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改进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我校干部培训工作科学发展,我们对全县部分县直单位及乡镇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采取电话咨询、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就近年来我校的干部培训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及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目前我县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我校的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有98%以上的受访者对我校干部培训的总体评价是在基本满意以上。我县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统筹力度不够,培训不均衡
近年来,工学矛盾一直是干部培训的突出问题。全县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忙于重点项目的攻坚工作,一些干部连续多年抽不出时间参加脱产培训,对于党的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更新不多,并且党校考虑基层实际,往往压缩培训学制周期,导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足问题,因而在全面、有序调训和严格办班培训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二)学员培训的激励机制未建立
由于干部培训与干部考核结合不紧,其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动力不足,壓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部分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即使能认真的听课,但也因缺乏思考,参与研讨极积性不高,对学习考核与心得体会及论文撰写应付了事而使培训成效打了折扣。
(三)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
目前培训班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教育,联系工作实际不够紧密;重点不够突出,培训内容涉及面广,但缺乏系统性,编排较散;专题研讨不够,缺少能力训练课程,到先进地区考察、借鉴经验做法未落实。
(四)形式不灵活,方式方法单一
我校干部教育培训虽然近年来在教学方式上做了许多创新,但在课堂上仍以老师单向灌输为主,研究讨论太少,学员考核方式不够灵活。并且由于受经费限制,组织干部异地培训几乎没有,培训视野较狭窄。
二、改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系统规划,形成机制,保障落实
一是建立干部培训年度档案。为确保调训针对性和干部教育的覆盖面,建议建立干部培训年度电子档案,掌握每位干部年度培训状况,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干部享受到教育培训机会,提高干部培训的覆盖面。
二是建立健全培训预告制度。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年初组织人事部门给每个单位提供该单位需重点培训的人员名单,让全县各单位提前对全年本单位参训人员、参训时间等做到胸中有数,既有利于各单位避开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又利于参训人员处理好工学矛盾。
(二)创新班次,紧扣主题,完善内容
一是要深入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认真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村主干等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体特点、行业要求,深入研究不同层次干部的岗位特点、职责要求和成长目标,努力构建班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备、效果更加明显的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格局。建议在继续办好科级干部班、中青年干部班等综合性主体班次的基础上,加强和各部门合作开设各类专题研讨班,按工作性质分班次。如面向办公室主任、妇女干部、人大代表、政法干部、农村致富能手等群体开设专题研讨班次,及时更新这些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让其更好更快地掌握基本工作职能、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更好更快的适应并完成好岗位工作。
二是要坚持按照理论、实践和能力三大专题设置课程。首先,要注重理论教育,将近期的理论热点问题讲通讲透,帮助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其次,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在问卷中,学员普遍反映最希望通过培训重点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征地拆迁、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培训办班应邀请专家学者、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为学员开讲座,以县委、县政府当前重点工作为中心开展结构化研讨与决策咨询式教学,形成“理论—县情—调研—决策”的培训体系,引导学员深入研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第三,要因人制宜,从实际出发,着眼急需,重在管用。要根据干部岗位职责要求,认真研究如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转化为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按照问卷反映的培训需求,重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公共危机与应对策略、平和重点产业发展、媒体应对与舆情处理、公文写作与语言表达等专题培训,做到“需要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
(三)改进方法,丰富形式,凸显实效
一是改进方法。首先创新校内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与结构化研讨,选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让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展开讨论。尝试“大班定主题,小组分角度、师生同参与”的方式,在一个主题下,分成若干个小题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再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创新异地培训。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加强与县外知名学院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广泛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开展异地培训。因为同质区域的建设经验更具参考与借鉴价值,建议异地培训的选点尽可能选择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同质的区域,以提高异地培训的性价比。
二是丰富形式。首先,尝试开展县乡联合教学。根据基层培训工作存在的时间紧,任务多,交通不便的实际困难,根据乡镇组委建议,由县委党校提供培训菜单及“微型党课”课件,由乡镇自行组织优秀党员干部或者教师进行授课培训、送课下基层;其次,尝试开展高端访谈。邀请学者专家、县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进入党校课堂,与学员面对面,就地区性、特色性、当前热点性问题展开探讨。第三,尝试开展情景模拟。建议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为学员提供说的锻炼平台。开设演讲课,模拟现场演说,让学员轮流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表达能力。第四,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员通过情感体验式的学习,加强自身的感悟力、学习力,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提升综合素质。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评估
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不断完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除对教学内容、方法、师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外,还要加强对培训方案、计划的评估。通过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不断推动培训工作上新台阶。
二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在培训结束后,还要通过集体座谈、个人访谈等方式,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干部工作能力的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座谈及访谈的对象为参训单位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参训学员。通过跟踪问效,弥补培训期间现场填写问卷所采集信息的不足。
一、目前我县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我校的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有98%以上的受访者对我校干部培训的总体评价是在基本满意以上。我县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统筹力度不够,培训不均衡
近年来,工学矛盾一直是干部培训的突出问题。全县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忙于重点项目的攻坚工作,一些干部连续多年抽不出时间参加脱产培训,对于党的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更新不多,并且党校考虑基层实际,往往压缩培训学制周期,导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足问题,因而在全面、有序调训和严格办班培训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二)学员培训的激励机制未建立
由于干部培训与干部考核结合不紧,其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动力不足,壓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部分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即使能认真的听课,但也因缺乏思考,参与研讨极积性不高,对学习考核与心得体会及论文撰写应付了事而使培训成效打了折扣。
(三)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显著
目前培训班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理论教育,联系工作实际不够紧密;重点不够突出,培训内容涉及面广,但缺乏系统性,编排较散;专题研讨不够,缺少能力训练课程,到先进地区考察、借鉴经验做法未落实。
(四)形式不灵活,方式方法单一
我校干部教育培训虽然近年来在教学方式上做了许多创新,但在课堂上仍以老师单向灌输为主,研究讨论太少,学员考核方式不够灵活。并且由于受经费限制,组织干部异地培训几乎没有,培训视野较狭窄。
二、改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系统规划,形成机制,保障落实
一是建立干部培训年度档案。为确保调训针对性和干部教育的覆盖面,建议建立干部培训年度电子档案,掌握每位干部年度培训状况,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干部享受到教育培训机会,提高干部培训的覆盖面。
二是建立健全培训预告制度。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年初组织人事部门给每个单位提供该单位需重点培训的人员名单,让全县各单位提前对全年本单位参训人员、参训时间等做到胸中有数,既有利于各单位避开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又利于参训人员处理好工学矛盾。
(二)创新班次,紧扣主题,完善内容
一是要深入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认真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村主干等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体特点、行业要求,深入研究不同层次干部的岗位特点、职责要求和成长目标,努力构建班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备、效果更加明显的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格局。建议在继续办好科级干部班、中青年干部班等综合性主体班次的基础上,加强和各部门合作开设各类专题研讨班,按工作性质分班次。如面向办公室主任、妇女干部、人大代表、政法干部、农村致富能手等群体开设专题研讨班次,及时更新这些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让其更好更快地掌握基本工作职能、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更好更快的适应并完成好岗位工作。
二是要坚持按照理论、实践和能力三大专题设置课程。首先,要注重理论教育,将近期的理论热点问题讲通讲透,帮助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其次,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在问卷中,学员普遍反映最希望通过培训重点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征地拆迁、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因此在培训办班应邀请专家学者、县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为学员开讲座,以县委、县政府当前重点工作为中心开展结构化研讨与决策咨询式教学,形成“理论—县情—调研—决策”的培训体系,引导学员深入研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第三,要因人制宜,从实际出发,着眼急需,重在管用。要根据干部岗位职责要求,认真研究如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转化为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按照问卷反映的培训需求,重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公共危机与应对策略、平和重点产业发展、媒体应对与舆情处理、公文写作与语言表达等专题培训,做到“需要什么,学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
(三)改进方法,丰富形式,凸显实效
一是改进方法。首先创新校内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与结构化研讨,选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让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展开讨论。尝试“大班定主题,小组分角度、师生同参与”的方式,在一个主题下,分成若干个小题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再将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创新异地培训。坚持“开门办学”的方针,加强与县外知名学院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广泛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开展异地培训。因为同质区域的建设经验更具参考与借鉴价值,建议异地培训的选点尽可能选择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同质的区域,以提高异地培训的性价比。
二是丰富形式。首先,尝试开展县乡联合教学。根据基层培训工作存在的时间紧,任务多,交通不便的实际困难,根据乡镇组委建议,由县委党校提供培训菜单及“微型党课”课件,由乡镇自行组织优秀党员干部或者教师进行授课培训、送课下基层;其次,尝试开展高端访谈。邀请学者专家、县领导或职能部门领导进入党校课堂,与学员面对面,就地区性、特色性、当前热点性问题展开探讨。第三,尝试开展情景模拟。建议召开模拟记者招待会,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为学员提供说的锻炼平台。开设演讲课,模拟现场演说,让学员轮流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表达能力。第四,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员通过情感体验式的学习,加强自身的感悟力、学习力,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提升综合素质。
(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评估
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不断完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除对教学内容、方法、师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外,还要加强对培训方案、计划的评估。通过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不断推动培训工作上新台阶。
二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在培训结束后,还要通过集体座谈、个人访谈等方式,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干部工作能力的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座谈及访谈的对象为参训单位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参训学员。通过跟踪问效,弥补培训期间现场填写问卷所采集信息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