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被放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是这一过程却是相当枯燥和乏味的。一方面学生必须掌握这些生字,但是另一方面,学生时刻要面临着单一重复的识字过程,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痛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又能在识字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我们始终把识字教学改革放在首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识字教学五步走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探究发现;想象对话,明音辨形;游戏竞赛,巩固识字;拓展阅读,理解字义;课外延伸,实践应用”。
一、创设情境,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所以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学生好奇的、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情境之中。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要学习的内容,当他们有了新的发现,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和激励,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第一册《菜园里》一课时,一上课就在讲台上摆上几种常见的蔬菜,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认识了这几种菜,说出了它们的名字之后再出示菜园图,找一找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教师随机把写有菜名的字卡贴在图上,这样在找和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蔬菜的名字,也认识了菜名中出现的生字。
二、想象对话,明音辨形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联想识字,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乃”与“奶”、“迟”与“尺”、“扬”与“场”……还有编儿歌、猜谜语、组词造句等等。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然后再把自己学习的结果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找出最简便的记忆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同时给予好的小组好的同学表扬鼓励。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字音、识记了字形。
三、游戏竞赛,巩固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紧张程度也较高。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也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个别同学的发音,还可以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玩生字转盘”、“选难认字”、“眼明手快”、“摘苹果”等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四、拓展阅读,理解字义
在学生基本读准了字音、识记了字形之后,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生字放入本课出现的词语、句子或短文中,通过教师的美读和学生的自读、互读、赛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来了解每一个字的大意,把单个的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体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试着说短语造句子,使学生在读和说的过程中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学会应用。与此同时,依据当前“大语文”教学的观点,教师还可以找准教材的突破口,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近或相似的儿歌、短文等让学生阅读,既有利于巩固识字,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
五、课外延伸,实践应用
在学生完全掌握了所学生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实践应用。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说一说自己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这样就会连带出一些新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对生字的运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把学的生字做成字卡或词语卡,然后在小組内或全班同学中进行抽读比赛;或者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的游戏,给每个字尽量多地组词,拓展应用;或者师生共同用生字编句子、短语、儿歌、短文、故事等。编故事可以根据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可以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另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并进行整理,再现所学生字,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再一次巩固识字。
一、创设情境,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所以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学生好奇的、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情境之中。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要学习的内容,当他们有了新的发现,教师要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和激励,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第一册《菜园里》一课时,一上课就在讲台上摆上几种常见的蔬菜,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认识了这几种菜,说出了它们的名字之后再出示菜园图,找一找菜园里都有哪些蔬菜,教师随机把写有菜名的字卡贴在图上,这样在找和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蔬菜的名字,也认识了菜名中出现的生字。
二、想象对话,明音辨形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联想识字,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乃”与“奶”、“迟”与“尺”、“扬”与“场”……还有编儿歌、猜谜语、组词造句等等。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林:两棵树,并排站。休:一个人靠在木头上。息:自己的心。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雷:雨点掉到田地里……然后再把自己学习的结果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找出最简便的记忆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同时给予好的小组好的同学表扬鼓励。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字音、识记了字形。
三、游戏竞赛,巩固识字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紧张程度也较高。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也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个别同学的发音,还可以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玩生字转盘”、“选难认字”、“眼明手快”、“摘苹果”等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四、拓展阅读,理解字义
在学生基本读准了字音、识记了字形之后,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生字放入本课出现的词语、句子或短文中,通过教师的美读和学生的自读、互读、赛读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来了解每一个字的大意,把单个的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体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试着说短语造句子,使学生在读和说的过程中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学会应用。与此同时,依据当前“大语文”教学的观点,教师还可以找准教材的突破口,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近或相似的儿歌、短文等让学生阅读,既有利于巩固识字,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
五、课外延伸,实践应用
在学生完全掌握了所学生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实践应用。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说一说自己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这样就会连带出一些新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对生字的运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把学的生字做成字卡或词语卡,然后在小組内或全班同学中进行抽读比赛;或者和学生一起做生字开花的游戏,给每个字尽量多地组词,拓展应用;或者师生共同用生字编句子、短语、儿歌、短文、故事等。编故事可以根据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可以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另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的材料并进行整理,再现所学生字,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再一次巩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