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是现代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起步于20世纪中期,其随着基础建设力度及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及完善,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主要以无损检测技术为主,即在不损害建筑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质量的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应用
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为建设工程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依据,而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优化,程序化、标准化、无损害、快速便捷也将成为建筑检测新技术的标志。在实际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稳定性强、效率灵敏度高的检测设备应用在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因此对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应用
1.1超声回弹综合技术
超声波回弹综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超声仪器、回弹仪器进行具体操作。其中回弹仪器主要通过回弹数据的有效测量,对混凝土表层质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超声仪器则利用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结构中传播速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联系。超声波回弹综合技术通过将超声技术与回弹数据的有机结合对整体断层进行质量检测。若混凝土强度与实际限度相差较大时,利用超声技术可有效避免因其塑性变形对回弹数据精确度的影响,从而对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塑性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超声回弹综合技术也可以有效避免以往单一数据分析对混凝土强度分析的影响,如龄期、骨料、含水量等,并进一步根据施工场地地质变化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修正,从而促使混凝土强度测量精确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1.2雷达波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技术是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其可利用微波频带宽、频率高、穿透性好、方向感强的特点对建筑结构较复杂的构件进行非接触质量检测,裂缝、脱粘等。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雷达波检测技术可针对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情况,对管件预埋、混凝土缺陷及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可对建筑施工区域地质灾害预埋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泥石流、滑坡等。
1.3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随着红外射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检测技术,其主要是根据被测物体遭受红外线连续辐射后呈现的情况,结合物体热量及热流变化,对物体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若被测物体内部出现缺陷,则会通过对物体热传导的影响,导致其表面热辐射发生适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利用红外线传感成像技术进行有效的检测。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测量,进而对其内部缺陷方位及大小进行具体展现,随后进行质量评定工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因其非接触式测量的优良特点可在高层建筑外部装饰质量测量、墙体表面漏水检测、剥离层检测等方面发挥良好的效用[1]。
1.4射线探伤技术
射线探伤技术主要是利用射线穿透的形式对被测物体进行质量检测,如β射线、X射线等,根据强速衰减的变化情况对被测物体的结构完整性进行综合分析。不同的物体结构在经受射线穿透后的衰减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别,而通过衰减射线在胶皮上进行投射,然后在显影成像技术的支持下可全面展示被测物体内部结构信息。电子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射线探伤技术的优化提供了依据,现阶段射线探伤技术可在钢结构检测中发挥良好的效益,同时根据显影技术下被测钢结构内部结构缺陷情况可对钢结构材料、焊缝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预先评估,便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
2、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
2.1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
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期,随着1976年《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定标准》的颁布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设计规范的制定,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在发展初期主要以拉拔、回填等损坏检测技术为主,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概率极限建筑设计方法的出现,建筑工程检测技术也增加了超声回弹综合检测、静力检测、钻芯法检测等新型检测技术,随之颁布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新型检测技术主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视,对以往检测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现阶段声、磁、电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提供了依据,新型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标准也急需提升,如根据具备检测信息及工作框架对灾后建筑物的检测规程、建筑老化程度的检测标准等,相关标准的進一步完善有望为老旧建筑物及灾后建筑的结构优化提供有利的依据。
2.2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以无损检测作为自身工作重点,并依据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更加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条例构建。现阶段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工程检测技术仍有一定的差距,设备进口仍是设备购置的主要措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着过程主动检测技术及新加入制造材料探究工作的不断强化,而无损检测技术新模式也成为建筑工程发展及制造行业发展重点,因此相关制造企业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2]。此外,现有检测技术应与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紧密结合,以往我国建筑混凝土设计等级大多为C60,而随着C80等级建筑混凝土的应用,应制定相应的高强度混凝土检测方案。而随着社会各界对建筑隔热、保温、采光等性能的高要求,也应开发相关物理性能的建筑技术方案。在工程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可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工程检测设备进行有机整合,在增加样品数据采集量的同时你也可以促使检测精密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优化及后期质量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人员应根据工程开展情况积极引入先进设备、技术,结合红外成像检测、射线探伤检测、雷达法检测、超声波回弹检测等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刚铸.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284-00284.
[2]薛腾杰.探讨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6):71-71.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应用
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为建设工程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依据,而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优化,程序化、标准化、无损害、快速便捷也将成为建筑检测新技术的标志。在实际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稳定性强、效率灵敏度高的检测设备应用在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因此对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应用
1.1超声回弹综合技术
超声波回弹综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超声仪器、回弹仪器进行具体操作。其中回弹仪器主要通过回弹数据的有效测量,对混凝土表层质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超声仪器则利用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结构中传播速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联系。超声波回弹综合技术通过将超声技术与回弹数据的有机结合对整体断层进行质量检测。若混凝土强度与实际限度相差较大时,利用超声技术可有效避免因其塑性变形对回弹数据精确度的影响,从而对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塑性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超声回弹综合技术也可以有效避免以往单一数据分析对混凝土强度分析的影响,如龄期、骨料、含水量等,并进一步根据施工场地地质变化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修正,从而促使混凝土强度测量精确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1.2雷达波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技术是微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其可利用微波频带宽、频率高、穿透性好、方向感强的特点对建筑结构较复杂的构件进行非接触质量检测,裂缝、脱粘等。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雷达波检测技术可针对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情况,对管件预埋、混凝土缺陷及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可对建筑施工区域地质灾害预埋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如泥石流、滑坡等。
1.3红外成像检测技术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随着红外射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检测技术,其主要是根据被测物体遭受红外线连续辐射后呈现的情况,结合物体热量及热流变化,对物体的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若被测物体内部出现缺陷,则会通过对物体热传导的影响,导致其表面热辐射发生适当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利用红外线传感成像技术进行有效的检测。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测量,进而对其内部缺陷方位及大小进行具体展现,随后进行质量评定工作,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因其非接触式测量的优良特点可在高层建筑外部装饰质量测量、墙体表面漏水检测、剥离层检测等方面发挥良好的效用[1]。
1.4射线探伤技术
射线探伤技术主要是利用射线穿透的形式对被测物体进行质量检测,如β射线、X射线等,根据强速衰减的变化情况对被测物体的结构完整性进行综合分析。不同的物体结构在经受射线穿透后的衰减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别,而通过衰减射线在胶皮上进行投射,然后在显影成像技术的支持下可全面展示被测物体内部结构信息。电子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射线探伤技术的优化提供了依据,现阶段射线探伤技术可在钢结构检测中发挥良好的效益,同时根据显影技术下被测钢结构内部结构缺陷情况可对钢结构材料、焊缝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进行预先评估,便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
2、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
2.1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
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期,随着1976年《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定标准》的颁布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设计规范的制定,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在发展初期主要以拉拔、回填等损坏检测技术为主,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概率极限建筑设计方法的出现,建筑工程检测技术也增加了超声回弹综合检测、静力检测、钻芯法检测等新型检测技术,随之颁布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新型检测技术主要加大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视,对以往检测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现阶段声、磁、电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优化提供了依据,新型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标准也急需提升,如根据具备检测信息及工作框架对灾后建筑物的检测规程、建筑老化程度的检测标准等,相关标准的進一步完善有望为老旧建筑物及灾后建筑的结构优化提供有利的依据。
2.2建筑工程检测新技术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以无损检测作为自身工作重点,并依据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更加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条例构建。现阶段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工程检测技术仍有一定的差距,设备进口仍是设备购置的主要措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着过程主动检测技术及新加入制造材料探究工作的不断强化,而无损检测技术新模式也成为建筑工程发展及制造行业发展重点,因此相关制造企业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2]。此外,现有检测技术应与建筑施工技术进行紧密结合,以往我国建筑混凝土设计等级大多为C60,而随着C80等级建筑混凝土的应用,应制定相应的高强度混凝土检测方案。而随着社会各界对建筑隔热、保温、采光等性能的高要求,也应开发相关物理性能的建筑技术方案。在工程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可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工程检测设备进行有机整合,在增加样品数据采集量的同时你也可以促使检测精密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优化及后期质量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人员应根据工程开展情况积极引入先进设备、技术,结合红外成像检测、射线探伤检测、雷达法检测、超声波回弹检测等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刚铸.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284-00284.
[2]薛腾杰.探讨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