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弱点,学生对听力考试望而生畏。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摆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学前面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听力的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一)学习动机不明
有关学习的实验证明,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学外语的目的明确,学习积极认真,奋发向上。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加强学生的努力程度。首先,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其次,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很多研究都已证明,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坚持把学习任务最后完成的毅力。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良,英语听力不佳,其原因在于学习动机不明,在学习中不能克服困难、保持注意力和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使得他们对英语听力越来越感到乏味,从而影响了英语听力的发展。
(二)学习兴趣不足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还能听到零星的单词或短语,基础差的同学则会一无所获,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语言知识不全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据笔者观察,高中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语音不准确
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往往由于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关系,会发生音变,从而使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话或录音时感到困难。
2.运用语法的能力不足
学生由于语法知识欠缺或运用不熟练,在听力中测试中经常出错,他们往往抓不住所听材料的中心,不能分辨内容的主次,抓不住关键词,因而错误理解句意,如: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tomorrow? 误听为 Would you mind my come in tomorrow? 如果学生基础好,一般不会犯这种错误,只要认真思考,此类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3. 词汇储备少,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语言信息传递的载体。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必备词汇,美国语言学家 Robert Lado 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对于必备词汇(minimum vocabulary)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用词上有选择权,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由于听力词汇的不可选择性,听能对学生的词汇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词汇掌握差,就会导致对信息处理无法进行,无法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所以词汇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听力水平。
(四)理解能力有限
一般说来,听话人的认知策略有预测、猜测、判断、推理等,它是对所吸收的语言信息的积极思维和再加工,判断推理能力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听者理解对话者的意图或言外之意,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差。
有些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习惯于逐词逐句地听,不善于捕捉主要信息,不注意语境意义,他们大都只会把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反映在卷面上,而不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或据此做一些推理。虽然听懂了词的认知意义,却仍不理解话语交流的内容,或死记孤立的句子而忽视语句的语境意义即交流含义,这是许多同学存在的通病。
如:2004 全国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听力第 6 题,
W:What did you think of yesterday's film?
M:Well,I left when the film was only half way through.
Q:What was the film lik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Interesting B. Relaxing
C. Unfinished D. Disappointing
本题即考查获取重要信息和理解隐含意思的能力,根据答句中电影演到一半时中途退场即能判断出电影很乏味,令人失望,答案为 D。
(五)背景知识溃乏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
二、对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认知角度讲,由于语言是有声的,听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听说领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张正东教授说过:“听是学习外语的尖兵,如不先练听,学说外语是难以设想的。听对四种技能的训练都有作用,而主要是训练听力。”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既要听、说、读、写并进,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又要听力先行,培养学生听取整个词组、句子、语段即要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证明,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对高中学生是行之有效的。 (二)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
1.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寓听力教学于说、读、写之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即是很好的听力材料,同时教材的每个单元还设有专项听力训练,这都是训练听力的好素材。
2. 充分利用学生喜爱英文歌曲的现象,将英文歌曲用于听力教学。在高二上听力课时,笔者尝试将一些内容难度不大的英文歌曲引入课堂,一则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听歌的愿望,同时让他们自然学习语言,提高听力。还可通过歌曲内容复习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的语言材料作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很多好的听力录音,这些都是训练听力的绝佳机会,既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三)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学生对说话者意图理解的程度,既取决于他们语言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少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管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了,但连贯起来却不知所云,这主要是因为对背景知识不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扩大知识面,特别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1.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由于英语语音中存在弱读、失去爆破、连读等现象,学生在听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学生要将转瞬即逝的语流转换成中文理解,将影响听力的正常进行,更不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尽量地用英语解释,辅以图片、体态语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摆脱母语的干扰。
2. 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听力训练的特点是时空的限定性、信息接受的被动性和材料内容的保密性。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边听边记,并对所听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培养学生听信息的习惯。要抓住主要信息,舍弃一些次要信息,以免影响对整篇的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培养短时记忆力,正确分配注意力。
3. 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重视听力技巧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预测和判断时可根据标题或题后练习进行,这样在听时就会有未听先知的感觉,听的欲望强烈,同时也感觉听得容易。抓住主题句、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主题句、关键词往往揭示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
(五)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
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如《 21 世纪英文报·中学生版》,《英语周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来源。
在平时听力教学和其它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的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大量的词汇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六)掌握好语法知识
掌握语法知识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语法结构是句子的框架,熟悉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总之,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一)学习动机不明
有关学习的实验证明,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学外语的目的明确,学习积极认真,奋发向上。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加强学生的努力程度。首先,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其次,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很多研究都已证明,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坚持把学习任务最后完成的毅力。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良,英语听力不佳,其原因在于学习动机不明,在学习中不能克服困难、保持注意力和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使得他们对英语听力越来越感到乏味,从而影响了英语听力的发展。
(二)学习兴趣不足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还能听到零星的单词或短语,基础差的同学则会一无所获,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语言知识不全
语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语义和弥补漏听的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学生存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所听语言材料的正确判断。据笔者观察,高中生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语音不准确
在英语连贯的发音过程中,往往由于弱读、同化、连读、音素省略和爆破音的关系,会发生音变,从而使学生在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讲话或录音时感到困难。
2.运用语法的能力不足
学生由于语法知识欠缺或运用不熟练,在听力中测试中经常出错,他们往往抓不住所听材料的中心,不能分辨内容的主次,抓不住关键词,因而错误理解句意,如: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tomorrow? 误听为 Would you mind my come in tomorrow? 如果学生基础好,一般不会犯这种错误,只要认真思考,此类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3. 词汇储备少,对习惯用语和固定用法掌握不牢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语言信息传递的载体。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必备词汇,美国语言学家 Robert Lado 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对于必备词汇(minimum vocabulary)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用词上有选择权,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由于听力词汇的不可选择性,听能对学生的词汇的掌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词汇掌握差,就会导致对信息处理无法进行,无法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所以词汇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听力水平。
(四)理解能力有限
一般说来,听话人的认知策略有预测、猜测、判断、推理等,它是对所吸收的语言信息的积极思维和再加工,判断推理能力在交际中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听者理解对话者的意图或言外之意,而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差。
有些同学在听的过程中,习惯于逐词逐句地听,不善于捕捉主要信息,不注意语境意义,他们大都只会把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反映在卷面上,而不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或据此做一些推理。虽然听懂了词的认知意义,却仍不理解话语交流的内容,或死记孤立的句子而忽视语句的语境意义即交流含义,这是许多同学存在的通病。
如:2004 全国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听力第 6 题,
W:What did you think of yesterday's film?
M:Well,I left when the film was only half way through.
Q:What was the film lik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Interesting B. Relaxing
C. Unfinished D. Disappointing
本题即考查获取重要信息和理解隐含意思的能力,根据答句中电影演到一半时中途退场即能判断出电影很乏味,令人失望,答案为 D。
(五)背景知识溃乏
背景知识指听力材料中人物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识和对主题的熟悉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听者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认知图式依据。皮亚杰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图式,所谓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听力过程中,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图式,也就是已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已有的图式内容,从而正确理解和记忆所听的内容。可见相关背景知识能影响听力理解中的预测和推断。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就会给听力理解造成障碍。
二、对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认知角度讲,由于语言是有声的,听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听说领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张正东教授说过:“听是学习外语的尖兵,如不先练听,学说外语是难以设想的。听对四种技能的训练都有作用,而主要是训练听力。”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既要听、说、读、写并进,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又要听力先行,培养学生听取整个词组、句子、语段即要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证明,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方法对高中学生是行之有效的。 (二)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
1.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授课,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寓听力教学于说、读、写之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即是很好的听力材料,同时教材的每个单元还设有专项听力训练,这都是训练听力的好素材。
2. 充分利用学生喜爱英文歌曲的现象,将英文歌曲用于听力教学。在高二上听力课时,笔者尝试将一些内容难度不大的英文歌曲引入课堂,一则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听歌的愿望,同时让他们自然学习语言,提高听力。还可通过歌曲内容复习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的语言材料作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很多好的听力录音,这些都是训练听力的绝佳机会,既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
(三)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学生对说话者意图理解的程度,既取决于他们语言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少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管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了,但连贯起来却不知所云,这主要是因为对背景知识不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扩大知识面,特别要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1. 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由于英语语音中存在弱读、失去爆破、连读等现象,学生在听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学生要将转瞬即逝的语流转换成中文理解,将影响听力的正常进行,更不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老师要尽量地用英语解释,辅以图片、体态语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摆脱母语的干扰。
2. 培养捕捉信息的能力
听力训练的特点是时空的限定性、信息接受的被动性和材料内容的保密性。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边听边记,并对所听信息进行适当的编码,培养学生听信息的习惯。要抓住主要信息,舍弃一些次要信息,以免影响对整篇的主要情节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培养短时记忆力,正确分配注意力。
3. 培养预测判断的能力
重视听力技巧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已知的信息线索预测和判断所听材料的内涵意义。预测和判断时可根据标题或题后练习进行,这样在听时就会有未听先知的感觉,听的欲望强烈,同时也感觉听得容易。抓住主题句、关键词非常重要,因为主题句、关键词往往揭示整个语篇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对语篇的理解。
(五)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
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如《 21 世纪英文报·中学生版》,《英语周报》,就是非常好的材料来源。
在平时听力教学和其它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的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大量的词汇对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六)掌握好语法知识
掌握语法知识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基础。语法结构是句子的框架,熟悉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听内容。
总之,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信心,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