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语文教育问题重重,改革的步履维艰,回归传统,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语文教育才能再创辉煌。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育;回归传统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其中不少是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相符,体现出某种对传统的回归。在语文教育遭遇尴尬、问题成堆的今天,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我们在努力探讨语文教育新路时不妨先分析一下语文教育的现状及语文教育回归传统是如何提出的。在这方面,马智强先生的《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一文可谓具有代表性。在此,不妨引述其开头部分:
三十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很差。”“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十五年前,北大中文系朱德熙教授说过:“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简直是摧残儿童!”
五年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中国语文高峰论坛”与会的许多教师和作家承认:“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减”。
语文问题的解决是愈来愈紧迫了!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的出路。三十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人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打上鲜明的“中国制造”标记,为此,我们有理由把目光转向弃置已久的传统教育。
语文教育的现状如此,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做具体分析,不可“病急乱投医”“瞎折腾”或自行其是。当前的语文教育仍须以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寻找传统文化与新课标精神一致的地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了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延续不断的辉煌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汉语言文字,其生命力极强,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文字。传统教育即语文教育,其特点是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新课标所强调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实质相同。另外,当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不能令人满意:从书写、文采到人格之培养,今天学生多不及古之学子。回归传统,从传统中吸取优秀的东西,这是构建现代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育回归传统可以做以下一些努力:
一、重视诵读,积累语言
用诵读的方式积累语言文化,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最大特色。几千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一方式行之有效。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潜移默化之功岂有虚哉!然而诵读学习法曾被批判为“死记硬背”“无用”,这是急功近利、浮躁肤浅之风的体现。现在举世重视传统和经典,语文教学离开学生的多读书、多积累就必然落空,为此强调一定量的优秀经典诗文的诵读积累正当其时。
二、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
传统语文教育很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对对子、写对联、即景赋诗等。这些活动能寓教于乐,联系学生的实际,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极有帮助。现在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重视交流与表达。联系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际,在课堂发言、演讲比赛、模拟辩论等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其效果十分显著?
三、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存在了几千年,自有其优越性与合理性。子曰:“言而不文,其行不远。”现在许多学子别说言而有文,就连“通顺”“规范”这些基本的表达要求都做不到。而文言文恰好具备文雅、简练的优点。学好文言文,既可打好语言表达的坚实基础,又可很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其意义和功效大矣。遗憾的是,文言文是学生的“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之一,许多语文教师的国学基础不扎实,对文言文教学也不够重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语文教育之路又能走多远?
四、继承诗教传统,弘扬书法国粹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教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中国书法艺术独步天下、博大精深。同样的,书法教育也是优良的传统教育。现在这两大优良的传统却成了语文教育的薄弱环节,就连语文教师能写诗的也不多,工于书法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在古人那里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我们今天则成为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继承诗教传统,弘扬书法国粹,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总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育应回归传统,扎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呼吸鲜活的时代气息,语文教育一定能为中华文明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北流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育;回归传统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一些新理念,其中不少是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相符,体现出某种对传统的回归。在语文教育遭遇尴尬、问题成堆的今天,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我们在努力探讨语文教育新路时不妨先分析一下语文教育的现状及语文教育回归传统是如何提出的。在这方面,马智强先生的《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一文可谓具有代表性。在此,不妨引述其开头部分:
三十年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很差。”“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十五年前,北大中文系朱德熙教授说过:“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简直是摧残儿童!”
五年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文教育面临一个悲哀,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中国语文高峰论坛”与会的许多教师和作家承认:“语文教育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日俱减”。
语文问题的解决是愈来愈紧迫了!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的出路。三十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人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打上鲜明的“中国制造”标记,为此,我们有理由把目光转向弃置已久的传统教育。
语文教育的现状如此,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我们应该冷静地做具体分析,不可“病急乱投医”“瞎折腾”或自行其是。当前的语文教育仍须以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寻找传统文化与新课标精神一致的地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了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延续不断的辉煌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汉语言文字,其生命力极强,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文字。传统教育即语文教育,其特点是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新课标所强调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实质相同。另外,当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不能令人满意:从书写、文采到人格之培养,今天学生多不及古之学子。回归传统,从传统中吸取优秀的东西,这是构建现代语文教育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育回归传统可以做以下一些努力:
一、重视诵读,积累语言
用诵读的方式积累语言文化,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最大特色。几千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一方式行之有效。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潜移默化之功岂有虚哉!然而诵读学习法曾被批判为“死记硬背”“无用”,这是急功近利、浮躁肤浅之风的体现。现在举世重视传统和经典,语文教学离开学生的多读书、多积累就必然落空,为此强调一定量的优秀经典诗文的诵读积累正当其时。
二、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
传统语文教育很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对对子、写对联、即景赋诗等。这些活动能寓教于乐,联系学生的实际,对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极有帮助。现在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重视交流与表达。联系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际,在课堂发言、演讲比赛、模拟辩论等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其效果十分显著?
三、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存在了几千年,自有其优越性与合理性。子曰:“言而不文,其行不远。”现在许多学子别说言而有文,就连“通顺”“规范”这些基本的表达要求都做不到。而文言文恰好具备文雅、简练的优点。学好文言文,既可打好语言表达的坚实基础,又可很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其意义和功效大矣。遗憾的是,文言文是学生的“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之一,许多语文教师的国学基础不扎实,对文言文教学也不够重视。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基,语文教育之路又能走多远?
四、继承诗教传统,弘扬书法国粹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教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中国书法艺术独步天下、博大精深。同样的,书法教育也是优良的传统教育。现在这两大优良的传统却成了语文教育的薄弱环节,就连语文教师能写诗的也不多,工于书法的则更是少之又少。在古人那里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在我们今天则成为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继承诗教传统,弘扬书法国粹,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总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育应回归传统,扎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呼吸鲜活的时代气息,语文教育一定能为中华文明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北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