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界提倡“教育要以人为本”,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需求,纷纷开展“性教育”。在上海初三语文教材中设置了“爱情如歌”这样一个“谈情说爱”的单元。然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青少年因爱情问题处理不当而自尽的悲惨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时刻触动我们的心灵,提醒我们深思其深层原因。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员李志国分析学生情感如此脆弱的原因时说:“很多环节都出现了问题,由于中国的国情,没有人对学生进行爱情这方面的教育。从年龄上说,一个人进入到性成熟之后出现爱慕异性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现实却是,很多学生在性成熟之后却得不到完善的性教育以及正确爱情方面疏导。”李志国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人就要有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养成,正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一贯的关注中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就是以文化人,从这一点上讲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方面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一、 当今语文教育中爱情教育的困惑
  
   随着教改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也有很大的变化,仔细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爱情主题的课文大大增加。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1—4册为例,有直接描写爱情的,如《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错误》、《卫风?氓》、《邶风?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锦瑟》、《雨霖铃》、《鹊桥仙》、《边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闺塾》、《 哀江南》。占前1—4册92篇课文的17%左右,如果以一个单元有四篇文章计算的话,相当于有四个“爱情如歌“的单元。这里还尚未包括一些间接涉及爱情主题的课文,在此不一一列举。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课文集中分布在第1—4册。这些课文极具代表性,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人们、不同内涵的爱情观,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延伸关于爱情的真谛、表达、愿望等内容。
   从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来看,这些课文犹如一股清泉滋润了他们干涸的情感世界。因为他们开始有了爱的冲动但又尚未知道如何去爱。这里的青少年主要是指初三、高一、高二这些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这一阶段是进行爱情教育的重要阶段。要发挥这一清泉的真正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引导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爱情观的形成与发展。笔者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有关爱情课文的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师生背道而驰,教师“谈爱色变”,学生“闻爱丧胆”其中的“道”指的是语文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情感。背道而驰表现在教师不愿意进行爱情教育,学生不愿意接受爱情教育,这种师生回避的现象导致爱情教育无法进行。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本只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一个例子,就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阐发、升华。高中课本中所选的课文是具有典型性的。许多高中教师在教读关于爱情的经典篇目、精彩语句时往往就文论文;更有甚者一篇明明可以解读成爱情主题的文章,教师偏偏要把它说成是政治主题。如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有位学生认为课文中对荷花的描写暗含朱自清对女子的爱恋和与妻子关系的不和。其老师听了以后,不但没有表扬这位学生,反而批评他没有读懂,思想不纯。可见,这显然与研究性学习是背道而驰的。而这种类似的现象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是司空见惯的。
  学生不愿意接受爱情教育的现象则表现为“闻爱丧胆”。在许多高中生看来爱情不是他们要学习的内容,爱情是成人的专利,中学生不可以谈情说爱,更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谈论风花雪月的爱情。一旦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爱情问题,他们则避而不听,或者指责教师不务正业。
  
  (二)教师忠于职守,敢于谈情说爱,学生羞于、耻于闻情论爱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要以人为本的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爱情教育的重要性。叶澜先生提倡的“生命教育”给爱情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背景,对提倡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爱情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善于借鉴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演绎了一场场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喜剧,讲述了一段段空灵静寂的爱情故事。教师们加入了自己对爱情的真切感受,借助各种媒体以增强课文的吸引力。但现实是,这往往只是激起了教师本人的热情,他们面对的仍是冷若冰霜占多数的孩子,偶尔有几个被激活的生命个体也因为旁人诧异眼光,其热情渐被扑灭。
  
  (三)教师浇灌学生心中爱情蓓蕾,然爱情之花长满花刺或永不绽放教师愿意进行爱情教育,学生愿意接受爱情教育,但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这种现象也是使教师感到困惑的。教育本身就存在滞后性的特征,爱情教育更是如此。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未曾有真正的爱情体验,对其进行爱情教育只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用。事实上,我们并不能马上判定课堂中爱情教育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教师也许就某个爱情观讲得是激情澎湃,学生听得是津津有味。但离开课堂,学生在遇到有关情感问题时却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面对失恋,他们依然会有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仍会毅然选择自我了断的愚蠢做法。这就说明了这样的爱情教育还是失败的。
  
  二、 各种爱情教育困惑产生的原因
  
  (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了爱情教育的正常进行。教师不愿意进行爱情教育往往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把自己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点上,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或者可以说放在传授知识上。他们本身认为爱情是一个极为隐秘的话题,可以讨论,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任务似有不妥,或者说爱情教
  育不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应该是父母或思想行排斥,从而不愿意接受爱情教育。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和学生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导致爱情教育无法有效实施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只是一种书面上的知识,真正要转化为学生的养分,这需要经过多重解读,长期消化。教师起的作用是“授之以渔”,既然是传授,就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爱情本身并不是阳春白雪,但是要让学生接受语文课文中所传达的爱情观,教师把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那还是要与教师本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相挂钩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因为生活阅历的不同对爱情主题的文章理解也会不同,从而在讲授过程中采用的语句措辞、方式方法也会不同。有的青年教师本身对爱情没有亲身体念,有的甚至与学生拥有同样的爱情心理,一种“欲遮还羞”的心理,我们就不能奢求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的教师对爱情理解有所偏颇,甚至把爱情与性划上等号,爱情的终结就是性欲的需求。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是没有办法根据青少年固有的心理特征做到适可而止的,于是贯穿爱情主题教育的课堂不是泛爱论就是泛性论。课堂成了教堂,教学成了布道,教师成了演讲者,学生成了“沉默的羔羊”,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当然不愿意接受。导致学生不愿意听爱情话题还有一种客观原因是男女同班,异性学生羞于在一起听,认为在一起听关于爱情的事很没面子。正如上文提到过的一样,青少年前期开始有性的冲动,但由于自幼家庭父母严厉管教、社会舆论的熏陶、和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的约束,对与异性交往的渴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为回避机制,刻意去回避与异性的正常交往,而从同性朋友或团体中去寻求那种亲密的感觉。因而有的学生不希望与异性一起分享这种私下的快乐,研究隐秘的话题。教师上课讲的爱情话题可以激起他们的潜意识,学生想听但却表现为不愿意听。
  
  (三)社会因素导致学生接受的爱情观与现实脱节。在此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观点就是“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和毛泽东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很多都会在现实中得到验证或体验。爱情这一话题也是一样,它是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的话题,普遍存在于社会中,受社会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这一概念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在此,本文把社会分为自然的社会和虚拟的社会。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社会,后者指网络、书报、舆论等形成的虚拟社会。自然社会对青少年爱情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庭。教师在课堂上述说真正的爱情是要相爱的双方忠贞不渝,彼此信任,天荒地老。但青少年在现实中却目睹着有大量家庭的夫妻离异,劳燕分飞,抛儿弃女。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冲击着青少年的爱情观。在虚拟社会,现实伦理则更是没有立足之地,在网络上彼此不认识的人可以举行婚礼,成为夫妻;各种有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图片、影视、文字无孔不入。这无疑会对青少年爱情观的形成带来排山倒海式的影响。文学已不再是高居圣坛之上,而是走“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大众路线。更有甚者是过于大众化,以至于到了俗不可耐的地步。美女作家、身体写作、裤裆文学风起云涌。这对于涉世不深、拥有淳朴的心灵青少年是一种具大的精神戕害与污染。舆论、媒体的导向也对青少年的成长构成威胁。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非常关注娱乐圈中明星的花边新闻、私生活,更关注各类绯闻,对三角恋、四角恋是津津乐道。这些已经被大众视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无形的默许。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爱情观,在学生们看来在实际生活中是不现实的,是感受不到的。从而导致学生们在现实中不能正确地对待情感问题,视情感为儿戏,把它作为生活的作料。一朵本可以绽放的蓓蕾最后成为一朵带有毒刺的玫瑰。
  
  三、解除爱情教育困惑的具体方法
  
  (一)教育观念要现代化。1998年8月,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教育部门也正在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作为在教育工作第一战线的教师自然会义无反顾地认真贯彻党的这一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教学因素就应该充分地挖掘和利用。爱情这一因素在学生的一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学生会感到人生的美好,充满幸福感,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使整个社会更多的人拥有这种美妙的幸福感,从而构筑一个和谐的社会。
  语文课程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对学生爱情观的教育方面担当重要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把人人心中拥有但却无法言说的爱情大胆地说出来,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都是一种“爱”的表达。心中惟有“情”才会有“爱”。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披情入文”,而不是“因文造情”。同样不能因爱而谈爱,应该从爱延伸出去,进入生命教育的领域,真正贯通叶澜先生提倡的“生命的教育”的理念。从这一点出发,“爱情的教育”不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同样是其他课程应该担负的责任,真正在课堂上奏响爱的交响乐。
  
  (二)爱情的教育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语文课堂关于爱情的教育不同于科普知识的教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源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一种教育。讲授关于爱情主题的课文时,教师不仅要分析此爱情的时代性及社会意义,还应该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来讨论。即使有的课文教学参考书里面没有提到是关于爱情的文章,但间接的可以感悟到是一种爱情主题的课文,教师不应该回避,而是可以含蓄地指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知和认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实施研究性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信》中涉及到了如何对子女进行爱情的教育问题。虽是简短的六封信,但却给不懂爱情的小女儿传达了爱情的真谛,其中的大胆与率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份教学案例:作者是教高中复读班的教师,在复习《荷塘月色》时,老师布置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温州的足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歌声》《匆匆》等散文,研究朱自清的写景艺术。有一位同学提出“朱自清喜欢用美人来写景”。一石击起千层浪,这是教师从未遇到过的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挑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接受了学生的这样一个提法。教师让学生读搜集到朱自清用美人写景的材料,当一位同学读到《女人》这篇文章时,并说朱自清爱美人。这样的判断使学生与教师大吃一惊。在读完文章后,学生长时间地哗然。话题一展开,紧接着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并举了相应的例子。有位同学举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说朱自清表面上未显露出来,但本质上还是爱女人的。另一位同学认为朱自清只是精神上爱美人,是他情感上的虚拟寄托,并举了古典诗词中的女性意象来说明。还有一位学生认为朱自清说的“美人”并不是实指,《女人》中他明确说他喜欢的人是“艺术的女人”,学生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最后有一位学生认为美丽的女性意象更能表现出景物的神韵,学生们大笑并给予了长时间的鼓掌。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赞同这些学生的观点,老师已经不必再对具体的作品分析,只要对几位学生的观点加以归纳即可。这位老师采用对“爱情”“美人”这样的词和主题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让学生大胆设想发言,整堂课异常火爆,每位同学参与其中,下课后还议论纷纷,在同学间四处“传播”,还吸引别班的同学也争相来借笔记看。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教师利用课文创造了爱情教育的情境和机会,学生达到一种身心愉悦的快感,原来在课堂中也可以“谈情说爱”。只有发挥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大胆的教学意识,笔者相信学生不再会不愿接受爱情教育。
  
  (三) 发挥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曾经给人下过一个定义,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是社会的人,那人总要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面对自然社会中各种影响学生爱情观发展的因素,学校、教师要特别地关注。学校可以请有关专家进行爱情主题的讲座,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对社会中各种不良的爱情倾向和行为的有意识批评和分析,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此现象。面对虚拟社会,首先要让学生弄明白虚拟的实质,进而区分其内容的真伪优劣。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有80%的中学生上网,其中50%在家中,在网吧上网的为17%。与网络有关的问题主要有:网瘾,即沉迷于网络,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影响很大,但其比例仅为1.9%。网恋,即在网上交友,50%的孩子对此有认同感,也与当今独生子女缺乏玩伴的生活环境有关。至于在网上看色情的占4.5%,并不如人们印象中那么严重。从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虚幻的爱情抱有幻想的人为数不少。我们不否认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找到真爱,但这毕竟是少数。而且是否真的是“真爱”,笔者不敢肯定。因为,所谓的真爱,在很大意义上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伴一生的爱情,而网络的兴起不过数十年,我们能判断这是真爱吗?社会的发展步伐需要快一点,但爱情这一东西可不能一味地“与时俱进”。很多学生在网上找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失望与失恋并存的痛苦,长此以往我们还能苛求他对爱情表示美好的态度吗?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不是我们没有教学生懂得什么是爱情,而是虚拟的社会扭曲了爱情的内涵。但是,虚拟并不一定不好,抵制虚拟就等于是抵制文明、抵制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在虚拟世界这一温情默默面纱后面的真实内涵,真正地掌握自我,让爱情之花相伴终身。
   本文试着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在教读有关爱情主题课文中存在的不足、原因,并提出一些粗浅的解决方法,具体实施还需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以期提升语文课程在在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探究方向兴趣过程    《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
期刊
摘 要: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
期刊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
期刊
摘 要:意图致力于进行一种交叉式的高中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将高中英语教师的人力资源重组,使教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均匀地投资到学生的身上,实现教师合作的分项教学模式之路。交叉的主体是教师,交叉后所覆盖的对象是学生,交叉的标准是英语学科的各种课型。借一线教师身份,引领教师参与,在基层学校进行实施,可以实现一定的操作意义。   关键词:分项教学模式 构建实施 高中英语     分项教学模式是指按照教师的特长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 教学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象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教学    时下,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象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要求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散文内容,对文学作品进行初步鉴赏。  我讲《赤壁赋》一文便打破常规读译背的作法,找准切入点,抓主线,串全文,赏美文,悟情感。   《赤壁赋》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后。文中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面对赤壁之景想到曾经之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期刊
摘要:本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浅谈如何上好英语听力课。  关键词:英语听力 听 说 读写    众所周知,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力又是最基础的。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上好听力课呢?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其次,作为教师要备好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期刊
摘 要: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  关键词:氛围创造思维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
期刊
下面用两个例题来向同学们介绍怎样求此类问题的思路。  例1(2008贵州黔南中考题)  现有6张卡片,分别印有1、2、3、4、5、6六个数字,甲、乙两人合作完成两个游戏。  (1)游戏一:规则是从6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若抽到的是奇数,则甲获胜,若抽到的是偶数,则乙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