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是翻译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它开篇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本文以许渊冲 和Kenneth Rexroth 英译本作为比较对象,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作理论诗学视角下出发,依据他的“诗学规范”对《声声慢》的三译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声声慢》译本;诗学;翻译批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8-0000-00
1引言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而《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更多还原
2诗学
勒菲弗尔的诗学翻译观将“诗学”解释为“文学观念”的别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学手法、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场景与象征,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也称功能部分。第二个方面在决定选择何种与社会体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主題才能使作品引起注意时特别具有影响力。
3许渊冲和Kenneth Rexroth《声声慢》英译文对比分析
3.1 分析原文
3.1.1 文学手法
(1)叠词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叠词的使用使全词极富表现力。不仅富于音乐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词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同时也形象地勾勒出作者的失落彷徨、寂清苦楚,进而情绪低落、哀怨忧伤的心理活动过程,为全文奠定了凄惨凄清的基调。
(2)韵律。宋词的形式超过1000种,而词牌为《声声慢》的形式有“平韵体”和“仄韵体”两种。中国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平韵体指词句以平声押韵,仄韵体指词句以上、去、入声押韵。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的形式为仄韵体。
3.1.2 体裁
《声声慢》的体裁则属于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是花间派。
3.1.3 中心思想(主题)
《声声慢》是词人李清照通过南渡后心情极度悲苦,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不佳,于此抒发了词人的悼亡、怀旧之情,同时寄托了对家国之痛心、故土之思念。
3.1.4 典型人物
在《声声慢》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寂寞凄苦,身世悲惨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沦落为无依无靠、漂泊在外、形影相吊的形象。
3.1.5 场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描写了借酒浇愁的场景。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了秋雁南飞的场景。
3.1.6 象征
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运用大雁意象,用来回忆过去,因为在她眼里,雁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相思相爱的见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回忆过去的大雁虽然伤感,但忧郁中有甜蜜。
3.1.7 社会体制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颖难璨的明珠,就像一座芬芳绚烂的园圃,散发着自己姹紫嫣红的神韵。而营造和谐社会又是当今人们共同美好的愿望,此时宋词有助于人们这种愿望的实现。因为宋词在美感、道德感、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给人以熏陶、启示和教育。千姿百态、魅力四射的宋词能够蕴育、呵护我们所渴望的和谐社会。
3.2译文对比分析研究
3.2.1 文学手法
(1)开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三个以 “I” 开头的排比句 ,读起来使人感到琅琅上口,排比抒情,节奏紧凑和谐,感情充沛洋溢,同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者读者。
为了使译诗与原词在音律上有相同的效果,他采用了押尾韵、押头韵、双声等多种翻译技巧,使得译诗读来韵律感十足,充分传达了原词那种悲悲切切的伤感之情。
(2)Kenneth Rexooth译本力求保留叠音,并且每句都用了押头韵的修辞,且每个单词独立成句。此译文的语气忠实了原文的语气,都用了祈使句,然而,译者过度追求原文的形式,而忽视了音韵,节奏。
3.2.2体裁
两个译文的体裁与原文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本质上是以诗译诗,与原文体裁基本保持一致。
3.2.3中心思想(主题)
两个译本都较好把握了原词的意境,基本再现了词人悲痛欲绝的心情,在音、形、意上都有所考虑,思想内容也都符合原词的主题,与原作基本保持一致。
3.2.4 人物原型
两个译文都不同程度塑造了一个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人物形象。
3.2.5场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浇愁的场景)
许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O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t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王译:I drink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 until I can’t Stand up against a gust of wind.
关键词:《声声慢》译本;诗学;翻译批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8-0000-00
1引言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而《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更多还原
2诗学
勒菲弗尔的诗学翻译观将“诗学”解释为“文学观念”的别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学手法、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场景与象征,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也称功能部分。第二个方面在决定选择何种与社会体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主題才能使作品引起注意时特别具有影响力。
3许渊冲和Kenneth Rexroth《声声慢》英译文对比分析
3.1 分析原文
3.1.1 文学手法
(1)叠词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叠词的使用使全词极富表现力。不仅富于音乐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词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同时也形象地勾勒出作者的失落彷徨、寂清苦楚,进而情绪低落、哀怨忧伤的心理活动过程,为全文奠定了凄惨凄清的基调。
(2)韵律。宋词的形式超过1000种,而词牌为《声声慢》的形式有“平韵体”和“仄韵体”两种。中国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平韵体指词句以平声押韵,仄韵体指词句以上、去、入声押韵。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的形式为仄韵体。
3.1.2 体裁
《声声慢》的体裁则属于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是花间派。
3.1.3 中心思想(主题)
《声声慢》是词人李清照通过南渡后心情极度悲苦,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不佳,于此抒发了词人的悼亡、怀旧之情,同时寄托了对家国之痛心、故土之思念。
3.1.4 典型人物
在《声声慢》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寂寞凄苦,身世悲惨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沦落为无依无靠、漂泊在外、形影相吊的形象。
3.1.5 场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描写了借酒浇愁的场景。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描写了秋雁南飞的场景。
3.1.6 象征
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词人运用大雁意象,用来回忆过去,因为在她眼里,雁是她和丈夫赵明诚相思相爱的见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回忆过去的大雁虽然伤感,但忧郁中有甜蜜。
3.1.7 社会体制
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颖难璨的明珠,就像一座芬芳绚烂的园圃,散发着自己姹紫嫣红的神韵。而营造和谐社会又是当今人们共同美好的愿望,此时宋词有助于人们这种愿望的实现。因为宋词在美感、道德感、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给人以熏陶、启示和教育。千姿百态、魅力四射的宋词能够蕴育、呵护我们所渴望的和谐社会。
3.2译文对比分析研究
3.2.1 文学手法
(1)开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三个以 “I” 开头的排比句 ,读起来使人感到琅琅上口,排比抒情,节奏紧凑和谐,感情充沛洋溢,同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感染者读者。
为了使译诗与原词在音律上有相同的效果,他采用了押尾韵、押头韵、双声等多种翻译技巧,使得译诗读来韵律感十足,充分传达了原词那种悲悲切切的伤感之情。
(2)Kenneth Rexooth译本力求保留叠音,并且每句都用了押头韵的修辞,且每个单词独立成句。此译文的语气忠实了原文的语气,都用了祈使句,然而,译者过度追求原文的形式,而忽视了音韵,节奏。
3.2.2体裁
两个译文的体裁与原文相比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本质上是以诗译诗,与原文体裁基本保持一致。
3.2.3中心思想(主题)
两个译本都较好把握了原词的意境,基本再现了词人悲痛欲绝的心情,在音、形、意上都有所考虑,思想内容也都符合原词的主题,与原作基本保持一致。
3.2.4 人物原型
两个译文都不同程度塑造了一个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人物形象。
3.2.5场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浇愁的场景)
许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O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t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王译:I drink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 until I can’t Stand up against a gust of 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