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打动人的内心,使人获得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一过程说明音乐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感染力 、 塑造力。
1. 问题是音乐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 感染力,而接受了九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多数学生仍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原因何在 这主要就是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 内容 方法 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能体现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1.1 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完全不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也就越没有兴趣,难怪那些被世人公认为美妙的音乐,在某些学生听来也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
1.2 教师缺乏对感性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忽略学生的感受。从感性入手让学生学习音乐在原则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地接受, 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施教者从主观上忽略了受教者主动、有感情投入的一面,使受教者处于被动状态,停留在感觉阶段。
以上原因的探究,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如何开发音乐教育资源,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摆在作为音乐审美的重要实施者——音乐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 根据全国近十年对音乐这一学科进行课改以来,本人在具体实施、操作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做了很多尝试,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1 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滕守 先生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借助美的形式把知识装扮起来,一旦与学生相遇,二者便成为知心朋友,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气氛,以区别于说教与灌输。”他阐述的是一种相互性原则,即将知识美化,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情感色彩的外衣,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本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借助美术的形式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提高教科书的插图、色彩、装帧等的水准,使教科书图文并茂,使学生爱不释手;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动手制作色彩醒目的大 音符等趣味性教具及鼓励性的小礼物等为教学增添活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小“道具”,如用小纸条或吹蜡烛上的火苗训练学生歌唱的气息;用一块纱巾来模仿薄薄的雾,启发学生歌唱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设出具有美的感受的氛围。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银幕不停地播放展示秋天的画面,并把一些金黄的树叶用细绳串起来,吊在日光灯上,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借助于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如:在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或《阳光三叠》时,本人把王维的诗或《高山流水》的故事制成课件,并配以写意性的中国山水画,在学生欣赏作品时,倾听着老师轻声吟诵古诗或故事,营造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氛围,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情绪感觉,品味出古曲的情感。
在设计导语时,本人常选用所学歌曲中有关的歌词并加以拓展,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联系。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的导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这对于刚刚升为中学生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激起了他们内心的冲动,也激起了他们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的热情。除此之外,本人还将教学设计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 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卡巴列夫斯基在《怎样给孩子讲音乐》一书中讲到:“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起听众对自己的兴趣,从情感上吸引他们,用我们对音乐的爱去感染他们。”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同样,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把教师的爱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学中,使教师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传递着情感的信息。在安排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应向自己提出“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安排正确与否。本人在电视里看过一位老师讲她的教学经历:她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抱一抱大号、黑管等乐器,试着吹一吹,从实践中去辨别音色。当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抱一吹的微小细节,传递着教师的爱与信任。学生虽然没能吹出好听的旋律,但鼓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勇气,正因为这一点,这个班的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这些乐器及去听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的欲望。他们纷纷在课外收集器乐曲的音像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当时,这也是这位老师的精心构思。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接受转为积极探索,对音乐的神秘感、陌生感消除了,开始自然、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了。
(2)教师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获得学生的友爱、理解和信任,共同体验音乐美的愉悦。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施教者传授知识的权威感因而淡化、隐退。”“审美媒介的信息不是由施教者向受教者说教和灌输,而是双方平等式对称,其气氛是活跃、轻松和自由的。”本人在讲《流动的音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音符怎样自由组合能产生好听的旋律”这一知识点,我特意买了七个小矮人的玩具作为音阶里的七个音符。这些小矮人立即揪住了同学们的心。我让七个同学一人拿一个小矮人代表一个音,让他们自由组合、排列,并唱出。大家都跃跃一试,想充当一个小矮人,并且我也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去,和同学们一块组合。这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课堂气氛活跃、浓郁,并且同学们很快掌握了这一知识点,避免了教师语言上的直白:“我们可以用这七个音自由组合,如:2和4,1和5等。”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教师情感投入抛向 学生,彼此沟通了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交流创造了最佳的审美情境,受教者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学习音乐,在美好的心境下,不由自主地走进音乐天地。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们必须摒弃老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起点,从审美角度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最终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才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在,也是进行音乐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1. 问题是音乐作品那样具有吸引力、 感染力,而接受了九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多数学生仍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原因何在 这主要就是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 内容 方法 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能体现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1.1 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完全不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也就越没有兴趣,难怪那些被世人公认为美妙的音乐,在某些学生听来也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
1.2 教师缺乏对感性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忽略学生的感受。从感性入手让学生学习音乐在原则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感性这一概念仍然有感觉和感受之分,感觉是被动的、无感情地接受, 而感受则是主动的,有感情的投入。在学习音乐时,不论学生有没有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会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听音乐,使学生常常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即感觉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施教者从主观上忽略了受教者主动、有感情投入的一面,使受教者处于被动状态,停留在感觉阶段。
以上原因的探究,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如何开发音乐教育资源,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摆在作为音乐审美的重要实施者——音乐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 根据全国近十年对音乐这一学科进行课改以来,本人在具体实施、操作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做了很多尝试,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1 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滕守 先生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借助美的形式把知识装扮起来,一旦与学生相遇,二者便成为知心朋友,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气氛,以区别于说教与灌输。”他阐述的是一种相互性原则,即将知识美化,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情感色彩的外衣,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本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借助美术的形式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提高教科书的插图、色彩、装帧等的水准,使教科书图文并茂,使学生爱不释手;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动手制作色彩醒目的大 音符等趣味性教具及鼓励性的小礼物等为教学增添活力。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小“道具”,如用小纸条或吹蜡烛上的火苗训练学生歌唱的气息;用一块纱巾来模仿薄薄的雾,启发学生歌唱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有特色的教学环境,创设出具有美的感受的氛围。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银幕不停地播放展示秋天的画面,并把一些金黄的树叶用细绳串起来,吊在日光灯上,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借助于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如:在欣赏古曲《梅花三弄》或《阳光三叠》时,本人把王维的诗或《高山流水》的故事制成课件,并配以写意性的中国山水画,在学生欣赏作品时,倾听着老师轻声吟诵古诗或故事,营造出一种古香古色的氛围,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溢出的情绪感觉,品味出古曲的情感。
在设计导语时,本人常选用所学歌曲中有关的歌词并加以拓展,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联系。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的导语:听!新世纪的金鼓敲起来,新世纪的银号吹起来,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跨进了中学时代!这对于刚刚升为中学生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激起了他们内心的冲动,也激起了他们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的热情。除此之外,本人还将教学设计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 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境。卡巴列夫斯基在《怎样给孩子讲音乐》一书中讲到:“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起听众对自己的兴趣,从情感上吸引他们,用我们对音乐的爱去感染他们。”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同样,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把教师的爱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学中,使教师的每一举手、投足,都传递着情感的信息。在安排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应向自己提出“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来检验自己的安排正确与否。本人在电视里看过一位老师讲她的教学经历:她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抱一抱大号、黑管等乐器,试着吹一吹,从实践中去辨别音色。当时学生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抱一吹的微小细节,传递着教师的爱与信任。学生虽然没能吹出好听的旋律,但鼓起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勇气,正因为这一点,这个班的学生产生了要了解这些乐器及去听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的欲望。他们纷纷在课外收集器乐曲的音像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音乐,讲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当时,这也是这位老师的精心构思。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消极接受转为积极探索,对音乐的神秘感、陌生感消除了,开始自然、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了。
(2)教师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获得学生的友爱、理解和信任,共同体验音乐美的愉悦。因为“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处于同一审美情境,双方共同赏析、共同感受、共同受着教育。”“施教者传授知识的权威感因而淡化、隐退。”“审美媒介的信息不是由施教者向受教者说教和灌输,而是双方平等式对称,其气氛是活跃、轻松和自由的。”本人在讲《流动的音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音符怎样自由组合能产生好听的旋律”这一知识点,我特意买了七个小矮人的玩具作为音阶里的七个音符。这些小矮人立即揪住了同学们的心。我让七个同学一人拿一个小矮人代表一个音,让他们自由组合、排列,并唱出。大家都跃跃一试,想充当一个小矮人,并且我也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去,和同学们一块组合。这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课堂气氛活跃、浓郁,并且同学们很快掌握了这一知识点,避免了教师语言上的直白:“我们可以用这七个音自由组合,如:2和4,1和5等。”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教师情感投入抛向 学生,彼此沟通了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交流创造了最佳的审美情境,受教者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学习音乐,在美好的心境下,不由自主地走进音乐天地。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们必须摒弃老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起点,从审美角度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最终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才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在,也是进行音乐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