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琅琅书声便是学校的象征,此起彼伏的朗读声犹如一阵阵动听的乐曲沁人心脾。从古至今朗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语文教学经常让学生将经典篇章熟读成诵,从孔子到陶行知,中国的教育家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朗读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朗读在考试中不做要求,而且通过朗读提高成绩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急功近利的老师和学生们便忽视了朗读。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离开了读,语文这门语言课就失去了支撑。以读悟文,以读促写,只有加强朗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
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可以帮助点燃学生的热情。当学生享受到抑扬顿挫的朗读所带来的美感时,当有节奏有韵律的朗读扣动他们心弦时,当富有感情的朗读带他们走进书中的意境、主人公的心里时,没有人不会产生探究一番的念头。尤其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恰当的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情感。如果只是运用枯燥的串讲法和翻译法,那么作品的感染力,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会使学生对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古文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加强朗读大有裨益。
二、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放声朗读文章,可以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增强语言、语义、语法的感受能力。中学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很多优秀篇章,反复朗读可以将大量的词汇储存在大脑里,形成对语言的直觉感受,无形中增强了语感。语感增强了,自然就带动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授《雨霖铃》时,对于其中景物渲染出的意境,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用心的朗读几遍,他们自然就品味出其中的凄楚悲凉的意味,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可以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更好地领略文章的内涵。
三、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课文
叶圣陶有这么一段关于“读”的描述:“吟诵时,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章表面的语言美、形象美,而且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思想,与作者感情发生共鸣。有些文章,与其多讲多练,不如多读,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作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教授《荷塘月色》时,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两段。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们用舒缓的节奏柔和的语气细细品读着淡淡的朦胧意境。优雅宁静的月下荷塘,会深深地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仿佛自己也跟着朱自清漫步在荷塘小路上,被柔和的月光笼罩着,闻到了淡淡荷香,看到了荷叶上和谐的光影。不必过多的讲述,学生们就感受到作者当时淡淡的喜悦之情。
又如夏衍的《包身工》,作者在真实的记叙中穿插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多次运用反复和排比,语言上很有气势,很好的把握这些语句有助于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感情,更深刻体会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它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味,使他们的感情和作者发生共鸣,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此外,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操、情感、激发审美情趣、提高思辨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环节,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诵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做好范读。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好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朗读兴趣,唤起学生感情,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形式多样的朗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别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齐读等这些朗读的形式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定。
3. 要善于指导学生朗读。应针对学生朗读中音量偏小,速度过快,破句多,缺乏感情的缺点,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也不要忘了技巧训练。对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应进行专门指导。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方法使朗读在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让琅琅书声如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语言感受,如跳动的火把将学生带进文学的殿堂。
(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
但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朗读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朗读在考试中不做要求,而且通过朗读提高成绩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急功近利的老师和学生们便忽视了朗读。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离开了读,语文这门语言课就失去了支撑。以读悟文,以读促写,只有加强朗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
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一、 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目标就无从谈起。课堂上的琅琅书声可以帮助点燃学生的热情。当学生享受到抑扬顿挫的朗读所带来的美感时,当有节奏有韵律的朗读扣动他们心弦时,当富有感情的朗读带他们走进书中的意境、主人公的心里时,没有人不会产生探究一番的念头。尤其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恰当的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情感。如果只是运用枯燥的串讲法和翻译法,那么作品的感染力,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会使学生对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古文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加强朗读大有裨益。
二、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放声朗读文章,可以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增强语言、语义、语法的感受能力。中学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很多优秀篇章,反复朗读可以将大量的词汇储存在大脑里,形成对语言的直觉感受,无形中增强了语感。语感增强了,自然就带动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授《雨霖铃》时,对于其中景物渲染出的意境,教师不必急于分析,先让学生用心的朗读几遍,他们自然就品味出其中的凄楚悲凉的意味,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可以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更好地领略文章的内涵。
三、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课文
叶圣陶有这么一段关于“读”的描述:“吟诵时,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章表面的语言美、形象美,而且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思想,与作者感情发生共鸣。有些文章,与其多讲多练,不如多读,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作品。“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教授《荷塘月色》时,可以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两段。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们用舒缓的节奏柔和的语气细细品读着淡淡的朦胧意境。优雅宁静的月下荷塘,会深深地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仿佛自己也跟着朱自清漫步在荷塘小路上,被柔和的月光笼罩着,闻到了淡淡荷香,看到了荷叶上和谐的光影。不必过多的讲述,学生们就感受到作者当时淡淡的喜悦之情。
又如夏衍的《包身工》,作者在真实的记叙中穿插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多次运用反复和排比,语言上很有气势,很好的把握这些语句有助于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感情,更深刻体会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它像一位出色的导游,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味,使他们的感情和作者发生共鸣,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此外,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操、情感、激发审美情趣、提高思辨力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环节,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诵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做好范读。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好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正音,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朗读兴趣,唤起学生感情,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形式多样的朗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别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齐读等这些朗读的形式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定。
3. 要善于指导学生朗读。应针对学生朗读中音量偏小,速度过快,破句多,缺乏感情的缺点,进行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也不要忘了技巧训练。对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应进行专门指导。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方法使朗读在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让琅琅书声如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春风化雨润泽学生语言感受,如跳动的火把将学生带进文学的殿堂。
(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