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表现为好动、好问、猎奇、新颖感强等特点。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就出现惊讶、疑惑、矛盾,这就是好奇心的反应。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物需要,它源于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满足这种动机是知识的实际获得,它是一种重要的、稳定的动机。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和源头。其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极为突出,因为儿童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有强烈的求知欲,一旦他们有了好奇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使他们产生追根求源的念头。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何去探索、积累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呢?
  (一)创设情景,诱发好奇心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潜能为基础,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创新兴趣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只有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时,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阿基米德在沐浴时,得到灵感,发明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沐浴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情景,所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是诱发学生发好奇心的有效方法。
  (二)提问引入,激发好奇心
  把结论性的问题改为探索性问题,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活动.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尽量避免以简单方式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地设计探索性问题或将教材中一些结论性的问题改造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整理、加工、归纳、猜想、证明,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好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随便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去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对课文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好了这点,会事半功倍的。
  (三)借助课题,引发好奇心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题本身就让人感到好奇,一看到题目,学生就又想知道课文究竟写了什么样的心理,教师借助这类特殊的课题,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好奇心的方法很多,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做个有心人,坚持下去,学生的好奇心就会逐渐积累起来,进而激发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奇,这正是创新的萌芽,要多加呵护。
  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固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主动的探索上。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是首要任务。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重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和培养。
  (一)引导质疑,调动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知识延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上完一课后,让学生通过资料、上网等获取课文以外又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感
  质疑感是对所认识的事物感到疑惑,不很相信。有怀疑,便会对所怀疑的事物生疑、解疑,要充分利用“兴起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怀疑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经历“生疑——设疑——解疑”的思维过程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注意巧妙设疑,以疑激欲,把主动性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借助教材,鼓励质疑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追新求异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在表现。如果没有标新立异,追求新异的好奇心,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做出验证。
  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的历史时期理解课文。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提问解问,培养质疑
  中国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围绕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再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欲望,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其终生发展十分有益。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去探求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突破旧观念、旧思想,要积极探索,不断学习新知识,敢于进行教法创新的实践、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认知训练”,又要重“情感熏陶”;重“竞争”,又要重视“合作”,“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又要看效果。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竞争”为合作,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封闭”走向开放,强化语文同各科教学的联系。  一、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解  所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先锋而关键的作用,它将彻底改造现行学校教育,从而引发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真正意义的教育革命。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在教育改革中,我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一个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改的氛围,以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运用是硬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对话 钻研教材 有声对话 无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那种“一言堂”“你问我答”的现象便悄悄地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生本之间不厌其烦的对话交流。下面就我所理解的“对话”,谈一点肤浅的认
期刊
实行二期课改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成为当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它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
期刊
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的地理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感氛围,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高中美术课程的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探讨新课标实施以来的高中美术课程教育,从文化情境、人文内涵、学生情感和学生能力等角度展开论述,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 欣赏 教育    2003年,国家教育部制订颁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照顾到了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较之过去单一的“美术欣赏”,无疑对学生具有更
期刊
协作学习指个人学习的成功建立在他人成功的基础之上,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相互合作的,共享信息与资源。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中运用协作学习理论,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学习内容用多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让学生在网络这个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展示他们智慧的舞姿。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熟练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
期刊
摘 要: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研究如何用工程化的方式有效地管理软件开发,以较低的成本按期开发出高质量软件,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一下简单探讨。  关键词:软件工程 主流程线 案例教学 扩散思维    软件工程的概念是为有效地控制软件危机的发生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目标就是把软件作为一种物理的工业产品来开发,要求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应用问题教学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的问题。重点解决历史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质量、如何掌控学生问题时间等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 主体 时间 质量    现代教学论强调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必将被科学可行的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所取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