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思维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在QBASIC教学中创设情境、注重观察、应用发散思维、积极参与、开拓联想等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QBASIC教学成效。
【关键词】 QBASIC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除了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还具有求异性、潜在性和独创性。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创新,以培养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学生为最终目的。在职高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QBASIC语言很适合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创设情境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事,当学生思维的火势渐微时教师倘若运用恰到好处的“设问”稍稍拨动一下,学生思维的火焰会见旺。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制造认知的矛盾和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好问题突破的程序。要以富有启发的问题引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途中,巧设新的矛盾,以激情奋志,引导他们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因此,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1 鼓励学生发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又不要使他们的思想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应使他们敢于对教科书上已有的算法、习题的解法等各方面,大胆质疑,提出异议。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出新的设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2 教师的提问应适时适当,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教师,要想提出具有高质量的问题,就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所提问题就一定要环环扣住教学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衔接点等。值得注意的是,所提问题一定要难易适宜,要接近学生的最近思维区,而且提问题的方法也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和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开发。如文本图形的位置、关于X轴、Y轴对称如何设置,每行起始位置有何变化,打印字符有何规律。
2 注重观察
许多发现和创造来自善于观察,因为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创造思维能力的起点。为了有利于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等设计情况,要求学生按照一般规律,由局部到整体,又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观察,不仅观察表面的明显特征,而且要注意隐含的内部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QBASIC程序设计逻辑顺序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的正迁移,逐步实现“观察——解疑——编程”的过程。
例如:设计一个程序,显示由下列数字组成的三角形:
1361015
25914
4813
712
11
设计这个程序,一般学生都会利用文本作图的四要素来解决这个问题,即设置两个循环结构,外循环控制行数,内循环控制每行的字符数,至于每行列位置上的数字,只要找出内、外循环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即可。其实这个程序隐含了一个数字的规律。在编写这个程序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个数字三角形作进一步的观察,要求他们编写出简洁易读、易理解的结构化程序。应该引导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发现,这个数字三角形要用二维数组处理,每一行从第一列开始,接下来行号减1、列号加1、打印数字加1的规律。由此学生可编出了较好的程序。
3 应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考虑出不同的答案或几种解决方案,开拓出许多不同思路的思维活动和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这是一种不循常规、力求变异,不受已有知识束缚,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多角度进行探索,其结果可能找到开拓前进的新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我们中职学生由于受已有知识的局限,存在着许多思维弱点。比如,许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会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死板的记忆和粗浅的理解,不会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并作进一步的发挥、创造。长此以往,显现的思维弱点愈加突出,单一的思维定势愈加严重。因此,在QBASIC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拓宽思维领域,以克服思维的呆滞性,促进思维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习惯,加快思维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开拓联想
在教学过程,应该培养学生善于从一个问题联想到相关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在启发学生联想时,既要教会学生对同一类问题有一个基本想法及解决办法,又要鼓励他们独辟蹊径。联想是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映,在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犹如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要精选题目,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要能承前启后,合乎逻辑,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扩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比如要求学生编写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素数的程序,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的知识:素数是除了1和本身外,不能被任何整数所整除的数,进而要求学生编写一个能打印出3~100之间的所有素数的程序或打印出100~500之间的第18个素数的程序,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编写一个验证歌德巴赫猜想(一个偶数等于两个素数之和)的程序以及用函数和子程序来处理素数的程序。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QBASIC教学成效方面,没有模式可走。作为职校计算机教师,我们要认真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口高考QB成绩,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声誉。
【关键词】 QBASIC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的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和多维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除了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还具有求异性、潜在性和独创性。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创新,以培养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学生为最终目的。在职高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QBASIC语言很适合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创设情境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事,当学生思维的火势渐微时教师倘若运用恰到好处的“设问”稍稍拨动一下,学生思维的火焰会见旺。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制造认知的矛盾和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好问题突破的程序。要以富有启发的问题引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途中,巧设新的矛盾,以激情奋志,引导他们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因此,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1.1 鼓励学生发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又不要使他们的思想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应使他们敢于对教科书上已有的算法、习题的解法等各方面,大胆质疑,提出异议。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出新的设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2 教师的提问应适时适当,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教师,要想提出具有高质量的问题,就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所提问题就一定要环环扣住教学中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衔接点等。值得注意的是,所提问题一定要难易适宜,要接近学生的最近思维区,而且提问题的方法也应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顺序性和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开发。如文本图形的位置、关于X轴、Y轴对称如何设置,每行起始位置有何变化,打印字符有何规律。
2 注重观察
许多发现和创造来自善于观察,因为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创造思维能力的起点。为了有利于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等设计情况,要求学生按照一般规律,由局部到整体,又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观察,不仅观察表面的明显特征,而且要注意隐含的内部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QBASIC程序设计逻辑顺序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的正迁移,逐步实现“观察——解疑——编程”的过程。
例如:设计一个程序,显示由下列数字组成的三角形:
1361015
25914
4813
712
11
设计这个程序,一般学生都会利用文本作图的四要素来解决这个问题,即设置两个循环结构,外循环控制行数,内循环控制每行的字符数,至于每行列位置上的数字,只要找出内、外循环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即可。其实这个程序隐含了一个数字的规律。在编写这个程序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个数字三角形作进一步的观察,要求他们编写出简洁易读、易理解的结构化程序。应该引导观察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发现,这个数字三角形要用二维数组处理,每一行从第一列开始,接下来行号减1、列号加1、打印数字加1的规律。由此学生可编出了较好的程序。
3 应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考虑出不同的答案或几种解决方案,开拓出许多不同思路的思维活动和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这是一种不循常规、力求变异,不受已有知识束缚,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多角度进行探索,其结果可能找到开拓前进的新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而我们中职学生由于受已有知识的局限,存在着许多思维弱点。比如,许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会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死板的记忆和粗浅的理解,不会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并作进一步的发挥、创造。长此以往,显现的思维弱点愈加突出,单一的思维定势愈加严重。因此,在QBASIC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拓宽思维领域,以克服思维的呆滞性,促进思维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习惯,加快思维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开拓联想
在教学过程,应该培养学生善于从一个问题联想到相关问题的能力,这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在启发学生联想时,既要教会学生对同一类问题有一个基本想法及解决办法,又要鼓励他们独辟蹊径。联想是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映,在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犹如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要精选题目,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要能承前启后,合乎逻辑,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扩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比如要求学生编写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素数的程序,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的知识:素数是除了1和本身外,不能被任何整数所整除的数,进而要求学生编写一个能打印出3~100之间的所有素数的程序或打印出100~500之间的第18个素数的程序,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编写一个验证歌德巴赫猜想(一个偶数等于两个素数之和)的程序以及用函数和子程序来处理素数的程序。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QBASIC教学成效方面,没有模式可走。作为职校计算机教师,我们要认真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对口高考QB成绩,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