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语文课,识字写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它将为学生高年级的读写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识字量做保障,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也就无从谈起。
识字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的汉字对没有汉字基础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坎儿。现在我将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积累的一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夯实课堂主阵地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在教材中,编者通过语文园地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
了——子 木——禾 大——天
十——叶 土——肚 田——苗
哥——歌 直——植 平——评
星——醒 古——故 方——访
减一减:
袋——代 活——舌 题——页 张——弓
换一换:
底——低 油——邮 桥——跤 线——钱
借助偏旁识字:
木:机、桥、桃、松、森、休、林、杏
讠:说、话、读、诉、谁、课
亻:作、仔、住、体、什、他
理解这些部首表意的作用,对他们归类认识形声字效率特别高。
在课堂上我将这些识字方法有序列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以熟字带生字,能轻松地解决当堂课的大半生字。
(二)识字教学,趣字当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识字有兴趣,就会提高识字的效率。我们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汉字的出现、演变,本身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那些会意字,那些象形字,都是极具趣味性的。在识字时,让学生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从字形、字义想开去,从而发现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趣。
例如,在教学“鸟、马、象、燕”这样的字时,我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让学生猜猜哪些笔画可以变成小动物的哪部分;学习“杏”这个字时,我用绿色的粉笔画几片树叶,再用黄粉笔在绿叶下面画一个圆果实;学习“渴”这个字时,我一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一边说:“有一个人被关在笼子里,头上有太阳晒着,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有水,但是他却喝不着,这种感觉就是‘渴’”;学习“慢”时,我对学生说:“星期日,妈妈答应给你买你喜欢的礼物,你出门看了四次,妈妈没有回来,你又看了第五次,妈妈还没回来,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一讲解,学生都兴趣盎然,也都试着自己去想象用汉字编故事。例如,学习“破”的时候,他们说:“我用石头把鼓皮打破了”;学习‘澡’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一家三口在大木盆里用水洗澡”;学习‘赶’的时候,他们说:“我拿着小棍,一边走,一边赶小猪。”
虽然,有的时候他们说得还有些牵强,但是说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的过程。由于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开动了脑筋,因此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有用的知识,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个因素,在学生刚进入一年级时,他们认识的字少,我就把每个孩子的名字用毛笔字写在一张大图画纸上,然后展示给学生看,请这个孩子起来教大家读他的名字。当小老师的孩子格外自豪,学的同学也格外认真。教完这些名字,无形中他们又认识了很多字,而且每个孩子都可以帮我分发作业,他们识字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
最好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在课外,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到的知识能更扎实,所以我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放学后,领学生出校园的路上、宣传展板上的标题,花坛中的警示牌,楼门前的各种标牌,我都带着学生认一认。离开了课堂,很多孩子的思维显得更活跃,叽叽喳喳、你争我抢,大家又多认识了很多字。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我就给家长布置“任务”——回家的路上,读一读见到的店铺的招牌。这样的学习,学生感兴趣,家长也觉得轻松。
常与汉字见面,不间断地课外阅读,可以增加识字量。可是有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不爱看课外书。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妙招——图书漂流。我让每个孩子带一本注音彩图的课外书到班级来,我在每周的班会课和队会课组织学生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就是同学间的交换图书。我采用“蛇形流动”的方式,保证不会重复,保证每本书在他们手中只待三天,这样一来,新鲜感刺激他们爱读书了,使他们都争相翻阅。家长们向我反映,以前不爱看书的他们,现在可以静静坐在那儿看书了。
随着他们与汉字接触的增多,不知不觉中就又认识很多字了。
三、给后进生一个阶梯
我们的班里一定总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家庭教育滞后,孩子本身理解、记忆能力都不高,他们容易处在班级成绩的末位,和别的孩子相差很远。每次的听写生字,他们总是错字一堆,业余时间基本被改错占领。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對这样的孩子,我想我应该多扶一把。
在前两、三次听写新学习的词语时,我会把小黑板挂在前面,允许他们看。他们不会写的词,可以在小黑板上找到答案;会写的,便不需要抬头。这样两、三次之后,再听写时,我就不再出示小黑板了。我发现,他们只会偶尔有错字,再也没有出现错字满篇儿的情况,课余时间也轻松了。这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愿望,但是先天的差异、后天的家庭教育将他们分开了距离。作为教师,我愿意付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不为学习所苦,让识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各环节都更加扎实有效。
识字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的汉字对没有汉字基础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坎儿。现在我将自己在识字教学中积累的一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夯实课堂主阵地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在教材中,编者通过语文园地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识字方法。
如加一加:
了——子 木——禾 大——天
十——叶 土——肚 田——苗
哥——歌 直——植 平——评
星——醒 古——故 方——访
减一减:
袋——代 活——舌 题——页 张——弓
换一换:
底——低 油——邮 桥——跤 线——钱
借助偏旁识字:
木:机、桥、桃、松、森、休、林、杏
讠:说、话、读、诉、谁、课
亻:作、仔、住、体、什、他
理解这些部首表意的作用,对他们归类认识形声字效率特别高。
在课堂上我将这些识字方法有序列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以熟字带生字,能轻松地解决当堂课的大半生字。
(二)识字教学,趣字当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识字有兴趣,就会提高识字的效率。我们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汉字的出现、演变,本身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那些会意字,那些象形字,都是极具趣味性的。在识字时,让学生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从字形、字义想开去,从而发现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趣。
例如,在教学“鸟、马、象、燕”这样的字时,我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让学生猜猜哪些笔画可以变成小动物的哪部分;学习“杏”这个字时,我用绿色的粉笔画几片树叶,再用黄粉笔在绿叶下面画一个圆果实;学习“渴”这个字时,我一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一边说:“有一个人被关在笼子里,头上有太阳晒着,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有水,但是他却喝不着,这种感觉就是‘渴’”;学习“慢”时,我对学生说:“星期日,妈妈答应给你买你喜欢的礼物,你出门看了四次,妈妈没有回来,你又看了第五次,妈妈还没回来,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一讲解,学生都兴趣盎然,也都试着自己去想象用汉字编故事。例如,学习“破”的时候,他们说:“我用石头把鼓皮打破了”;学习‘澡’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一家三口在大木盆里用水洗澡”;学习‘赶’的时候,他们说:“我拿着小棍,一边走,一边赶小猪。”
虽然,有的时候他们说得还有些牵强,但是说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的过程。由于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开动了脑筋,因此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有用的知识,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个因素,在学生刚进入一年级时,他们认识的字少,我就把每个孩子的名字用毛笔字写在一张大图画纸上,然后展示给学生看,请这个孩子起来教大家读他的名字。当小老师的孩子格外自豪,学的同学也格外认真。教完这些名字,无形中他们又认识了很多字,而且每个孩子都可以帮我分发作业,他们识字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
最好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在课外,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到的知识能更扎实,所以我将识字教学延伸到课外。放学后,领学生出校园的路上、宣传展板上的标题,花坛中的警示牌,楼门前的各种标牌,我都带着学生认一认。离开了课堂,很多孩子的思维显得更活跃,叽叽喳喳、你争我抢,大家又多认识了很多字。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我就给家长布置“任务”——回家的路上,读一读见到的店铺的招牌。这样的学习,学生感兴趣,家长也觉得轻松。
常与汉字见面,不间断地课外阅读,可以增加识字量。可是有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不爱看课外书。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妙招——图书漂流。我让每个孩子带一本注音彩图的课外书到班级来,我在每周的班会课和队会课组织学生进行图书漂流活动,就是同学间的交换图书。我采用“蛇形流动”的方式,保证不会重复,保证每本书在他们手中只待三天,这样一来,新鲜感刺激他们爱读书了,使他们都争相翻阅。家长们向我反映,以前不爱看书的他们,现在可以静静坐在那儿看书了。
随着他们与汉字接触的增多,不知不觉中就又认识很多字了。
三、给后进生一个阶梯
我们的班里一定总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家庭教育滞后,孩子本身理解、记忆能力都不高,他们容易处在班级成绩的末位,和别的孩子相差很远。每次的听写生字,他们总是错字一堆,业余时间基本被改错占领。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對这样的孩子,我想我应该多扶一把。
在前两、三次听写新学习的词语时,我会把小黑板挂在前面,允许他们看。他们不会写的词,可以在小黑板上找到答案;会写的,便不需要抬头。这样两、三次之后,再听写时,我就不再出示小黑板了。我发现,他们只会偶尔有错字,再也没有出现错字满篇儿的情况,课余时间也轻松了。这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愿望,但是先天的差异、后天的家庭教育将他们分开了距离。作为教师,我愿意付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不为学习所苦,让识字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各环节都更加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