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更加重视并著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小学高年级教材每册课本都有大量合唱歌曲,如五年级第九册九个单元就有八首风格各异的合唱歌曲,第十册也有九首是合唱,可见,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目前的合唱教学现状堪忧,有的教师是不教低声部,只唱主旋律,有的则是分声部反复练唱,基本上都是教师教唱,学生被动学唱,甚至干脆不唱,严重缺少趣味性,教师一教合唱歌曲就头疼,学生一唱合唱歌曲就跑调,这一现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固定音高概念及和声音程的感受听辨能力,使学生领略到合唱的美妙,做到会唱合唱、能唱合唱,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适合于合唱教学的模式,即:情境—体验—合作。
一、“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
“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体验”是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教学全过程,汲取音乐知识。“合作”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合唱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情境—体验—合作”就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合作,同时又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识谱能力,感受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合唱与合作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科特点,强调音乐实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1、兴趣为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在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对歌曲内容形式、情感意境的审美体验。
2、以生为主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
3、音乐知识趣味化
音乐知识的讲解不再是枯燥乏味、刻板生硬,而是在情境中进行,使之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4、合唱教学形象化
结合创设的情境,将合唱教学的不同声部赋予不同的形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情境中体验合唱魅力,提升合唱技能。
四、“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
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电化教学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将没有生命的音符赋予直观的形象,赋予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曲《叮铃铃》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具有民歌风格的音乐问好、生动的语言以及教师的简笔画,为学生创设大山深处、小牧童放羊的情境,合唱部分的高声部旋律时而是可爱的小羊在山坡上调皮的跑上跑下,时而是小牧童甩起鞭子赶着羊群的吆喝声,低声部则仿佛是慈爱的羊妈妈在呼唤小羊、追赶小羊,还有羊群脖子里清脆的铃铛声。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唱起来得心应手,做到识谱生活化、趣味化。
(二)参与体验
当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以后,就要采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歌曲《雨中》时,我先播放一段雨声,创设下雨的情境,然后请学生说一说雨中的乐趣。伴随着歌曲的伴奏音乐,师生合作按节奏表现雨中的各种声音,教师说前半句,如
“0雨 打着︱小 伞︱”,学生接上合适的象声词“嘀嗒 嘀嗒︱”,同时加上拍腿捻指两种声势。学生熟悉了歌词、旋律,掌握了歌曲主导节奏,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雨中的快乐,歌曲所要表达的愉快情绪。接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听、唱、赏等活动,学习歌曲,继续体验着雨中嬉戏的快乐和雨中专心读书的快乐。
(三)合作演唱
当学生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时,就会急于表现,这时就需要合作。合唱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作美的过程,要唱好合唱,就必须学会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不会合作,就不能很好的表现整个艺术作品。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茉莉花》的教学,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个声部演唱歌曲的主旋律,展现茉莉花优美的姿态,另一个声部加入伴唱仿佛是徐徐微风,为我们送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声部的演唱优美动听、和声和谐均衡。学生在演唱中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在合作中感受到合唱的无尽魅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效果说明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象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中,每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中,识谱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无论是两声部的旋律,还是音符节奏、音乐记号,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出现,识谱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愿学,爱学,真正提高了识谱教学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合唱与合作技能。
当然,我在运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有些合唱歌曲难度太大,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做一些增减。如六年级上册《茉莉花》《同一首歌》等。
2、情境、体验与合作并不是各自完全孤立的环节,情境应贯穿始终,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教学实践证明,“情境—体验—合作”是适合于高年级合唱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提高识谱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合唱技能。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不完善之处,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为每一个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尽情翱翔!
一、“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概念
“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体验”是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教学全过程,汲取音乐知识。“合作”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合唱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情境—体验—合作”就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合作,同时又在合作中体验着同一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识谱能力,感受多声部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合唱与合作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科特点,强调音乐实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1、兴趣为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在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对歌曲内容形式、情感意境的审美体验。
2、以生为主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
3、音乐知识趣味化
音乐知识的讲解不再是枯燥乏味、刻板生硬,而是在情境中进行,使之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
4、合唱教学形象化
结合创设的情境,将合唱教学的不同声部赋予不同的形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情境中体验合唱魅力,提升合唱技能。
四、“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
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电化教学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场景,将没有生命的音符赋予直观的形象,赋予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曲《叮铃铃》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具有民歌风格的音乐问好、生动的语言以及教师的简笔画,为学生创设大山深处、小牧童放羊的情境,合唱部分的高声部旋律时而是可爱的小羊在山坡上调皮的跑上跑下,时而是小牧童甩起鞭子赶着羊群的吆喝声,低声部则仿佛是慈爱的羊妈妈在呼唤小羊、追赶小羊,还有羊群脖子里清脆的铃铛声。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唱起来得心应手,做到识谱生活化、趣味化。
(二)参与体验
当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以后,就要采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歌曲《雨中》时,我先播放一段雨声,创设下雨的情境,然后请学生说一说雨中的乐趣。伴随着歌曲的伴奏音乐,师生合作按节奏表现雨中的各种声音,教师说前半句,如
“0雨 打着︱小 伞︱”,学生接上合适的象声词“嘀嗒 嘀嗒︱”,同时加上拍腿捻指两种声势。学生熟悉了歌词、旋律,掌握了歌曲主导节奏,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雨中的快乐,歌曲所要表达的愉快情绪。接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听、唱、赏等活动,学习歌曲,继续体验着雨中嬉戏的快乐和雨中专心读书的快乐。
(三)合作演唱
当学生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时,就会急于表现,这时就需要合作。合唱是学生共同表现美,创作美的过程,要唱好合唱,就必须学会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不会合作,就不能很好的表现整个艺术作品。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茉莉花》的教学,学生分为两个声部,一个声部演唱歌曲的主旋律,展现茉莉花优美的姿态,另一个声部加入伴唱仿佛是徐徐微风,为我们送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声部的演唱优美动听、和声和谐均衡。学生在演唱中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在合作中感受到合唱的无尽魅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效果说明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象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中,每节课教师都要为学生创设一种与教学目标、内容相配套的情境,通过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中,识谱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无论是两声部的旋律,还是音符节奏、音乐记号,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出现,识谱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愿学,爱学,真正提高了识谱教学的实效性,形成良好的合唱与合作技能。
当然,我在运用“情境—体验—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有些合唱歌曲难度太大,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材,做一些增减。如六年级上册《茉莉花》《同一首歌》等。
2、情境、体验与合作并不是各自完全孤立的环节,情境应贯穿始终,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教学实践证明,“情境—体验—合作”是适合于高年级合唱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提高识谱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合唱技能。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不完善之处,今后,我将继续探索,为每一个孩子插上音乐的翅膀,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