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创新,其中强调“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学情,本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2)利用基于项目学习策略,开展小组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完成学习任务 。
  项目式学习的选题特别重要,需要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最好能够体现多学科整合的思想。让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学生能够感受到技术与知识的力量。而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技术始终做为支撑。新课标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够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迅速普及,图像处理从选修课转为必修部分,并占据重要位置。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第5册教科书第五章《图像处理》,全章内容以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为线索,侧重知识和原理的学习,同时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所需,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本节课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任务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顺利掌握图像初级处理的方法。
  本节课的技能目标主要是学会裁剪、旋转和调色功能的基本操作,与美术学科整合设计,深入地二次开发了教材,让学生了解构图知识和色彩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图像的后期处理中。教学活动以交流工具微信朋友圈为情境,采用大量的实拍照片,让学生置身于真实问题情境,总结生活中数码照片常见问题,利用数字化学习系统与资源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就是把图像处理与增加照片的表现力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对图像处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学生情况。通过学前调查问卷分析,近一半的学生有对照片进行简单处理的经验,通过本章前两节课的学习,全体学生已经了解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知识,比较熟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窗口和菜单等的操作。从学生上交的自己拍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中他们都有拍照经验,但是对于摄影知识了解不多,大部分照片存在構图和色彩的问题,对拍摄的照片存在的问题没有建立系统的处理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过于枯燥,因此将知识的学习融入他们解决自己拍摄的照片问题中,增加他们学习的成就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分享经验互助学习,调动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1.选定项目,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通过展示本班同学自己旅行时拍摄的照片,让学生从实际体验出发,总结照片评价的主要方面(色彩、构图、内容),指出学生拍摄照片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引出本节课教学的活动主线。接着通过对两张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照片的主体和主题的含义、作用。最后学生分析教师提供的朋友圈照片处理前后的对比实例,总结出图像处理的三个主要方面(裁剪、旋转、调色),进而引出本节所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色彩、构图、主题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真实情境中,通过学生自己对照片的分析总结,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顺利的引入新课。
  2.活动探究,制作作品
  (1)发现问题,制定计划。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图像问题,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引出摄影中常见的构图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构图方法在摄影中的应用——摄影和图像处理中没有最好的构图方法,只有最适合表达图像的主体或主题的构图,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究任务的完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自己拍摄的照片,总结出图像倾斜的矫正方法,通过学生抢答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2)适当的操作示范,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小组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料的学习和讨论分析,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到每组观察学生活动,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适当的演示和指导,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基于项目的学习注重于应用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学生要从实际学习中获得知识,并能够自觉运用到新的情境和问题中,对所学产生更为持久的记忆。
  (3)多学科知识融合,循序渐进组织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向前走,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已有的多学科知识,促进任务的完成,同时可以将大任务拆解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在对图像调色处理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将美术知识迁移过来,启发学生应用所学,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掌握简单调色的技能,根据图像色彩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调色方法。在此环节结合摄影知识和色彩知识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简单的分析,再进行构图和色彩方面的修正,引导学生将色彩和构图的知识应用于表达照片的主题和主体,提升照片的表现力,同时渗透图像的版权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图像版权意识,学科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4)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支架,提供适当的资源。要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教师提供可自主学习资料,分层学习资料,逐步建立学习的信息后,可根据需求自主学习,本课中的任务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自己照片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处理。教师引导各小组总结出的处理照片的过程,并总结展示供学生参考。
  3.分享评价交流
  充分利用小组的作用,让学生的作品参考评价标准经过自查、互查后,小组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组间展示。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巩固所学,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节课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素材和评价标准进行自主学习,解决照片问题。最后,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引导学生总结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基于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照片中的问题,分析选择处理的方法,同时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探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更能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1)问题设计层层递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提升图像的后期处理意识和初步建立图像的版权意识,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像初级处理方法。学生亲历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图像处理知识解决图像问题的过程,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展示,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与美术学科知识整合。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中人文底蕴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本节课的技能目标主要是学会裁剪、旋转和调色功能的基本操作,通过与美术学科知识的整合,深入地二次开发了教材,学生将已有的色彩知识迁移到学习中,结合摄影构图知识,可以初步诊断图像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初级处理,从而初步提升学生对图像的构图和色彩的审美能力。
  (3)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策略,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本课前,教师提前分解项目任务,制定活动指导侧重点,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制定的项目方案有序学习,这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经过程,小组通过评估选用合适的资源与工具,有效的管理整个学习过程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创作出新的作品,实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整个任务完成过程,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素材并提供有限次数的帮助,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互查互助,促进组内学习交流,教师根据各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指导内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有综合性,不仅是主动学习本学科的知识点,也能够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更有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在当代,有关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逐渐朝向三个方向转变:一是隐私权在性质上从私法领域向公法领域扩展,在各国宪法和行政法学的强力介入下,隐私权逐渐向公权利转变,行政法学界极力构建行政法学上的隐私权保护制度;二是隐私权在权能上逐渐地从消极防御权向积极控制权转变,从单纯的在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请求救济的模式向同时具有对自己的个人资料的积极控制权转变,有人称后者为“新隐私权”①;三是隐私权在场域上逐渐从私人领域(个
改革开放三十年,档案工作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北京市昌平区的档案事业紧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性工作向社会各界服务的开放性事业转变,档案事业的全面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档案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加强档案管理体制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北京市昌平区档案管理体制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
1、我单位现在照相都使用数码相机,请问对这些数码照片如何归档?     答:现在各单位普遍使用了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照片的归档与管理和传统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照片的归档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码照片形成的数量比较多,但在归档时仍然要注意鉴别,一次会议或活动的照片归档5-8张即可;需要归档的照片要进行冲洗,并编制文字说明,便于今后的利用。与传统照片的区别在于:数码照片是电子文件的一种,其格式应遵循《电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要加大教育援藏力度,重点加强以数理化学科为主的内地教师进藏支教”。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和拉萨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教学”项目,作为北京市教委教育扶贫协作与支援合作项目任务中的重要内容,该项目由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实施。项目采取远程互动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通过远程教学和教研的形式,打破时空的限
欧盟电子政务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研究    迪莉娅在《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3期上撰文介绍了欧盟电子政务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机制。  欧盟电子政务政策是指欧盟为了有计划地处理有关成员国电子政务事务、问题所制定的各种决定、指令、规章、行动方案、建议等法律和规范。欧盟电子政务政策通常分为两种:硬政策和软政策。具体而言,硬政策就是指那些需要依赖欧盟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和规范。软政策是指那些效力结构未必完整,
本刊讯9月7日,在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市档案局(馆)召开了2010年度档案教育培训兼职教师座谈会,陈乐人局(馆)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马素萍副局(馆)长主持会议。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档案局(馆)的档案专业兼职教师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陈乐人局(馆)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档案教育培训特别是通过网络实施档案教育培训取得的
北京市大兴区是首都的南大门,素有“京南门户”之称自秦置县,定名于公元1154年,百载国都京畿,寓疆域广大,兴旺发达之意,至今北京市东城区仍保留有明清两代大兴县衙所在地的大兴胡同,因此,大兴县又实为天下首邑  1945年3月大兴县抗日政府建立,1949年8月改称大兴县政府,隶属河北省通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划归北京市管辖,同时大兴县改为大兴区;196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大兴县制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召开之际,北京市档案局馆派遣我和其他两位同志组成工作小组,进驻奥运村(残奥村),进行奥运会、残奥会赛事光盘的收集工作。我们负责协调奥运村光盘刻录服务中心团队、世界知识出版社刻录服务合同商,监督刻录服务全过程,校验、检查赛事光盘,编制光盘目录,完成赛会期间的安全保管,并最终移交进馆赛事光盘共计3952张,是历次大型活动中收集最齐全、最完整、最系统的声像档案,开创了历届奥运举办城
6月8日,北京市宣武区档案学会和北京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北京胡同的根在宣南”学术论坛,市档案馆、市档案学会、市科协学会、宣武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文委、区地方志、区图书馆有关领导和部分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  论坛围绕“北京胡同的根在宣南”进行了多方面的史实阐述,证明辽金时北京地区已有胡同,宣南既是北京城的发祥地,也是北京街巷胡同的诞生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北京胡同的根在宣南”的提出,是继宣南是
市政府办公厅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近日,经市档案馆验收合格,市政府办公厅向市档案馆移交了1979年至1995年的历史档案,其中光盘65张,文书档案5531卷。这批档案已全部数字化。(市政府办公厅)  朝阳区档案局参与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前不久,朝阳区档案局介入区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残疾人的数量、结构等实际情况,为改善残疾人生活水平、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提供档案服务。 (王桂云)  大兴区档案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