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以及注重激励教育的思想已经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逐步渗透且行之有效,我做了如下尝试。
1 精心指导预习,激励自学能力提高
拥有自学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整个教学中能力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提出相应预习要求,并提供不同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为目的,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实施影响和帮助,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指导,使学生有明确的方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指导预习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其主要任务:一是使学生初步理清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二是复习巩固有关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三是在预习过程中把不理解的问题勾画出来,以便上课时有重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对初中学生来说,这是习惯养成并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下课前投影预习有关内容,并布置预习提纲(有时是在上课时给10—15分钟自学),新课前老师检查或学生互查预习笔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知识的难点详讲,对一般易懂问题略讲或不讲;对预习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请他们介绍好的预习方法,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消化巩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又使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中开发了智力,激发了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还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思维
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知兴趣,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其实质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通过设疑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凝聚到教学内容上,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言语提示和活动提示是创设问题情景的两种主要方式。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不管以何种方式创设情景,都必须注意:第一,问题要小而具体;第二,问题要新颖有趣,具有激励性;第三,问题的提出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但要有启发性;第四,问题的解决要有适当的难度。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凭兴趣还不能成为持久的学习动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兴趣变成为祖国建设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志趣。如在进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们组织两位同学表演“老校长与周恩来”对话,提出了“为什么周恩来总理在80多年前就能说出‘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有力的话”、“处于跨世纪的我们又应该如何考虑”、“你具体的打算是什么,请写出来,看谁的打算最好”的问题。由于采用表演对话形式已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启发鼓励学生树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好各门文化知识的志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激励了他们学有所获思想的确立。
3 形式活泼多样,激励参与活动
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弱,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就很难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听课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
创设活泼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型多样化,二是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课型来说,有讨论式、谈心式、辩论式、演讲、活动等方式。我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实际配合紧密的内容开展一些活动。另外,在创设活动课时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态,把贴近学生的人和事排成小品、对话、故事。当然,活动不在于设计多少,关键在于要使学生动起来,而且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时还要防止活动裹上一层糖衣,学生仅限于看热闹,玩得开心。为了不使教学内容走过场,一定要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切忌让学生带着一堆石头结束。
在教学手段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如电视录像、录音、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初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象思维比较强,对直观现象较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这样,就能把直接感受和书本上得抽象知识衔接起来,把抽象说理教学变成为直观形象教学,增强记忆效果,增强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化,从而导之以行。
4 设计情感氛围,激励情趣乐趣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实行单向传授,实行“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堵塞了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管道,导致情感上的对立,其结果必然是“师劳而功半,生从而怨也”。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厌上政治课。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必须变“操纵者”为“组织者”,变“密令者”为“诱导者”,变“手握真理的知识权威”为“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允许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采取民主的师生间双向探讨型教学,构建平等、互助、互爱、和谐的氛围。这是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进行激励教育的必要条件。我在教学中注意尝试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用正确的情感目标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的长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及时地给予关爱,时刻记住以学生为主体,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才能出现转机,才会更加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的效果。
1 精心指导预习,激励自学能力提高
拥有自学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整个教学中能力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提出相应预习要求,并提供不同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为目的,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实施影响和帮助,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指导,使学生有明确的方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指导预习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其主要任务:一是使学生初步理清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二是复习巩固有关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三是在预习过程中把不理解的问题勾画出来,以便上课时有重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对初中学生来说,这是习惯养成并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下课前投影预习有关内容,并布置预习提纲(有时是在上课时给10—15分钟自学),新课前老师检查或学生互查预习笔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对知识的难点详讲,对一般易懂问题略讲或不讲;对预习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请他们介绍好的预习方法,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消化巩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又使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中开发了智力,激发了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还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思维
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认知兴趣,产生求知的强大动力。其实质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通过设疑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凝聚到教学内容上,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言语提示和活动提示是创设问题情景的两种主要方式。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不管以何种方式创设情景,都必须注意:第一,问题要小而具体;第二,问题要新颖有趣,具有激励性;第三,问题的提出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但要有启发性;第四,问题的解决要有适当的难度。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凭兴趣还不能成为持久的学习动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兴趣变成为祖国建设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志趣。如在进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们组织两位同学表演“老校长与周恩来”对话,提出了“为什么周恩来总理在80多年前就能说出‘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有力的话”、“处于跨世纪的我们又应该如何考虑”、“你具体的打算是什么,请写出来,看谁的打算最好”的问题。由于采用表演对话形式已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气氛非常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启发鼓励学生树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好各门文化知识的志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激励了他们学有所获思想的确立。
3 形式活泼多样,激励参与活动
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弱,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就很难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听课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
创设活泼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型多样化,二是教学手段多样化。从课型来说,有讨论式、谈心式、辩论式、演讲、活动等方式。我在教学中,经常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实际配合紧密的内容开展一些活动。另外,在创设活动课时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心态,把贴近学生的人和事排成小品、对话、故事。当然,活动不在于设计多少,关键在于要使学生动起来,而且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时还要防止活动裹上一层糖衣,学生仅限于看热闹,玩得开心。为了不使教学内容走过场,一定要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切忌让学生带着一堆石头结束。
在教学手段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如电视录像、录音、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初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象思维比较强,对直观现象较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这样,就能把直接感受和书本上得抽象知识衔接起来,把抽象说理教学变成为直观形象教学,增强记忆效果,增强感染力,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化,从而导之以行。
4 设计情感氛围,激励情趣乐趣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实行单向传授,实行“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堵塞了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管道,导致情感上的对立,其结果必然是“师劳而功半,生从而怨也”。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厌上政治课。要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必须变“操纵者”为“组织者”,变“密令者”为“诱导者”,变“手握真理的知识权威”为“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允许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采取民主的师生间双向探讨型教学,构建平等、互助、互爱、和谐的氛围。这是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进行激励教育的必要条件。我在教学中注意尝试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用正确的情感目标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的长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及时地给予关爱,时刻记住以学生为主体,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才能出现转机,才会更加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