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尾草原犬鼠的洞穴已成了墨西哥北部广袤草场上的一处风景,没想到这种小巧的啮齿类动物在每天的生活中却需要应对那么多的危险。
草原犬鼠有着号称全世界所有啮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也有着动物王国中最为精妙的语言。
成百上千的小丘隐埋于草海之下,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草原犬鼠构建出的如细格子般精致的洞穴网络。并不奇怪,毕竟这种动物有着号称全世界所有啮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眼前这个有着数千公顷的栖息地,便是由许多草原犬鼠的生活片区共同构成,每个片区包含有几个俗称“小圈子”的基本家庭单元。几只亲近的雌性,一两只负责保卫领地的雄性,再加上它们的后代——一个草原犬鼠“小圈子”就形成了。
当吉恩斯他们下山时,这些洞穴中的居民开始谨慎地探出头来。由于计划周密,时间掐得刚好,他们得以见到刚出生不久的犬鼠幼崽。这些仅六周大的幼崽之前一直生活在地下几米的巢穴内,它们的母亲也是在那里交配产仔的。但不同于其他多产的啮齿类动物,成年雌性草原犬鼠的发情期很短,只在早春的几个小时内。刚出生的幼崽什么都看不见,它们无助地在地下待了这么久之后,终于睁开双眼,朝着这个陌生又危险的世界迈出了第一步。
此行的向导是已经研究草原犬鼠栖息地长达十年之久的经验非常丰富的罗德里戈。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吉恩斯才选择了在一年中最合适的时间来到此地。不仅如此,罗德里戈还为他们找到了最适宜观察的洞穴,并提前在一旁搭建、伪装好摄影棚,以期犬鼠们能早些适应这些陌生又奇怪的装置。为防止“打草惊蛇”,吉恩斯他们需要赶在第一缕曙光到来前便到达摄影地点。他们准备跟踪收集草原犬鼠之间的语言交流。
一种“吱吱”的叫声响起,看来他们还是来得有些晚,惊到了它们。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吉恩斯进入隐蔽地点藏好之后,草原犬鼠们对他们的戒备似乎逐渐降低了。就第一印象来说,这些尖锐的吱吱声听起来似乎只是些不问青红皂白的警告,单调且重复不断地响起,简直让人要发疯。不过他们知道,面前的这些小型啮齿类动物正是通过这样的“话语”在向整个小圈子发出信息:描述着吉恩斯个头的大小,身上衬衫的颜色,以及判断他會不会想吃了它们。最后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所面临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在奇瓦瓦大草原上,还有墨西哥狐、金雕、王鵟以及西部菱背响尾蛇等时常出没。濒临灭绝的黑足雪貂也被重新引入。黑尾草原犬鼠的生存环境可谓危机四伏。
雌性犬鼠每窝能产近8只幼崽,其中平均3~4只都能够由经验丰富的妈妈照管而得以存活。从而弥补了草原犬鼠过高的死亡率。
虽然吉恩斯与草原犬鼠之间还算不上语言互通,但当有郊狼在草原犬鼠的洞口旁游荡时,他算是领教到这些啮齿类动物有多么机警了。这个犬鼠家庭的成员绝不会离开自己的洞穴太远,而且雄性犬鼠会与邻近的其他雄性一起,各自站在隆起的土堆上四处瞭望。刚开始,郊狼距离洞口起码有200米远,四周热浪滚滚,畜群低头啃着草,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小鼠完全没有察觉到掠食者正在靠近。 突然,急促刺耳的“吱吱”声响了起来,这声音像会传染似的,只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目所能及范围内所有成年的、未成年的草原犬鼠全都逃回了自己的洞里,并且明显在等待下一步指示。对于郊狼来说,虽然距离美味更近了些,但自己的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它显得并不满意。况且,随着与洞口的距离越靠越近,郊狼只会无奈地发现,这些犬鼠向下挖得越来越深。最终,郊狼退去了,草原犬鼠的世界又暂时恢复了平静……
对于犬鼠幼崽来说,刚才可算是上了一堂至关重要的“求生课程”。只有通过习得这些语言才能确保它们幼小生命的安全,毕竟每年都有过半数的草原犬鼠幼崽活不到来年春天。幸运的是,雌性犬鼠每窝能产近8只幼崽,其中平均3~4只都能够由经验丰富的妈妈照管而得以存活,从而弥补了草原犬鼠过高的死亡率。
这片被犬鼠称之为“家”的开阔草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依赖着这种小巧啮齿类动物的存在。正是由于它们从早到晚啃食坚硬的木本植物,不辞辛劳地刨土打洞,才建造起一个个独特的“草原之岛”,保证牧草得以生长。这样开阔丰美的草场不仅会让掠食者无处隐藏,还会吸引北美野牛等更大的草食动物前来。无论在北美何处,野牛和草原犬鼠都能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人类通过选择性放牧以及对土壤进行调控的办法,来保障草原栖息地的生态平衡。
历经一个世纪的消隐,北美野牛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了亚诺什生物圈保护区。2009年,美国南达科他州将两个牛群重新引入该地区。这些放养的野牛中,一群向北自由迁移到美墨边境直达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另一群则继续留在了亚诺什。看着眼前这些毛茸茸的食草动物在草原犬鼠的城镇里悠闲漫步,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一般,但愿留下的这群野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其曾经有过的生态作用。
每当有犬鼠洞穴空出来,很快便有别的物种搬进来。有许多穴鹗与它们的雏鸟挤在一旁的鼠洞里,赖着脸皮做“邻居”。据统计,超过100种其他脊椎动物都直接受益于草原犬鼠的存在。
当不吃东西的时候,草原犬鼠就会待在地下,它们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都花费在确保其洞穴的安全性上。要建造一个新家可是十分耗精力的事情,犬鼠们大都愿意对自己的家时常进行维护,以抵抗不轨之徒的侵占,并最终将之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这里有些维护得当的坑道甚至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每个犬鼠的隧道系统都修筑在距离地面2~5米深的地方,并拥有多个出入口,以迷惑及躲避掠食者。
缺少了草原犬鼠这一关键物种,牧豆树这种入侵物种逐渐覆盖了原生草场。
草原犬鼠有着号称全世界所有啮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也有着动物王国中最为精妙的语言。
成百上千的小丘隐埋于草海之下,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草原犬鼠构建出的如细格子般精致的洞穴网络。并不奇怪,毕竟这种动物有着号称全世界所有啮齿类动物中最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眼前这个有着数千公顷的栖息地,便是由许多草原犬鼠的生活片区共同构成,每个片区包含有几个俗称“小圈子”的基本家庭单元。几只亲近的雌性,一两只负责保卫领地的雄性,再加上它们的后代——一个草原犬鼠“小圈子”就形成了。
当吉恩斯他们下山时,这些洞穴中的居民开始谨慎地探出头来。由于计划周密,时间掐得刚好,他们得以见到刚出生不久的犬鼠幼崽。这些仅六周大的幼崽之前一直生活在地下几米的巢穴内,它们的母亲也是在那里交配产仔的。但不同于其他多产的啮齿类动物,成年雌性草原犬鼠的发情期很短,只在早春的几个小时内。刚出生的幼崽什么都看不见,它们无助地在地下待了这么久之后,终于睁开双眼,朝着这个陌生又危险的世界迈出了第一步。
精妙的语言
此行的向导是已经研究草原犬鼠栖息地长达十年之久的经验非常丰富的罗德里戈。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吉恩斯才选择了在一年中最合适的时间来到此地。不仅如此,罗德里戈还为他们找到了最适宜观察的洞穴,并提前在一旁搭建、伪装好摄影棚,以期犬鼠们能早些适应这些陌生又奇怪的装置。为防止“打草惊蛇”,吉恩斯他们需要赶在第一缕曙光到来前便到达摄影地点。他们准备跟踪收集草原犬鼠之间的语言交流。
一种“吱吱”的叫声响起,看来他们还是来得有些晚,惊到了它们。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吉恩斯进入隐蔽地点藏好之后,草原犬鼠们对他们的戒备似乎逐渐降低了。就第一印象来说,这些尖锐的吱吱声听起来似乎只是些不问青红皂白的警告,单调且重复不断地响起,简直让人要发疯。不过他们知道,面前的这些小型啮齿类动物正是通过这样的“话语”在向整个小圈子发出信息:描述着吉恩斯个头的大小,身上衬衫的颜色,以及判断他會不会想吃了它们。最后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所面临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
在奇瓦瓦大草原上,还有墨西哥狐、金雕、王鵟以及西部菱背响尾蛇等时常出没。濒临灭绝的黑足雪貂也被重新引入。黑尾草原犬鼠的生存环境可谓危机四伏。
雌性犬鼠每窝能产近8只幼崽,其中平均3~4只都能够由经验丰富的妈妈照管而得以存活。从而弥补了草原犬鼠过高的死亡率。
至关重要的“求生课程”
虽然吉恩斯与草原犬鼠之间还算不上语言互通,但当有郊狼在草原犬鼠的洞口旁游荡时,他算是领教到这些啮齿类动物有多么机警了。这个犬鼠家庭的成员绝不会离开自己的洞穴太远,而且雄性犬鼠会与邻近的其他雄性一起,各自站在隆起的土堆上四处瞭望。刚开始,郊狼距离洞口起码有200米远,四周热浪滚滚,畜群低头啃着草,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小鼠完全没有察觉到掠食者正在靠近。 突然,急促刺耳的“吱吱”声响了起来,这声音像会传染似的,只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目所能及范围内所有成年的、未成年的草原犬鼠全都逃回了自己的洞里,并且明显在等待下一步指示。对于郊狼来说,虽然距离美味更近了些,但自己的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它显得并不满意。况且,随着与洞口的距离越靠越近,郊狼只会无奈地发现,这些犬鼠向下挖得越来越深。最终,郊狼退去了,草原犬鼠的世界又暂时恢复了平静……
对于犬鼠幼崽来说,刚才可算是上了一堂至关重要的“求生课程”。只有通过习得这些语言才能确保它们幼小生命的安全,毕竟每年都有过半数的草原犬鼠幼崽活不到来年春天。幸运的是,雌性犬鼠每窝能产近8只幼崽,其中平均3~4只都能够由经验丰富的妈妈照管而得以存活,从而弥补了草原犬鼠过高的死亡率。
“生态系统工程师”
这片被犬鼠称之为“家”的开阔草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依赖着这种小巧啮齿类动物的存在。正是由于它们从早到晚啃食坚硬的木本植物,不辞辛劳地刨土打洞,才建造起一个个独特的“草原之岛”,保证牧草得以生长。这样开阔丰美的草场不仅会让掠食者无处隐藏,还会吸引北美野牛等更大的草食动物前来。无论在北美何处,野牛和草原犬鼠都能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人类通过选择性放牧以及对土壤进行调控的办法,来保障草原栖息地的生态平衡。
历经一个世纪的消隐,北美野牛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了亚诺什生物圈保护区。2009年,美国南达科他州将两个牛群重新引入该地区。这些放养的野牛中,一群向北自由迁移到美墨边境直达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另一群则继续留在了亚诺什。看着眼前这些毛茸茸的食草动物在草原犬鼠的城镇里悠闲漫步,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一般,但愿留下的这群野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其曾经有过的生态作用。
每当有犬鼠洞穴空出来,很快便有别的物种搬进来。有许多穴鹗与它们的雏鸟挤在一旁的鼠洞里,赖着脸皮做“邻居”。据统计,超过100种其他脊椎动物都直接受益于草原犬鼠的存在。
当不吃东西的时候,草原犬鼠就会待在地下,它们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都花费在确保其洞穴的安全性上。要建造一个新家可是十分耗精力的事情,犬鼠们大都愿意对自己的家时常进行维护,以抵抗不轨之徒的侵占,并最终将之传给自己的后代。因此,这里有些维护得当的坑道甚至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每个犬鼠的隧道系统都修筑在距离地面2~5米深的地方,并拥有多个出入口,以迷惑及躲避掠食者。
缺少了草原犬鼠这一关键物种,牧豆树这种入侵物种逐渐覆盖了原生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