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里,富裕的人们在不断地追求着高水平的生活。当然自己的孩子更不能落在别人后面,要什么有什么,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们恨不得将孩子吃喝拉撒的事情全权负责,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笼中鸟”的依赖型人格,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孩子有困难了,家长连忙帮着包办解决;当孩子因为好奇或想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顺手拿走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将其视为孩子的可爱之处,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时间一久,便形成了“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我发现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占有欲强,个别幼儿自控力差,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容易私自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不及时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错过最佳时机,将会给他们的未来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我们班晴晴小朋友就爱拿别人的东西,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放了一盒特别吸引眼球的水彩笔,晴晴直勾勾地盯着它,老围着办公桌转,我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正好到孩子散步时间了,其他孩子都出去站队了,她就在活动室内转悠,我从窗外口看到,她向四周看了一下,发现没人,赶忙拿掉水彩笔放进自己衣柜的包包里,才小步跑出来站队。为了矫正此类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的幼儿,我首先做以下工作:
1.与孩子主动聊天,了解其内心想法
通过与孩子聊天发现幼儿回到家,家长只负责吃饱穿暖,然后任其怎样发展,爸爸妈妈从来不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疏忽孩子的一举一动。
2.家访
通过家访得知,有的家人知道孩子的这种表现,但每次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也有的家长在物质上非常满足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安全了咋都行,不关心孩子的任何表现和反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睁眼闭眼,甚至放任自流,对幼儿园的教育表示漠不关心,有时还逃避。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情。
通过与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得知“爱私自拿别人动西”的幼儿完全和家庭教育有关系:
1.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看着没人顺手就拿了。家长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了事。
2.孩子认识不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晴晴拿了别人的东西还说“因为我喜欢,我就要”甚至还说是爸爸妈妈啥时间啥时间买的,说的有头有尾的。在她的潜意识里,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是自己的了。对于这种行为家长不及时纠正的话,永远会错下去。
3.孩子缺乏父母的细心关注。家长只顾忙自己的,每次只要晴晴提出要求,他们都会来满足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他们并不去关注,哪怕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带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也不问,孩子就更胆大了,以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有时孩子也是想用这种办法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从中找到温暖、感受关注。但家长并没有重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以为常的事。
4.孩子对别人的东西好奇,在强大占有欲的驱使下,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针对以上原因,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矫正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
1.与幼儿主动交谈聊天。通过和孩子单独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适时合理地采取语言提示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最后利用日常活动课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并能以常规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坚持不懈。
2.家访:先从家长入手,与家长多次单独的沟通交流,了解家庭教育方式,找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源,让他们明白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平时要多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多表扬鼓励孩子,这样才能更了解孩子,给孩子自信,适当满足幼儿获得大人关注的欲望。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3.利用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培养不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学会向他人借东西并主动归还。
利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孩子带来的玩具,展开游戏活动,在此活动中让她学会用文明语言向他人借玩具,还玩具。
4.家园共育: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幼儿园,一旦发现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交流沟通,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育;不去指责孩子,不要公开孩子的不良做法,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走出“顺手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及时矫正孩子出现的种种不良习惯,培养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班晴晴小朋友就爱拿别人的东西,那天,老师的办公桌上放了一盒特别吸引眼球的水彩笔,晴晴直勾勾地盯着它,老围着办公桌转,我一边干活一边观察,正好到孩子散步时间了,其他孩子都出去站队了,她就在活动室内转悠,我从窗外口看到,她向四周看了一下,发现没人,赶忙拿掉水彩笔放进自己衣柜的包包里,才小步跑出来站队。为了矫正此类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的幼儿,我首先做以下工作:
1.与孩子主动聊天,了解其内心想法
通过与孩子聊天发现幼儿回到家,家长只负责吃饱穿暖,然后任其怎样发展,爸爸妈妈从来不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疏忽孩子的一举一动。
2.家访
通过家访得知,有的家人知道孩子的这种表现,但每次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也有的家长在物质上非常满足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安全了咋都行,不关心孩子的任何表现和反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睁眼闭眼,甚至放任自流,对幼儿园的教育表示漠不关心,有时还逃避。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情。
通过与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得知“爱私自拿别人动西”的幼儿完全和家庭教育有关系:
1.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看着没人顺手就拿了。家长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了事。
2.孩子认识不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晴晴拿了别人的东西还说“因为我喜欢,我就要”甚至还说是爸爸妈妈啥时间啥时间买的,说的有头有尾的。在她的潜意识里,别人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是自己的了。对于这种行为家长不及时纠正的话,永远会错下去。
3.孩子缺乏父母的细心关注。家长只顾忙自己的,每次只要晴晴提出要求,他们都会来满足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他们并不去关注,哪怕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带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也不问,孩子就更胆大了,以为这样做是对的。但有时孩子也是想用这种办法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从中找到温暖、感受关注。但家长并没有重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以为常的事。
4.孩子对别人的东西好奇,在强大占有欲的驱使下,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针对以上原因,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矫正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
1.与幼儿主动交谈聊天。通过和孩子单独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适时合理地采取语言提示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最后利用日常活动课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并能以常规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坚持不懈。
2.家访:先从家长入手,与家长多次单独的沟通交流,了解家庭教育方式,找到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源,让他们明白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平时要多陪孩子玩,陪孩子聊天,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多表扬鼓励孩子,这样才能更了解孩子,给孩子自信,适当满足幼儿获得大人关注的欲望。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3.利用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培养不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学会向他人借东西并主动归还。
利用幼儿园的玩具和孩子带来的玩具,展开游戏活动,在此活动中让她学会用文明语言向他人借玩具,还玩具。
4.家园共育: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幼儿园,一旦发现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交流沟通,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育;不去指责孩子,不要公开孩子的不良做法,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老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走出“顺手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易于纠正,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及时矫正孩子出现的种种不良习惯,培养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