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12月18日某养殖场163日龄鸡群突然发病,出现肿脸、流鼻汁、咳嗽、甩鼻等现象,剖检发现鼻腔有脓液,鼻腔粘膜出血,卵黄性腹膜炎。实验室检测PCR鉴定为鼻炎,细菌分离鉴定为大肠杆菌,综合确诊为传染性鼻炎继发大肠杆菌。治疗采取个体和大群磺胺间甲氧嘧啶和泰乐菌素相结合,另配伍优力健清解合剂和卡巴匹林钙,并用传染性鼻炎疫苗进行强制免疫,治疗后效果明显,1周后恢复正常。
关键词: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治疗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 和C 3个血清型, 各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其特征是鸡发生流鼻涕、流泪、颜面肿胀及结膜炎等,本病可在育成鸡和蛋鸡中发生,秋冬季最常见,造成鸡群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产蛋显著下降[1-3]。大肠杆菌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病之一,多因患病后体质下降而继发。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现将一起鼻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场共饲养蛋鸡5000只,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一直生长良好。2018年12月18日,163日龄时鸡群表现为精神沉郁,流鼻汁,鼻腔外部粘料,伴有呼吸道呼噜声音和尖叫的声音,高热,发病前期无肿头症状,发病中后期出现单侧肿脸,少数双侧肿脸,栋内传播迅速,死亡迅速。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个别鸡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少,脸部肿胀,流稀薄水样鼻汁,2d后变为粘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结成黄色痂块,蔫鸡陆续增多,表现为张口呼吸,打喷嚏,面部、眶下窦肿胀(见图1),眼睑肿胀,眼窝深陷(见图2),夜晚听诊病鸡有呼噜和甩鼻咳嗽声等湿性呼吸道表现,整个疾病周期内,产蛋率最多下降3.8%,死亡率为5%。
3 剖检病变
剖检症状以鼻腔和口腔喉头粘液为主(图3),病鸡鼻腔和眶下窦充满水样或干酪样分泌物(图4),下颌及面部肿胀部皮下增厚,胶冻样水肿,同时伴随肝周炎、腹膜炎(图5、图6)等其他典型大肠杆菌的病理变化,主要以卵黄性腹膜炎、卵子渗出、气囊炎为主。
4 实验室检验
4.1 无菌打开送检病鸡眶下窦,用灭菌棉拭子插入窦腔内部,尽量多的蘸取其中分泌物,然后浸入盛有1ml生理盐水的1.5ml 离心管中(均已灭菌)然后按照Chen[4]等方法进行样品的处理和PCR 扩增,根据目的条带大小检测A、B、C型传染性鼻炎(条带大小分别为800、1000、1600bp),扩增结果显示为A、B型传染性鼻炎阳性,见图7。
4.2 以无菌操作挑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和胆盐硫乳琼脂(DHL)培养基,培养后,这些细菌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鲜桃红色,圆形,扁平或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图8);在DHL平板上长出均匀一致、桃红色、光滑凸起、边缘整齐的菌落(图9),表明为大肠杆菌。
5 疾病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特征性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鼻炎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6 防治措施
6.1 个体和大群治疗相结合 发病早期癞鸡零星出现,数量在20只左右,坚持个体治疗,采用12.5%磺胺间甲氧嘧啶(0.125g/只)和10%泰乐菌素(0.125g/只)联合滴口;当累计发病10%左右开始大群饮水投药,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125g/只)和泰乐菌素(0.125g/只)大群饮水,另配伍大鼎农优力健清解合剂(0.125ml/只)和50%卡巴匹林钙(0.125g/只)治疗。经上述方法连续治疗4d,即有很大好转,1周后鸡群恢复正常。
6.2 免疫接种 发病鸡群需紧急进行鼻炎疫苗免疫,浅层肌肉注射。
6.3 控制继发感染,加大剖检力度 在鼻炎发生期间所有死鸡均剖检,出现细菌感染提前投服15%甲砜霉素(0.1g/只)。
6.4 加强消毒 鸡舍内带鸡消毒频率由每周2次增加为每天1次,戊二醛消毒剂和碘制剂交替使用。
7 讨论
7.1 本案例成功治疗的经验表明,在疾病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发病初期应及时将病鸡挑出,进行个体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为治疗传染性鼻炎的首选药物,泰乐菌素可降低后期支原体发作的风险及减轻发病期的呼吸道症状。当累计发病10%左右应采取大群饮水投药,联合优力健清解合剂和卡巴匹林钙共同使用,优力健清解合剂的作用主要为清热解毒,可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病并防止继发病毒病,卡巴匹林钙可退烧解热,促进鸡只食欲,防止因高烧引起的脏器衰竭导致的死亡。
7.2 本病的发生多是未进行鼻炎疫苗的免疫及毒株不对型或免疫效果不佳造成[5-6],本养殖场进行过一次鼻炎疫苗免疫,此次发病表明免疫效果不佳,建议感染压力高的地区根据本地区高发毒株类型选择疫苗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可有效保护鸡群不受病毒感染。峪口禽业40年养殖经验证明,在鼻炎高发地区,于40、75日龄,间隔35d接种2次鼻炎疫苗,可有效防控鼻炎的发生。
7.3 气温变化大,鸡舍内外温差较大,舍内通风不良时易引发鸡群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定期进行舍内外的消毒,合理调配饲料配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7.4 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应当减少鸡群应激,加强消毒及使用维生素、益生菌等加强鸡群体质,以免疾病复发。
7.5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全进全出指使同一场内或同一小区内的饲养鸡只日龄接近,统一进鸡,统一淘汰,然后对场区与栋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并空场一段时间后再进新鸡。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可阻断同一防疫区内不同批次鸡群之间的疾病传播。
参考文献:
[1] 甘孟候.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92-195.
[2] 程安春.现代禽病诊断与防治全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195-198.
[3] 劉建钗,刘彦威.鸡传染病形态学诊断与防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64-172
[4] Chen X J,K Mif Lin, P Zhang. Development and applification of DNA probes and PCR tests for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J]. Avian disease, 40: 398-407.
[5] 苗得园,孙惠玲,陈晓峰,等.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4):392-395.
[6] 刘畅,牛桂玲.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35(23):7184-7185.
关键词: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治疗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 和C 3个血清型, 各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其特征是鸡发生流鼻涕、流泪、颜面肿胀及结膜炎等,本病可在育成鸡和蛋鸡中发生,秋冬季最常见,造成鸡群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产蛋显著下降[1-3]。大肠杆菌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病之一,多因患病后体质下降而继发。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现将一起鼻炎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场共饲养蛋鸡5000只,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一直生长良好。2018年12月18日,163日龄时鸡群表现为精神沉郁,流鼻汁,鼻腔外部粘料,伴有呼吸道呼噜声音和尖叫的声音,高热,发病前期无肿头症状,发病中后期出现单侧肿脸,少数双侧肿脸,栋内传播迅速,死亡迅速。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个别鸡表现精神委顿,食欲减少,脸部肿胀,流稀薄水样鼻汁,2d后变为粘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结成黄色痂块,蔫鸡陆续增多,表现为张口呼吸,打喷嚏,面部、眶下窦肿胀(见图1),眼睑肿胀,眼窝深陷(见图2),夜晚听诊病鸡有呼噜和甩鼻咳嗽声等湿性呼吸道表现,整个疾病周期内,产蛋率最多下降3.8%,死亡率为5%。
3 剖检病变
剖检症状以鼻腔和口腔喉头粘液为主(图3),病鸡鼻腔和眶下窦充满水样或干酪样分泌物(图4),下颌及面部肿胀部皮下增厚,胶冻样水肿,同时伴随肝周炎、腹膜炎(图5、图6)等其他典型大肠杆菌的病理变化,主要以卵黄性腹膜炎、卵子渗出、气囊炎为主。
4 实验室检验
4.1 无菌打开送检病鸡眶下窦,用灭菌棉拭子插入窦腔内部,尽量多的蘸取其中分泌物,然后浸入盛有1ml生理盐水的1.5ml 离心管中(均已灭菌)然后按照Chen[4]等方法进行样品的处理和PCR 扩增,根据目的条带大小检测A、B、C型传染性鼻炎(条带大小分别为800、1000、1600bp),扩增结果显示为A、B型传染性鼻炎阳性,见图7。
4.2 以无菌操作挑取病料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和胆盐硫乳琼脂(DHL)培养基,培养后,这些细菌在麦康凯平板上长出鲜桃红色,圆形,扁平或稍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的菌落(图8);在DHL平板上长出均匀一致、桃红色、光滑凸起、边缘整齐的菌落(图9),表明为大肠杆菌。
5 疾病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特征性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鼻炎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6 防治措施
6.1 个体和大群治疗相结合 发病早期癞鸡零星出现,数量在20只左右,坚持个体治疗,采用12.5%磺胺间甲氧嘧啶(0.125g/只)和10%泰乐菌素(0.125g/只)联合滴口;当累计发病10%左右开始大群饮水投药,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125g/只)和泰乐菌素(0.125g/只)大群饮水,另配伍大鼎农优力健清解合剂(0.125ml/只)和50%卡巴匹林钙(0.125g/只)治疗。经上述方法连续治疗4d,即有很大好转,1周后鸡群恢复正常。
6.2 免疫接种 发病鸡群需紧急进行鼻炎疫苗免疫,浅层肌肉注射。
6.3 控制继发感染,加大剖检力度 在鼻炎发生期间所有死鸡均剖检,出现细菌感染提前投服15%甲砜霉素(0.1g/只)。
6.4 加强消毒 鸡舍内带鸡消毒频率由每周2次增加为每天1次,戊二醛消毒剂和碘制剂交替使用。
7 讨论
7.1 本案例成功治疗的经验表明,在疾病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发病初期应及时将病鸡挑出,进行个体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为治疗传染性鼻炎的首选药物,泰乐菌素可降低后期支原体发作的风险及减轻发病期的呼吸道症状。当累计发病10%左右应采取大群饮水投药,联合优力健清解合剂和卡巴匹林钙共同使用,优力健清解合剂的作用主要为清热解毒,可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病并防止继发病毒病,卡巴匹林钙可退烧解热,促进鸡只食欲,防止因高烧引起的脏器衰竭导致的死亡。
7.2 本病的发生多是未进行鼻炎疫苗的免疫及毒株不对型或免疫效果不佳造成[5-6],本养殖场进行过一次鼻炎疫苗免疫,此次发病表明免疫效果不佳,建议感染压力高的地区根据本地区高发毒株类型选择疫苗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可有效保护鸡群不受病毒感染。峪口禽业40年养殖经验证明,在鼻炎高发地区,于40、75日龄,间隔35d接种2次鼻炎疫苗,可有效防控鼻炎的发生。
7.3 气温变化大,鸡舍内外温差较大,舍内通风不良时易引发鸡群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定期进行舍内外的消毒,合理调配饲料配方,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7.4 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应当减少鸡群应激,加强消毒及使用维生素、益生菌等加强鸡群体质,以免疾病复发。
7.5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全进全出指使同一场内或同一小区内的饲养鸡只日龄接近,统一进鸡,统一淘汰,然后对场区与栋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并空场一段时间后再进新鸡。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可阻断同一防疫区内不同批次鸡群之间的疾病传播。
参考文献:
[1] 甘孟候.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192-195.
[2] 程安春.现代禽病诊断与防治全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195-198.
[3] 劉建钗,刘彦威.鸡传染病形态学诊断与防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64-172
[4] Chen X J,K Mif Lin, P Zhang. Development and applification of DNA probes and PCR tests for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J]. Avian disease, 40: 398-407.
[5] 苗得园,孙惠玲,陈晓峰,等.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我国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4):392-395.
[6] 刘畅,牛桂玲.鸡传染性鼻炎河南株分离鉴定及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7,23.35(23):7184-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