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曾以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轰动,被称之为“诗怪”。本文从李金发诗歌的思想内容来浅谈一下其独特之处,也是形成其“怪异”创作的较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李金发;恶中之美;感伤与颓废;死亡意象;怪异
李金发是昙花一现的诗人,李金发诗异质感给中国诗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诗人和诗评家给他起了一个“唯丑的少年”以及“诗怪”的别致称号。他在审美取追求面的独特之处,是他诗歌形成“怪异”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此,试从“诗怪”李金发诗歌思想内容这一角度,谈谈其诗歌的“怪异”之谜。
一、推崇“恶中之美”
波德莱尔认为,美有“特殊美”,其中的“恶中之美”是值得我们去发掘的。所谓“发掘”,指的是“经过艺术的表现,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着一种平静的快乐”。他在为《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说:“什么叫诗歌?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①,这就否定了真善美不可分割的传统观念。因此,在他看来,“丑”其实并不象它表面上那样令人憎恶、讨厌和躲避。如果把它放进艺术的领域,作为艺术的对象加以表现,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美。
李金发就接受了波德莱尔“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原则。在他的充满病态事物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所要表现的“对于生命欲椰榆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如他的《秋声》,诗的前九节都是写秋声,但诗人对它没有作具体的描绘。“疾风,急流在痛哭”,“武士”“败北的失望之声”,“垂死之夫的呻吟”,“失路牧童的哀求”,等等,这些本毫不相干。但它们一起出现在这首诗里有其内在的逻辑:都成为秋声给诗人的主观感受。因此,诗中的秋声带有诗人浓厚的主观色彩,而那种色彩是令人郁闷的。“痛哭”、“失望之声”、“呻吟”、“哀求”,这些都是生活中丑恶的现象。第八节似乎出现点欢乐之声,但被那一片痛苦而浑浊之音吞噬了。人生如秋声那样肃条、悲凉,但诗人并未绝望。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者“身上。如果说第八节的“欢乐”和“平和”现出了一点亮色的话,那么全诗的最后两行则闪烁着希望的火花。这希望就是从第九节秋声的愁苦和挣扎中迸出来的。诗人不厌其烦地表达那些不快的感受,原来确有“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之意。李金发从种种丑恶或病态的事物中培育出一朵朵艺术之花。它们虽是柔弱的,却也表现出某种病态的美。这首诗就鲜明的体现了李金发“发掘恶中美”的审美原则,把丑恶的事情和病态的事物淋淋尽致的描写了出来。这是李金发诗歌的“怪异”表现之一。
二、表现“感伤与颓废的气质”
李金发的诗中常常出现死亡、腐败、绝望等负面性词语,因此他的诗歌就会怪异地表现出“感伤与颓废的气质”。对于这种怪异的内容李金发是从法国的象征派借鉴过来的,但不是照搬过来,而是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了结合。由于李金发的特殊经历,寂寞无趣的童年生活和异乡生活的孤独感,给他的诗歌内容和思想带来了感伤、颓废而又消沉的意境。
从李金发的自述中可知,李金发不到20岁就生活于资本主义的繁华世界了,但他在法国留学的心情是很压抑的。刚到法国时,由于当地人对中国人了解甚少,有色人种在那里受到歧视,即使他转入国立巴黎美术学院后,也常常被法国学生嘲弄。甚至他追求一位法国少女,也因种族偏见与种种议论未能如愿。他心情的抑郁、落寞、颓废和迷惘,带有他人生感触和社会感触的刺激。李金发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思想使他感到伤感、孤独、情绪骚动不安。 如《微雨》卷首的《弃妇》,表面上是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悲苦与悲哀,实际上是在抒写发泄自己对人生事态的感慨和不平,只是借用了诗歌中的妇女,从而使妇女赋予了悲剧性的象征形象。在诗人看来,人生犹如弃妇充满了歧视、冷漠和孤寂,它的“隐忧”、“哀戚”和“烦闷”无人理解。这种不幸命运一直伴随他“衰老”,“徜徉在丘墓之侧”也无法改变。这首诗实际上隐含诗人自我被冷落而痛苦哀伤的人生悲叹和不平。因此我们在李金发的诗中常常体会到那种感伤颓废的意境,这也是他的诗歌被称作“怪异”的原因之一。
三、特有的“死亡”意象
“死亡”一词在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中常常出现,还有那些死亡感很强的“流血”、“枯骨”一类字眼也常常跳动在读者眼前。这些令人排拒让人常有失去生命的恐惧和珍惜生命的紧迫感的“死亡”,在诗人笔下那么贴近生活地存在着,甚至还有某些美感。诗中所表达的这种异于常人的生死观,悖于常理的荒诞诗境,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李金发诗多有“自己的生命被死亡笼罩”之感,他对自己的生存有无限的感伤、无奈与颓废,甚至想逃避。如他视生命之短暂有如“死神唇边的笑”(《有感》),视灵魂之孤独有如“荒野的寺钟”(《我的灵……》),视往日美丽的生命回忆“如道旁朽兽,/ 发出奇臭”(《夜之歌》),视月夜下笼罩着浪漫光芒的细流、凸树、短墙、芦苇等生命体如“罪恶的良友”(《月夜》)。
李金发的颓废荒诞的死亡意象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让人游行于“死亡”之中,让人感到窒息而恐惧。这类诗在常人看来最为荒诞,诗中总幻想着以一类的死亡去哺育另一类的生存。那么李金发就是想通过诗歌,对生死问题进行自我质问与思考,从而形成并表现出其特有的死亡哲学。这也就达到了颓废厌世的情绪低到了极限,甚至有了对生命揶揄嘲弄的效果。这种“死亡”意象为李金发的“怪异”之作加上了一笔怪异色彩。
结语
李金发其人其诗在现代文学史上确实是罕见和特殊的。他独特的人生经历、病态的思想特征、都为他的“怪异”创作提供了灵感。李金发象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追求表现出来的怪异是相一致的,挖掘恶中美,表現“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的思想内容,特有的“死亡意象”都成为了他诗歌“怪异”创作的元素之一。李金发的这种怪异的追求给读者带来独特的感觉之外还给以后的作家奠定了一定基础。
注释:
①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
参考文献:
[1]陈厚诚.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李金发.微雨:李金发诗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6.
作者简介:海玲(1993—),女,籍贯:內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李金发;恶中之美;感伤与颓废;死亡意象;怪异
李金发是昙花一现的诗人,李金发诗异质感给中国诗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诗人和诗评家给他起了一个“唯丑的少年”以及“诗怪”的别致称号。他在审美取追求面的独特之处,是他诗歌形成“怪异”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此,试从“诗怪”李金发诗歌思想内容这一角度,谈谈其诗歌的“怪异”之谜。
一、推崇“恶中之美”
波德莱尔认为,美有“特殊美”,其中的“恶中之美”是值得我们去发掘的。所谓“发掘”,指的是“经过艺术的表现,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着一种平静的快乐”。他在为《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说:“什么叫诗歌?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①,这就否定了真善美不可分割的传统观念。因此,在他看来,“丑”其实并不象它表面上那样令人憎恶、讨厌和躲避。如果把它放进艺术的领域,作为艺术的对象加以表现,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美。
李金发就接受了波德莱尔“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原则。在他的充满病态事物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所要表现的“对于生命欲椰榆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如他的《秋声》,诗的前九节都是写秋声,但诗人对它没有作具体的描绘。“疾风,急流在痛哭”,“武士”“败北的失望之声”,“垂死之夫的呻吟”,“失路牧童的哀求”,等等,这些本毫不相干。但它们一起出现在这首诗里有其内在的逻辑:都成为秋声给诗人的主观感受。因此,诗中的秋声带有诗人浓厚的主观色彩,而那种色彩是令人郁闷的。“痛哭”、“失望之声”、“呻吟”、“哀求”,这些都是生活中丑恶的现象。第八节似乎出现点欢乐之声,但被那一片痛苦而浑浊之音吞噬了。人生如秋声那样肃条、悲凉,但诗人并未绝望。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者“身上。如果说第八节的“欢乐”和“平和”现出了一点亮色的话,那么全诗的最后两行则闪烁着希望的火花。这希望就是从第九节秋声的愁苦和挣扎中迸出来的。诗人不厌其烦地表达那些不快的感受,原来确有“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之意。李金发从种种丑恶或病态的事物中培育出一朵朵艺术之花。它们虽是柔弱的,却也表现出某种病态的美。这首诗就鲜明的体现了李金发“发掘恶中美”的审美原则,把丑恶的事情和病态的事物淋淋尽致的描写了出来。这是李金发诗歌的“怪异”表现之一。
二、表现“感伤与颓废的气质”
李金发的诗中常常出现死亡、腐败、绝望等负面性词语,因此他的诗歌就会怪异地表现出“感伤与颓废的气质”。对于这种怪异的内容李金发是从法国的象征派借鉴过来的,但不是照搬过来,而是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了结合。由于李金发的特殊经历,寂寞无趣的童年生活和异乡生活的孤独感,给他的诗歌内容和思想带来了感伤、颓废而又消沉的意境。
从李金发的自述中可知,李金发不到20岁就生活于资本主义的繁华世界了,但他在法国留学的心情是很压抑的。刚到法国时,由于当地人对中国人了解甚少,有色人种在那里受到歧视,即使他转入国立巴黎美术学院后,也常常被法国学生嘲弄。甚至他追求一位法国少女,也因种族偏见与种种议论未能如愿。他心情的抑郁、落寞、颓废和迷惘,带有他人生感触和社会感触的刺激。李金发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思想使他感到伤感、孤独、情绪骚动不安。 如《微雨》卷首的《弃妇》,表面上是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悲苦与悲哀,实际上是在抒写发泄自己对人生事态的感慨和不平,只是借用了诗歌中的妇女,从而使妇女赋予了悲剧性的象征形象。在诗人看来,人生犹如弃妇充满了歧视、冷漠和孤寂,它的“隐忧”、“哀戚”和“烦闷”无人理解。这种不幸命运一直伴随他“衰老”,“徜徉在丘墓之侧”也无法改变。这首诗实际上隐含诗人自我被冷落而痛苦哀伤的人生悲叹和不平。因此我们在李金发的诗中常常体会到那种感伤颓废的意境,这也是他的诗歌被称作“怪异”的原因之一。
三、特有的“死亡”意象
“死亡”一词在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中常常出现,还有那些死亡感很强的“流血”、“枯骨”一类字眼也常常跳动在读者眼前。这些令人排拒让人常有失去生命的恐惧和珍惜生命的紧迫感的“死亡”,在诗人笔下那么贴近生活地存在着,甚至还有某些美感。诗中所表达的这种异于常人的生死观,悖于常理的荒诞诗境,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李金发诗多有“自己的生命被死亡笼罩”之感,他对自己的生存有无限的感伤、无奈与颓废,甚至想逃避。如他视生命之短暂有如“死神唇边的笑”(《有感》),视灵魂之孤独有如“荒野的寺钟”(《我的灵……》),视往日美丽的生命回忆“如道旁朽兽,/ 发出奇臭”(《夜之歌》),视月夜下笼罩着浪漫光芒的细流、凸树、短墙、芦苇等生命体如“罪恶的良友”(《月夜》)。
李金发的颓废荒诞的死亡意象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让人游行于“死亡”之中,让人感到窒息而恐惧。这类诗在常人看来最为荒诞,诗中总幻想着以一类的死亡去哺育另一类的生存。那么李金发就是想通过诗歌,对生死问题进行自我质问与思考,从而形成并表现出其特有的死亡哲学。这也就达到了颓废厌世的情绪低到了极限,甚至有了对生命揶揄嘲弄的效果。这种“死亡”意象为李金发的“怪异”之作加上了一笔怪异色彩。
结语
李金发其人其诗在现代文学史上确实是罕见和特殊的。他独特的人生经历、病态的思想特征、都为他的“怪异”创作提供了灵感。李金发象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审美追求表现出来的怪异是相一致的,挖掘恶中美,表現“生命欲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的思想内容,特有的“死亡意象”都成为了他诗歌“怪异”创作的元素之一。李金发的这种怪异的追求给读者带来独特的感觉之外还给以后的作家奠定了一定基础。
注释:
①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
参考文献:
[1]陈厚诚.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李金发.微雨:李金发诗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6.
作者简介:海玲(1993—),女,籍贯:內蒙古通辽市,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