律是戏剧在元代大盛的内在因素。《宋元戏曲史》第八章元杂剧之渊源说:“由前数章之说,则宋金之所谓杂剧院本者,其中有滑稽戏,有正杂剧,有艳段,有杂班,又有种种技艺游戏。其所用之曲,有大曲,有法曲,有诸宫调,有词,其名虽同,而其实颇异。至成一定之体段,用一定之曲调,而百余年间无敢逾越者,则元杂剧是也。”由上文可知,戏曲之始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从不成片段到故事完整,从叙事体变为代言体,从字数极少且重复到长篇大论,文本的发展逐渐成熟。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即现代意义的歌词,戏曲也是被传唱的,故而从开始的无章法的唱发展到有规律的唱和,从单调到曲牌连套,在音律方面,戏曲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传踏(缠达)、缠令、大曲都是一折,或是多折重复,及至诸宫调,曲牌连套,始有规模章法。发展至元杂剧,则更为完备成熟。
二、由杂剧到传奇
(一)杂剧衰微的原因
从元代开始,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便成了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正是因为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才有着不同戏曲样式的不断出现。杂剧衰落了,传奇兴盛了,传奇衰落了,花部兴盛了,花部衰落了,现代戏剧兴盛了,当戏剧衰落时,取而代之的便是另一种舞台表演艺术。
从外因看,政治上,元朝的政权得以巩固之后便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管制,改变了前期放任的局面。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用戏剧这一文化形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他们的统治。尤其是在皇庆、延佑年间,统治者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尊儒家大学士。《元史·仁宗纪》记载:“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这体现了统治者对于儒学的重视。此时的统治阶层对于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予以严密的控制。文化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民族矛盾得以缓和。知识分子的亡国之痛得到缓和,不满情绪逐渐消失,科举制的恢复使得一批文人重燃进阶之心,转而攻读科举,埋头儒家经典。他们不再到社会底层去汲取素材,不再呼喊出下层人民的心声,这不仅直接导致优秀剧作的减少,更是元剧后期作品不比前期的重要原因。社会方面看,杂剧中心南移,脱离了它土生土长的环境,打破了原来杂剧作家作品比较集中的优势,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杂剧的衰落与杂剧自身的体制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体制上的缺陷也是导致它衰微的重要原因。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使得其他角色只能作为陪衬,限制了舞台表现力。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使得文本篇幅短小,也限制了作家的发挥。与此同时,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适合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吸收了杂剧的优点,也就自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逐渐成为剧坛的主流。
(二)南戏兴盛的原因
元后期是戏曲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发展起来的杂剧与南戏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对于杂剧来说,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发展的限制,其发展也在经历过高潮后趋于衰微。而这一时期的南戏则处于积累阶段,由于文化重心的南移带来了优秀的剧作家,新的剧目不断涌现,进入发展高峰。
戏文又称为“永嘉杂剧”“永嘉戏曲”,后简称为南戏。南戏产生时间,早于北曲杂剧,“宣和年间(1119-1125)”“南渡(1127)之际”已经成为滥觞。但为何没有像杂剧般在元代就发展成盛呢?笔者以为,一方面,南戏的发展囿于江南地区,始终在它产生的温州地区附近发展;另一方面,南戏的发展始终停留在下层人民的圈子里,在文人上层社会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它的这种局限性也正是它发展的优势。正是因为南戏的民间性,南戏在杂剧的压制下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就南戏而言,其创作主体是民间艺人,作者多是市民阶层。南戏多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因此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内容上,从现存曲目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的部分,很多曲目取材于民间,南戏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根植于广大市民阶层,也是其生命力顽强的原因。
元后期,南戏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上层文人的普遍关注,高明的《琵琶记》便是文人参与南戏创作的代表作。高明的贡献便是用文人之辞去改善南戏民间性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南戏的艺术性,进而提高南戏的地位。经过文人参与后,曲词、音律方面,艺术性也大大加强,是南戏兴盛的重要保障。
(三)传奇兴盛的原因
从南戏到传奇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期和繁荣期。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参与传奇创作与演出的人数逐渐增加,创作者的增加必然导致作品数量的增加。而演员数量的增加也是演出数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传奇在明代得以兴盛,与卓有成效的戏曲批评分不开,汤沈之争几乎涉及传奇创作的各个方面,这无疑有助于传奇的发展。
戏曲由元发展至明末,一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因民间而生,隨着时代的变迁时而繁盛,时而衰落,在此过程中不断变化与进步。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戏曲以不同的形态繁荣于元明两代,并且在清代持续发展,在元明清三代文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戏曲衰落的原因
一代文学终将衰落,清中叶的戏剧创作已陷入了衰退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剧本赖以上演的昆曲雅化甚至僵化而失去观众,使剧作成为纯粹的案头化读物。就文学发展的规律而言,当一种表演形态经典化、雅化、案头化、格律化之后,就会有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取代它。戏曲发展到后期,已变为文人与高雅之士的玩物,和诗词是同流的东西,离民间原来越远,这也是它衰落的重要原因。
戏曲是典型的俗文学,所谓的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句话说,所谓的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首先,戏曲从一开始便是为了娱乐而生,从上古时期的娱神到汉时的俳优娱人,再到滑稽戏、小说、影戏,最后演变为成熟的有丰富故事情节的戏曲,它的目的从未变过,那就是娱乐。它产生于民间,兴盛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雅化便意味着脱离人民群众,通俗地说,就是它不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变得只有高雅的人在创作与欣赏。
其次,案头化意味着脱离了音乐。中国文学的发达、变迁是随着音乐的变迁而进行的。汉代古诗歌谣皆被归于乐府。至唐,乐府亡,而歌诗乃兴;晚唐又因音乐的变迁,而有长短句的歌法。至宋则倚声制词之风大盛。金元以后,南北曲盛行,由此可看出中国文学的变迁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试看古歌谣、《三百篇》、汉乐府、唐近体诗,哪一种好的文艺不是与音乐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案头化的文学作品意味着只有作者和少数人看见,而不是被谱了曲后唱出来,没有了街头巷尾的传唱,自然失了其生命力。
关于格律化,笔者以为与词的发展与衰落情况相似。词发于晚唐,兴于宋,词与曲一样是产生于民间,传唱于民间。在词大盛的宋代,很多词作家深谙文学与乐理,故而很多作家的创作都是自度曲,制词与乐协应。且有很多作者作新曲,任人填词,任人传唱,词以大兴。但词发展到后期,自度曲者少填词多,文人只看词文不闻曲调,音乐文学失去了新鲜的音乐因素,只能面临衰落。
戏曲发展至元末明初,曲坛出现了刘东生、贾仲名、汤舜民等人,虽然在当时给曲坛带来了一些活力,但他们与戏曲兴盛时的名家相差甚远,失去了本色当行,多是其他诗词里的句子。出色当行的具有民间作风的曲子,在明代几乎少之又少。此时的作品,一方面,文人按谱填制,以案头化的方式照搬元曲旧套;另一方面,在元曲联套中加入南曲曲牌,将元曲曲体相对凝固化的体式打破。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戏曲不同时期兴盛和衰落的原因,旨在深入了解戏曲这一舞台表演艺术。这不仅有助于学习和把握戏曲这一舞台艺术的价值,也有助于人们把握整个文学史的方向。
(扬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庞霖杰(1993-),女,河南博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