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一个设计师的餐饮江湖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东直门立交桥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簋街全长不过1400多米的地界上,却聚集着酒楼饭馆200多家,每当入夜,饭馆门前那些大的小的、长的圆的成串的红灯笼,把满条街照得灯火通明,引得全市的夜生活族,直到半夜还在街上流连。
  2005年5月,一个叫张军的设计师叩开了这里一扇极不起眼的门脸,开始了他的餐饮江湖生涯,他带着一帮人进来敲敲打打,又是设计又是装修,不到十天,门口就竖起了一面红底黑字的招牌“独一味万州烤鱼”。这万州是个啥地方?烤鱼又是个啥玩意?究竟味道如何?以一扫天下美食为己任的“好吃鬼”们坐不住了,纷纷直奔而去,这一尝不要紧,万州烤鱼这四个字,竟像着魔般引得一拨又一拨的人前来寻味,生意好得翻桌都来不及,吃完还一个劲抹腮帮子,一个字:“香!”两个字:“够味!”没想到,老板张军对好得要爆棚的生意却很平静:“我做餐厅只是图个好玩。”这个外表时尚的年轻人,语气从容而淡定。
  
  玩转“独一味”
  
  张军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虽然学的是英语专业,但他却对美术情有独钟,毕业后,他毅然投身网络业,做平面设计和美术动漫工作,现在担任着一家外企的艺术总监,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摄影室、酒吧……而今的餐厅老板也只是他的身份之一。
  2004年,笑称对餐饮只是玩票的张军,打理餐厅却已是驾轻就熟,张军最初开餐厅的目的,也是想让朋友们有个随时聚会吃饭的地方,于是,他就和朋友在北京西单附近开了个重庆小火锅店。当时的餐厅面积300多平米,光服务员就有20个,按照张军当初的想法,他是想开一个有特色的主题餐厅。按照自己的思路,他在餐厅环境和氛围上加大了设计力度。创业之初,张军的目的是想以此来吸引附近的时尚新新人类前来消费。虽然餐厅的位置在黄金闹市区,但却因为一墙之隔,想吸引的年轻消费群不方便过来,而来光顾餐厅生意的尽是附近追求实惠的老年人。因为定位的偏差,餐厅经营得勉为其难,2005年,张军和朋友一合计,便结束了西单的生意。
  一天,他被网络上一则关于重庆万州烤鱼的消息吸引。由于母亲是重庆人,张军从小就爱吃川菜,他觉得这是个在北京大有前途的项目,于是就特地跑到万州考察,在亲自品尝了麻辣鲜香的烤鱼后,当即拍板从当地高薪聘请了大厨,随他一同北上。在店面选址时,张军把目光锁定在了簋街。网络出身的张军为烤鱼也做了个网站,他在餐厅的BBS上加强和顾客互动,把“独一味”之妙渗透到更广大的世界中去。
  当时的北京,许多人都还没听说过烤鱼,只是从端上桌时浑身撒满红辣椒的鱼身上,感受到一股麻辣风情,不少人做好被辣翻的准备,小心翼翼地把鱼肉送入唇间,没曾想香、鲜、嫩、滑,一种前所未有的口感直冲脑门,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而张军的簋街烤鱼竟成了继麻辣小龙虾之后,又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甚至有顾客特地开几个小时的车,赶来吃张军家的烤鱼。
   “独一味”在簋街出名后,便有不少家烤鱼馆在周边兴起,家家都号称正宗重庆烤鱼,使尽浑身解数招徕顾客。张军坦承,竞争者突然增多确实曾分流过一部分客户,毕竟人都有图新鲜的心理,喜欢比较尝试,这就要求经营者在自身管理和菜品特色上下文章了,尤其是口味,要始终保持在一种最理想的状态,还要随时根据顾客的喜好调整,比如有的人不能吃辣、有的人偏爱吃咸、有的人爱把配菜和鱼倒在一起烤……等等,张军说,有要求没关系,这说明顾客认可你的菜品,只是希望你做得更好而已,最要紧的你要清楚你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扬长避短,赢得大众的口碑。当时有些同行偷偷来店里探宝,为了弄清他这“独一味”的配方,有的还不止来过一次,但口味出来还是有所差距。老客人又回头来了,告诉张军,吃来吃去,还是他店里的烤鱼最够味。
   记者采访时正是中午,按说是簋街最清净的时候,可一拨又一拨的顾客让服务员应接不暇,张军的电话也响个不停,他不时说抱歉。张军告诉我们,事实上竞争的结果是皆大欢喜:“一到晚上,不但我们这,所有的烤鱼店都火得不得了,家家座无虚席,大家在比客流的同时也在比口味、比特色、比服务,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做生意,有时环境的推动作用也很大。”
  
  另类掌门人
  
  张军可算是个比较另类的老板,除了每个月发工资,他很少来店里,而专门请了经理打理店里的业务,他自己只负责决策上的事。张军说:“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其实很多事你放松,反倒容易出成绩。”
  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爱那些印有自己个性的设计,以及那些可爱的卡通。他还有收藏玩具的爱好,从家里卧室到公司办公间,堆满了大大小小新奇独特的小玩意,那是他在出差或旅游时,每到一个城市,就去搜集当地特色的结果。张军说:“其实我最大的爱好是电影,我从小就梦想做个电影人,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出一部最能代表自己的作品。”
  从中学至今,张军的业余娱乐是看电影,他自己也不清楚究竟看过多少电影:“我平时工作在中关村,家住在北外,除了去店里,就在两点一线间来回,基本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人。”这个号称足不出户的人却喜好摄影,他为此专门做了个网站“猪的世界”,把自己出差旅游时拍的,以及平时采掘的反映老北京人文风情的照片发到上面,还叫了要好的一帮朋友在论坛里交流心得,生活得精彩而丰富。他笑言自己是头脑,身后有一帮敢死队员,而和朋友一起做点事,也是他最初开始事业的动机。
  采访时,张军告诉记者,他目前又有了新的举措,在北京地安门附近开了家烤鱼的分店,那是个新近才被市政府划为风情街的地界,抱着“玩”心态经营餐厅的张军这回认真了,他把原来的赢利都投进去。用张军的话说,他对待每一件作品都是严谨的,它贯彻了自己的思想,如果要做一个真正专业的餐饮经理人,那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从店面装潢到店内布局,他一一亲自把关,把它当成自己的设计艺术。谈起这些时,张军说:“有人会觉得我冒险,其实那地方,现在还没人怎么经营成功过,因为附近消费低,又没有簋街这样的经营氛围,做餐饮老实说不是上佳之选,但我就是想确证一下,自己成功到底是偶然还是真的必然。”
  张军表示,其实在北京餐饮界,当菜品和服务都做得差不多时,剩下的竞争就是特色,在他的餐厅一进门处,有张是各种风格的鱼的墙画中写着两句话,一句是:“独树一帜,独具一格。”一句是:“你见过多少种鱼?你见过多少种画的鱼?艺术是将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独一味正是秉承这种观念把美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以“独一味”为店名,含意便是他的烤鱼除了口味上的独特,更有个性、风格上的独特,这种独特将是无法摹仿的。
  采访结束时,张军的目光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餐饮消费是替代性很强的行业,因为食品是多样化的,对于经营者来说,如何形成忠实的消费者群体有着特殊的意义。让消费者忠实于品牌,提供产品的质量是一方面,树立并让消费者记住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靠品牌的特色。我们会越来越有特色。其实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付出勤奋必然收获精彩。”
其他文献
个人创业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具有群做群:分的意识,就是指创业主导者要寻找一些合作人来共同发展,并且,利益分配还要做到清晰且无争议。  个人创业的起步阶段,创业者可以一个人开创自己的创业之路,也可以联合几位朋友共同发展。但是,在个人创业高达85%的失败案例中,一个人自己创业很容易因为势单力薄而中枪落马,而集体合作的创业团队往往又因为内部矛盾摩擦及利益分配的不均而导致解体。在创业者的人员合作问题上,如何
电网安全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云南曲靖供电局以培养员工安全习惯、塑造安全生产“明白人”为目标,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努力从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夯实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启发员工的安全觉悟。供电局充分利用每年一次的安全工作会、每月一次的安全分析会、每周一次的调度早
“奇卡”教育连锁品牌    据统计,我国每小时就有2000多名婴儿诞生,14岁以下儿童已超过一亿,其中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正逐年增加。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嗅、味、触等)进行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那些复杂而高级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逻辑和思维能力等。而现有的
一个生活无着的病弱女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吃出了健康,并从中感悟到巨大的商机,在别人帮助下开办了颐寿堂养生食府,半年狂赚100万,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姐。    下岗偏逢病缠身养生食府得新生     2002年3月,江岸的柳树开始吐出新芽,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了。张敏站在江边,望着滔滔东逝的江水,心里却比冬天还要寒冷。几天前,她这个年轻的“老职工”无情地被宣布下岗了。   张敏18岁从技校毕业后就分到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