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素养作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从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个方面加强,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阅读素养作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本文从当前我校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一、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1. 有疑敢问。在课前与课内,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学会分析和推理归纳,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笔者出示了课题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好地做好预习工作,下面根据课题把你心中想问的问题痛痛快快地提出来吧!”接下来,教室里一个又一个小手举起来“请问黄河变化前是怎样的?”“请问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问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这样?”“请问变化后应该怎么办?”……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来,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加以分析文本,最终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 深度讨论。阅读课上,要充分考虑如何推动学生的深度阅读,采用“深度思读”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挖掘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了很多关于鲁迅及时代背景,作深度理解作铺垫。在课中学生在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一边思读课本,一边梳理出课本中的种种问题。学生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进入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谈体会,做批注,将思维往深度去拓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穷尽每一个细节,充分挖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细致度。
3. 联系实际。教师只有让学生把阅读和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创造性学习。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作者具有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终她渴望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得以实现。理解了“父亲”说的这句话的含义,知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去解决,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才能很好地联结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产生思维碰撞,促进思维发展。
二、在阅读中促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1. 加强读的频率促进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多次的读来促进感受。如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吟读,指导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内容,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接下来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品读,在理解了诗中意思、诗人感情,通过自己的体验、情感进行吟诵,读出诗的韵味。在读的形式上采用多种方式,有自由朗读,个体竞读,小组朗读,男女分组竞读,集体齐读等等,看谁或那个组读得好,读得有感情,让学生去评价,并模仿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感知。最后再让学生尝试背诵这首诗,通过反复吟诵促进学生的理解、感受祖国文字的精妙,并受到美的熏陶。
2. 紧扣主题拓展促进理解。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学习,在教学中“主题拓展,以文带文”,就是紧扣所学的单元主题,在课内让学生阅读一篇或多篇与课文相似的文章,比较式地阅读,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思想品德的熏陶……让阅读素养进一步得到落实。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诚实、守信”的主题拓展阅读教学课题时,通过《中彩那天》为范文,引导学生品读了这篇文章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从阅读中体会,文章通过人物的不同描写方法去表达人物的品质,与此同时,让学生以此方法去品读了《拯救善意》、《一个男孩子的座右铭》两篇文章,学生能迅速掌握了各种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从中感受到诚实、勇敢、尊重他人的力量,教师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3. 增加练笔形式促进评价。在阅读教学活动后,可穿插小练笔这一环节,也可以课后单独展开,给学生思考创造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的展现和发挥。可以是续写的形式,也可以是评述文中的主要人物或情节,与文本进行比较,回顾课文内容,评价总结课本,做到以写促思,以写促评。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通过 学文,学生内心有了碰撞,学生心中生产生了许多的想法,笔者为了把他们心中的想法通过语言固化下来,设置了小练笔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我们身边的‘大鱼’”为主题展开小练笔,并引领学生去关注我们身边有怎样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你会如何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通过小练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中所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让学生明白我们的道德品质是从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而达到教材的育人效果。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阅读活动
1. 多样形式的班阅读交流。比如在班级范围内经常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阅读手抄报”等一系列有关阅读的活动,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调动全班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们体悟作品对主题的诠释。
2. 趣味十足的课本剧表演。在熟知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如何把握文中的每一个角色,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等特点进行改编,使课本中人物的语言、形象、动作表情等都富有个性,加深對课本内容的理解。
3. 新鲜新颖的微信推阅读。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为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推送假期阅读书单供家长参考。低年级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一张阅读卡片或阅读小报,高年级学生则写一篇读书笔记,在开学初举行班级阅读分享会。
参考文献
[1] 程丽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
[2] 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构成及测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5(5):69-75.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阅读素养作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本文从当前我校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一、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1. 有疑敢问。在课前与课内,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学会分析和推理归纳,最后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笔者出示了课题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好地做好预习工作,下面根据课题把你心中想问的问题痛痛快快地提出来吧!”接下来,教室里一个又一个小手举起来“请问黄河变化前是怎样的?”“请问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问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这样?”“请问变化后应该怎么办?”……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来,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加以分析文本,最终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 深度讨论。阅读课上,要充分考虑如何推动学生的深度阅读,采用“深度思读”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挖掘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笔者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了很多关于鲁迅及时代背景,作深度理解作铺垫。在课中学生在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一边思读课本,一边梳理出课本中的种种问题。学生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进入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谈体会,做批注,将思维往深度去拓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穷尽每一个细节,充分挖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细致度。
3. 联系实际。教师只有让学生把阅读和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创造性学习。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时,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作者具有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终她渴望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得以实现。理解了“父亲”说的这句话的含义,知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去解决,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才能很好地联结学生的思维空间,并产生思维碰撞,促进思维发展。
二、在阅读中促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1. 加强读的频率促进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多次的读来促进感受。如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泊船瓜洲》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吟读,指导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内容,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接下来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品读,在理解了诗中意思、诗人感情,通过自己的体验、情感进行吟诵,读出诗的韵味。在读的形式上采用多种方式,有自由朗读,个体竞读,小组朗读,男女分组竞读,集体齐读等等,看谁或那个组读得好,读得有感情,让学生去评价,并模仿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诗句有更深刻的感知。最后再让学生尝试背诵这首诗,通过反复吟诵促进学生的理解、感受祖国文字的精妙,并受到美的熏陶。
2. 紧扣主题拓展促进理解。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学习,在教学中“主题拓展,以文带文”,就是紧扣所学的单元主题,在课内让学生阅读一篇或多篇与课文相似的文章,比较式地阅读,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思想品德的熏陶……让阅读素养进一步得到落实。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诚实、守信”的主题拓展阅读教学课题时,通过《中彩那天》为范文,引导学生品读了这篇文章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从阅读中体会,文章通过人物的不同描写方法去表达人物的品质,与此同时,让学生以此方法去品读了《拯救善意》、《一个男孩子的座右铭》两篇文章,学生能迅速掌握了各种的人物描写方法,并从中感受到诚实、勇敢、尊重他人的力量,教师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3. 增加练笔形式促进评价。在阅读教学活动后,可穿插小练笔这一环节,也可以课后单独展开,给学生思考创造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的展现和发挥。可以是续写的形式,也可以是评述文中的主要人物或情节,与文本进行比较,回顾课文内容,评价总结课本,做到以写促思,以写促评。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通过 学文,学生内心有了碰撞,学生心中生产生了许多的想法,笔者为了把他们心中的想法通过语言固化下来,设置了小练笔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我们身边的‘大鱼’”为主题展开小练笔,并引领学生去关注我们身边有怎样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你会如何做?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通过小练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中所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让学生明白我们的道德品质是从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而达到教材的育人效果。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阅读活动
1. 多样形式的班阅读交流。比如在班级范围内经常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好书推荐”、“阅读手抄报”等一系列有关阅读的活动,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调动全班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们体悟作品对主题的诠释。
2. 趣味十足的课本剧表演。在熟知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如何把握文中的每一个角色,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等特点进行改编,使课本中人物的语言、形象、动作表情等都富有个性,加深對课本内容的理解。
3. 新鲜新颖的微信推阅读。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为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推送假期阅读书单供家长参考。低年级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一张阅读卡片或阅读小报,高年级学生则写一篇读书笔记,在开学初举行班级阅读分享会。
参考文献
[1] 程丽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
[2] 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构成及测量[J].课程教材教法,2015(5):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