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110)c(2×1)-O模板调控的富勒烯纳米结构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原位研究铜(110)c(2×1)-O纳米模板调控下的富勒烯分子的吸附行为及自组装纳米结构。结果表明,富勒烯分子在铜(110)c(2×1)-O模板上主要有两种吸附位点:-O-CuO-链上的铜原子和相邻的-O-Cu-O-链之间,并且富勒烯分子沿着-O-Cu-O-链自组装成线性链。进一步的热处理可将该类线性分子链转变成沿着[1 16]和[116]方向的六角密排岛。 The ultra-high vacuu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UHV-STM) was used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self-assembled nanostructures of fullerenes under copper (110) c (2 × 1) -O templ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llerene molecules mainly have two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copper (110) c (2 × 1) -O template: the copper atom on the -O-CuO- chain and the adjacent -O-Cu-O - chains, and the fullerene molecule self-assembles into a linear chain along the -O-Cu-O-chain. Further heat treatment converts this type of linear molecular chain into a hexagonal close-packed island in the [1 16] and [116] directions.
其他文献
爱回收 方便物品以旧换新rn工作满一年的“90后”布里是个勤俭节约的典范.2014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她,顺利地进入一家媒体工作,她一直用着刚上大学时父母给她买的iPhone4.
姐姐要出国了,全家人在餐馆给她饯行。天天吃学校食堂的我一听说有好吃的,便匆匆忙忙地赶过去了。饥肠辘辘的等待中,终于有一个热菜上来了,香气扑鼻。没等盘子放稳,我便眼疾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更积极主动去学习数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生活之中,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
小学毕业的那个假期,爸爸一有时间就开上我家那辆红色的奇瑞轿车带我出去闲逛。路过一个停满豪车的学校门口时,他问我:“以后,你会不会嫌弃地喊我把车子开远点?”那时的我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