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策略的应用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udql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而且在具体的教改实践中也要求教师能够切实灵活的运用教学策略。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到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呢?
  
  1创造性使用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标的出台及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教师大胆创新与实施才华营造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如可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静态的感情变为涌动的激情;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视可赏的生动意境;可朗读,可吟唱,可表演;可交流探究,可实践体验……教师课程的设想和实施完全可依据教材选文不同特点,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充满激情和新鲜感的课堂氛围中习得知识和能力。
  
  2利用网络信息,拓展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
  
  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及其交流的互动性,正改变着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理念,同时也冲击着学校的传统教育。可喜的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并建议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网络”这种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把每节课前了解、搜寻到的许多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作为相关链接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讨论、筛选、甄别、处理信息直至生成新的信息。当然也可以让学生以不同形式或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等工具搜寻、甄别自己认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信息。如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贴子征集或发表对教材所学内容的反馈与评价(这其中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信息意识的教育),再拿到课堂上交流操作……如此下来,教师教法、师生关系也会因之转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因此得以激发,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将随之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习得养成的最佳平台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程标准》P16)新教材在选材方面文质兼美,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如《贝壳》、《风筝》;有培养学生使命感的,如《散步》、《邓稼先》;有闪射爱国主义精神光辉的,如《最后一课》、《黄河颂》;有渗透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审美情趣熏陶的,如《安塞腰鼓》、《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不同的文本与学生特点,采用与之相符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文学论坛,手抄报,出杂志诗刊,书法大赛,辩论赛,诵读赛,课本剧……等引导学生去感知、去领悟、去鉴赏,进而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此外,各地还都蕴藏着诸如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有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强烈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参观、访谈等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旨在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全新活动平台,就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受感染,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教育目标。
  
  4 作业布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多元化,新课标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笔者认为在作业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探讨。如:《五柳先生传》一文的讨论作业可以设置两个大题:(A)文中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查阅资料)?(B)读文后你还想知道什么?依此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综合、分析。结果可能有相当一批学生就B展开疑问:陶渊明是一个隐者吗?若是,为何又时时著文明志?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可以再上一节课题为“我眼中的陶渊明”的课,课型:辩论活动。仿照浙江电视台“人生AB剧”的设计。课前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分析,课上学生激烈论辩,听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辩论进行的实际适时调整自己支持方。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自己的认识情况进行知识的再综合,一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教师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反思,才能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辩证法是一切思想方法的基本法,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的指导方法。恩格斯早就断言:“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个年头,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而且随着课改的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冰山显露。课改取得的成绩,是运用辩证法的胜利,产生的新问题,是忽视辩证法或不能正确运用辩证法的衍生物。  怎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坚持辩证法呢?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原理,三个基
期刊
读了北京师范大学王敬赓教授的《等式数字谜》的文章,觉得这个等式数字之谜很有趣,笔者试着用分析排除法探索等式数字之谜,得出它的另一种解法。  等式数字谜:将数字1至9不重不漏的填入图(1)中的9个空格内,使各行各列的等式成立。  分析与解答:假设图(2)是一种符合要求的填发,由图(2)及填数要求易知:X3≠2,3,5①(例如,如果X3=2,那么X1×X2=14=2×7,数字2重复;如果X3=3那么X
期刊
【摘要】《曹冲称象》、《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至今还在启迪人们的智慧,是因为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时实现有效的问题转化。数学中的转化思想、转化方法,学生喜闻乐见,有的已成为学生终生享用财富。同时实现有效的问题转化是一种创造,需要知识、经验、能力的支持,也需要遵守问题转化的原则。  【关键词】数学;转化问题;方法    1 日常生活中转化现象的启示    水的势能通过发电厂转化为电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曾让笔者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笔者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实践,觉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作文教学效果比较好。    1 克服畏难心理,让学生愿写    学生害怕写作,简直是谈作文而色变,这是普遍现象。怎样克服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呢?我不管任教哪个年级哪个班,首先就是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他愿意写就鼓励,他不愿意写则更要鼓励。告诉学生作文其实非常简单,非常快乐,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今天,口语和书面表达是人们利用进行语言交流的两大方式,然而,每当提到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又由于各级教学大纲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很多人对写的能力不重视,然而从历年考试结果来看,学生的听读技能在提高,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却不明显,写作部分的成绩还未能达到要求。可见,加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突破传统中学英语
期刊
作为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和语言来预测可能发生的一切,及时把一切不利因素窒息在萌芽之中,这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也需要班主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一个“糊涂”的明镜人。  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何况是可塑性极强的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如果老师总是睁大眼睛,就像两眼球是显微镜似地观察、计较学生的缺点和不足,那么,我们永远会对学生不满
期刊
班主任首先是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就是育人,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授业解惑”者为“师经”,称“传道”存为“人师”,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当同时具备“经师”和“人师”两种品格。班主任既要当好“经师”更应当“人师”,还要学会在当好“经师”的教学活动中当好“人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履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
期刊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方针。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面谈一谈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提高学
期刊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经过多年的教学,深感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年代、人名、史实颇多,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思考。从多角度、从多方位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科学、有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区第三轮已经开始。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社等多种版本)、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已经基本定型并处于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