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医者仁心 使命担当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医护人员看到记者,比出胜利的手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在这场战“疫”中,发挥重大作用。 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中,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中大”)成了一个高频词。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指出武汉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这14名医护人员均来自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月21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一时间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新型肺炎诊疗快速指南》,供全省临床诊治参考;
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1月24日,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热门诊在线问诊全国率先开通,当日问诊达1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病人就医;
  1月26日,湖北省成立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该核酸检测实验室位于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月27日,一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并成为各地“请战”的“模板”。这名医护人员来自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而协和医院的另一位医生经过两天曲折的“千里走单骑”,从上海回到武汉参加抗疫。
  2月21日,央视“新闻1+1”白岩松连线华中大党委书记邵新宇,讲述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

抗疫的重要战场


  我们未曾想到以这样的方式了解华中大,这一武汉抗疫的重要战场。
  华中大,位于湖北武汉,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华中大10家附属医院投入的医护人员约3.3万、病床8900余张,管理方舱病床近6000张,是中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
1959年,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师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988年,华中工學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其它院校并入成立的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华中大投入的这10家附属医院,有知名的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两所医院均为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点医院。其余的8所附属医院:有4所是江汉区、硚口区、东湖风景区的定点救治医院;有3所是分别针对儿童感染者、孕妇感染者和精神疾病感染者的定点救治医院;还有1所接管方舱医院和派驻雷神山。10家医院均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定点医院。
  华中大投入3.3万医护人员,是何种规模呢?截至到2月22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医务人员的数量是3.8万。
华中科技大学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每年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发热门诊内,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2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护人员做工作笔记。 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隔离病房内,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医务人员帮助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华中大投入8900张床位,占武汉全市开放床位总数的近40%。2月24日,武汉市48家定点医院共开放床位23532张。
  作为华中大“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公卫学院的专家学者利用专业知识,在疫情分析、防控决策、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专业咨询。为寻找到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病理,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法医学系法医病理学团队开展了9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国家治理研究院率先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案。
  “华中科技大学一直坚持既‘顶天’又‘立地’。我们注重写好两篇文章,一个是发表在期刊论文上的文章,一个是写在祖国大地的文章。这次疫情对武汉、湖北都有巨大冲击。全国甚至于全球,都有一些蔓延。在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作为大学,这两篇文章中,第二篇更为重要。”邵新宇说。

医者仁心 同舟共济


  在民间,有“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和中同济”之称,“中同济”就是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他们分别在各自领域影响着中国及世界的医学。
  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已有113年的历史。1907年,在中国现代医疗教育还处于空白之时,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上海创办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为同舟共济之意。1927年,改名为同济大学。1950年2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設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华中大在“三员大将”—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的基础上,又收入了7家有实力的专科医院和有特色的综合医院,作为华中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样,华中大的附属医院达到了10所。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隔离病房中,两位医务人员在隔离门两侧相互鼓劲。 华中科技大学 供图

  华中大同济医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卫计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现有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9个学科跻身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同时,同济医学院还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

生死关头著华章


  回首过往,华中大在危难时刻写就救死扶伤之华章。
  1950年,上海市郊流行血吸虫病,同济医学院号召师生员工都到前线去,给解放军防治血吸虫病;
  1954年,武汉发生特大洪水,同济医学院1000余人组成抢险突击队和医疗服务队参加防汛救灾;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同济医学院13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护队奔赴震区,奋战一个多月,救治伤员1.5万余人;
  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同济医学院45支医疗队和防疫队坚守在全省各个险区;
  2003年,面对非典,近20名专家加入各级抗非研究中心或指挥中心,12名医务工作者被派往“小汤山”;
  2008年汶川地震,创造“零截肢”“零感染”“零死亡”奇迹……
  而这次是在2020年的抗疫战场。
  华中大校长李元元说,一线的每个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咬牙坚持,学校也始终关心着他们,尽全力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工作。
  2月8日,华中大给全球校友发出了一封信—“全球华中大校友,不管地域,不论行业,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为武汉、为湖北贡献着力量。”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华中大全球校友众爱齐聚、众志成城,在“一线”和“助力一线”的两个战场贡献出了强大力量。截至2月23日,华中大全球50多个校友会,数万名校友及多家爱心校友企业累计为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的100多家一线医院,捐赠了价值达3亿多元的抗疫物资,为学校捐赠了1600多万元的抗疫资金。
  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大学。李元元说,在这次疫情抗击战中,无论是全体师生员工,还是全球校友,都展现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体现了华中大人“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大团结”的精神。华中大一直以培养既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又有敬业精神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也是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担当。
其他文献
“这里有病魔的撕扯、死亡的痛苦、经济的停滞、分离的煎熬;这里也有生命的坚持、英勇的抗争、求生的尊严、康复的宽慰……一个个生动感人、充满心灵震撼力的瞬间被世界各地的摄影师看到并记录下来,传播出去,重重地拨动着我们的神经。”资深摄影人、新华社中国图片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黄文對“疫·镜—国际抗疫影像纪实”云摄影展给出这样的评述。  从6月29日至今,全球首次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同类大型展览—“疫·
期刊
“驾云”,悟空杯中日韩青少年漫画大赛高起点启动。  “漫游”,诚邀三国新秀在漫画世界里尽情创游。  “逐梦”,人文交流聚合东亚未来梦想愿景。  “驾云”“漫游”“逐梦”—悟空杯中日韩青年漫画大赛的关键词,寓意参赛者们可创作自由,圆梦漫画,圆梦交流。  2020年7月22日下午,中日韩三国多家机构代表在中国外文局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共同宣布“‘ 悟空杯’中日韩青少年漫画大赛2020正式启动”。本届悟空杯
期刊
2020年春节前夕,《人民画报》的三路记者奔赴内蒙古、河南和湖北三地,采访各地群众在摆脱贫困后的生活。  利用电商销售土特产而脱贫的普通农民,从偏远落后的深山易地搬迁到新家准备年货的搬迁户,扎根山村帮助村民建冷库、成立合作社的扶贫干部,在三峡上固守着小班轮搭载村民走亲访友的“船老大”……从白雪覆盖的内蒙古草原,到山高坡陡的巴楚大地,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们时时令我们感动。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们自信而勤奮,
期刊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湖北恩施巴东官渡口镇晴帆园社区,是巴东县人口规模最大的易迁集中安置点。社区由冯家湾安置小区、红花岭安置小区及蔡家老年公寓3个安置小区组成。小区最早于2016年开始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2019年10月起,来自官渡口镇40多个村庄的2700余人,从交通不便、房屋破旧的大山深处里,陆续搬到具有现代化居住条件的地势相对平坦的晴帆园社区居
期刊
故宫食品以明清时期的瓷器、织绣等文物为灵感设计出别具匠心的中秋礼,将美好的技艺和优质的月饼一同带给大众。 故宫食品 供图  中国拥有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5535家博物馆(截止到2019年),2019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博物馆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提升国民素质的新家园,保存、生产、传播知识的新宝库,民众休闲、交往的新空间,促进文化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
期刊
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发布,推动海南站在了改革开放最前沿,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投资创业的热土。随着《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人们在海南干事创业的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自我发展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可以说,自贸港建设在给海南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为无数企业家在海南逐梦圆梦提供无限可能。在各国来琼创业的企业家的脸上
期刊
中国的肖像画,古人称之为写真画、传神、写照、传写等。它是中国画各个门类中最为古老的一个画科。关于它的起源及其发展,有人将其归纳为滥觞时期(上古至西汉)、成熟时期(六朝至唐宋)和独立时期(元明清)等三个时期。  7月15日,名为“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的专场展览开展,展出了一批深藏多年的明清肖像画,尽显中国肖像画的传统与创新。帝王·皇族  展览中,帝王和皇族成员的肖像画占重要部分。
期刊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2015年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再次召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进入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阶段。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西藏各族
期刊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低调研发数年之后,在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正式获得命名:天问一号。“天问”取自屈原长诗《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叩问了大量天文现象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真理的求索,也与深空探测气质相符。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中国拉开了向更遥远的深空探测的序幕—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在
期刊
面对疫情,我选择留在中国  Nathan Bennett  人民画报社美国籍雇员,语言顾问、记者  中国和世界都知道该如何应对疫情,而且他们正在努力应对。面对这次危机,我选择留在中国。  今年春节,中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决定不回美国,更不访友,每天基本都在北京的家,尽量减少外出。以前在春节期间,我会去庙会凑热闹或是找个地方放鞭炮,但今年,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和观看网络视频。  为了控制新冠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