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简称为科研)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是有别于理论研究的实践研究,是针对其教育教学经验与问题的研究。每一个优秀的研究成果即是一个可供同行借鉴、学习和利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同伴互助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区域孵化和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路径。
然而,教师研究需要理论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富有经验的科研指导者师徒带教式的个别化指导。基础教育科研指导者需要同时完成比较繁重的科研管理任务与需求旺盛的个别指导工作,人手不足,任务繁重,供需矛盾突出。以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科室为例,仅有13位科研员,需要指导全区600余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许多学校、甚至教师个体的优秀经验仅仅体现为个体经验,无法转化为可分享可借鉴的研究成果。由此提出问题解决思路———科研指导课程化。科研指导课程化是指在科研指导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设计,形成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的课程体系,增强科研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促生更多的可供分享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
一、现有的科研课程的主要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科研指导课程化并非针对无科研课程的问题,在各级科研培训中,早已存在各种形态的科研课程。
现有科研课程有面向学校科研室主任的干部培训课程、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课程与面向普通教师的科研通识性培训课程。三类课程的主要构成是科研基本方法为主线的知识讲座与参与者完成一项研究的任务设计;其中讲座为主,个人任务完成为辅。课程主讲者与参与者的互动是基于教学内容与任务完成的互动。
现有科研课程主要的问题是课程分层不全面,没有依据教师的科研水平与需求进行较精细化的分层次课程设计,不同科研水平的教师可能在学同一门课程;学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参与者不能按需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参与者仍处于被动的听众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针对学校科研管理的培训并无具体的课程。
二、科研指导课程化的构想
科研指导课程化是参与式教师研修课程,其课程理念是双向建构式,即在课程开发者与课程研修者之间,通过基于课程内容的双向互动,实现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与研修者的再生长。
(一)课程框架
科研指导课程主要包括知识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两大类,知识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均按照教师科研、科研管理者与学校科研三个方向设计课程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具体课程模块。通过建立立体交叉的课程模块,满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
1.分层的培训目标与内容
科研指导既要面向教师个体,也要面向学校,科研指导课程设计做到两者兼顾的同时,还根据教师对科研的认同与研究能力做了分层,具体包括科研新手教师课程、科研骨干教师课程与科研能手教师课程。
2.多类别知识模块
分层体系课程中涉及共同的知识类模块课程,鉴于不同学习者对知识类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同,可按照研究方法类、科研写作类、管理实务类、课题研究流程类、教育研究热点类五大类设计,每类课程内容中设计若干单元的课程内容供选择。每个知识类主题模块下再分别设计可供选择的小模块课程内容,如研究方法类可以再细分为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内容。
3.有分层任务的活动课程
科研新手活动课程的载体是与教学联系最密切的课例研修活动,通过校本研修与区域选修课的形式,引导科研新手学会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研骨干活动课程的载体是教师个人正式的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班师徒带教的指导形式。科研能手课程的实施途径是以课例研修等活动为载体的精修工坊活动,研修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根据个人研究专长和目前关注重点,在主题研究中承担并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活动类课程框架设计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实施
科研指导课程在实施上允许课程参与者进行模块间的重新组合,按照规定学时进行自主选择。课程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根据学习任务选择知识模块课程与活动模块课程。如表3所示科研新手教师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任务(表3仅做简单列举),并根据学习任务选择要学习的知识模块與活动模块课程。
三、科研指导课程化的实施建议
科研指导课程化以课程指导与培养系统化与个性化为愿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谁来整体设计与实施;二是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三是如何调动课程参与者的积极性。
(一)明确整体设计与实施的责任主体,并建立支持机制
学校的科研指导不是区县教科室一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首先,应该明确科研指导课程化的指向是学校系统内部的科研与教师科研,具体内容可以涵盖整个教育教学领域,树立大的科研指导观念。其次,为科研部门的领导者与教研、德研、教师培训等部门合作,建立支持机制,形成以区县科研指导者为主,科研指导部门全程设计,多部门人员有效合作的工作格局。
(二)学分认证,调动课程参与者能动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一批热衷科研的参与者,影响教师培训课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参与者的学习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爱科研,需要推动力。建议将科研工作会议、课题交流活动、学校课题展示活动、课题研讨会纳入区培训课程体系。一方面要确保参与者在课程参与中真正获得专业成长的收获,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课程学分模式,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
然而,教师研究需要理论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富有经验的科研指导者师徒带教式的个别化指导。基础教育科研指导者需要同时完成比较繁重的科研管理任务与需求旺盛的个别指导工作,人手不足,任务繁重,供需矛盾突出。以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科室为例,仅有13位科研员,需要指导全区600余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许多学校、甚至教师个体的优秀经验仅仅体现为个体经验,无法转化为可分享可借鉴的研究成果。由此提出问题解决思路———科研指导课程化。科研指导课程化是指在科研指导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设计,形成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的课程体系,增强科研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从而促生更多的可供分享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
一、现有的科研课程的主要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科研指导课程化并非针对无科研课程的问题,在各级科研培训中,早已存在各种形态的科研课程。
现有科研课程有面向学校科研室主任的干部培训课程、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课程与面向普通教师的科研通识性培训课程。三类课程的主要构成是科研基本方法为主线的知识讲座与参与者完成一项研究的任务设计;其中讲座为主,个人任务完成为辅。课程主讲者与参与者的互动是基于教学内容与任务完成的互动。
现有科研课程主要的问题是课程分层不全面,没有依据教师的科研水平与需求进行较精细化的分层次课程设计,不同科研水平的教师可能在学同一门课程;学程设计缺乏灵活性,参与者不能按需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参与者仍处于被动的听众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针对学校科研管理的培训并无具体的课程。
二、科研指导课程化的构想
科研指导课程化是参与式教师研修课程,其课程理念是双向建构式,即在课程开发者与课程研修者之间,通过基于课程内容的双向互动,实现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与研修者的再生长。
(一)课程框架
科研指导课程主要包括知识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两大类,知识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均按照教师科研、科研管理者与学校科研三个方向设计课程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具体课程模块。通过建立立体交叉的课程模块,满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
1.分层的培训目标与内容
科研指导既要面向教师个体,也要面向学校,科研指导课程设计做到两者兼顾的同时,还根据教师对科研的认同与研究能力做了分层,具体包括科研新手教师课程、科研骨干教师课程与科研能手教师课程。
2.多类别知识模块
分层体系课程中涉及共同的知识类模块课程,鉴于不同学习者对知识类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同,可按照研究方法类、科研写作类、管理实务类、课题研究流程类、教育研究热点类五大类设计,每类课程内容中设计若干单元的课程内容供选择。每个知识类主题模块下再分别设计可供选择的小模块课程内容,如研究方法类可以再细分为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内容。
3.有分层任务的活动课程
科研新手活动课程的载体是与教学联系最密切的课例研修活动,通过校本研修与区域选修课的形式,引导科研新手学会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研骨干活动课程的载体是教师个人正式的课题研究,主要通过教育科研培训班师徒带教的指导形式。科研能手课程的实施途径是以课例研修等活动为载体的精修工坊活动,研修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经历,根据个人研究专长和目前关注重点,在主题研究中承担并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活动类课程框架设计如表1所示。
(二)课程实施
科研指导课程在实施上允许课程参与者进行模块间的重新组合,按照规定学时进行自主选择。课程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根据学习任务选择知识模块课程与活动模块课程。如表3所示科研新手教师课程,学习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任务(表3仅做简单列举),并根据学习任务选择要学习的知识模块與活动模块课程。
三、科研指导课程化的实施建议
科研指导课程化以课程指导与培养系统化与个性化为愿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谁来整体设计与实施;二是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三是如何调动课程参与者的积极性。
(一)明确整体设计与实施的责任主体,并建立支持机制
学校的科研指导不是区县教科室一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首先,应该明确科研指导课程化的指向是学校系统内部的科研与教师科研,具体内容可以涵盖整个教育教学领域,树立大的科研指导观念。其次,为科研部门的领导者与教研、德研、教师培训等部门合作,建立支持机制,形成以区县科研指导者为主,科研指导部门全程设计,多部门人员有效合作的工作格局。
(二)学分认证,调动课程参与者能动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一批热衷科研的参与者,影响教师培训课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参与者的学习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爱科研,需要推动力。建议将科研工作会议、课题交流活动、学校课题展示活动、课题研讨会纳入区培训课程体系。一方面要确保参与者在课程参与中真正获得专业成长的收获,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课程学分模式,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