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春:花多大代价都值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在北京停留两天的林惠春,一早沏好了一壶绿茶,心中遗憾的是恐怕这次又没有时间和丁亮好好聊一聊了。对于国际化,他们两个聊的很多。
  要打开国际市场,就要出去走一走,转一转,这是共识。林惠春对两个国家印象很深,一个是印度,一个是爱尔兰。
  印度是软件大国,特点就是软件加工的大规模生产,一支软件队伍有上千甚至上万的工作人员,他们几人共用一台电脑,一天三班倒,24小时轮流编程。一个项目经理可以清晰地安排一天的工作内容,而国内最好的项目经理也只能作出一个星期的工作计划。“中国的软件企业还处在手工作坊的阶段,再好的作坊做出的皮鞋可能很精美,但双双不一样,产量上不去。国内最大的问题就在软件工程的管理上。”
  爱尔兰只有340万人口,从70年代开始发展软件产业,政府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比如一经专家评审立项,软件公司只需出25%的资金即可,剩下的则全部由国家来投。他们的国际化路线也是非常的明晰,任何产品的定位首先考虑全球市场,与全球最大的公司配合,最有特点的是,一个成立四五个月的公司,他们的80多名员工来自9个国家,并且在全世界设立了13个分支机构,这些欧洲人、亚洲人、美洲人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的想法,自然产生了国际化的思路,“所以我们在日本的分支机构负责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美国的分公司一旦发展起来,也绝对会请一个当地的老美,花多大代价也要这样做。”
  创智的发展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尽快的国际化。为此,由林惠春牵头,与印度NTT培训公司签订了4年的培训合同,不仅在创智,每年为湖南培训1000名软件蓝领,去年从英国、爱尔兰考察回来后,林惠春认为国内IT产业的培训机制与国外相差太远。即使是大学毕业,到了企业也仍旧要1-2年的时间来适应这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国外的学生甚至在校期间做起来就可以得心应手。“我们的毕业生如果能进入大的软件公司还算幸运,知道产业化是怎么回事,但如果自己创业或在一些小公司打工,那这辈子就毁了,再高的编程高手也只是手工匠,做不了软件工程的管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一大批特别有能力的项目经理。”
  培养人才不能等,对于日本成立的分公司,林惠春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一支队伍,与NEC谈下的第一单简直是漫长而又艰苦,前后进行了13个月,日本派出了16批人来考察创智,从技术、商务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考察,很多人表现出了不耐烦,觉得日本人如此的苛刻、挑剔,最后连林惠春都忍不住了,“来来往往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有结果?”现在回想此事,林惠春深感当时太浮躁,不过毕竟挺了下来,也幸亏扛了下来,虽然是很小的一笔单,只有2000多美元,但是一个开始,“与其说这几年在经济上有什么算得出的利益,不如说最大的收获在于经过磨炼,我们在海外培养了一支成熟的队伍。”
  现在创智与NEC的合作已经是几十万、几百万美元了,但要求同样更加严格了。NEC对创智产生了极大的信任:今年6月底,创智与NEC的合作进入了紧密合作时期。NEC将为创智铺设从东京到长沙的专线,并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林惠春现在几乎快成了空中飞人,据说连钱包里的钱币种类和信用卡都不同。国际业务给创智带来的是压力和同时并存的机会。
  创智发展到现在,几乎记录了中国软件行业的历史。在一种深刻的理解中,创智开始了新的理想。
其他文献
并购科龙前,顾雏军一掷200万元,在媒体狂打招聘广告,名曰“说客”,结果一无所获。起初手下人当是他造势的噱头,后来才知其中深意。此广告的出现,是顾雏军角逐资本市场的信号弹。  “说客”的构思源自老顾,他要的不是推销格林柯尔制冷剂的市场人员,而是能“朝辞香山红叶,夜落纽约长岛”,凭三寸不烂之舌,谈并购,论开合的人物,是苏秦、张仪那种纵横捭阖的谋士。  2001年11月29日我们采访顾雏军当天,宣传部
期刊
现在谁感到不安呢?2002年11月28日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登出一条能够刺激人神经的新闻:中国网通有限公司通过网通(香港)公司出价8000万美元收购亚洲环球电讯公司(以下简称AGC),从而获得账面价值约19亿美元的泛亚洲网络资产。并强调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首次在海外进行并购。  由于当事人的低调,公众还没能充分领会这一并购案背后的意义所在,就有各种猜测在市面上流传。有人说:网通此举为了2003年海外上市
期刊
八国手机商角逐入世后的中国,  拼技术、拼资本还是拼人才?  靠规则、靠政治还是靠人性?  相同规则,不同文化背景下,  八大跨国企业如何展开一场关乎企业兴衰的人性管理大战?      本土化也是国际化    闭关还是开放,这是一个问题。  套用莎翁的名句,颇能说明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  其实,华夏文明并非固步自封的结果,惜大汉盛唐,乃至前清时期,中国就曾以无比宽大的胸怀接纳
期刊
微软,这个名字总是可以引发出无数的话题。当网景、甲骨文与之争吵不休,大动干戈刚成往事,当分拆的手术刀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之时,在中国也不断有一个个弱小的声音与之较量。  先是有号召“起来,挑战微软霸权”的方兴东。继之是亚都与之对簿公堂。  现在又演绎出了汉王与微软的所谓“恩怨情仇”。  这次对阵的双方实力对比一如既往的悬殊。  刘迎建领导的汉王是中关村里最典型的企业,凭着一两项技术历经磨砺得以发家
期刊
比尔·盖茨在公司内部的一次高层会议上十分得意地评价说:“我敢打赌,你们谁也不知道,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多媒体研究机构。”  李开复是1998年11月出任微软研究院院长的,之前他是苹果电脑公司的技术天才和总裁斯考利的“秘密武器”。在一次研讨会上,李开复作了苹果新型多媒体电脑的演讲,技惊四座,当天苹果股票涨了3美元。  1997年比尔·盖茨决定投资8000万美元在北京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期刊
他控制资产超过200亿;当我们将商业世界想像得充满血腥的味道,而许荣茂却宣称“没感觉,我喜欢参与其中”;从打工仔到亿百富豪,是怎样的一部发迹史?……  《福布斯》榜中巨富首度接受大陆媒体独家专访   有人称许荣茂是房地产新贵,也有人形容他是业界的“巨鳄”:在国内的土地储备数量庞大,举重若轻、敢做别人不敢做的项目,随时可调用的资金数额惊人……  关于他的种种传闻,令人深感他的神通广大,莫测高深,随着
期刊
当今社会,买房的恐惧,卖房的更恐惧。  北京房地产开发商的恐惧主要是源自于房地产市场的巨大的压力:现在楼盘供应量总体过大,放量时间过于集中,有特点的楼盘少。在市场的一片战战兢兢声中,北京市中原房地产经纪公司却爆出了一个大新闻——该公司代理的中关村韦伯时代写字楼项目,从去年10月11日开盘,到今年3月25日在北京西苑饭店签订合同为止,短短的166天时间内,创造了总成交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业绩。  中原
期刊
一直以来,关于国际间人才争夺愈演愈烈的话题,在我国不外衍生出司空见惯的两种景观:一方面,每年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有大批优秀分子在深造的“旗帜”下流往美、欧诸国,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向国外“招贤纳才”也逐渐家常起来,洋专家、洋经理,甚至高层政府部门的洋顾问纷纷在我国安营扎寨。  然而,今年9月初中央及北京部分媒体关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竞聘世界气象组织
期刊
前后不过6年,凯德置地在北京的发展遇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90年代中期, 凯德置地的前身初到北京寻找发展机会,可以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由于“当时政策的透明度太差,审批环节复杂,市场远不够成熟,让人觉得心里没底,于是只得望而却步。”“于是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一个更具活力的城市——上海,8年来,集团在上海成功地开发了近十个项目,囊括大型住宅区、服务性公寓、写字楼和商业等开发品种,凭借品牌的优
期刊
举办世界性技术峰会向来是全球500强企业巨头的专利,因为也只有它们才拥有盟主般的主导某种技术或标准的实力。  2002年12月3日,联想集团在北京首次举办了自己的信息技术峰会,开创了国内IT企业做东倡导产业技术方向与标准的先例。杨元庆在这次峰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关联”的概念,传递出实现计算、通信和家电融合的技术构想。  与其他前来捧场的跨国公司代表负责业务与市场者居多不同,英特尔公司派出了掌控技术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